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监测方案制定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为: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为:首先要根据监测目的进行调 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基础资料,然后经过综合分析,确定监测项目,设计布点网络,选定采 样频率、采样方法和监测技术,建立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提出监测结果报告要求及进度计 划等二、 监测目的是:1. 通过对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大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订 的大气质量标准,并为编写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报告提供数据2. 为研究大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大气污染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3. 为政府部门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环境质量管理,环境科学研究及修订大气环境质 量标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三、 有关资料的收集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包括:弄清污染源类型、数量、位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量、 所用原料、燃料及消耗量等另外,区别高低烟囱形成污染源的大小,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 染物应区别清楚二) 气象资料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输送及变化情况有影响主要有要收集监测区域 的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量、日照时间、相对湿度、温度的垂直梯度和逆温层底部 高度等资料三) 地形资料地形对当地的风向、风速和大气稳定情况等有影响。
因此,是设置监测网点 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四) 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这也是设置监测网点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功能 区的污染状况是不同的如工业区、商业区、混合区、居民区等污染状况各不相同五) 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环境保护的目的是维护自然和的生态平衡,保护人群的健 康因此,掌握监测区域的人口分布,居民和动植物受大气污染危害情况及流行性疾病等资 料,对制订监测方案、分析判断监测结果是有益的第三章大气和废气监测第二节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为:首先要根据监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基础资料,然后经过综合分析,确定监测项目,设计布点网络,选定采样频率、采样方法和监测技术,建 立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提出监测结果报告要求及进度计划等一、 监测目的1. 通过对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大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订 的大气质量标准,并为编写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报告提供数据2. 为研究大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大气污染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3. 为政府部门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环境质量管理,环境科学研究及修订大气环境质 量标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二、 有关资料的收集(一) 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弄清污染源类型、数量、位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量、 所用原料、燃料及消耗量等另外,区别高低烟囱形成污染源的大小,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 染物应区别清楚二) 气象资料: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输送及变化情况有影响要收集监测区域的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量、日照时间、相对湿度、温度的垂直梯 度和逆温层底部高度等资料三) 地形资料:地形对当地的风向、风速和大气稳定情况等有影响,因此,是设置监测网 点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四) 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这也是设置监测网点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功能 区的污染状况是不同的,如工业区、商业区、混合区、居民区等污染状况各不相同五) 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环境保护的目的是维护自然和的生态平衡,保护人群的健 康因此,掌握监测区域的人口分布,居民和动植物受大气污染危害情况及流行性疾病等资 料,对制订监测方案、分析判断监测结果是有益的六) 监测区域以往的大气监测资料:供参考三、监测项目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多种多样,应根据优先监测的原则,选择那些危害大、涉及范围广、已建 立成熟的测定方法,并有标准可比的项目进行监测。
一) 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项目1、 必测项目:SO2、NOx、总悬浮颗粒物、硫酸盐化速率、灰尘自然降尘量;2、 选测项目:CO、飘尘、光化学氧化剂、氟化物、Pb、Hg、苯并(a)芘、总烃及非甲烷 烃二) 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项目四、 监测网点的布设监测网点的布设方法有经验法、统计法和模式法等一般,经验法用得较(一) 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二) 采样点数目一般都是按城市人口多少设置城市大气地面自动监测站(点)的数目详见111页表3-5、3-6三) 布点方法布点方法有以下几种:1. 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先将监测区域划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工业和居住混合区、交通稠密区、清洁区等,再根据具体污染情况和人力、物力条件,在各 功能区分别设置相应数量的采样点2. 网格布点法:适用于污染源较分散的情况,如调查面源对城市环境规划和管理有重要意 义3.同心圆布点法:适用于多个污染源组成的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对 调查点源较合适4. 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上风向应设对照点五、 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采样时间: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采样频率:在一定时间内的采样次数。
]在《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要求测定日平均浓度和最大一次浓度若采用人工采样测定, 应满足下列要求:⑴应在采样点受污染最严重的时期采样测定2)最高日平均浓度全年至少监测20天;最大一次浓度样品不得少于25个⑶每日监测次数不少于3次六、 米样方法和仪器根据大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浓度、物理化学性质及监测方法的不同,要求选用不同的采样 方法和仪器七、 监测方法在大气污染监测中,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是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为获得准确和具有可比性的监测结果,监测方法应尽量统一和规范化我国根据国际标准化 组织(ISO)推荐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国情,于1990年出版了《空气和废气监测方法》一书, 提出了 80个监测项目,150多种监测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分为国标、推荐和试行三类,是 我国目前进行大气污染监测的统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