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序新序二则二则刘向刘向.2作者简介作者简介v刘向(前刘向(前77前前6)字子政,沛县人字子政,沛县人西汉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v居官居官30余年,历仕宣、元、成三朝,终中垒余年,历仕宣、元、成三朝,终中垒校尉,亦称校尉,亦称“刘中垒刘中垒”v所撰所撰别录别录为为目录学之祖目录学之祖新序新序、说苑说苑最有文学价值最有文学价值v新序新序为历史为历史故事故事集,善用集,善用寓言、比喻寓言、比喻等等形式达到讽谏目的形式达到讽谏目的3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延陵季子将西聘晋v“呜呼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孔孔子子故事梗概:故事梗概: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信守自己内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信守自己内心的诺言,在徐国国君去世以后仍然将宝剑挂心的诺言,在徐国国君去世以后仍然将宝剑挂在徐国国君墓前的树上以了却自己的心愿在徐国国君墓前的树上以了却自己的心愿4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v背景:延陵季子受到晋国的邀请前去拜访晋背景:延陵季子受到晋国的邀请前去拜访晋国的国君当时徐国是吴国到晋国的必经之国的国君当时徐国是吴国到晋国的必经之地季子在当时很有名气,因三让君位而出地。
季子在当时很有名气,因三让君位而出名、博学多闻,徐国的国君也是很会治国的,名、博学多闻,徐国的国君也是很会治国的,季子也是慕名而来到徐国一看百姓安居乐季子也是慕名而来到徐国一看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风气欣欣向荣两个人把酒言欢,业,社会风气欣欣向荣两个人把酒言欢,相见恨晚,成了知己徐君看到宝剑就流露相见恨晚,成了知己徐君看到宝剑就流露出想要的表情,季子心里就暗暗许下了承诺出想要的表情,季子心里就暗暗许下了承诺5“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伪心,廉心,廉者不为也者不为也v伪:伪:诈也说文解字说文解字v延陵季子有一颗延陵季子有一颗高洁高洁的、的、真实真实的心v 心心 言言 行行v 季札是真君子季札是真君子.6陈情赠友人陈情赠友人李白李白v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v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v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v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7拓展拓展v你所知道的我国古代关于诚信的例子你所知道的我国古代关于诚信的例子v曾子杀猪明不欺曾子杀猪明不欺v曾国藩写日记毫无隐瞒曾国藩写日记毫无隐瞒诚信无欺延陵季子诚信无欺延陵季子.8宋人有得玉者宋人有得玉者v“我以不贪为我以不贪为宝宝”v子罕之所子罕之所宝宝者至矣。
者至矣v宝:珍也,从玉从贝宝:珍也,从玉从贝说文解字说文解字v玉之五德:玉之五德:温润而泽,谓之仁;廉而不刿,温润而泽,谓之仁;廉而不刿,谓之义;垂之如坠,谓之礼;缜密坚实,谓谓之义;垂之如坠,谓之礼;缜密坚实,谓之智;色彩斑斓,心地透明,谓之信之智;色彩斑斓,心地透明,谓之信9v 鲁襄公二十九年,郑国发生饥荒,而当鲁襄公二十九年,郑国发生饥荒,而当年的麦子还未收割,老百姓困苦不堪担任年的麦子还未收割,老百姓困苦不堪担任上卿的子皮根据父亲子展的遗命,给国内的上卿的子皮根据父亲子展的遗命,给国内的人分发粮食,每户一钟,郑国人没有挨饿人分发粮食,每户一钟,郑国人没有挨饿子皮也得到了郑国百姓的极大拥护子皮也得到了郑国百姓的极大拥护v子罕听说这一情况后,说:子罕听说这一情况后,说:“多做善事,多做善事,这是百姓所希望的这是百姓所希望的宋国也发生了饥荒,宋国也发生了饥荒,子罕便请示宋平公,要求拿出公室的粮食借子罕便请示宋平公,要求拿出公室的粮食借给百姓,让大夫们也都把粮食借出来子罕给百姓,让大夫们也都把粮食借出来子罕自己的家族借粮食给别人,却不写借据,不自己的家族借粮食给别人,却不写借据,不要求别人归还,同时还以那些缺乏粮食的大要求别人归还,同时还以那些缺乏粮食的大夫的名义,借给百姓粮食。
宋国人也没有挨夫的名义,借给百姓粮食宋国人也没有挨饿10课文概括课文概括 廉洁不贪司城子罕廉洁不贪司城子罕诚信无欺延陵季子诚信无欺延陵季子.11比较阅读比较阅读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左传左传襄公十五年襄公十五年.12比较阅读v本文的记述和史书的记载分别侧重什么?本文的记述和史书的记载分别侧重什么?v新序新序人的品行人的品行v左传左传历史历史 史实史实.13宋人有得玉者宋人有得玉者叙叙 以以献玉者以玉为宝献玉者以玉为宝与与子罕以不贪为宝子罕以不贪为宝作对比作对比 宋国长者以为子罕之宝与众人宋国长者以为子罕之宝与众人“异异”议论角度:议论角度:从知识高下谈对宝的选取从知识高下谈对宝的选取议议 议论方法:议论方法:设喻,类比推理设喻,类比推理 结论结论: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
粗14一词多义一词多义1、带带 带宝剑以过徐君带宝剑以过徐君 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2、致、致 致使于晋致使于晋 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于是脱剑致之嗣君3、为、为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4、以、以 带宝剑以过徐君带宝剑以过徐君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155、与与 若与我者若与我者 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6、宝、宝 我以不贪为宝我以不贪为宝 所宝者异也所宝者异也7、若、若 若与我者若与我者 不若人有其宝不若人有其宝8、之、之 故敢献之故敢献之 子罕之所宝者至矣子罕之所宝者至矣16古今异义古今异义1、延陵季子将西延陵季子将西聘聘晋晋2、带宝剑以、带宝剑以过过徐君徐君3、先日先日,吾来,吾来4、玉人玉人以为宝以为宝5、以示、以示鄙人鄙人6、今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17通假字通假字v顾顾反反,则徐君死于楚,则徐君死于楚.18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延陵季子将延陵季子将西西聘晋聘晋2、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使3、爱剑、爱剑伪伪心心4、徐人嘉而、徐人嘉而歌歌之曰之曰5、延陵季子兮不忘、延陵季子兮不忘故故6、所、所宝宝者异也者异也7、子罕之所宝者、子罕之所宝者至至矣矣.19特殊句式特殊句式1、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2、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3、延陵季子有上国之使,未献也延陵季子有上国之使,未献也4、献玉者曰:、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5、致使于晋、致使于晋6、则徐君死于楚、则徐君死于楚7、宋人有得玉者、宋人有得玉者.20一词多义一词多义1、带带 带宝剑以过徐君带宝剑以过徐君 (佩带)(佩带)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挂在)(挂在)2、致、致 致使于晋致使于晋 (达到,完成)(达到,完成)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奉献)(奉献)3、为、为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 (因为)(因为)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做)(做)4、以、以 带宝剑以过徐君带宝剑以过徐君(相当于连词(相当于连词“而而”,并且),并且)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把,介词)(把,介词).215、与与 若与我者若与我者 (给,动词)(给,动词)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和,连词)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和,连词)6、宝、宝 我以不贪为宝我以不贪为宝 (宝物,名词)(宝物,名词)所宝者异也所宝者异也 (以(以为宝,动词)为宝,动词)7、若、若 若与我者若与我者 (如果,连词)(如果,连词)不若人有其宝不若人有其宝 (如,比得上,介词)(如,比得上,介词)8、之、之 故敢献之故敢献之 (玉璧,代词)(玉璧,代词)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子罕之所宝者至矣的,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22古今异义古今异义1、延陵季子将西延陵季子将西聘聘晋晋(诸侯之间遣使访问)(诸侯之间遣使访问)2、带宝剑以、带宝剑以过过徐君徐君(拜访)(拜访)3、先日先日,吾来,吾来 (先前)(先前)4、玉人玉人以为宝以为宝 (雕琢玉器的工匠)(雕琢玉器的工匠)5、以示、以示鄙人鄙人 (知识浅陋粗俗的人)(知识浅陋粗俗的人)6、今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如果,婴儿)儿子(如果,婴儿).23通假字通假字v顾顾反反,则徐君死于楚,则徐君死于楚 (反同(反同“返返”,返,返回)回).24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延陵季子将延陵季子将西西聘晋聘晋 (向西面,名作状)(向西面,名作状)2、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使 (使命,动作名)(使命,动作名)3、爱剑、爱剑伪伪心心 (欺诈,形作动)(欺诈,形作动)4、徐人嘉而、徐人嘉而歌歌之曰之曰 (歌颂,名作动)(歌颂,名作动)5、延陵季子兮不忘、延陵季子兮不忘故故 (形作动,老友)(形作动,老友)6、所、所宝宝者异也者异也 (以(以为宝,名作意动)为宝,名作意动)7、子罕之所宝者、子罕之所宝者至至矣矣 (极致,至极,动作名)(极致,至极,动作名).25特殊句式特殊句式v判断句:判断句:1、此吴国之宝,非、此吴国之宝,非所以所以赠也。
赠也译文: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译文: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用来赠送赠送的的礼物2、今死而不、今死而不进进,是是欺心也爱剑欺心也爱剑伪伪心,心,廉者廉者不不为为也也译文:如今他死了就不把宝剑译文:如今他死了就不把宝剑进献进献给他,给他,这是这是欺骗我的良心爱欺骗我的良心爱惜宝剑惜宝剑欺骗欺骗自己的良心,这是自己的良心,这是方正的人方正的人不不做做的v省略句:省略句:3、延陵季子有、延陵季子有上国之使上国之使,未献(,未献(之之)也译文:延陵季子因为有译文: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其他诸侯国的任务出使其他诸侯国的任务,没有献上,没有献上宝剑宝剑4、献玉者曰:、献玉者曰:“(我我)以()以(璧璧)示示玉人,玉人,玉人玉人以(以(之之)为宝译文:献宝玉的人说:译文:献宝玉的人说:“(我我)把()把(这块宝玉这块宝玉)给给雕琢玉器的工雕琢玉器的工人人看看,雕琢玉器的工人雕琢玉器的工人认为(这块玉璧)是真的宝玉认为(这块玉璧)是真的宝玉26v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7、宋人、宋人(有得玉有得玉)者译文:译文:有一个得到宝玉的宋国人有一个得到宝玉的宋国人 v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5、致使、致使于晋于晋译文:(季子)在晋国完成了出使任务译文:(季子)在晋国完成了出使任务 6、则徐君死、则徐君死于楚于楚译文:可是徐君已经在楚国死去了译文:可是徐君已经在楚国死去了.27作业反馈作业反馈1、延陵季子、延陵季子为为有有上国之使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
矣延陵季子延陵季子因为因为有有出使其他诸侯国的任务出使其他诸侯国的任务,没有,没有献上(献上(宝剑宝剑),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今死而不进,、今死而不进,是是欺心也爱剑欺心也爱剑伪伪心,心,廉廉者不者不为为也译文:如今他死了就不进献(译文:如今他死了就不进献(宝剑宝剑),),这这是欺骗是欺骗我的良心因为)爱惜宝剑(而不实现心中的我的良心因为)爱惜宝剑(而不实现心中的诺言)诺言)欺骗欺骗自己的良心,自己的良心,方正方正的人是不这样的人是不这样做做的28、宋人有得玉者宋人有得玉者,献,献诸诸司城子罕司城子罕译文:译文:有一个得了宝玉的有一个得了宝玉的宋人宋人,把宝玉献给把宝玉献给宋国宋国的大夫子罕的大夫子罕献玉者曰:、献玉者曰:“以以示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译文:献宝玉的人说:译文:献宝玉的人说:“(我我)把()把(这块宝玉这块宝玉)给给雕琢玉器的工人雕琢玉器的工人看看,雕琢玉器的工人认为,雕琢玉器的工人认为(这块玉璧这块玉璧)是真的宝玉,所以才敢献给您是真的宝玉,所以才敢献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