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

lisu****202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9.02KB
约7页
文档ID:157464851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_第1页
1/7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一、 字(一) 通假字 1. 失其所与,不知 智 =明智 2. 秦伯说,与郑人盟悦 =高兴 3.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供 = 供给提供4 无能为也已 矣 =了 5. 何厌之有 餍=满足 (二)生字二、词(一)古今异义词: 1.(行李)之往来:古:出使的人 今:出门所带的物品 2. 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请客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 今:正式场合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古:离开 今:前往(二) 词类活用 1. 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 驻军 名-动) 翻译:规律:一句话中没有动词,需要把连续的名词其中一个活用为动词,翻译方法:相关的动作1. 例如:两个名词连用,或名词和代词连用,它们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①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②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④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⑤沛公军霸上《鸿门宴》)⑥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2.与郑人(盟 ) (结盟 名-动) 名词作状语:3. (朝)济而(夕)设版焉 (在早晨,在晚上,名词作状语) 4.(夜)缒而出 (在夜里,在晚上,名词作状语) 规律:名词作状语的规律文言文中,名词如果用在谓语前,又不作主语,则活用为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凭借、趋向等。

名词作状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译时用“在……”的形式 例:  ①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作动词“济、设”的状语,译为“在早上、在晚上”  ②夜缒而出夜”作动词“缒”的状语,译为“在夜里” ③时天下承平日久时”作整句的时间状语,译为“在当时”2 、表示动作、行为在时间上的经常性、持续性,译为“每、一天天地”等 例:  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月”作动词“削、割”的状语,译为“一天天地、一月月地”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日”作动词“省”的状语,译为“每天”常见的时间名词有:晨、午、旦、暮、夜、日、月、年、旬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趋向,一般译为“往、向、朝”等v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上、下”作动词“食、饮”的状语,译为“往上、往下”v ②内立法度, ……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外”作动词“立、连”的状语,译为“对内、对外”v ③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v 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常用的方位名词有:东、西、南、北、中、内、外、左、右、侧4、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译时在名词前加“从”“在”等介词。

v 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侧”作动词“出”的状语,译为“从山的侧面”v  ②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草”“露”分别作“行”“宿”的状语译为“在草地上”,“在露天里”v ③童子隅坐而执烛v ④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常用的地点名词:廷、陛、院、路、庙、草、堂5 、表示动作、行为所依凭的工具,译时在这个名词前加“用”等介词 例如:①叩石垦壤,箕备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备”作动词“运”的状语,译为“用箕备”    ②辞楼下殿,辇来于朝 《阿房宫赋》“辇” 作动词“来”的状语,译为“乘车”v 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 v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v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v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v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v 速去,不然,将杖杀汝常见的工具名词:舟、车、马、步、一切农具6、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一般译为“像……一样”多为比喻句) v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分别作“卷”“举”“括”的状语,译为“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v ②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作动词“蔽”的状语,译为“像鸟张开翅膀一样”v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v 豕人立而啼v 丁壮号哭,老人儿啼v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v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常见的有:各种动物名或动物身上的某个部位7、表示动作主体对人的方式、态度,译为“像对待……一样”v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作 “事”的状语,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v ②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隶”作“使”的状语,译为“像对待奴隶一样”8、表示事物的情势或道理,一般译为“按……、依据、依照”等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作谓语“然”的状语,译为“依照情理”  ②度已失期,失期,法当斩法”作动词“斩”的状语,译为“依据法律” ③燕赵之君始有远略,义不赂秦义”作动词“赂”的状语,译为“坚持正义”v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v 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v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v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v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v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5.既(东)(封)郑 (在东边,名作状;以…….为边界,意动用法) 6.阙秦以(利)晋 (使…得利 ,使动用法) 7.越国以(鄙)(远) (以….为边邑 ,意动用法;远方的国家,形---名)意动用法的规律;:意动用法(一)名词意动: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

译:把……当做例:1. 幕天席地: 2. 草菅人命: 3. 鱼肉百姓: 4. 千金一刻:5. 友风而子雨: 6. 稍稍宾客其父: 7. 孟尝君客我: 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9.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越国以鄙远:(二)形容词意动: 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认为……形1. 不耻下问 2. 是古非今 3. 口是心非 4. 重男轻女 重文轻理5. 厚此薄彼 6. 不远万里 7. 邑人奇之 8. 渔人甚异之少见: 8. 因人之力而(敝)之 (损害 形---动) 9.共其(乏困) (缺少的东西,形---名) 10.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恩惠,动-名) (三)虚词 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目的“来”,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目的“来”,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其①以其无礼于晋 (它,指郑国,代词) ②君知其难也 (那样,代词) ③吾其还也 (还是,表希望或商量语气,副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兼词,在此)(五)实词一词多义1、 敝2、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惫)3、 敝人(谦词)4、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三、特殊句式 1、何厌之有? --有何厌? 译:有什么满足呢?(宾语前置) 2. 以其无理于晋。

以其于晋无理 译:因为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晋文公 (状语后置) 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译: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状语后置) 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 (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 (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 (宾语)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泛南 (介词)四、 素材:1.郑文公有错就改2.佚之狐推荐烛之武慧眼识英雄3.烛之武退秦师大智大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大器晚成五、成语及文化常识东道主; 东道主就是主人的意思公侯伯子男寡人: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朕(我,我的,从秦始皇开始专座皇帝自称)、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女子自称妾;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犬子、犬女:称自己的儿女;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抛砖引玉: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没有才智的)、不肖(没有出息的),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等等。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拙】用于对别人趁自己的东西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荆、贱内、内人:称自己的妻子    【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    【家】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常用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等等。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