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复习指导2011年11月08日 14:42 来源:东方网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5701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既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又要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笔试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五大块:“语言学基础知识”、“文言文标点翻译”、“对外汉语心理学和教育学”、“古今中外文化”以及写作 汉语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汉语基础考试由“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应用能力”和“汉语语言分析”三部分组成 “语言学”部分主要是测试基本概念的掌握和语言知识的运用所以,在反复熟悉教材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思考这些基础知识经常以何种方式考查比如说“语音”一章中的“音节”部分,一般是以音节分析的试题出现,面对这样的问题,需要注意音节中的省略和音变现象;“文渍瓯一章,一般会考汉字的造字法,大家除了记住教材上举的例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例字总结造字规律;“词汇”一章一般会涉及语素禾凼的判定以及词的构成方式等问题;“语法”部分是考查的重点,也是考试涉及内容最多的一章,词类的判定、短语类型的分析、句子层次的划氛辎复句层次的分析、修改病句等等都是必考内容;“修辞”部分,考查的最主要是判定使用了哪种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主要考查文言文标点翻译及字词解释,但是要做好这一部分试题,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还是必要的所以,建议大家把古代汉语教材中的通论部分好好读读,当然,有规律地阅读文选,是锻炼自己阅读古文能力的最好办法 2011年全国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院校,在去年64家单位的基础上,又新增了18所院校,达到82家。
另外,各学校的招收人数也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所以对于想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同学来说,无疑又多了许多机会 指导思想和原则 1.把真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目标和效果来确定学习和复习的方法、教材、参考书、效率以及所有学习和复习的一切; 2.坚持创新学习理念,敢于尝试,用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进而提升学习能力;要善于根据学习实践中反馈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 3.要能够真的面对学习和过程出现的难题,真正做到挑战自我 学习方法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3.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笔试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五大块:“语言学基础知识”、“文言文标点翻译”、“对外汉语心理学和教育学”、“古今中外文化”以及写作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能力考试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
“教育学”部分,主要是考查与对外汉语教学有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常识从样题来看,这部分主要以填空、选择和判断类题目为主,所以,建议大家,多看几遍书,在理解显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准确记忆 “文化”部分考查范围比较广,范围难以确定,所以,建议大家以《中国文化要略》和《外国文化史》两本书为主,再涉猎时事方面的内容,也就是采取“广撒网”的策略 2011年全国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院校,在去年64家单位的基础上,又新增了18所院校,达到82家另外,各学校的招收人数也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所以对于想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同学来说,无疑又多了许多机会 学习和复习的若干问题 1.学习态度要认真严谨出现的问题,要认真加以分析,要有专门的错题集; 2.要把心态调整作为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来对待这次学习,时间长,难度大,工作和学习,生活和个人问题都有很多不确定性在里面,压力也是很大的,要学会调整心态; 3.学习质量是学习和复习的前提;学习效率是在职准备考研的必然要求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学习质量有了保证,提升效率才有可能。
4.要有谦虚的文风,开放的胸怀,乐于和同行分享经验,乐于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5.要有信息意识这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的灵通很大程度决定能否成功,以及少走弯路 复习时切勿陷入误区 误区一:猜题压题每年都有一部分考生把精力用在猜题压题上,其实考研最终靠实力从命题趋势看,命题人总是有意识地避开大家关注的热点,其目的就是达到公平竞争所以一定要踏踏实实、全面扎实地复习 误区二:搞题海战术一个知识点,命题者可以通过各种题型来检测,选择、判断、简答、案例以及论述都可以相互变通因此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牢牢掌握知识点千万不要陷入题海战术 误区三:用眼不用手,只注重背书心理学表明,眼睛是具有欺骗性的,它使你觉得自己掌握得很不错,但是真正解题的时候,却无从说起或者漏洞百出好记性,烂笔头”,因此要勤于动手,边记边看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案例分析答题思路和方法 2011年08月19日 02:21 中文考研网 最近很多人问关于汉语国际教育考试中的案例分析题该怎样答,我根据自己的粗浅经验,现总结如下: 1、答题思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具体如下: (1)发现问题:也就是提出问题在所给的案例中,某个出国教汉语的志愿者教师或来中国教外语的外教等,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遇到的困难可能是课堂教学时的,比如学生上课都不积极回答问题,不愿意参与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或者问老师一些可能涉及到“隐私”的问题;也可以是这位老师在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比如无法与当地人沟通或交流(语言障碍,文化障碍),无法适应当地人的生活,或不理解当地人做某事时为什么会采取那样的方式,等等注意: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要从多角度分析,一般情况下,也不只是一个问题,所以,要按条来答 (2)分析问题:要求你具体分析一下这位老师或某人遇到这种困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主要是文化方面的原因,可能还涉及到一些他所采用的文化策略等比如,他由于对对方国家文化不了解,对方国家可能很注重“隐私”,而在我们国家这不被看做是“隐私”同时要求你分析出我们的母语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和对方国家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因此造成了他在文化方面的不适应,以至于教学和生活中都出现了问题或遇到了困难关于他所使用的文化策略,主要就是他自身有没有做到尊重当地的文化,有没有试着去融入这种文化,接受这种文化,还是一味的采取排斥策略,认为自己的一切都好,别人的一切都不好。
这就是分析问题了 (3)解决问题:这是最关键的部分了怎么解决他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你自己提出个对策就行了,当然,要根据一些你所知道的文化常识和应对策略比如首先尊重当地文化,多和当地人交流,努力让自己适应当地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做到求同存异,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有些文化的知识是很灵活的,比如中国人的谦虚、中庸的思想等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就知道的,就是稍微总结一下,理顺一下,就能答题了关于这个,如果时间还来得及,就看一下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看一下中国文化的特点等,很多东西是很细致的,自己要稍加总结如果时间不是很充分了,就把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上的关于“跨文化交际”的那个章节仔细看一下,我觉得应对这道题应该够用了 2、答题方法:其实思路清晰了就很好弄了,老师会看你的逻辑分析能力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分条论述,千万别想到哪说到哪,写出一大片,阅卷老师还得自己去给你找点,这样,老师会很疲劳的,老师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思维混乱的所以说,大家答题时我觉得可以按两种方法来写: 第一种: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写,一共三条,然后在每条的下边分几个小点,因为发现的问题肯定不止一个,相应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会不止一条。
第二种:按一共出现了几个问题分条,第一条,问题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2: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3——以此类推 总结一下,以上两种方法都各有利弊,因为有时不同的问题是由同一个原因产生的,或者需要同一种解决策略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其中一种按以上的问题全部分析完以后,最好再来个综述,大致总结一下,字数不用太多,就是有个小结尾 最后,要跟大家说的是,字数和字迹的问题这个案例分析要求是1500以上,所以,大家一定要条理清晰,说明白问题字数不能太少字迹当然也是越清晰越好,不要求非得漂亮,但最起码要工整,让老师能够有心情看下去,然后,老师一高兴,多给点分 就说这些,吐血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考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