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竹林深处人家 课型:自读课第二课时一、导入 有关竹子的诗文: 1、咏竹 (齐.谢眺):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2、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3、 竹石 (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整体感知,学生自主探究 二、 自学指导一:在朗读中思考 1、 问题一:一句话概括,这里有什么景?这里有什么人? 这里有茂盛的竹林和勤劳质朴的竹农 问题二:竹林之景,立足点不是一个,而是从三个观景点描绘了不同的竹林之景,说出三个观景点的位置,并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笔下的景物 2、“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本文的字里行间,涌动着作者丰富的感情,交流阅读感受,文章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3、作者的情感流动中,写了竹林之人,在写法上有何特色?(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 遥见炊烟——听到禽鸣——初识竹林——吃到竹饭——听到欢笑总之在安排材料时,尚未见竹乡,已见炊烟;到达竹乡后,未见村民,先闻声音,由家禽的鸣叫直到少妇的笑声,步步深入,引人入胜,作者这样精心设计,增强了对读者的吸引力。
四、合作讨论 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写竹子,又写了竹林人家,文章写作的重点是什么?本文的重点是写山村人家,写竹农丰收的喜悦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三、自学指导二:重点品味 1、自由朗读写竹子的段落,边读边在书上画出从色彩、声音、气味上描写竹子的句子,边读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1)色彩: A、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绿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B、在竹钨里面对着辽阔的竹的海洋,看到整个世界都是绿色 C、在路边,在空地上……和晒着黄色带着斑点的竹若 D、每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仿佛周围都是一片柔和、宁静的青绿 (2)声音: A除了近处的竹叶在微风中摆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吵声 B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 C我们正要离去……声音却愈来愈近 (3)气味: A又用山泉沏上一杯碧螺春,茶里面有一股清新的新竹的气息 B每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好象立刻就闻到了竹子散发出来的清香2、合作讨论,引导学生概括写景的方法 ①写好景物必须细致地观察 ②抓住景物特征 ③景物描写要安排合理的顺序。
④景物描写中要渗透作者的感情板书: 写景的方法: 细致观察 抓住特征 安排顺序 渗透感情小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