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法》心得体会:推进依法治国的主要举措 《公务员法》的制订和颁布,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落实依法治国策略的一项主要举措,对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实现公务员法制化管理含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党的十五大确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策略这是我党执政治国策略的重大发展和进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国家各项工作全部必需依法进行,全部国家公务员全部必需依法行政公务员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中担负着主要职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实现依法治国,必先依法治吏但建国50多年来,中国一直没有一部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的法律伴随中国依法治国策略的逐步推进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停深入,这种情况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因为缺失干部人事管理方面的法律,既造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完整,也影响了依法治国策略的整体推进公务员法的出台,填补了中国法律体系的空白,使中国有了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综正当律它的颁布,是中国推进依法治国策略的主要步骤,使公务员的法制化管理进入了新阶段,为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提供了法律确保。
建国以来,中国制订了一系列机关、企业、机关干部人事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总体上存在立法层次低的缺点公务员法的出台,不但使机关干部人事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而且能够为企机关的人事管理法制化改革发明和积累经验,提供借鉴,对企机关人事制度改革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从而对整个人事管理立法和整个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务员法的颁布对整个国家人事管理的法制建设含有示范作用和决定性意义,将有力地促进中国法制建设的进程 制订公务员法是深入健全和完善公务员制度的需要公务员制度是中国政治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但这么一项主要的制度长久只有一个《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作为依据,立法层次和制度的性质和内容极不相当从这些年的实践看,因为公务员制度没有以法律的形式出现,造成公务员管理权威性不够,和执法检验机制不健全和强制力不够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迫切需要提升立法层次其次,暂行条例是依据当初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需要制订的,伴随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停深化,有些内容需要调整、补充、完善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对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停深化,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结果,需要吸收上升为法律,经过立法确定来巩固改革结果,并导引改革的方向。
所以,出台公务员法成为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必定选择 实施依法治国,需要党善于把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公务员法要求,公务员制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路线,落实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标准这就从法律上确立了党的干部路线、方针的指导地位,有利于从制度和法律上确保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实施,确保党在干部人事管理上一直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关键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不过,也存在部分问题如以权代法、以言代法、以政策代法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管理的各个基础步骤和关键内容全部做了比较成熟的制度设计和法律规范,使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就为从根本上克服现行干部人事制度中的弊端提供了法律武器我们相信,经过公务员法的实施,将使公务员管理深入规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法治化的人事管理理念将深入深入人心,从而推进依法治国策略的全方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