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混凝土底座施工工艺工法

ba****u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2.23KB
约8页
文档ID:147608328
混凝土底座施工工艺工法_第1页
1/8

混凝土底座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GD-0202-2011哈大项目经理部牛平郭建华赵敏聪徐劲翔1前言1.1工艺工法概况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底座施工利用CPIII精密测量控制网测量放样,现 场人工绑扎钢筋,底座模型采用定型钢模,底座混凝土采用泵送入模或混凝土运输 车直接运至现场浇筑混凝土养生1.2工艺原理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采用单元板结构形式,以梁跨为单位进行配板,轨道板 间保留一定间距钢筋混凝土底座作为基础的传力结构层,与梁面间以连接筋相连 接,在底座上方根据轨道板配板间距,浇筑与底座连为一体的圆形(梁端为“半圆 形”)凸形挡台对轨道板进行限位2工艺工法特点2.1施工工艺简单,可多开作业面2.2双线同时作业或左右幅错开单幅施工,提高生产效率3适用范围本工艺工法适用于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底座及凸型挡台施工4主要技术标准《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4-2010 )5施工方法混凝土底座施工方式可分为单幅跳槽施工和双幅并行施工两种,根据实际情况 合理选择。

施工时采用区段划分作业的方式,主要按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安装钢 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底座、浇筑凸台混凝土、混凝土养生七个步骤循环作业 6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图1底座与凸型挡台施工工艺流程图6.2操作要点6.2.1结构验收轨道板底座施工前对路基、桥涵、隧道中线、标高进行复测,检查防排水设施 是否符合设计技术要求,并进行沉降评估,合格后设置CPIII并进行测量,报请评估 单位进行评估,达到要求后进行底座施工6.2.2基础面处理底座施工前,对路基基床表面进行清扫;将桥面、隧道仰拱回填层底座板宽范 围内凿毛,凿毛处理时混凝土见新面不小于50%,清除梁内预埋套筒浮渣、浮浆,将 连接钢筋凝入预埋套筒6.2.3测量放样利用CPIII控制点进行底座和凸型挡台中心放样,用红油漆做标记并编号6.2.4钢筋加工及绑扎1钢筋加工底座和凸形挡台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内利用钢筋切割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弯曲 机集中下料钢筋加工前,应依据施工图编制钢筋配料单,下料前应认真核对钢筋 规格、级别及加工数量,无误后按配料单下料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规 范和施工图要求2钢筋绑扎1) 自卸汽车从施工便道运抵工作面,按桥梁地段5m、路基和隧道地段10m左右 的位置将加工后的钢筋在作业面上进行散放。

按照设计图纸加工专用的钢筋绑扎台 座,钢筋绑扎在台座上进行用凸台中心点定位钢筋网的安装位置,按照底面纵向 钢筋f底面横向钢筋f架立筋(由内向外绑)f顶面横向钢筋f顶面纵向钢筋f绑箍 筋接头f保护层垫块设置的顺序施工,底座钢筋布置及间距要符合设计要求2) 凸型挡台钢筋主筋必须保证上顶面齐,且必须与顶面混凝土面垂直,间距符 合设计要求,箍筋位置必须安装正确3) 保护层垫块按4块/皿放置,垫块呈梅花形交错布置,设置在底面、前后左 右侧,以保证钢筋有效保护层厚度4) 曲线地段混凝土底座施工时,曲线外侧钢筋和模板高度满足曲线超高的设计 要求5) 路基地段,每处伸缩缝设置8根直径为38mm的光圆钢筋传力杆,直线、曲 线地段传力杆均设置在底座横截面中部6) 混凝土底座及凸型挡台钢筋安装允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6.2.5模型安装1模板均采用工厂加工而成的定型钢模2模板安装前须打磨干净,涂刷脱模剂模板接头采用螺栓连接,模板加固采取 撑拉的方式进行(撑拉杆的长度可调节)桥梁和隧道地段,左右幅外模撑拉于左右 侧的防撞墙或隧道边墙上,左右幅内模相互撑拉固定;路基地段,左右幅内、外模 采用自制的三脚架固定在路基上模板定位好后与基础面间的缝隙采用同底座板混 凝土标号砂浆塞填,且塞填砂浆不得侵入底座板范围内。

3圆形凸台模板为两个半圆,半圆形凸台模板一个半圆和一块挡板组成,模板间 采用螺栓连接定位完成后用木楔加固4路基地段模板安装时设置好横向排水管,控制排水管向线路外侧2%的横坡, 间一侧进水口处的钢管端部安放PE笆,确保牢靠6.2.6混凝土施工1底座混凝土拌制采用集中拌合,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控制混凝土坍落 度在140mm〜160mm范围,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大于30°C,不低于5°C,现场泵送入模2混凝土振捣采用6 50mm插入式捣固棒振捣,混凝土收面采用3m长铝合金靠 尺刮平并做好底座两侧3%的排水坡3待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收面,在轨道板铺设2.4m范围采用木抹子抹出稍微 粗糙的平面4二次抹面完成后12小时内将混凝土表面覆盖土工布并洒水养护,养护期不得 少于7天当气温低于5C时,采用涂刷养护剂的方式进行养护5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以上时即可拆模在底座模板拆除24h后且底座混凝土 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进行凸台混凝土施工7劳动力组织按单工作面单班作业,劳动力组织见表1表1单工作面单班作业劳动力组织表序号工种作业内容人数备注1普工桥梁、隧道、路基表面处理4凿毛、清扫、垃圾运输2钢筋工钢筋加工、安装113模型工模型安装、加固、拆除104混凝土工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22含砼罐车、输送泵司机8主要机具设备单工作面主要机具设备配置见表2。

表2单工作面主要机具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混凝土拌和站HZS60套2混凝土生产2混凝土运输车8m3台6混凝土运输3混凝土臂架泵车SY5270台1现场混凝土输送4汽车吊25T台1材料吊装5发电机75KW台1现场施工用电6电焊机BX1-500台2钢筋焊接7钢筋切割机QJ-40台1钢筋下料8钢筋弯曲机WJ-40台1钢筋加工9钢筋调直机GT10台1钢筋调直10捣固棒e 50mm台5混凝土捣固11洒水车台1清洗基础面、混凝土养护12全站仪1+1ppm、 1"套1测量放样9质量控制9.1易出现的质量问题9.1.1底座混凝土浇筑过程出现漏浆9.1.2伸缩缝模板处理不当造成粘模,拆模时造成混凝土掉角破损9.1.3混凝土浇筑前复测不到位,造成底座外形尺寸超标9.2保证措施9.2.1根据测量放样结果,安装模板前,在模板安装位置,采用方木支垫,与模 板接触严密不漏浆9.2.2伸缩缝模板安装前认真打磨,钢板与钢板间涂刷黄油,同时模板底部用胶 带进行封闭,掌握最佳拆模时间9.2.3加强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复测,及时反馈信息,以测量数据为依据,对模板 标高、位置及时调整10安全措施10.1主要安全风险分析10.1.1混凝土底座施工桥梁地段属高空作业,存在跨公路和既有铁路施工安全 风险。

10.1.2施工过程中的触电风险10.2保证措施10.2.1桥面高空施工时,提前在桥面两侧设置临时安全防护栏杆,临边作业人 员佩戴安全带;跨越公路施工时,下公路设置施工、减速等安全警示标识;跨 铁路既有线施工时,提前办理各项跨越施工手续并按既有线施工做好各项标识10.2.2夜间施工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施10.2.3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混凝土时,作业人员必须穿胶鞋,湿手不得接触 开关,电源线不得有破皮漏电,配电箱接电采用"一机、一闸、一箱、一漏”11环保措施在混凝土底座施工过程对基础面处理和混凝土浇筑所产生的废渣、浮浆安排专 人清理,集中堆放,利用汽车统一运至线路以外的弃渣堆放场地,禁止随地乱弃, 尤其桥梁地段,避免对环境造成废弃物污染12应用实例12.1工程简介中铁一局负责承建哈大铁路客运专线DK25+700〜D131+213段轨道底座施工,管 段全长105.5双线公里,轨道设计除站内岔区为埋入式轨道外,其余段落均为双线 CRTS I板式无砟轨道,道床结构高度桥梁地段为688mm,隧道地段为687mm,路基地 段为787mm轨道底座均采用C40钢筋混凝土,采用定型钢模浇筑施工12.2施工情况管段内底座施工于2009年11月开工,2010年9月完工。

在底座施工前,根据 沉降评估、桥墩高度、隧道长度、路基长度和施工便道情况,制定了有效的施工方 案在施工初期按照钢筋安装区、模型安装区、混凝土浇筑区划分循环作业区,不 断优化每个工作区的长度和施工时间,确定了 200单延米的有效循环长度,确保顺 利完成节点工期12.3工程结果评价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混凝土底座施工中克服了便道不通,无法到达长、深路 堑等施工难题,总结出一套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在施工中不断创新, 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12.4建设效果及施工图片图2基础面凿毛 图3安装桥面底座连接筋图4绑扎底座钢筋 图5绑扎凸形挡台钢筋图7安装凸形挡台模型图6安装底座模型图8浇筑底座混凝土。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