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云岭牛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

daj****de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92KB
约2页
文档ID:158883366
云岭牛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_第1页
1/2

云岭牛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附件1、项目参加单位和个人主要完成人及排名黄必志、王安奎、金显栋、张继才、和占星、亐开兴、刘建勇、王 喆、赵冈U、杨凯、欧锡均、梁应海、毛华明、袁跃云、刘明辉主要完成单位及排 名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家畜改良工作 站、云南三江并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海潮集团听牧肉牛 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爱伲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德宏州畜牧 站、楚雄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马龙双友牧业有限公司、 禄丰彩云印象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附件2、项目基本情况 云岭牛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肉牛业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人们生活水平,我国南方有资源优势,由于本地黄牛体型 小、生长慢,长期依赖国外引种改良,难以解决高温高湿环境的适应性、蜱及蜱传性疾病等 问题自 1983年开始,在引进澳大利亚产肉性能好的莫累灰牛杂交改良基础上,利用抗病、 耐热性强的婆罗门牛开展三元杂交培育新品种研究通过杂交、选育及技术创新,历时 31 年培育出我国第一个适合热带亚热带气候、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云岭牛,其产 肉性能及肉品质达到国际知名牛种水平,打破了肉牛良种长期依赖国外的局面,从品种层面 解决了我国南方肉牛生产的制约因素。

创新内容:1. 创新利用种质资源,创建了我国三元杂交培育肉牛新品种模式,填补了 国内空白在研究国内外优良肉牛品种改良南方黄牛效果的基础上,引进肉用性能突出的莫 累灰牛改良云南黄牛,发现改良后代环境适应性差,进一步研究了国外热带优良肉牛品种, 借鉴国内外育种经验,引进耐热抗蜱的婆罗门牛,开展杂交创新研究,从11 个杂交组合中 筛选出适应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最优杂交组合模式,确立“云南黄牛¥^莫累灰牛莫云杂 婆罗门牛泾-婆莫云-新品种”三元杂交育种路线和目标,仓U建了我国三元杂交培育肉牛新 品种模式2. 创建了三元杂交高效定向选育技术体系,解决了多性状固定难、育种周期长 的技术难题,选育出肉用性能突出的肉牛新品种,从品种层面解决了热带亚热带地区肉牛 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仓建了核心群、扩繁群和改良群三位一体的开放式选育模式,加快遗 传进展,增加核心群的有效群体,有效控制群体近交系数,解决了传统育种周期长、繁育慢 的技术难题;仓建高效定向选育技术体系,解决了多目标、多性状的固定难的难题;仓建耐 热抗蜱定向选育技术和高温高湿环境下蜱及蜱传性血液原虫病防制技术,解决了优良肉用性 状与耐热抗蜱能力难以统一的技术难题,形成我国特色的蜱及蜱传性血液原虫病防制技术。

3. 构建了云岭牛高效健康养殖及高档雪花牛肉生产技术与推广体系,实现了云岭牛高档牛 肉生产的国产化通过早期断奶、提前配种、一年一胎和一胎双犊的技术研究,仓建母牛高 效繁育技术体系,解决了肉牛繁殖效率低的问题;建立从品种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标准和追溯 系统,构建云岭牛优质高效健康养殖技术与推广体系;结合云岭牛生产,建立了南方经济作 物副产物饲料化开发利用体系;建立育肥和精细分割、分级、评价技术与标准,形成了云岭 牛高档雪花牛肉生产技术体系及高档牛肉国产化应用及效益:项目累计推广种牛8892头,冻精506.45万剂,扩繁及生产杂交牛259.13 万头,新增效益85.98亿元;培育全产业链“新三板”上市公司 2 家,云南省知名牛肉品牌4 个;2016 年,云岭牛被农业部列为“十三五”南方肉牛主推品种,云南省政府召开了云岭牛 招商引资大会;央视、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对云岭牛及产业化进行了宣传报道知识产权:获肉牛新品种书1个;授权专利11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出版专著2部, 发表论文222 篇;制定地方标准11个;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 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 奖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1 项。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