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晦涩 污秽 荟萃 诲人不倦 不容置喙 D.点缀 坠落 赘言 椎心泣血 惴惴不安 C. 洗濯 着落 斟酌 卓尔不群 相形见绌 D.吞噬 服侍 神祇 拭目以待 爱不释手2.解释下列词语1)溃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沧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无可非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雷霆万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一意狐行 十载寒窗 义愤填膺 人言可畏 B.力挽狂澜 三足顶立 人徽盲轻 大气磅礴 C. 与人为善 才疏学浅 川流不息 无关宏旨 D.不可救要 中流砥柱 风烛残年 化险为夷4.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这些附加规则 仍然有比较明确的标准和严格的限制, 从一定程度上 来说,仍然处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后果。
A.既然 那么 但是 B.因为 所以 但是 C.因为 所以 尽管 D. 既然 那么 尽管5.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大脑和人体的其他器官一样,愈用念发达,不用则 ②只有做到对知识智力资源的有效 和运用,才能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③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张老汉的生活 有了很大改善 A.退化 配置 境况 B.蜕化 配置 境遇 C.蜕化 配备 境况 D.退化 配备 境遇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大自然的神秀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描绘的,只有设身处地地看一看,才能真正领略到她的魅力 B.下车伊始的老杨不顾长途跋涉带来的疲倦,没顾上回家看看,就兴冲冲地带着新菜种一头钻到责任田里去了C.鲁迅是一个赤子,大地与人民的赤子——仅此一点,就与当时形形色色的作家、学者、名流拉开了距离D.有人说紫荆是清华的校花,那紫色很好看,可是我不喜欢紫荆,对于看不出花瓣的花朵,我很不以为然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高速磁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
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B.由于一至四号“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C.当今社会生活中,信用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化的短期行为,它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使企业难以正常地成长和发展,对整个社会贻害无穷D.当克隆人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思考和广泛讨论,并尽快建立健全有关克隆人的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的共识8.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边居然觉得有些远呢!B.田华同志说,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这种精神值得赞扬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C.“你是腰痛呢,还是腿痛?”母亲关切地问女儿接着说:“妈妈不用担心!”D.作者由于回延安,(贺敬之同志1940年到延安,1946年投奔华北干革命,1956年重回延安访问学习心情格外激动二、语段精读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⑴~⑷题 丙:中国的科举制度延续了1500多年,千锤百炼,可以说已经成为世上最完美的人才选拔制度。
即使考试方法略有不妥,但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比其他任何方式都要来得公正、来得合理唯有考试制度使得所有人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而实现了公正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知识分子,大学要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而素质是什么?考察古今中外人才的状况,我得出一个结论:从智商的方面说,素质应是指一个人智力水平的发达程度、思维方式的完善程度、掌握知识量的多少及其体系化的程度素质这种东西必须经过长期的培养,短短的大学四年是无法造就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所以大学一定要对入学的学生进行严格选拔中小学的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不能够达到一定的培养要求,显而易见就不具备大学入学的考核条件平等是公正最大的敌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一切竞争游戏的根本法则,不论对于自然界还是社会领域来说都是如此平等从表面上看是道德的,它似乎体现了对于弱势群体的同情,然而实际上它是最不道德的,因为它破坏了人类赖以存在的最基本的潜规则——诚信这位同学妄图凭着一本小说绕开游戏规则,正是极不诚信的表现小小年纪就如此,它的将来还堪问吗?凡是尊重规则的人必然同时是一个诚信的人,是一个不知道投机的人⑴丙同学对“文科生能否特招”持什么观点?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段辩论词在语言表述上多处不严密,试在文中画出来,并结合语境加以分析。
⑶根据辩论的基本要求,你认为丙同学的发言还存在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你赞同丙同学的观点吗?说说你对这一话题的观点并陈述理由三、拓展延伸 10. 下面是1999年国际大专辩论会某场的决赛辩词片段,请你对正方和反方的论辩作一点评价辩题:(正方)美是客现存在 (反方)美是主观感受正方:马来亚大学 反方:西安交通大学主席:张泽群张泽群:谢谢!下面要进入的是盘问环节我们首先有请反方的二辩向正方提问,正方的三位辩手依次回答,共计时间是1分30秒首先有请反方的二辩提问郭宇宽:谢谢!对方同学说美不等于美的感觉,那我想请教对方一辩,美能不能脱离人的感觉而存在?如果能的话,举出一个例子来,好不好?谢谢!陈瑞华:美当然能够脱离人的感觉而存在啦一朵花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但是我们能够说花是感觉吗?花的美是感觉吗?不能花有美的特质,花有美的特性在但是今天我们能够感觉到花的美是因为我们在不同的角度来观赏美,因为花能够给予我们不断的感染,但是我们不能够说美和美的感觉是一样的,对方清楚了?郭宇宽:请教对方同学啦,那么既然美是可以感觉到的,不感觉不到不代表不美,那么对于电磁场这种我们不能直观感受到的东西,请教你们的二辩,它到底美还是不美呢?郑玉珮:美不美是要存在在那事物之中,但是我们能不能感觉到美,就是凭我们自己的主观感受,但是如果说我们感觉不到美的话,并不表示说那样东西不美,它就必须要有美的特质。
对方刚才说电磁场,那么电磁场本身若是拥有美的特质,它能散发出美的特质,能影响、感染人的话,那么它就会令人有美的感受但是若美的特质不在电磁场上,那么就无法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美所以美本身还是客现存在的,在那个事物之上,而并非我的(时间警示)主观感受,就告诉说,电磁场美不美呀!(掌声)郭宇宽:请教对方三辩,当社会上对美的认识不统一的时候,你是根据什么样的标准确定你的审美取向的呢?何晓薇:对方刚才说当社会上美的标准不统一,我会如何确定审美取向我们今天要知道的是,美是客现存在的,它本身有一定的形象性,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而且它必须要能够满足人的功利性要求因此而看,如果一样事物具有美的特征,它就能够发出它美的光辉,让人们去决定它到底是美还是不美然而当我们决定它是美的,美,然而当我们说它是不是美的时候,这是一种(时间到)人的主观判断,而不是……张泽群:谢谢!何晓薇:……而事实上是客观存在呀掌声)张泽群:下面请正方二辩向反方提问,请郑玉珮;请问对方一辩,美是不是一种可供研究的对象樊 登:美当然是一个可供研究的对象,要不然我们在这里辩论它干什么?我们研究它就要看看它到底是客观的呀,还是主观的对方同学说是一个客观的东西,但是它可以随着人的意志不断地改变。
而且说在没有人的时候,有一个东西也可以是很美的,那我就请问了,一朵花如果很美的话,没有人去欣赏它,换了一只小狗走到了花的跟前,它对花会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如果觉得这个花有点香味的话,它说不定一口就上去了,这个时候小狗怎么能够知道这朵花美不美呢!没有人的时候,花到底美还是不美呢?(掌声)郑玉珮:请问对方二辩,一个诚实的人所散发出来的内在美,是不是会因为您的主观改变而随意改变呢?郭宇宽:首先我们说,美和善还不是一个概念,假如对方同学把这种善也当作一种我们今天讨论美学中的美的话,那我们可以说,为什么那个善良而丑陋的赵传要说“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呢?他应该说,因为我很诚实,我很善良,所以我根本就不丑哇!所以对方同学的概念出了一些小小的偏差而美是我们自己心灵中的感受,这一点在个人看来有不同的角度假如说(时间警示)统一的话,对同样一块瓜,为什么有的人看是西瓜,有的人看是冬瓜呢?这显然不客观嘛掌声)郑玉珮:请问对方三辩,我美不美?(笑声)路一鸣:对方二辩非常美,但这个观点只代表我个人的感受,有没有人认为对方二辩不美呢?如果有人胆敢说对方二辩不美,我们要不要踏上千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呢?如果美的标准是客观的话,你何必问我美不美,你只要评价、衡量,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一下那个客观的标准,何必问大家你美不美呢?(热烈掌声)(时间到)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什么是优秀的辩手?对于这个问题,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就有明确的论断,他说好的辩手应该是“矜庄①以莅之,端②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喻之,分别③以明之,欣欢、芬芗④以送之”,同时,他也指出“小人之辩”是“辞辩而无统⑤”“多诈而无功”,而“口舌之均⑥”,“为奇伟⑦、偃郤⑧之属”,试结合本专题的学习体会和辩论实践,谈谈你对这些论述的理解。
注:①矜庄:矜持庄重②端:正直③分别:分析④芬芗:和气.⑤无统:没有原则统,纲领⑥均;调和⑦奇伟:夸大⑧偃郤:同“偃蹇”,高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 点拨:A项都读为huìB项“椎”读为chuí,其余读为zhuìC项“濯”“酌”“卓”“着”读为zhuó,“绌”读为chùD项“祗”读为qí,其余读为shì 2.(1)大水冲开(堤坝)2)比喻世事变化很大3)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4)比喻威力极大 3.C(A狐一孤;B顶一鼎;D要一药) 4.C 5.A 6.C ( A项“识身处地”是指假设处在他人的境地,为他人着想应改为“身临其境”B项,下车伊始,非指下车,而专指官吏初到任不应望文生义D项,不以为然,非指不以为意,应指“不认为是对的”或表示不同意此词与语境不合)7.C ( A项最后一个分句属句式杂糅。
B项滥用“由于”而致主语残缺D项“建立、健全”与“伦理”、“共识”不能搭配)8.A ( B项,去掉问号,改句号C项,“女儿接着说”后冒号改为逗号D项,①前括号前边的逗号应移至后括号后边;②括号内的句号应去掉)9.⑴持不赞同的观点理由是:(1)用考试来选拔人才的方式是最公正、最合理的2)不能完成中学学习任务的,就不具备进入大学学习的素质3)平等是公正的最大敌人,希望特招是不诚信的表现 ⑵①现行的高考制度与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并不是一回事,丙同学把它们混为一谈了②“平等是公正最大的敌人”,此论断不合逻辑,平等其实是公正的体现之一那些文科特长生未必就是“弱势群体”另外,“诚信”在原文中是不投机的意思,这与其“诚实守信”的意思也不吻合 ⑶论辩时应始终围绕论题进行,应针对文科特长生特招这一现象展开,而不应具体针对某一学生行为论述;论述没有切中要害,逻辑不够严密;风度不够优雅,说话分寸把握得不好 ⑷略 10.正方的自由人,反方的三辩和自由人都表现出了很高超的辩论水平但双方都停留在浮表层次上,未能深入如果两队相比较,正方在美学准备上薄弱了一点,所以犯了一些不应该犯的根本性错误譬如他们用狗和花的关系来进行美的论述的时候.脱离厂人和美的根本关系.这是美学上的大忌,而且给对方留下了把柄.这是他们的一个比较大的失误。
11.这些话出自于《荀子·非相》,意思是:以庄重的态度去对待,正直真诚的心去进行,要有顽强的耐心持续下去,用比喻的方法诱导,用分析的方法使人明白,要和颜悦色地把内容传达给对方小人之辩”则是善于辞令而无原则,非常奸诈而难成事,很会说漂亮活.是夸夸其谈高傲自大的人即优秀的辩手,不仅擅长言辞,而且态度庄重、真诚、顽强,风度优雅那种巧言令色、夸夸其谈、高傲自大而没有操守的人应该是为人唾弃的最新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