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省翁源县双塘锰矿

lj****c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9.50KB
约31页
文档ID:159417171
广东省翁源县双塘锰矿_第1页
1/31

广东省翁源县双塘锰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穗威能矿评[2008]03号广州威能矿业权资产评估事务所受广东省韶关市国土资源局的委托,根据国家采矿权评估的有关规定,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采矿权评估方法,对广东省翁源县双塘锰矿(以下简称双塘锰矿)的采矿权价值进行了评估工作本所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委托评估的采矿权实施了实地查勘、市场调研与询证,对该锰矿采矿权在2008年10月31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作出了公允反映现将采矿权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如下:1.评估机构名     称:广州威能矿业权资产评估事务所地 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725号G座902室法定代表人:刘 光“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矿权评资[2003]00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编号:442.评估委托人评估委托人:广东省韶关市国土资源局3.评估对象和范围本评估项目的评估对象为广东省翁源县双塘锰矿采矿权根据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九三二大队《广东省翁源县双塘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拟设矿区范围由以下4个拐点坐标圈定:(A)X=2710020       Y=38484385  (B)X=2710020   Y=38485140   (C)X=2709320      Y=38485140(D)X=2709320     Y=38484385矿区面积:0.5285km2,开采标高由+260米至+100米。

本项目评估的范围为以上(A)—(D)四个拐点坐标圈定的范围,矿区面积05285km2,开采深度由+260米至+100米标高4.评估目的广东省韶关市国土资源局受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的委托拟有偿出让广东省翁源县双塘锰矿采矿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需对该锰矿采矿权价值进行评估本次评估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向评估委托人提供在本评估报告中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该锰矿采矿权公平、合理的价值参考意见5.评估基准日本采矿权评估项目的评估基准日确定为2008年10月31日,该日期距评估委托日在两个月之内,期间未发生过重大的经济变动事件,评估报告中的一切计量和取价标准及评估结果反映的价值均为该评估基准日时点的客观有效标准评估原则本项目评估除遵循独立性、客观性、科学性、专业性等一般的评估工作原则外,同时根据采矿权的特性,还遵循如下原则:(1)遵循采矿权与矿产资源及有关地质勘查资料相依托的原则;(2)遵循地质科学规律和资源经济规律的原则;(3)遵守地质勘查与矿山开发利用有关技术规程规范的原则;(4)遵循持续经营原则、公开市场原则和谨慎性原则;(5)遵循矿产资源开发最有效利用原则7、评估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2)《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1号);(3)《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2号);(4)《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7]75号);(5)《矿业权出让转让暂行规定》(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0]309号);(6)《矿产储量登记统计管理暂行办法》;(7)《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8)《矿业权评估指南》(2006年修订版);(9)《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10)国土资源部2006年第18号公告;(11)矿业权评估委托书;(12)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粤国土资(矿管)函[2006]1478号”;(13)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九三二队《广东省翁源县双塘矿区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14)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广东省翁源县双塘矿区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粤国土资储备字[2007]61号);(15)广东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广东省翁源县双塘矿区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粤资储评审字[2007]132号);(16)黄石冶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翁源县双塘矿区锰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17)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广东翁源县双塘矿区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备案证明(粤国土资开备字[2008]17号);(18)广东省矿业协会《广东翁源县双塘矿区锰矿矿产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书》(粤矿协审字[2008]81号);(19)委托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20)评估人员收集的有关资料及其他参考资料.8。

评估过程评估时间从2008年11月8日至2008年11月18日,具体过程如下:2008年11月8日委托人同本评估事务所接洽,向本评估事务所介绍了委托评估采矿权的有关情况,形成评估委托意向,并将相关资料提交本事务所;2008年11月9日本事务所组成评估小组,熟悉相关资料,拟定评估方案,确定评估方法;2008年11月10日~11日评估人员现场调查,搜集有关资料;2008年11月12日~2008年11月18日评估人员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按照既定的评估方法进行正式评定估算,提交采矿权评估报告书初稿,并与委托方交换意见,最终提交正式评估报告书9.采矿权概况9.1 矿区位置与交通双塘锰矿区位于翁源县城302°方向,平距约28km处,行政区划隶属翁源县新江镇管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1′15″,北纬24°29′14″从矿区往WS方向有简易公路4km接S106国道,南行178km抵达广州,往北50km至韶关,与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衔接.交通十分便利.9.2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矿区位于南岭山系南支脉,属中高山和丘陵地貌,呈北高南低,属北江流域,水系发育,呈支脉状,最大河流为中部的北江,自北往南流经本区,较大的支流主要为翁江和连江,翁江自东向南西于英德汇入北江,连江自西往南东经连江口汇入北江.切割不强烈,自然坡度20°—-35°,区内最高海拔标高486m,最低158m,相对高差320m。

本区处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春季雨水丰沛,潮湿温和,3—5月为雨季,年均降雨量17827mm,1月均温10.6℃,7月均温28.1℃,年均温度20℃平原区村庄密集,星罗棋布,劳动力充足,工农业发展相对迟缓当地以农业为主,次为林业和工业,农业主种稻,次为甘蔗、蚕桑、花生、油菜、油茶等是全国蚕桑生产基地县之一9.3 矿区地质工作概况二十世纪五十~九十年代,本区相继完成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发现了一批重矿(化)点及水系砂异常,并进行了成矿规律的研究.这一时期,还完成了1:100万区域重力调查,并在主要成矿区带进行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航磁航放调查、1:5万化探扫面,为在该区开展地质找矿、科研工作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1995年8月至12月广东省地质局706队在本区开展地质普查工作,完成工作量:1:1万地质填图2km2,槽探2000m3,民窿编录222m,钻探100m.提交《广东省翁源县双塘锰矿地质勘探报告》,初步估算锰矿石量478.7kt2001年3月-2002年1月广东省地质局706队在翁源新江、英德湾背、英德官山一带开展银锰多金属矿普查2002年7月706队编制了《广东省翁源县新江银锰多金属矿普查工作报告》.报告于2003年1月16日经广东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及国土资源厅矿产资源管理处复审通过.706队在本区开展地质详查工作,以岩心钻探为主,结合地质物化探等找矿手段,初步查明矿区地质和磁铁矿床(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矿化特征。

共发现大小锰矿体3个,铅锌矿体1个,磁异常5个.截止2003年3月查明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锰矿石221.28kt,Ag 2672t,Pb 5058.66t,Zn 2689.64t平均质量分数:Mn 26.1%,TFe 18.1%,Ag 120.8g/t,Pb 2.3%,Zn 1.2%预测的资源量(334):锰矿石34059kt,Ag 31.88t,Pb 7138.03t,Zn 7542.58t.平均质量分数:Mn 203%,TFe 19.7%,Ag 93.6g/t,Pb 21%,Zn 2.2%2006年10月,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九三二队受韶关市国土资源局委托对翁源县双塘锰矿进行了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他们在广东省地质局706队提交的详查报告的基础上,对该矿区进行了实地勘测和调查,对民窿采空区,坑道采场进行实地测量,根据开采情况,对矿体边界线及其他地质界线进行了修正,圈定了采空区范围.经过室内综合整理,编绘了1:2000矿区地形地质图1幅,1:1000勘探线剖面图4幅,1:500坑道开拓系统图1幅,1:1000矿体储量估算纵剖面投影图1幅估算了该矿区保有资源储量,于2006年12月30日提交了《广东省翁源县双塘矿区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该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于2007年7月19日经广东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通过(粤资储评审字[2007]132号),矿区资源储量已于2007年9月24日由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登记备案(粤国土资储备字[2007]61号)4 矿区地质构造特征9.41地层 双塘锰矿区位于华南地台粤湘桂海西期坳陷区的东侧,大东山贵东EW构造带与北江断裂带的交汇处区内出露地层有中下泥盆统桂头群(D1—2gt)、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以及第四系(Q)1、中下泥盆统桂头群(D1-2gt):分布于矿区北部,所见岩性顶部以浅紫红色、紫灰色页岩为主,其下岩性有浅黄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砂岩,属滨-浅海相碎屑岩沉积厚>200m.2、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于矿区大面积分布,属潮坪相碎屑岩沉积,是区内的主要含矿层位,据其岩性组合分为三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D2d1):分布于矿区南西侧.岩性以浅黄色薄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钙质泥岩、泥灰岩透镜体,底部为泥质条带灰岩、泥灰岩顶部为灰白色粉砂岩厚度195第二岩性段(D2d2):分布于矿区中部岩性上部为深灰色钙质泥页岩、泥灰岩、炭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凝灰岩,下部为钙质泥岩夹紫红色泥岩.紫红色泥岩特征较明显,可作为该层底部的标志.泥灰岩中富含腕足类化石,该层上部见一层竹叶状灰岩、竹叶状粉砂质泥岩或同生角砾灰岩,新鲜岩石标志很明显。

该段为主要含矿层位,厚度272.5m.第三岩性段(D2d3):分布于矿区北东部.岩性底部为灰白色薄层粉砂岩,往上为深灰色粉砂质泥岩、泥岩局部夹钙质泥岩、泥灰岩泥岩中含腕足类化石厚度〉823、第四系(Q):于矿区广泛分布,分残坡积和冲洪积层二类.残坡积分布于山坡、山间洼地,堆积物为粘土为主,含5—10%的岩石碎块,厚度1—5m冲、洪积层分布于河谷及其阶地,分布区大部分已开辟为粮田,堆积物上部以粘土为主,底部含较多的卵、砾石.厚度一般>5m9.4.2构造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构造十分发育矿区处于翁城复式向斜的翘起端,受后期构造应力作用及岩浆岩活动的影响,原有的褶皱形态遭到强烈的改造破坏,形成了一系列次一级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区内规模较大的构造主要为九曲岭向斜、背夫岭单斜构造、九曲岭断裂(F1)、塘坑断裂(F2)和蕉溪断裂(F3),上述构造组成了本区总的构造格架各构造的主要特征分述如下:褶皱构造主要有九曲岭向斜,向斜位于九曲岭村北西侧,轴向NW,北西端被F3错断,北东翼被F1切割破坏,遭部地层为D1d3碎屑岩,南西翼主要出露D1d2和D1d1之碎屑岩,地表两翼地层产状较平缓,深部经钻孔揭露情况分析,倾角较陡,一般70—80°,推测九曲岭向斜为一紧闭褶皱.断裂构造发育有NW组、NNW组、NE组等三组断裂。

1、NW组:主断裂有九曲岭断裂(F1),位于九曲岭以北一带,长〉4km,出露宽0.5-25m,总体走向NW,倾向NE,推测倾角较陡据探槽揭露,见断层带岩石高度磨碎,形成千糜岩、糜棱岩,岩石之磨碎物质经重结晶作用形成绢云母,绢云母和其中的眼球状、透镜状碎斑均呈定向排列,黄铁矿化较普遍其中于4/TCI和8/TCI探槽中,除见千糜岩和糜棱岩之外,尚见断层带中有数层0.5—45m厚的“黑土”矿化层,刻槽样分析结果显示银、锰、铅、锌矿化该断层的南东段见岩石具硅化现象,且具碎裂结构,黄铁矿化较普遍,局部伴有闪长岩和次英斑岩脉侵入属逆断层.2、NNW组:主断裂有F2:位于塘坑水库一带,长>3.5km,走向NNW,倾向NNE.推测倾角中等该断层北西段于I/TC2-2见两盘岩层倾向相反,但岩性又明显不同证实其存在,南端见一条宽2—5m的梳状石英脉中部16/TC1探槽中见宽2—11m的次英安斑岩脉该断层性质推测为逆断层3、NE组F3:位于蕉溪北东一带,长>3km,出露宽2—4m,总体走向NE,倾向NW,推测倾角较陡北东端见千糜岩,呈青灰色,片状构造,成份主要为绢云母,片理倾向330°,倾角85°宏观上F3北西盘出露D1—2gt地层,其产状总体向北倾斜,南东盘出露D1d2地层,亦显示了F3断裂的存在.该断裂地貌上为一较平直的河流。

9.43岩浆岩本区出露的岩浆岩主要有次英安斑岩(γ52(1))、闪长岩(δ)、辉绿岩等呈小岩株、岩墙或沿层间充填贯入形成顺层的岩脉产出厚度变化较大,由02~数十米不等次英安斑岩(γ52(1)):呈浅灰白,局部带浅绿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为主,另于I/TC2—2中部见岩石具流纹状构造斑晶为石英、长石等闪长岩呈暗灰色,风化后褐黄色,新鲜的辉绿岩见于ZK0701和ZK1501两孔,呈暗绿色,辉绿结构,块状构造,成份主要为辉石和长石,偶见石英斑晶位于背夫岭南部的次英安斑岩脉,总体走向NEE,长度>1km,宽度〉10m,脉中含较多围岩角砾(捕虏体),并见约30%的石英斑晶,大小多为1—3mm,个别达8mm,其分布与岩层的走向一致,应是顺层充填贯入形成9.5矿产资源概况9.5.1矿体地质特征目前已发现的4个锰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泥盆统东岗岭组第二岩性段地层中,呈透镜状或似层状顺层或沿破碎带产出,分布于九曲岭矿段0线、7线、15线范围,矿体总体走向呈NWW向,倾向NNE,倾角30°~60°.自北往南分别编号为V1、V2、V3、V4,矿体大致平行排列,间距10—150m,主矿体为V1、V2号矿体详见《矿体规模、形态、产状一览表》: 矿体规模、产状、形态一览表矿体编号平均产状规模(m)形态走向倾向倾角延长假厚度倾斜延长最大最小平均V1NWWNNE20°~50°3433.560.82.89143透镜状或似层状V2NWWNNE20°~50°3954.600.62。

24>60V3NWWNNE20°~50°4005.600.53.23>80V4NWWNNE20°~50°2504.950.54.86>30各矿体特征分述如下:V1矿体:矿体呈走向NWW,倾向20°~30°,倾角40°~65°.矿体呈透镜状顺层产出矿体控制长343m,圈定长473m,倾斜延深实控60m(ZK001),推测斜深143m,平均厚度2.59m,地表埋藏深度0~4m含Mn1623~3915%,平均23.13%,TFe 7.05~3000%,平均1872%,Ag 363~308.0g/t,平均109.44g/t,Pb 042~4.21%,平均168%,Zn 0.5~196%,平均0.94%矿石中有害组分P 0093%,SiO2 15属中贫—富矿沿走向及倾斜方向具膨缩现象,厚度变化大,沿走向南东端地表仅032m(0/TC2),往北西有所变厚达0.80m(D6),2.00m(7/TC2),1.00m(D8),沿倾斜从北西至南东有所增厚,北西端厚仅1.3m(ML2),南东端厚达8.23m(ZK0001),且锰、银质量分数有增高的趋势矿体已控制的下延标高为197m,推测下延最低标高为137m。

剖面上工业矿体延深经ZK1501、ZK0701及ZK0003已控制(尖灭);目前民采的最低标高为170mV2矿体:见于0—7线间,产于V1矿体下盘,相距18—20m,大致呈平行展布,走向NWW, 倾向20—40°,倾角30—60°,地表较平缓,下延变陡,一般50-60°矿体圈定长395m(ML1、ML3、CK1、D195),倾斜延深大于23m(ML1),平均厚度2.33m,埋深0—15m,含Mn28.5—39.32%,平均33.39%,TFe1492—1904%,平均16.53%,Ag83.0-279g/t,平均14858g/t,Pb 3.62—422%,平均377,Zn 1.20-245%,ﻩ平均189%,属中一富矿矿体呈透镜状,厚度变化大,沿走向中间厚达5.00(CK1)两端迅速变薄,往南东厚2.35m(ML3)北西厚仅137m(ML4),矿体沿走向及倾斜方向已圈定,已控制的下延标高为188m(ML1),推测下延最低标高为160m,目前民采的最低标高为170m,V3矿体:见于0—7线间,产于V2矿体下盘,可分为V3—1、V3—2两个小矿体与V2相距55-60m,大致平行展布,走向NWW。

倾向20—40°,倾角30—60°,呈上缓下陡.V3-1矿体仅有一条槽探控制,出露长度10m,厚仅114m.据两个样品分析结果,矿石平均质量分数:Mn 30.99%,TFe 711%,Ag10970g/t,Pb 0.77%,Zn 105%;V3-2矿体见于ZK0001,埋深145m,厚达5.30m据四个样品分析结果,矿石平均质量分数:Mn 12.57%,TFe 2294%,Ag 61.50g/t,Pb 194%,Zn3.32%矿体呈透镜状,沿走向倾向厚度、品位变位大,浅部以Mn、Ag为主,深部Pb、Zn含量增高的特征.V4矿体:分布于7-15线间,产于V3下盘,相距164m,于水平宽80m地段由4个小矿体组成,大致平行展布,从北往南编号为V4-1~V4—4,间距10—50m不等,呈顺层透镜状产出,总体走向NWW,倾向20-30°,倾角20—35°,圈定长V4-1为250m,V4-3为150m,V4—4为290m,厚分别为1.00m,115m,130m,1.41m,总厚度4.86m,出露标高在188—230m之间,V4—1含Pb202—3.18%,平均2.17%,Zn 012—068%,平均0.34%,Ag 6—14.4g/t,平均9.3g/t;V4—2含Pb 1.87—4。

37%,平均2.27%,Zn 0.32—3.18%,平均180%,Ag 4.00-4444g/t,平均315g/t;V4—3含Pb 230%,Zn 1.52%,Ag 109g/t;V4-4含Pb 1.65-2.99%,平均2.10%,Zn 058—406%,平均1.74%,矿体中铅锌达工业品位外,含Mn品位较低,一般在1.98—6.26%,仅于V4—1南东端及V4-4南东端,见含Mn15.93%和2357%,局部达工业要求,矿体沿倾向尚未控制,若下延与前述矿体相似,且倾角变陡、厚度增大,仍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9.5.2矿石质量1、矿石物质组成矿石矿物组分复杂,金属矿物主要有软锰矿、硬锰矿、褐铁矿,次为方铅矿、闪锌矿,局部含微量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是粘土类矿物与少量方解石、石英等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晶粒结构、半自形晶粒结构、它形晶粒结构、交代残留结构等矿石构造:土状、块状和条纹状三种,偶见表生胶状、角砾状、空洞构造锰银多金属矿地表经风化疏松呈土状;块状矿石则系由锰银多金属矿富集而成;条纹状则系软锰矿、硬锰矿呈细微的纤状集合体产出,往往各自聚集一起相间成条纹状.2、矿石化学成分主矿脉V1矿体含Mn 16.26-39.15%,平均23.13%;TFe 7.05-30.00%,平均18。

72%;Ag 363-3080g/t,平均10944g/t;Pb 0.42—4.21%,平均168%;Zn0.5-1.96%,平均0.94%;P 0093%,SiO2 1545%.V2矿体含Mn 285-38.2%,平均3339%;TFe 14.92-19.04%,平均16.53%;Ag 830-279g/t,平均14858g/t;Pb 3.62-4.22%,平均377%;Zn 1.20—245%,平均189%;矿石品位较富全区矿石平均质量分数Mn 2652%,TFe 1713%,Ag 107.42%,Pb 219%,Zn 1.72%矿石中有害元素P 006%、SiO2 12%,未超出工业指标允许范围,局部矿段SiO2含量稍为偏高,其它有害元素含量低微,经过水选后,有害元素含量符合产品质量要求3、矿石类型和品级矿石自然类型为氧化锰矿石,主要工业类型为铁锰矿石根据全区矿石主元素和有害元素平均含量(Mn 2261%,TFe 19.02%,P 006%,SiO2 12%),本区矿石品级达到冶金用氧化锰矿石类型的铁锰矿石Ⅱ级品.9.5.3矿体围岩及夹石V1矿体顶底板围岩为钙质泥岩、钙质粉砂岩,具条带状锰矿化,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V2矿体顶底板围岩为钙质泥岩、泥灰岩或钙质粉砂岩,均无矿化,界线清晰;V3矿体顶板为基性岩脉,底板为泥岩、钙质泥岩,矿体中亦见岩脉穿插;V4矿体顶、底板围岩为钙质泥岩或钙质粉砂岩,与矿体界线清晰。

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矽卡岩化、硅化等矿体夹石较少见,且大部分都在工业指标允许范围内.95.4矿床伴生矿产与锰矿伴生组分有铁矿、银矿、铅锌矿等,可作为副产品综合回收利用据野外观察,方铅、闪锌矿常呈细脉浸染状或星散状分布于铁锰矿石中,局部形成独立的铅锌矿体,如V4-1、V4-2、V4-3号脉等矿石中的银主要以银的硫化物-辉银矿等独立矿形式出现,与方铅矿密切共生,大部分以极其细小矿物分布在方铅矿及方铅矿边部或解理中矿石中银的品位高低与铅含量有明显正消长关系,全区铅银比值为0.44.9.5.5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目前矿山有简易选厂矿石处理能力为70t/d选矿主要工艺流程为水洗选,原矿简单破碎后过双搅拌水洗机洗去泥土,再经过人工手选去石块,精选后获得商品矿根据多年来矿山提供选矿资料和实践证明,本区锰矿石可选性良好,原矿品位Mn含量18%,TFe含量14%,精矿(商品矿)品位Mn含量≧22%,TFe 含量>18%,Pb 18%,Zn 1.4%,Ag 102g/t.尾矿品位含Mn3-6%,TFe 含量5.2%,原矿石产率为75%,选矿回收率达90%以上.矿石中综合回收矿物有软锰矿、硬锰矿、褐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辉银矿,都具有一定的工业回收价值,综合回收率高.伴生组分铅锌矿和银矿因含量过低,目前还不能在选矿阶段直接回收,只能在冶炼生产过程中的锰渣、生铁、含银粗铅中综合回收利用。

9.6矿区开采技术条件9.6.1水文地质条件本区处于丘陵地带,锰矿体分布范围内属低缓丘陵地貌,大气降水大部分流向矿区,地形对降雨垂直渗透补给有利区内主要分布泥盆系浅变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层岩体中发育的裂隙含水属构造风化裂隙含水层,其富水性不均匀,一般在中深部富水性较强,为矿坑充水的主要补给源第四纪冲积含水层不发育,而风化残坡积粘土、亚粘土覆盖全区且其形成厚度大(02-12m),弱透水或局部透水,与裂隙水有水力联系.大气降水为本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水源,因此,本区地下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一般春季3—5月份,地下水最丰富,此时矿坑涌水量约为480m3/d矿井在+170m开采实测矿坑涌水量为430m3/d,最大涌水量480m3/d矿体埋藏标高100—260m,未采矿体埋藏标高200m—100m,均在当地侵蚀基准面(+85m)以上目前矿坑最低排泄面标高为140m.矿山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开采方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浅孔留矿法开采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92工程地质条件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东岗岭组地层层位中,主要围岩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钙质泥岩、钙质粉砂岩、泥灰岩等围岩泥质成分高,抗压强度较低,按工程地质分类,属于软质岩石,岩石风化强烈,强风化带深度可达20m.岩石较松软,围岩稳固性较差,开采掘进需坑木支护。

矿体上部采空区容易发生崩塌、掉块、积水等不良现象,岩石较松软,围岩稳固性较差,为今后矿山开采生产的不利因素之一本区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9.6.3环境地质条件矿区位于中低山区,山上植被发育,竹木茂盛附近没有建筑物,矿山开采时对周围村庄的地质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由于本区第四系覆盖层较厚,开采时容易产生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水体污染.矿石及围岩中无放射性元素,出窿矿石、废渣对人体健康无大的影响环境地质条件属简单随着矿山开采活动不断加大,出窿废石堆积越来越多,矿坑排水量越来越大,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破坏附近山林竹木,污染下游水体因此,建议出窿废石必须规划好地点堆放,从矿坑中排出的废水要经沉淀处理后排放,以减少因开采带来的环境地质问题.10矿区开发利用现状双塘锰矿于1992年发现后,至今民采多年,早期为小规模人工露天开采于2001年10月韶关市昌维商贸有限公司组织开采,以地下开采方式为主,开采方法为斜井开拓,房柱法开采,已开拓斜井2条(XJ1、XJ2),1号主斜井窿口标高+214m,2号副斜井窿口标高+200.46M,2条斜井均已施工到+170m水平,并在该中段的0线附近采矿,主要开采V1、V2号矿体。

由于矿体及其围岩性质较松散,上部的大部分采坑和采空区都已坍塌,直接影响到今后的深部采矿锰矿经水选后达Ⅱ~Ⅲ级品铁锰矿石质量要求产品多数销往江西、湖南冶炼厂销售市场前景看好,目前已形成年产20kt锰矿石的采选生产能力.经历多年开采后,地表浅部矿体已被采乱,+200m水平以下深部的矿段比较完整评估方法本评估对象属储量规模、生产规模均为小型的生产矿山,无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正规矿山设计,无国家规定的财务资料,但已被开发利用,具有一定获利能力,根据《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及《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规定,不具备运用现金流量法评估采矿权的条件,较符合运用收入权益法评估采矿权的条件,因此确定本项目评估采用收入权益法其计算公式为:P= .K式中:P — 采矿权评估价值;SIt — 年销售收入;K — 采矿权权益系数;i — 折现率t -年序号(i=1,2,3,……,n);n — 评估计算年限 .12技术参数的选取与计算12.1 矿区保有资源储量根据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九三二队《广东省翁源县双塘矿区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06年12月),广东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对该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评审意见书(粤资储评审字[2007]132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对该矿区矿产资源储量的评审备案证明(粤国土资储备字[2007]61号),广东省翁源县双塘锰矿拟出让矿区范围内保有锰矿石资源储量为(122b+333)31.36万吨。

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锰矿石1488万吨(平均品位Mn2652%,TFe 1713%);共生银金属量17.76吨,铅金属量3234.3吨,锌金属量1707.9吨(平均品位:Ag 12159g/t,Pb 2.28%,Zn 1.20%);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锰矿石16.48万吨(平均品位Mn 26.52%,TFe 17.13%);共生银金属量2037吨,铅金属量3920.8吨,锌金属量20515吨(平均品位:Ag 121.59g/t,Pb 228%,Zn 1.20%)12.2评估利用资源储量12.21对资源储量可靠性的评述翁源县双塘锰矿由广东省地质勘查局七0六地质大队于1995年和2001年进行了地质普查查明2006年10月,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九三二队对该锰矿区进行了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于2006年12月30日提交了《广东省翁源县双塘矿区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该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经广东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通过(粤资储评审字[2007]132号),矿区资源储量已由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登记备案(粤国土资储备字[2007]61号)评估人员通过对以上各项资料的认真研究、分析,认为该锰矿区地质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所提交的的资源储量,计算方法正确,采用的各项指标、参数选取合适,估算结果可靠,可以作为采矿权评估的依据。

122.2评估利用资源储量翁源县双塘锰矿拟出让矿区范围内保有的资源储量为(122b+333)3136万吨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量(122b)14.88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648万吨,另有共生银金属量38.13t,铅金属量71551t,锌金属量3759.4t根据《矿业权评估指南》(2006年修订版)规定,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应全部参与评估计算;而对于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采用可信度系数进行折算,参与评估计算,可信度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5-0根据本矿区地质勘查情况和开发利用方案,黄石冶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本矿开发利用方案选取(333)可信度系数06,本项目评估选取(333)可信度系数0.6,则:评估利用资源储量=(122b)+(333)×06=1488+16.48×0.6=24.77(万吨)   本项目评估利用锰矿石资源储量24.77万吨参与评估计算12.3采选方案123.1对《开发利用方案》的评述黄石冶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广东省翁源县双塘矿区锰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下简称双塘锰矿开发利用方案),经广东省矿业协会组织专家审查通过(粤矿协审字[2008]81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已备案(粤国土资开备字[2008]17号)。

本所评估人员通过对《翁源县双塘锰矿开发利用方案》认真研究分析,认为该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及可采储量依据充分,选用的开采方式、采矿方法,方案合理,技术上可行;各项参数选用基本符合当前社会生产力水平因此,可作为本项目评估的依据3.2采选方案黄石冶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广东省翁源县双塘矿区锰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根据该矿区矿体赋存的地质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设计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双斜井开拓,分中段开采(拟设+100m、+135m、+170m三个中段),浅孔留矿法采矿,矿块长26米,高35米,矿房长20米,漏斗间距6米浅孔凿岩,炸药爆破落矿,矿房内爆破崩落的矿量,采用木漏斗出矿.经人工扒装矿车,人工推运矿车至井底车场后通过绞车提升矿车组运出地表.双塘锰矿采用简易选厂处理矿石,选矿主要流程为水洗选,原矿先简单破碎,经过双搅拌水洗机清洗后,块矿采用人工手选去掉废石,即得合格商口矿4产品方案双塘锰矿产品方案为Mn含量≥22%,TFe 含量>18%的商品矿销售5采矿回采率、矿石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等技术参数翁源县双塘锰矿为地下开采,根据黄石冶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广东省翁源县双塘矿区锰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采矿回采率81%,矿石贫化率15%,选矿回收率90%,产率75%,本项目评估根据本行业中等偏上技术水平的原则选取综合采矿回采率81%,矿石贫化率15%,合格商品矿产率75%,选矿回收率90%.12。

6可采储量根据公式:可采储量=评估利用资源储量-设计损失量—采矿损失量=(评估利用资源储量-设计损失量)×采矿回采率双塘锰矿为地下开采,设计损失量为需留设的永久保安矿柱损失,采矿损失量为开采中的损失,根据本矿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损失量为3%,综合采矿回采率选取81%,则:可采储量=24.77×(1-3%)×81%=19.46(万吨)本项目评估采用可采储量19.46万吨12.7 生产规模和矿山服务年限12.7.1生产规模《矿业权评估指南》要求矿山储量规模、生产规模、服务年限相匹配,收入权益法评估采用合理生产能力的原则,翁源县双塘锰矿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生产规模为年采选锰矿石3.0万吨/年,本项目评估选取合理生产规模为年采选锰矿石30万吨/年2 服务年限根据金属矿矿山服务年限计算公式:QT=–––––—-A(1-ρ)式中:T—合理服务年限Q—可采储量 (19.46万吨)A-矿山生产能力(30万吨/年)ρ—矿石贫化率 (15%)则:本矿山服务年限T=1946/3.0×(1-15%)=763(年)据此,限本项目评估计算期从2008年11月至2016年6月13.经济参数的选取与计算131销售收入13.1。

1 计算公式双塘锰矿产品方案为合格商品矿销售,因此销售收入的计算公式为:年销售收入=商品矿年产量×商品矿销售价格其中:商品矿年产量=矿石年产量×商品矿产率13.12 产品产量2008年11月至12月生产锰矿石05万吨,2009年至2015年每年生产锰矿石3.0万吨,2016年1月至6月生产锰矿石1.39万吨,共可生产锰矿石2289万吨.131.3 销售单价的确定《矿业权评估指南》(2006年修订版)规定,采矿权评估中,产品销售价格应根据资源禀赋条件综合确定,一般采用当地平均销售价格,原则上以评估基准日前的三个年度内的价值平均值或回归分析后确定评估计算中的价格参数,对小型矿山,可以采用评估基准日当年价格的平均值据本矿储量核实报告提供,当时(2006年)锰矿石市场190元/t,开发利用方案提供,合格锰矿石市场销售价格400元/吨左右经市场调研,2007年6月,锰矿石(Mn 26%,TFe 10%)矿山含税销售价格为400元/吨,2008年10月锰矿石(Mn 23%,TFe 10%)矿山含税销售价格为170元/吨(中国铁合金网查询2008年10月25日报价Mn22 Fe17当地矿山交易价为160元\吨),本地民采锰矿石销售价格约160元/吨。

综合考虑当前市场情况和双塘锰矿矿石含铁较高(Mn≥ 22%,TFe 18%),锰矿石中有铅、锌、银共生的具体情况,本项目评估选取锰矿石合格商品矿销售价格(不含税)为230元/吨4 年销售收入假设双塘锰矿生产出的的矿石全部销售,则每年的销售收入计算如下:2008年11至12月销售收入=050×75%×230.0=86.25(万元) (2009至2015年)年销售收入=3.0×75%×2300=51750(万元)2016年1月至6月销售收入=139×75%×230.0=239.78(万元)销售收入计算详见附表314.采矿权权益系数根据《矿业权评估指南》,黑色金属矿产精矿的采矿权权益系数取值范围为2.5~3.0%;鉴于翁源县双塘锰矿地质构造较复杂,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复杂等情况,其采矿权权益系数宜在取值范围内偏低取值,本项目评估时采矿权权益系数取2 折现率折现率的估算考虑安全利率和风险报酬等方面的因素,安全利率根据评估基准日执行的中国人民银行五年期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估算;风险报酬率根据矿业投资的风险情况估算,现阶段一般为3%—5%,根据国土资源部2006年第18号公告规定,确定本项目取折现率为8%。

16评估结果本评估事务所在充分调查、了解和分析评估对象的基础上,依据科学的评估程序,选取合理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经过认真评定估算,确定“广东省翁源县双塘锰矿采矿权”评估价值为74.70万元,大写人民币柒拾肆万柒仟元整评估结果的计算见附表2.17. 评估有关问题说明17.1 评估结果的有效期按现行法规规定,本评估结果有效期为自评估基准日之日起一年如果使用本评估结果的时间超过本评估结果的有效期,本评估事务所对应用此评估结果而对有关方面造成的损失不负任何责任.17.2 评估基准日后的调整事项在本评估报告有效的一年时间内,如果采矿权所依附的矿产资源储量发生明显变化,或者由于矿山扩大生产规模而追加投资随之造成采矿权价值发生明显变化,委托人可委托本评估机构按原评估方法对原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本项目评估所采用的资产价格标准或税费标准发生不可抗逆的变化,并对评估结果产生明显影响时,委托人可及时委托本委托机构重新确定采矿权价值3 评估结果有效的其他条件本项目评估结果是以特定的评估目的为前提,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经济资料,并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下确定的采矿权价值,评估中没有考虑将采矿权用于其它目的可能对采矿权价值所带来的影响,也未考虑其他有不可抗力可能对其造成的影响。

如果上述前提条件发生变化,本评估结果将随之发生变化而失去效力17.4 评估报告的使用范围本评估报告仅供委托人用于此次评估所涉及的特定评估目的和呈送采矿权评估主管部门审查使用未经委托人许可,我事务所不会随意向任何单位、个人提供和公开本评估报告书的所有权属于委托人本评估报告书的复印件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5 评估假设条件(1)本项目拟定的未来矿山生产方式,生产规模,产品结构保持不变,且持续经营;(2)国家产业、金融、财税政策在预期内无重大变化;(3)以现阶段采选技术水平为基准;(4)市场供需水平基本保持不变18. 评估报告提交日期评估报告书提交日期为2008年11月18日19.评估机构和评估责任人法定代表人:   刘 光项目负责人: 注册矿业权评估师  尚玉德审 核:注册矿业权评估师 吕  挺广州威能矿业权资产评估事务所二○○八年十一月十八日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31 / 31。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