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业基础理论知识

daj****de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3.91KB
约12页
文档ID:155773178
农业基础理论知识_第1页
1/12

农业基础理论知识第一节、植物营养一、 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植物体是由许多化合物构成的,这些化合物又由不同的元素组成,但是这些元 素不一定都是植物必需的科学工作者通过溶液培养法和砂基培养法确定了植物必 需的营养元素必需营养元素的确定依据及其种类目前认为,必需营养元素是指在培养液中系统地减去植物灰分中的某些元素, 而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这些缺少的元素是植物营养中必需的称为必需营养元素人工培养试验与植物材料的成分分析,证明植物生长发育必需营养元素共17 种,它们是: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 镁(Mg)、硫(S)、铁(Fe)、铜(Cu)、硼(B)、钼(Mo)、锌(Zn)、锰(Mn)、 氯(Cl)、镍(Ni)一般地,氮、磷、钾称为大量元素,钙、镁、硫称为中量元素, 铁、铜、硼、钼、锌、锰、氯7种元素称为微量元素硅属于某些作物的有益元素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①该元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和生殖所不可缺 少的,缺少了植物就不能完成生活史②植物缺少该元素出现的病症,加入该元素 可逐渐消除,不能用别的元素代替③该元素的作用是直接的,不是由于它改变了 植物的其他生活条件(如促进或抑制其他元素的吸收,改变土壤PH,影响土壤微 生物的活动等)而造成的。

二、 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生理功能植物营养元素按其生理功能和生化作用进行分类,可分为四组:第一组C、H、O、N、S是有机物质的组成成分,又参与酶反应:C和O主要 是羧基(-COOH)的组成成分,H和O则参与氧化还原作用N主要以-NH)的形 态存在,S以-SH基存在因此,它们都是基本生物化学过程的反应物 2co固以的相反过形式在露化学中也曝的化作个过程称在光合作用中被固定2第二组P、B和(Si)组成了具有相同生物化学功能的另一组植物营养元素 它们都以无机阴离子或酸分子的形态被吸收,而在植物细胞中,它们亦以无机形态 存在或主要与糖的羟基结合,形成磷酸酯、硼酸酯和硅酸酯,或存在于质膜中,或 存在细胞壁中第三组和第四组营养元素的一般功能主要是维持细胞的渗透势,产生膨压,促 使植物生长;或保持离子平衡或电位平衡其特殊功能有:Ca、Mg、Mn等元素能 与有机分子,特别是与酶分子络合,从而改变它们的结构,在这方面Ca2+比Mg2+ 强的多第四组是重金属元素它们在植物体中常以螯合的形式出现,螯合金属原子有 两个或更多的键与有机化合物结合,形成一种环状结构在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植 物络合物是血红素与叶绿素血红素是一种铁卟啉,铁通过配位键与两个毗咯环的 N原子相结合。

血红素形成许多酶的辅基(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酶、)能使电子 转移是这种辅基的主要功能,还原状态下的这种辅基叫血红素,而在氧化状态下 (Fe3+),这个辅基叫高铁血红素其他金属原子如Cu、Co和Mo在酶体系中也类 似于Fe的方式起作用植物体中铁的另一种形态是铁氧还蛋白,它是非血红素铁蛋白质,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参与电子传递,它是植物体内主要的电子供体,参与许多生化过程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不论数量多少都具有同等作用,对植 物体各有其特殊的生理作用,不能被其他元素所代替营养元素的这一性质我们称 之为必需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代替性r di第二节作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依据一、 作物营养特性与施肥高等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共有16种必需元素,它们属于植物营养的共性 虽然各种植物都需要以上各种营养元素,但不同植物或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育期所 需要的养分也有差别,甚至有些植物还需特殊的养分,如水稻需要硅,豆科植物固 氮时需钻,这些特性即植物营养的个性,或叫特殊性各种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养分不同,块根块茎植物需较多的钾,豆科作物根 瘤菌可以固定大气中的氮素,故不需用氮或少施氮,但对磷、钾的需要较多。

各类作物不仅对养分的需要有差别,而且吸收能力也不同,如养麦、油菜能很 好地利用磷矿粉中的磷,玉米、马铃薯只有中等的利用能力,而小麦利用能力很弱同种作物其肥料用量常因品种而不同,各种不同的肥料形态,其肥效因植物种 类不同存在差异二、 植物营养期植物从种子萌发到种子的整个生长周期内,需经历许多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 在这些阶段中,除前期种子营养阶段和后期根部停止吸收养分外,其他阶段都要通 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植物通过根系由土壤中吸收养分的整个时期,叫植物营 养期它包括着各个营养阶段这些不同的阶段对营养条件,如营养元素的种类、 数量和比例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就早、晚稻而言,早稻生长期短,其营养期也短;而晚稻生长期长,其营养期 也长,营养期短的早稻以基肥为主,并早施追肥;而晚稻则应提高追肥的比例,分 次施用在植物营养期间,对养分的要求有两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一是作物营养临界期, 另一个是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如能及时满足这两个重要时期对养分的要求,则能 显著地提高作物产量三、 植物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植物营养临界期是指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于植物生长 发育起着明显不良的影响,并且由此造成的损失,即使在以后补肥也很难纠正和弥 补。

一般来说,作物在生长发育时期,对外界环境条件较为敏感,此时如遇养分不 足或过多,往往会有强烈的反应,这些反应表现在生长势上,严重时还会表现在产 量上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的营养来说,其临界期也不完全相同大多数作物磷的临 界期在幼苗期小粒种子更为明显,因为种子中储存的磷已近于用完,而此时根系 很少,和土壤的接触面少,吸收能力也比较弱;从磷素养分在土壤中的转化特点来 看,有效磷通常含量不高且移动性差,所以作物幼苗期需磷迫切例如棉花磷是临 界期在出苗后10〜20d,玉米在出苗后7d左右(三叶期)幼苗正是由种子营养转向 土壤营养的转折时期用少量速效性磷肥作种肥常常能收到极其明显的效果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是指植物需要养分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大,吸收速度 快,肥料的作用最大,增产效率最大的时期,它同植物的临界期同是施肥的关键时 期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大多是在生长中期此时植物生长旺盛,从外部形态看, 生长迅速,对施肥的反应最明显植物对养分的要求虽有其阶段性和关键时期,但还需注意植物吸收养分的连续 性任何一种植物,除了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外,在各个生育阶段中适当供给 足够的养分也是必需的忽视植物吸收养分的连续性,植物的生长和产量也会受到 影响。

因此,重视不同植物施肥的各个环节,才能为其丰产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 得到较高的产量四、基肥、种肥及追肥的区别基肥也称底肥,是在作物播种或移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入深层土壤的肥料 目的一是满足作物在整个生育期获得适量的营养,为高产、优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培养地力、改良土壤,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最适合作基肥的是那 些一时难以补作物全部吸收的肥料,如有机肥料和缓效肥料,因为它们的肥效慢种肥是在作物播种或移栽(或移植)时施用的肥料,为了供给作物生长初期的 养分由于种肥与种子或幼苗直接接触或十分接近,所以在选择肥料及决定用法时, 必须预防肥料对种子可能产生的腐蚀、灼伤和毒害作用追肥是在作物生长期间,据作物各生长阶段对营养元素量增加而补施的肥料, 施用追肥的目的是使作物在各个生育期间都有充分的营养元素供应通常追肥是以 速效用函数无机肥料为主第三节肥料的种类肥料是指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能的物料,其作用不仅是供给作物以养分 提高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20世纪前, 我国农田所施肥料主要类别是有机肥料,直到1904年始采用化学肥料(硫酸氨) 随着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肥料品种日益繁多,但是对于肥料的分类目前还没 有统一的方法,人们仅从不同的角度对肥料的种类加以区分,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 种:一、 按化学成分1、 无机肥料 标明养分呈无机盐形式的肥料,由提取、物理或化学工业方法制 成。

如尿素、硫酸铵、碳酸氢铵、硫酸胺、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硼砂、硫酸锌、 硫酸锰等2、 有机无机肥料 是指标明养分的有机和无机物质的产品,由有机和无机肥料 混合或化学制成二、 按含有养分数量1、 单一肥料氮、磷、钾三种养分中,仅具有一种养分标明量的氮肥、磷肥或 钾肥的统称如尿素、硫酸铵、碳酸氢铵、硫酸钾、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镁、 硼砂、硫酸锌、硫酸锰等2、 多养分肥料(1)复混肥料: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 法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是复合肥料于混合肥料的总称复合肥料: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制 成的肥料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混合肥料:是将两种或三种氮、磷、钾单一肥料,或用复合肥料与氮、磷、钾 单一肥料其中的一到两种,通过机械混合的方法制取的肥料,它又可分为粉状混合 肥料、粒状混合肥料和掺合肥料如各种复混专用肥2)配方肥料:是指利用测土配方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营养需要、土壤养分 含量及供肥特点,以各种单质化肥为原料,有针对性地添加适量中、微量元素或特 定有机肥料,采用掺混或造粒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很强针对性和地域性的专用肥三、 按肥效作用方式1. 速效肥料 养分易为作物吸收、利用,肥效快的肥料。

如硫酸铵、碳酸氢铵、 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铵、硝酸钾等2. 缓效肥料养分所呈的化合物或物理状态,能在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供植 物持续吸收利用的肥料,包括缓溶性肥料、缓释性肥料缓溶性肥料: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降低肥料的溶解度,以达到长效的目的 如尿甲醛、尿乙醛、聚磷酸盐等缓释性肥料:在水溶性颗粒肥料外面包上一层半透明或难溶性膜,使养分通过 这一层膜缓慢释放出来,以达到长效的目的如硫衣尿素、包裹尿素等四、 按肥料的物理状况固体肥料 呈固体状态的肥料如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氯化 钾、硫酸钾、硼砂、硫酸锌、硫酸锰等液体肥料 悬浮肥料、溶液肥料和液氨肥料的总称如液氨、氨水等气体肥料 常温、常压下呈气体状态的肥料如二氧化碳五、 按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1、 大量元素肥料是利用含有大量营养元素的物质制成的肥料,指氮肥、磷肥 和钾肥2、 中量元素肥料是利用含有中量营养元素的物质制成的肥料,常用的有镁肥、 钙肥、硫肥3、 微量元素肥料是利用含有微量营养元素常用的有硼肥、锌肥、钼肥、锰 肥、铁肥和铜肥4、 有益营养元素肥料有益营养元素肥料是利用含有益营养元素的物质制成的肥料,常用的是硅肥。

有益的矿质元素即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并非为植物所必需或者只是某些植 物所必需,并非为所有植物所必需有益的矿质元素有钠、硅、钻、硒等,其中为 钠和硅最重要六、 按肥料的化学性质1、 碱性肥料 化学性质呈碱性的肥料如碳酸氢铵、钙镁磷肥2、 酸性肥料 化学性质呈酸性的肥料如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硫酸铵、硝 酸铵3、 中性肥料化学性质呈中性或接近中性的肥料如硫酸钾、氯化钾、尿素七、 按反应性质1、 生理碱性肥料养分经作物吸收利用后,残留部分导致生长介质酸度降低的 肥料如硝酸钠2、 生理酸性肥料 养分经作物吸收利用后,残留部分导致生长介质酸度提高的 肥料如氯化铵、硫酸铵、硫酸钾3、 生理中性肥料 养分经作物吸收利用后,无残留部分或残留部分基本不改变 生长介质酸度的肥料如硝酸铵八、影响养分吸收的环境因素(一) 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当介质中多种离子共存时,一种离子的存在减少植物对另一种离子的吸收,称 为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或竞争作用拮抗作用主要发生在阳离子与阳离子之间、阴离 子与阴离子之间阴离子之间也存在着拮抗作用,最明显的例子是NO-与 Cl-之间的竞争,这对 生长在盐碱土上的植物特别重要由于盐土与氯量高,从而抑制植物对no3-的吸收, 与蛋白质合成。

在硒过多的情况下,施用硫酸盐可以减少植物对硒的吸收,从而防 止由食物链引起的人畜中毒另一方面,离子之间也存在协同作用或促进作用一种离子之存在促进了另一 种离子的吸收协同作用一般发生于不同电荷离子之间,如K+促进植物对NO3-吸 收,因为K+促进植物体内NO-的运输和NO^的还原反之,NO^-吸收也能促进植 物对阳离子的吸收,因为NO-在植物体内还原出有机酸的合成,从而促进了阳离子 的吸收 3(二) 介质PH的影响一般情况介质PH高有利于阳离子的吸收,介质PH低有利于阴离子的吸收 PH对离子吸收的影响主要是由于H+和OH-分别与阳离子和阴离子竞争的缘故介质PH还影响某些离子的状态,从而影响其有效性例如,在偏酸性条件下, H3BO3不离解,呈分子状态,容易为植物吸收当PH大于7时,H3BO4-比例增加, 根对硼的吸收下降再看植物对磷的吸收,在微酸性条件下,以一价H2PO4-为主, 较易为植物吸收,PH升至7以上,植物对磷的吸收下降,因为二价HPO42-为主, 较易为植物吸收,PH升至7以上,植物对磷的吸收下降,因为二价HPO2-的比例 增加,不易为植物吸收 4(三) 根系代谢活性的影响离子主动吸收是一个耗能过程,依赖于根系的能量代谢。

影响根系代谢活性的 外界因素,都将影响离子的主动吸收根的呼吸作用和离子的吸收,需要有碳水化 合物的供应,光照不足,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运往根系的碳水化合物减少,根系呼 吸作用减弱,对离子吸收减少温度和根部O供应也都影响离子吸收温度由6°C 提高到30C,大麦对K+的吸收量增加了 8倍早春低温,作物对磷、钾以及锌、 锰等的吸收都减少,这时比较容易产生缺素症状根系的呼吸作用,在很大程度是 依赖于土壤中的O的供应根部土壤中的O含量低于10%,根对磷和钾的吸收显 著下降土壤水分对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往往与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因为土壤 含水量的变化将引起土壤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的改变土壤水分含量增强,土壤养 分有效性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减少,则物理因素作用增强,机械阻抗加大,养分有 效性降低,干旱年份棉花更容易发生红叶茎枯病,就是因为土壤中钾的有效性降低1、氮的营养作用及常见肥料种类氮是构成生命物质一一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又是叶绿素、维生素、生物 硷、植物激素等的组成成分,参与植物体内许多重要的物质代谢过程,对植物的生 长发育和产量、品质产生深刻影响蛋白质氮占植物体全氮的80%〜85%,而蛋白质中含有16%〜18%的氮。

蛋白质 是细胞原生质的基本成分,原生质中有75%〜80%的蛋白质植物体中的蛋白质种类 极多,主要包括结构蛋白、贮藏蛋白和酶蛋白结构蛋白是构成细胞质、细胞核和 细胞壁的组成,它常与核酸、糖类、脂类、磷酸结合,分别形成核蛋白、脂蛋白、 磷蛋白、负责体内细胞的增长与新细胞的形成贮藏蛋白大量存在于种子胚乳和叶 子中当种子萌发时,贮藏蛋白水解转化为氨基酸、酰胺,作为铁、铜、锌、锰等 结合的金属蛋白,参与植物体内各种生化反应核酸态氮含量约占植物体全氮量的10%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每个核苷 酸分子由核糖、氮硷、磷酸三部分组成氮存在于硷基中核酸中的信息核糖核酸 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脱氧核糖核酸(DNA)是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氮是叶绿素的结构成分和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叶绿素中含有30%〜45%的蛋白 质,各种叶绿素与蛋白质相连成为复合体,它们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氮参与维生素类物质的形成维生素B1(C12H17N3S)又称硫胺素,维生素B2 (CHON)又称核黄素,维生素B6(C H O^C)为毗啶的衍生物它们在植物 体内^代谢、4氮代谢过程中参与氧化脱羧和廿或基转移反应植物体内的生物碱和激素中均含有氮,如茶碱、烟碱、咖啡碱、苦杏仁苷、细 胞分裂素、生长素等,这些化合物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及产品品质。

氮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很强,营养生长期间约有70%的氮可以从较老的组织和 叶片转移到正在生长的幼嫩器官中被再利用;成熟期,茎叶和其他器官中的蛋白质 则水解为氨基酸、酰胺,转移到种子、果实、块根、块茎或休眠芽中,重新合成蛋 白质因此,植物体内氮的分布是随着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动的氮肥种类:一、铵态氮肥:液氨、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二、硝 态氮肥:硝酸钠、硝酸钙;三、硝铵态氮肥:硝酸铵、硫硝酸铵、硝酸铵钙;四、 酰胺态氮肥:尿素、脲甲荃、包膜尿素、尿素硝酸铵溶液2、磷的营养作用及常见肥料种类植物吸收的磷,除以正磷酸盐和少量焦磷酸盐存在外,80%以上是由有机化合 物组成植物体内含磷有机化合物主要有核酸、磷脂、植酸和腺嘌吟三磷酸等磷作为核酸大分子结构组成,在RNA和DNA中的核糖核苷之间,以磷酸作为 桥键物构成磷与脂类化合物结合形成磷脂,它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在磷脂的结构中,磷 酸也起桥键作用,一边为亲水性,另一边为亲脂性,细胞膜的结构与养分吸收关系 极为密切植素是六磷酸脂环已六醇的钙镁盐主要存在于种子中,植素的形成可控制种 子中无机磷的浓度,有利于种子中淀粉的合成植素是磷贮存的一种方式,当种子 萌发时,植素水解释放磷,供幼苗生长之需。

通过焦磷酸键结合的化合物,如腺嘌吟三磷酸(ATP)是细胞中能量的贮存者, 其焦磷酸键是一种高能键,经水解可释放出30KJ/mol的能量,以供离子吸收与有机 物合成能量之需类似于ATP的含磷高能有机化合物,还有尿嘧啶三磷酸(UTP), 肌嘧啶三磷酸(CTP )和鸟嘧啶三磷酸(GTP )也都是合成核糖核酸(RNA)所必 需,而脱氧型的核苷三磷酸,则可合成脱氧核糖核酸(DNA)由此可见,磷对植 物及所有生物都是必不可少的化学磷肥种类:一、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也称普钙)、重过磷酸钙、磷酸铵、硝酸磷肥;二、弱酸溶性磷肥(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钢渣磷肥3、 钾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常见肥料种类(一)促进酶的活化钾对酶的活化作用,是钾在植物体内最重要的一个功能二) 促进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运输首先,钾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其次,钾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当钾素供应不足时,植物体内的糖、淀粉会水解成单糖相反,钾素充足时,单糖 会向蔗糖、淀粉合成方向进行因此,钾对淀粉类、糖类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 大再次,钾的另一个基本功能是加速光合作用产物的流动,从而促使这些化合物 在种子、块茎和果实之类器官中的贮量增加。

三) 促进蛋白质的形成矿化氮的吸收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钾的影响 当钾供应充足时,植物不但能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氮素,更重要的是,能使吸收的 氮迅速转化,形成较多的蛋白质,使植物中的硝态氮和氨基酸减少四) 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一是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二是增强作物的抗寒性;三是增强作物的抗旱能力; 四是增强作物的抗倒伏性;五是增强作物根系抗不良环境的能力钾肥的种类: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磷酸一氢钾和硫酸钾镁4、 钙的营养作用及常见肥料种类钙是构成细胞壁的重要成分;钙能稳定生物膜的结构和调节膜的渗透性;钙是 细胞伸长所必需;动植物细胞内普遍存在钙调蛋白钙肥种类主要有一是生石灰(CaO)又称烧石灰,由倒粹的石灰石经高温煅烧 而成;二是熟石灰,又称消石灰由生石灰吸湿与水反应而生成氢氧化钙;三是碳 酸石灰由石灰石、白云石或贝壳类磨碎而成的粉末;四是工业废渣含钙的工业废 渣主有炼铁高炉炉渣,含有CaO38%〜40%,MgO3%〜11%\SiO 32%〜42%,主要成分是 硅酸钙;五是其他含钙肥料某些肥料如石灰氮、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和窑灰钾肥 等,均含有一定数量的钙5、 镁的营养作用及常见肥料种类镁是叶绿素的成分,存在于叶绿素分子结构的卟啉环中心;镁在光合作用中的 地位十分重要;镁是许多酶的活化剂;镁参与脂肪代谢;镁亦参与氮的代谢。

镁肥的种类:水溶性镁盐和难溶性的含镁石灰物质如氧化镁、磷酸铵镁、白 云石、水镁矶、无水钾镁矶、硫酸镁6、 硫的生理功能及常见肥料种类(1) 合成含硫氨基酸是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植物体内有90%的硫含于这些氨 基酸中,其中蛋氨酸是评价蛋白质质量的重要指标,人类食物中常缺少蛋氨酸缺 硫不仅抑制了作物产量,而且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影响到人类和家禽的健康2) 硫和叶绿素的形成有关3) 硫活化某些分解蛋白酶,如木瓜蛋白酶4) 硫合成某些维生素谷胱甘肽以及辅酶A5) 硫形成存在于洋葱、蒜和十字花科植物中的糖苷油6) 硫形成某些二硫键,与原形质的结构、性质有关7) 形成铁氧化还原蛋白,一个含铁的植物蛋白,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有电子载 体的作用8) 形成类似铁氧化还原蛋白的化合物,与根瘤菌和土壤独生固氮菌固氮有关9)活化ATP硫酸化酶,此酶关系到硫的代谢常用的含硫化肥:硫酸铵、过磷酸钙、硫酸钾以及石膏和硫磺等7、 硼的营养生理功能及常见肥料种类一是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转;二是硼对花粉管生长和受精过程有特 殊作用;三是硼对作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过程有重要作用;四是硼促进蛋白质和 核糖核酸的合成;五是硼参与木质素的形成。

硼肥的品种和性质(一) 硼砂分子式为NaB O .10HOo白色粉末状,半透明细晶体,含硼11.3% 在冷水中的溶解度较低,易溶于740oC2以上的热水中硼砂的饱和水溶液呈碱性, PH 为 9.1〜9.3二) 硼酸的分子式为H3BO3白色细结晶或粉末,含硼17.5%,能溶于水 0.1mol浓度的硼酸溶液的PH为5.13,呈酸性二)硼泥是制硼砂和硼酸后的残渣,灰白色粉末,含硼0.5%〜2.0%,含镁(MgO) 20%〜30%部分溶于水,碱性反应由于含硼量较少,只适合作甚肥8、 锌的生理作用及常见肥料种类锌能促进吲噪乙酸(IAA)的合成;锌是多种酶的成分和活化剂;锌与蛋白质 合成有密切关系;锌对叶绿素形成和光合作用有重大影响锌肥的品种和性质锌肥的品种有:硫酸锌、氯化锌、碳酸锌、硝酸锌、氧化锌、硫化锌、螯合态 锌、含锌复合肥、含锌混合肥和含锌玻璃肥料等其中以硫酸锌和氯化锌为最常用, 氧化锌次之这里主要介绍硫酸锌和氧化锌硫酸锌(ZnSO .7H O)含锌23%白色针状结 晶或粉状结晶,易溶于水,水溶液的PH值近中性4易吸湿,应注意防潮氧化锌 (ZnO),含锌量78%o白或淡黄色非晶性粉末,不溶于水。

由于溶解度小,移动性 差,故肥效较长,施用一次,可较长期有效但供当季作物吸收的锌少,常配成悬 浮液沾根施用9、 钼的生理功能及常见肥料种类钳是硝酸还原酶的成分;钳是固氮酶的成分;钳能增强抗旱、抗寒、抗病性钳的品种及性质常用的钳肥易溶于水的钳酸钠和钳酸铵,还有难溶的三氧化钳、含钳过磷酸钙 和含钳工业矿渣等钳酸铵是仲钳酸铵的通称,分子式为(NH4) 6Mo O .4HO, 呈白色或微黄色粉末,含钳54.3%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7是最常用的 钳肥钳酸钠的分子式为NaMoO .2HO,含钳39.6%呈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 水也是常用钳肥之一三氧化钼的分子式为MoO3,含钳66%,难溶于水,因此 10少锰的生理作用及常含肥料磷酸 ^一是锰直接参与光合作用;二是锰是多种酶的活化剂;三是锰调节氧化还原作 用;四是锰参与氮代谢锰肥的品种及性质锰肥品种有硫酸锰、碳酸锰、氯化锰、氧化锰;另外还有含锰玻璃肥料及含锰 工业矿渣等其中氯化锰价格较贵,碳酸锰等其他锰肥难溶于水所以,目前在农 业生产中最常用的锰肥是硫酸锰11、铁的生理作用及常见肥料种类铁主要以Fe2+的形态被植物吸收铁促进叶绿素的形成;铁是多种酶的成分或 活化剂;铁能促进植物体内氧化还原作用铁肥的品种和性质铁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机铁肥,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另一 类是有机铁肥,如FeEDTA(乙二胺乙酸铁)、FeDTPA(二乙三胺五醋酸铁),还有 黄腐酸铁、尿素铁等。

硫酸亚铁的分子式为FeSO4.7H2O,呈蓝绿色结晶,含铁19%, 易溶于水硫酸亚铁在潮湿空气中吸湿,并被空气氧化成黄色或铁锈后,不宜再作 铁肥施用,所以应密闭贮存防潮硫酸亚铁可作基肥、叶面喷施和注射,价格便宜, 俗称铁矶或绿矶,是我国常用的铁肥有机络合态铁常用的有 FeEDTA,含铁 9%〜12%; FeDTPA,含铁10%,两者均溶于水,施于土壤或作喷施的效果显著高于 无机铁肥12、 铜的营养作用铜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铜参与光合作用;二是铜参与呼吸作用;三是铜参与 植物的氮代谢铜肥的品种和性质我国常用的铜肥是硫酸铜,其他还有氧化铜、氧化亚铜、碱式硫酸铜和含铜矿 渣等,均难溶于水,只能作基肥硫酸铜:分子式为CuSO .5HO,含铜量为25%,呈深蓝色结晶或蓝色颗粒状 粉末,溶于水可作基肥、叶面喷施和种子处理等13、 有益养分硅(Si)已被公认为使许多作物获得高产的元素之一硅的营养生理研究正在 深入并取得了进展,除水稻、大麦、小米及玉米外,已经证实硅在番茄、黄瓜等双 子叶作物的生理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以水稻生产为主的东南亚国家甚至把硅列为第五节有机肥料水稻生产的第四个大量元素肥料;另外,澳大利亚和美国夏威夷在甘蔗上施用硅肥 也很普遍。

钙镁磷肥中含有大量有效二氧化硅我国一些硅肥的来源主要来自工业 的炉渣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施用有机肥料是农业生产的优良传统现代研究 表明,有机肥料不仅含有N、P、K、Ca、Mg、S、B、Fe、Mn、Mo、Zn等农作物 必需的营养元素,还含有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营养,促进植物生 长的维生素和生物活性物质(活性酶、糖类等)以及多种有益微生物(固氮菌、氨 化菌、纤微素分解菌、硝化菌等),是养分最全的天然复合肥施用有机肥料不但可 以供给作物营养,还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培肥地力 几千年来我国人民正是依靠有机肥的施用,既增加了产量,又使土壤肥力长久不衰我国资源丰富,有机肥的种类繁多按有机肥料相同或相似的产生环境或施用 条件,类似的性质功能和积制方法分为:粪尿肥、堆沤肥、桔杆肥、绿肥、土杂肥、饼第六节泥碳、料、、氨基酸肥料的性质与种类腐殖酸类肥是以泥炭、褐煤、风化煤等为主要原料,经不同化学处理或再掺入 无机肥料制成的肥料,常见的品种有腐殖酸铵、腐殖酸钠、黄腐酸、腐殖酸混合肥 等一、腐殖酸铉腐殖酸铵是用氨水或碳酸氢铵处理泥炭、褐煤、风化煤制度成的一种腐殖酸肥 料。

腐殖酸肥料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氮素营养,其主要成分腐殖酸铵还具有改良土 壤理化性状、刺激作物生长发育的作用腐殖酸铵是一种多功能的有机无机复合肥二、 腐殖酸钠腐殖酸钠是在泥炭、褐煤、风化煤中加入氢氧化钠和水,加热制成的可作基 肥、追肥、浸种、醮根及叶面喷施三、 黄腐酸腐殖酸由黄腐酸和胡敏酸组成,腐殖酸溶于碱、酸和水中呈黄色溶液的部分即 称为黄腐酸,又称为富里酸黄腐酸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刺激作物根系生长, 增强光合作用、提高抗旱作用的功效黄腐酸一般用于拌种、醮根、根外喷施四、 腐殖酸复混肥根据土壤养分供应状况与作物需求,将腐殖酸、无机化肥、微量元素肥料分别 粉碎过孔径0.8mm的筛,按一定比例混合造粒制成复混肥该类肥料亦属配方肥中 的一种腐殖酸复混肥可用于各类作物,也可制成专用肥一般底施,每公顷施用量为375-750kg五、氨基酸类肥料以氨基酸为主要成分,掺入无机肥料制成的肥料称氨基酸类肥料常见的品种 有氨基酸叶面肥含氨基酸叶面肥一般是以有机废料(如皮革、毛发等)为原料,经化学水解或 生物发酵,并与微量元素等制剂混合浓缩而成产品呈棕褐色,主要成分为氨基酸, 属有机无机类肥料氨基酸叶面肥既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又可以刺激农作物生长, 达到壮苗、健株、抗病、增产的目的。

氨第七节以根肥料基,础知识一养分标明通则 来表示主要养分和繇数撷采用勺元例氮播养器量养分全5部以元素为基础表 示;少部分国家则以元素为基础来表示所有养分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 已经向以元素为基础来表示所有养分的方向发展在过渡时期,可以采用两种形式 来表配合式(主要养分构成:按^Wo^O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分别表示复混肥 料产品中某种养分所占质量分数的一种表示方式,以“0”表示肥料中不含该养分, 例如 13-9-6 和 14-9-00植物养分配合比例 复混肥料中主要养分的比例也按N-PO-KO顺序用一组 阿拉伯数字表示,以总氮含量为1定其他养分的比值例如:组成^215-15-7.5复混 肥料的养分比例记作1: 1: 0.5o肥料品位(总养分)复混肥料的总养分是总氮、有效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含量 之和,以质量分数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复混肥料国家标准GB / 15063-2001中规定 的各种浓度复混肥料的分级指标为:高浓度总养分含量(N+PO+KO)N40%,水分W2%;中浓度总养分含量(N+PO+KO)N30%,水分W2.5%;低浓度总养分含量(N+P2O5+K2O)N25%,水分W5%;不得把次要养分和微量养分或化合物的含量计入总养分。

在复混肥料中若加入 中量或微量养分,可表明以元素单质计的中量或微量养分各单养分的质量分数中 量和微量养分含量的标记可在主要养分配合式 KO后标示出它们的含量,例如 15-15-15-4(S)-1(Zn)表示该复混肥料除含N、2P O和KO各15%外,还含有4% 的S和1%的Zn若加入中量或微量养分各在两种以上时,应按中量或微量养分两种 类型分别标明其单养分含量复混肥料中的氮养分量以总氮(N)的质量分数表示氮有两种形态,无机氮 和有机氮无机氮以铵态氮(NH+—N,如硫酸铵、氯化铵和磷酸铵等)和硝态氮 (NO厂N,如硝酸铵货物硝酸钙等)为主有机氮以有机肥料、鱼粉和骨粉等为主 此外,还有酰胺态氮[CO(NH),尿素]和氤氨态氮(CaCN ,石灰氮)它们在某一复 混肥料产品中可能有一种或一种以上采用国际方法产品2试样检测所得到的氮含量 是不同形态氮养分之和复混肥料中的磷养分含量以有效磷(P2O5)的质量分数表示有效磷由水溶性 磷和枸溶性磷组成水溶性磷肥主要有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一铵和磷 酸二铵等这类磷肥中的磷绝大部分能溶于水,施用后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见效 快,故又称速效磷肥水溶性磷肥适用于中国多数土壤和作物,施用后有较好的效 果。

枸溶性磷肥主要有钙镁磷肥、脱氟磷肥和钢渣磷肥等这类磷肥中的磷不溶于 水,但觉大部分能溶于柠檬酸,即枸溶性酸溶液它在中国南方酸性土壤上表现出 良好的增产效果;据报道,在中性土壤中使用效果也不错水溶性磷肥在北方则表 现出良好的增产效果复混肥料中的水溶性磷含量是衡量复混肥料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选用某种磷 肥作为肥料加工的基础原料时,首先要考虑速效磷养分中水溶性磷占有效磷养分中 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质量分数,以确保加工后肥料产品中PO 水溶率按复混肥料 低、中和高浓度分别为:N40%、N50%、和N70%以钙镁磷肥等枸溶性磷肥为基 础肥料的复混肥料产品,只需要表示有效磷含量,不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百 分比,但需要在产品标识中注明“枸溶性磷”的含量复混肥料中的钾养分含量以钾的质量分数表示,主要有硫酸钾和氯化钾,此外 还有少量的硝酸钾这类钾肥中的钾绝大部分能溶于水,施用后容易被植物吸收利 用,见效快,故又称速效钾肥中华人民共和国复混肥料国家标准GB15063 —2001中规定:氯离子占复混肥 料的比例应小于或等于3.0%如产品氯离子大于3.0%,并在包装上标明“含氯”, 可不检验该项目但若包装容器上未表明的,必须检验氯离子的含量。

大部分复混肥料产品中选用了含氯的化合物如氯化钾、氯化铵等作为基础原料, 主要是考虑了成本问题含氯复混肥料在水稻中的有效性已为大家所熟悉,它对其 他农作物例如小麦、大麦、甘蔗、玉米、纤维植物和高粱等也成功地进行过试验和 施用,尤其是用于中间类作物有研究表明,氯含量与获得椰子肉的数量紧密相关, 干椰子肉的产率几乎比没有施氯的椰子树所得高产70%这表明,氯含量在一定条 件下是有益的但对于一些对氯敏感的作物来说氯是有害的忌氯作物如橘子、葡 萄、烟草、蓖麻、养麦、马铃薯和茶叶等,施用含氯复混肥料会影响这些作物的品 质因此,生产该类专用肥应该考虑这个问题MX(NMdI9uq9UIOO.nxnqswAVAVAV'dM。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