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年一级注册计量师试题(论述题)

lis****21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2.15KB
约21页
文档ID:133291782
2018年一级注册计量师试题(论述题)_第1页
1/21

第一题(20 分) 焦度计是用于检测镜片顶焦度的仪器某省级计量院的光学实验室于 2016 年以数字式一级焦度计作为主标准器建立了工作镜片组检定装置, 经授权对列入国家强检目录的工作镜片组开展检定建标后,该标准检 定工作量很大,还经常到现场开展检定服务该实验室于2017 年以标 准镜片组为主标准器建立了焦度计检定装置,作为该实验室的最高计量 标准,经授权开展一级和二级焦度计的检定同时,实验室购置了一套 工作镜片组和一台二级焦度计,用于内部计量培训焦度计检定装置建 立时的重复性实验记录:选择一台常规的焦度计,并将其分度值设置为0.01mT,对焦度计检定装置中一块标称值为T0mT的标准镜片重复测 量 10 次,测量数据(单位:m-1)为:-10.03, T0.03, T0.04, -10.03, -10.02,-10.03,-10.04,-10.04,-10.03,-10.02焦度计检定规程中规定:①标准器为标准镜片组,其顶焦度值的扩展不 确定度U=0.01m-1, k=2;②对每个标准镜片进行3次重复测量,取其 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得值,计算顶焦度示值误差;③在(0,5] m-1顶焦 度测量范围内,一级焦度计的顶焦度示值,最大允许误差为土0.06 m-1。

1)实验室过去将其一级焦度计溯源至上级计量技术机构今年利用本实验室的焦度计检定装置对其进行计量检定经检定,该焦度计5 m-1 检定点顶焦度示值的修正值为0.01 m-12) 实验室分析了自由的四套计量仪器的结构特点和使用需求后,决 定仅对一级焦度计开展期间核查,并使用其自有的工作镜片组中部分镜 片作为核查标准3) 实验室对一级焦度计顶焦度进行期间核查时,选择了包括顶焦度 为5 m-1 在内的几个核查点首次核查中,用5 m-1 顶焦度的镜片作 为核查标准进行的一组测量,所得到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为5.01m-l 问题:1. (1)中,该实验室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原因2. (2)中,实验室作出仅对一级焦度计开展期间核查的决定是否正确? 说明原因3. (2)中,实验室采用工作镜片组中的部分镜片做核查标准是否合理? 说明原因4. 实验室应如何确定期间核查的时机?5. 给出(3)期间核查的参考值及控制区间6. 根据建标时的重复性试验记录,评定利用焦度计检定装置测量顶焦 度时,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答案:1. 不正确,标准器应溯源至上一级计量技术机构2. 正确,验光镜片箱属于实物量具,不用进行期间核查,另外两台 不属于标准器,也 不用进行期间核。

3. 自有的工作镜片组中的镜片是实物量具,稳定性好,可以作为核 查标准4. 期间核查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1) 对定期的期间核查应规定两次核查之间的最长时间间隔,视 被核查仪器设备的状况和计量人员的经验确定期间核查为了能充 分反映实际工作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在规定的最长间隔内可以 随机地选择时间进行如果仅仅要了解仪器的变化情况,则核查时 必须注意保持所有实验条件的复现,才能够保证数据变化只反映仪 器状态的变化测量仪器刚刚完成溯源(送上级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或校准) 时做首次核查,有利于确定初始校准状态或初始测量过程的状态, 以便于对比观察以后的数据变化因此,这是最佳的时机其间核查在 2次校准或检定之间通常不止1 次通常在测量 仪器刚刚完成溯源(送上级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或校准)时做首次核 查,以后进行的核查与首次核查的结果比较有些实验室仅在 2 次校准或检定之间进行1 次期间核查是不正确的2) 不定期的期间核查的核查时机一般包括:测量仪器即将用于非常重要的测量,或非常高准确度的测量测量对仪器的准确度要求已经接近测量仪器的极限时,测量前应进行核查;测量仪器即将用于外出的测量时;测量仪器刚刚从外出测量回来时;大型测量仪器的环境温、湿度或其他测量条件发生了大的变化,刚刚恢复;测量仪器发生发碰 撞、跌落、电压冲击等意外事件后;对测量仪器性能有怀疑 时。

5. 参考值为 5.01 m-i,控制区间为[5.01-0.06, 5.01+0.06]6. s=0.0123m-i,u二s/ \ 10 =3.9 X10-3 m-i第二题(20 分)某技术机构承担了一项检定规程的制定工作1)审定时提交的报审资料有:检定规程报审稿、编写说明、不确定 度评定报告和试验报告(含所使用计量标准器具的溯源证书)所提交 的检定规程报审稿(以下简称规程)的内容包括:封面、扉页、目录、 引用文件、术语和计量单位、计量性能要求、通用技术要求、计量器具 控制和附录2)规程中规定① 计量标准器采用数字电压表,最大允许误差为±0.1%;② 直流电压的检定方法:使用数字电压表对被检直流电压源输出电压 进行测量,以单次测量数据作为测得值;③被检直流电压源的最大允 许误差±0.6%3)不确定度评定报告(以下摘录为原报告内容)① 采用符合规程规定的数字电压表对直流电压源开展检定② 对标称值 10V 点重复测量 10 次,数据如表 2.1 所示^2.1 車复性测呈数据序号123斗567g910据(V)10.02110.02910.02210.01710.02?10.034H102810.02110.0J910.015平均值i = 10.0231实验标准偏^5=0.0059证复性引扎的标准不确运度:坷=5/v'To = 0.0059/^70 = 0.002IVIPEl③ 数字电压表测屋不准引入的不确主度:%二 —— =0.05%对「标称值为10V的测量点,叫=0.005V④ 合廣标准不晞定度;因为其他不确定畛分呈很小,可忽略.所以际=駅 + 恋=0.0054V扩展不确定度:L:-级—40】IV⑤ 结论:被检直流电压源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6%,即对于标称值为 10V 的测量 点,MPE为土0.060V。

扩展不确定度0.011V满足小于被检计量器具最 大允许误差绝对值 1/3 的要求4) 利用经溯源的数字电压表和直流电压源(溯源数据分别如表2.2和2.3 所示)进行试验,验证检定方法的不确定度表2卫数字电压点溯源数据示值/V最大允许误差参考值/V不确定度(D10,000±0」%10.005610,02%表23直流电压源溯源数据示值W最大允许误差修正值/V不确定度(R"10.000±0.6%0.0150.01%试验报告屮.使用数字电圧衣检定IOV 电圧源的试验数据如表工4所示^2-4试验数据示 ffLN参番值/V不确定度(k=2") NJ 0.00010.0250.0 J1注;不确定度数据为制定规程所编写的不确定度评定报告中的结具.问题:1. (1)中提交的审定资料是否齐全?说明理由2. (1)中检定规程报审稿中缺少哪些内容?3. (3)中存在哪些错误?说明理由4. (4)中试验所用示值电压表是否满足检定规程要求?说明理由5. 利用已知的条件和计算结果,采用归一化偏差验证不确定度评定结 果,列出计算过程答案:1. 不齐全,缺采用国际建议、国际文件或国际标准的原文及中文译 本2. 报审稿缺引言、范围、概述。

3. (1)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应保留为 0.0019V⑵数字电压表测量不准引入的不确定度应为u2r=也字=0.058%,u2=0.0058V4. 由于 U=0.011<1 MPE=0.2%*10.025,所以误差为 0.25%<0.6%,所以试3验所用示值电压表满足规程要求5. |£ | = 0025 = 2.27 >1,超出合理预期,应分析原因n 0.011第三题(20 分)2018年3月至5月,M市计量测试学会受计量行政部门委托组织本市7 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开展了一项计量比对其中 A 实验室为主导实验室,B、C、D、E、F和G实验室为参比实验室1) A 实验室通过前期调研和试验,择优选择传递标准,并编制了比 对实施方案初稿,规定了比对实验方法、比对传递路线和参考值确定方 法等内容其中比对传递路线如图3.1 所示,参考值为7 个实验室比对结果的加权算术平均值2) 为节约经费,M市计量测试学会召集3位相关技术专家对A实验 室编制的比对实施方案初稿进行讨论在得到3位专家一致同意后,M 市计量测试学会批准了该比对实施方案,发送给各参比实验室实施3) D 实验室因迎接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不能按期完成比对实验, 超期十个工作日后才将传递标准发送给 E 实验室。

4) E 实验室在与 B 实验室交流比对实验数据后,将比对原始记录原 件和比对报告(包含测量条件、测量用设备、测得值及不确定度等内容) 两种资料提交给主导实验室5) F 实验室提交比对结果后,发现书面报告有明显的笔误,立即向 A 实验室提出更改申请,并在比对数据发布前提交书面勘误报告A实验 室接受了 F 实验室的更改要求6) 7 家实验室的比对结果汇总如表 3.1 所示农3.1 L匕Af结果汀.总实验室测得值扩展不确定度(炉2)A0.4970.0030.4950.006C0.4980.005D0.4940.008E0.4960.004F0.5000.009G04990.007(7) A实验室对传递标准测试结果证明,传递标准稳定性影响可以怨略问题:1.按照传递标准传递路线的形式和形状分类,该比对分别采用的是什么比对方式?2. 从该比对选用的比对方式,可推测该比对中选用的传递标准具有哪 些特点?3. (2)中,M市计量测试学会的行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4. (3)中,D实验室不能按期完成比对实验,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5. 指出(4)中 E 实验室不合理的行为,说明理由6. 主导实验室接受F实验室数据更改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7. 根据表3.1 数据计算该比对的参考值及其扩展不确定度(包含因子k=2)8. 用归一化偏差法评价 G 实验室的比对结果答案:1. 环型方式2. 稳定性高3. 不合理主导实验室应针对传递标准进行前期实验,起草比对方案,并征求参比实验室意见,意见统一后执行4. 如果比对过程中由于标准装置故障,停电等出现时间延误 ,应 及时通知主导实验室并停止实验,等待处理一般情况下,若延误 时间较短,则比对工作顺延并通知相关实验室,若延误时间较长, 则此实验室不再参加比对,传递标准器向下一实验室传递5. 各参比实验室间应遵守有关比对的保密规定,不得相互串通数据6. 合理在比对总结报告发出之前,参比实验室对数据的任何修改 均应以正式书面方式,且应在报告中体现修改过程和原因,主导实 验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提示参比实验室修改数据或报告笑 —7. y = j=U j =0.497 u = - =9.29x10-4ri工丄 ri詁丄U 2 U 2j=1 ji /=1 jiU=2*u =1.9x10-4ri8- |E| =nY - Y _ 0.499 - 0.4972*0.007汕43 <1,在合理预期范围之内’比对结果可接受。

第四题(20分)某电子尺平生产企业研发出新型YP系列⑪级电子天平,型号规格如表41所示表4」YP系列电『天平空号规格型号最大秤量(g)实血分度值(g)YP203N2000.001YP503N5000.001YP802N8000.01YP1002N10000.01YP6001N60000J(1) 为尽快取得该系列产品的型式批准证书,该企业向当地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提出型式批准申请后,第二天就将型式评价申请资料送至当地具有电子天平型式评价资质的计量技术机构,并向负责资料审查的老李解释,《计量器型 式批准申请书》已经递交到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过两天补交老李觉得 该企业是当地知名企业,考虑到企业应对商业需要的急切心情,在审查 该企业产品包装、总装图、电路图和关键零部件清单、使用说明书、试 验报告等资料无误的情况下,对已经提交的技术资料加盖齐缝审核确认 章后交给型式评价试验人员小张数天后老李收到企业补交过来的《计 量器具型式批准申请书》,他给申请书加盖了齐缝审核确认章后也交给 了小张2) 由于电子天平型式评价大纲未规定试验样机选定方法,小张选取YP503N 和 YP1002N 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型号进行样机试验,表4.2 是YP503N 型号 001 号样机示值误差试验原始记录。

表4.2 YP503N型号001号样机示值误差试验记录確码质量(g)天平示值馆)00.0000.020.0205.0012019.9985049.995100100.002200199.990500499.9 的示值误差(0最大允许谋差(g)= 0.005±0.005+ 0.005±0.005±0.005±0.010±0.010±0.015(3) 小张在对样机进行电干扰试验时发现 YP1002N 型号的 03 号样机 不合格,马上通知企业进行整改企业在规定的 3 个月期限内没有提交 整改说明和新的样机小张判定 YP1002N 型号型式评价不合格鉴于 YP503N 的样机均合格的情况,小张在计量器具型式评价报告中给出的 结论为:该企业生产的 YP 系列 b 级电子天平型式符合电子天平型式评 价大纲的要求,型式评价合格问题:1. 企业申请型式批准过程中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2. 老李关于资料审查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3. 小张选择试验样机的方法是否符合规定?说明理由4. 根据表 4.2 数据,计算该天平的示值误差,填入答题卡相应表格中5. 小张对型号和系列给出的型式评价结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6. 完成型式评价后,小张应如何处理技术资料、样机和型式评价报告答案:1. 不正确申请型式评价的单位应该提供以下资料一式两份:被政府计 量行政部门受理,并委托进行型式评价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申请书》; 产品标准;总装图、电路图和关键零部件清单;使用说明书;制造单位 或技术机构所做的试验报告;对于需要在爆炸环境中进行试验的,应提 供防爆合格证;授权机构出具的软件测评报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有要 求的)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应首先审查上述资料是否齐全,符合要求申请型式评价提供的资料与申请型式批准的资料有所差异,因为 两个阶段关注的重点不同2、不正确审查技术资料中的计量单位、外部结构、标识、防欺骗措 施等是否符 合法制管理要求审查计量器具的命名是否符合JJF1051《计量器具合名与分类编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计 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的规定审查所依据的产品标准和使用 说明书中的计量指标、功能和技术要求是否满足型式评价大纲的要求 对审查合格的技术资料,应加盖骑缝审核确认标注,标注上应注明审核 单位,审核人,审核日期,型式评价报告编号对于审查不合格的技术 资料应指出不合格的情况,退回申请单位,申请单位修改后重新送审。

3、不符合规定所有样机的所有评价项目均符合型式评价大纲要求的 为合格,有一项或一项以上项目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所以每个 型号都要有样机5. 不正确所有样机的所有评价项目均符合型式评价大纲要求的为合格, 有一项或一项以上项目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所以每个型号都要 有样机即:对于单一产品的申请,有一项及一项以上项目不合格,综 合判定为不合格;对按照系列产品申请的,对每个型号有一项及一项以 上项目不合格,综合判定该型号为不合格;而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型号不 合格的,判定该系列不合格6. (1)合格样机的处理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应对合格样机或关 键零部件进行有效的封印和标记标记应粘贴在显著位置封印和标记 应保证样机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不被更换和调整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 机构应对粘贴好标记的样机进行拍照,照片上应能够清晰地看清楚标记 上的文字,照片列入型式评价报告的附件 2;为了满足已批准型式符合 性能检查工作的需要,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将经封印和标记的试验 样机交给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妥善保存封印和标记好的试验样机,应 保存试验样机至停止生产该型式计量器具后的第五年2)不合格样机的处理型式评介结束后,对于不合格的样机在复议 期过后,退回申请单位。

3)技术资料的处理型式评价结束后,申请单位提交的两套技术资 料,一套返还给申请者,另一套由技术机构保存技术机构保存的技术 资料还包括各种文件、型式评价报告和各种记录所有技术资料必须按 照 JJF1069 的要求进行保存第五题(20 分)评审员在对某计量技术机构考核时,以一种比较熟悉的计量器具作 为对象,开始了现场考核工作1. 评审员在考核现场选取了一台已经完成校准的计量器具 A 作为 样品,委托被考核实验室进行检定仪器收发室小刘告诉评审员,由于 没有检定规程,本机构仅根据计量器具 A 的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开展校准 工作,只能接受该仪器的校准委托评审员同意,并按照要求签署了校 准工作委托单2. 评审员在观察计量人员小吴对计量器具 A 进行校准时,注意到 实验室里的温度计示值为22°C,问小吴:“实验室的环境温度要求是多 少?”小吴回答:“校准规范没有规定环境温度的技术指标,我们实验 室每天早晨8点开始工作时都会检查并记录环境温度,一般都在20C 左右,有时差1C或者2C也是正常的3. 评审员问小吴:“能告诉我这台标准仪器的准确度等级吗?”小吴答:“我得查一下相关文件,我记得不分等级,准确度是土0.3C。

我是操作员,只要确认仪器上有绿色的合格标签,就可以按照培训的操作 方法使用了4. 评审员问:“你们的培训内容和校准规范一致吗?”小吴答:“一 致但校准规范对操作方法的规定不细致师傅根据我们实验室配备的 仪器讲解怎么操作,从准备样品到处理数据都教了我们严格按照师傅 教的方法操作5. 评审员问:“在你出具的证书里,不确定度怎么计算的?”小吴 答:“我直接引用了建标报告中的不确定度陪同的实验室主任老李解 释说:“我们在筹备这个项目建标时,就根据现有的实验室条件和配备 的计量器具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评估了按照校准规范开展工作可以达 到的不确定度只要环境条件在规定的范围内,标准设备也是合格的, 我们对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就不再进行评估了6. 评审员问:“你们的操作过程有文件控制吗?”老李答:“因为 有国家基准规范,我们就没有编写自己的作业指导书7. 评审员拿出计量标准的技术报告,问老李:“这个不确定度评定 结果怎么验证的?”老李答:“建标考核前我们和一个同样水平的检测 设备进行了比对验证8. 评审员问老李:“仪器更新合格标签的程序是什么?”老李答: “仪器按计划完成周检后,我们按照新的证书日期和规定的复校周期, 签发新的合格标签,并进行更换。

9. 评审员注意到计量器具 A 现场试验的重复性比技术报告中的重 复性数据大,问老李应采取什么措施老李解释,技术报告中重复性试 验使用的是实验室自备的仪器,比送校仪器的重复性会好一些,因此不 需要采取措施 问题:根据评审员通过观察和询问获得的信息,逐项对实验室的做法进行 合理性评判,并说明理由第五题.1、 小刘根据计量器具A的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开展校准工作,只接受校准委托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没有计量检定规程2、 机构用于检定、校准和检测有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能源、照明和环 境条件,应符合所开展项目的技术规范或规程所规定的要求且应有利于 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的正确实施计量技术机构应确保其环境条件不 会影响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对所要求的测量质量产生不 良影响在机构固定设施以外的场所进行抽样、检定、校准和检测时, 应予以特别注意对影响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技 术要求应制定成文件如果相关的规范、方法和程序有要求,或者对结 果的质量有影响时,机构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对诸如生物消 毒、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度、声级和振动等应予以 重视,使其适应于相关的技术活动。

当环境条件危及到检定、校准和检 测结果时,应停止工作所以小吴的做法的正确的,但不全面,还需要宀亲完善3、 应为:最大允许误差是土 0.3°C,另外不仅有有绿色的合格标签,操作员还要有相应项目的检定员证或注册计量师证4、 一切检定校准的操作,一定要按照计量检定规程或规范或作业指导 书的要求来操作,不能凭经验操作5、 每一次出具的校准报告都需要指出扩展不确定度,都需要重新计算, 不能直接引用建标报告中的数据6、 机构应控制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所有文件(内部制定或来自外部),诸 如法律法规、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检测(检 验)规则或方法、抽样方案、标准以及图纸、软件、规范、指导书和手 册等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1) 为使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2)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3)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修订应予以控制,除 非有别的特殊决定,应由原审查和批准人员审查批准方可这种人员须 能利用适当的背景信息作为其审查和批准的依据4)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5)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6)确保机构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 并控制其分发。

7)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果出于某种目的而保留作废文件 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所以老李的做法不对7、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应和高一级的计量标准来进行验证8、曾经过载或处置不当,给出可疑结果、已显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 的设备,均应停止使用这些设备庆予隔离以防误用,或加巾标签、标 记以清晰表明该设备已停用,直至修复并通过检定、校准或检测表明正 常工作为止机构应核查这些缺陷或偏离规定极限对先前的检定、校准 和(或)检测的影响,并执行“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机构控制下 的需检定或校准的所有测量设备,只要可能,应使用标签、编码或其他 标识表明其检定或校准状态,包括上次检定或校准的日期和再检定、校 准或失效的日期9、对于已建计量标准,如果测得的重复性不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测得 的重复性,则重复性符合要求;如果测得的重复性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 测得的重复性,则应当依据新测得的重复性重新进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 不确定度的评定,如果评定结果仍满足开展的检定或校准项目的要求, 则重复性试验符合要求,并或以将新测得的重复性作为下次重复性试验 是否合格的判定依据;如果评定结果不满足开展的检定或校准项目的要 求,则重复性试验不符合要求。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