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巨大表皮囊肿1 例亓旭晨 陈毅力 王义荣 朱吟心【关键词】 头皮;表皮样囊肿1 病例资料患者,男,79岁,因发现头皮肿块10年入院.患者10年前无意中发现后枕部头皮下一黄豆大小肿块,质软,边界清,活动可,无压痛,后肿块逐渐增大,影响平卧休息来院就诊查体: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后顶枕部头皮有一大小约16cm*10cm*5cm包块(图1), 质地中等偏软, 无压痛、 发红及波动感, 头皮变薄, 头发稀, 透光试验阴性,无血管杂音, 神经系统体征(—).反复询问病史均否认外伤史,查体局部未见明显皮肤疤痕术前行头颅CT检查提示头皮肿块与颅内未沟通,局部颅骨完整无明显破坏迹象;行局部彩超检查提示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考虑皮脂腺囊肿术中沿肿块中心横轴梭形切开头皮,探查见病变位于皮下与骨膜之间,包膜光滑完整,予以钝性分离并完整切除,切开包膜见黄白色干酪样物质;修剪多余皮肤,缝合头皮,加压包扎术后切口愈口良好, 痊愈出院术后常规病理诊断为表皮样囊肿(图2)2 讨论 表皮样囊肿又称为珍珠瘤、胆脂瘤,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先天性表皮样囊肿一般认为是来源于异位胚胎残留组织的外胚层组织,这些残留物为正常的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不断脱屑、分解形成角蛋白和胆固醇,上述分解产物积聚形成表皮样囊肿;好发于青年、儿童,常见于头皮、颈部、臀部、背部,大小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
获得性表皮样囊肿常发生于易受外伤、压迫、摩擦的浅表部位,可能是外伤时带进皮肤微小碎屑植入而发生本病例属老年患者,无明显头部外伤史且肿瘤之大,临床上实属罕见;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 有关颅内的表皮样囊肿报道较多,而颅外的特别是头皮表皮样囊肿少见报道本病需与皮脂腺囊肿、脂肪瘤、神经纤维瘤等疾病鉴别表皮样囊肿CT及MR表现取决于瘤内的成分及其所占比例,因其内容物不同,影像学检查表现各异,因此依靠影像学诊断有一定的困难,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结果.因本病少数可恶变或破溃感染可能,治疗应以早期手术切除为主,全切后不易复发,手术效果好—-——————作者单位:30016 浙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外科(亓旭晨、陈毅力、王义荣、朱吟心)通信作者:陈毅力,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100302)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