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ren****ao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0.50KB
约3页
文档ID:155125809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3

《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导学案课题 课型:新授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的词语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课前预习: 家长签字: 组长检查:  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背景资料: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以歌唱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以歌唱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对婚配的祝福,以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总之,云南的民歌可以说是人民生命的组成部分,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方面面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 )西     譬( )喻      糯( )米     蹲( )踞   忌讳 )   酬( )和    铁箍( )     熹( )微   2.  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  譬喻:   忌讳:  扶摇而上:   别开生面:  酬和:  悠游自在:   若无其事:   熹微:     淳朴:   课堂自学:  1.  本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几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2、每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     合作研讨:  诵读1~3段思考下列问题  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第二段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结果)拓展延伸:  听民歌  (1)听过民歌。

  (2)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  (3)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和,没有对答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人走在牛群的背后,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人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那时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托音很长的山歌  (4)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

山中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的却是纯粹的爱歌如果认真地听他们彼此的对唱,还真唱得情深意长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加明快也充满向往年轻人是对着 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  (5)时间继续往后推移,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的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  (6)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扎上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  1、文中写了作者几次听民歌的经历?分别听的什么?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作者听民歌的经历的?文章的结构有何特点?        3、第3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为什么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老人唱山歌的情景?     第4段中所描绘的唱山歌的情景与课文中的哪一个场面相似?     教(学)后记:        语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