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期行》《乘船》两则短文都以“诚信”为主旨,告诉人们要重诺守信七年级学生初接触文言文,在教学时,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疑难词句,体会短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2)了解短文内容3)疏通文意2. 过程与方法:使用文言文三步习读法:即认读、品读、创读实行教学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锻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恪守信用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2)了解短文内容3)疏通文意教学难点:锻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看法积极性和语言表达水平教学方法:使用文言文三步习读法:即认读、品读、创读实行教学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环节: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上个星期天,我和一个朋友约好早晨8点出发去爬山,不过时间到了,他还没有来,我该怎么办呢?谁来帮我出出主意?(引入本课学习内容)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简介作家作品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403一-牡U,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
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很多文人学士《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文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2、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文言文三步习读法1)认读:辨读字词,朗读课文;(2)品读:理解文意,推究主旨;(3)创读:审美评价,延伸创造3、学习《期行》1•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修正,齐读课文2•品读1)疏通文意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大意重点词语教师予以点拨提示:期:约定去:离开舍:放弃不:同“否”委:丢下,抛弃尊君: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君:古代尊称对方,能够为“您”顾:回头看2)通过讨论,理清故事情节3)同桌互述故事,推荐优秀者上讲台表演要求表演的学生注意语气、神态,力求绘声绘色,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认真点评)(4)探究主旨:《期行》让人明白一个怎样的道理了(要点提示:告诉人们诚信是立世之本,要人们做一个守信的人)3•创读1)齐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2)《期行》这篇文言小说短小精悍,全文不足150字,但故事情节完整,人物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你能否就文中一两个人物的言行,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自由探究,可能绝大部分学生会赞赏元方的做法,斥责友人的无礼。
如果学生说陈太丘、元方也有做得不妥的地方,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3) 元方人门不顾友人,试设想,友人会怎么想或怎么做?三、课堂练习翻译下列句子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期行》这个小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他这样做你认为过度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小结:诚信是立世之本,我们要做一个信守承诺的人。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元芳 明白事理,聪明,大胆,落落大方 启示:做人要守信,懂礼貌,学会谅解,宽容第二课时一、导入 上一节课绐同学们介绍了文言文三步习读法,大家还记得吗?(回顾上一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这堂课我们学习《世说新语》中的另一篇《乘船》,今天,老师既要测试一下你们的自主、探究水平,也要看看你们团结合作的精神二、分小组学习《乘船》,教师巡视指导1、小组交流学习方案(方案应有学习步骤的安排,有问题的设计和解答,还可以有疑难问题的提出)2、选定并修改完善学习方案提交班上交流3、按照确定的学习方案,小组合作学习,疑难问题可求助老师三、设置问题由学生答题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中的“避”是什么意思?2、幸尚宽中的“幸”是什么意思?3、王欲舍所携人的“舍”与太丘舍去的“舍”意思一样吗?4、宁可以急相弃邪?是设问还是反问?5、翻译句子(每组推一人抽题读原句,说译文)1)幸尚宽,何为不可(2)本所以疑,正为此耳(3)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4)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共答题(1)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目的是让人们明白一个怎样的道理呢?(2)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四、拓展延伸、《世说新语》的故事篇幅都很短小,但能通过人物的片言只语或行为细节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鲜明生动。
《期行》中的(友人)“下车引之”“元方人门不顾”,《乘船》中的一人求助的动作描写,简直像几幅漫画,你能根据故事的内容用笔画出来吗?五、课堂练习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并作解释1)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2)歆辄难之()___________(3)王欲舍所携人()____________(4)遂携拯如初()_________(5)宁可以急相弃邪()_________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1)有一人欲依附()(2)幸尚宽,何为不可()(3)陈太丘与友期()(4)太丘舍去()(5)既已纳其自托()(6)宁可以急相弃邪()3.根据课文填空1)《乘船》中表明王朗轻诺寡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乘船》中表明华歆重诺重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你所熟知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总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要练就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七、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相应的内容板书设计 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 华歆:守承诺,负责任,考虑周全 启示:对自己说过的话要负责任,不能轻诺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