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省日照经济开发区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新人教版

无***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5.50KB
约4页
文档ID:137219651
山东省日照经济开发区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1/4

《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学习目标:1、 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2、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及作者的感情学习准备: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包括《风筝》、等24篇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2、注音:掳(     )去       震悚(     )       惶(    )急       疮(    )疤(    )诘(     )问      惧惮(     )      粗拙(     )      骇(    )问题探究: 1、为什么题目上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不同的称呼,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品位《阿长与〈山海经〉》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状,多用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是“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

所以,这个题目标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再则,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令人好奇,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样联系起来了呢再则,题目用的是46岁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2、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3、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 “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4、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为什么不写她是怎么买到的?为什么此前此后反倒写了不少?不写阿长是怎么买到《山海经》的,就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像空间,想像她怎样到处打听,想像她怎样跑书店书摊,想像她操了多少心,在想像中更觉得那真是一种“伟大的神力”。

在阿长问起《山海经》之前,先用大段文字写远房叔祖,为的是写最初是怎么会接近书籍的,怎么会渴慕《山海经》的,接着写为什么求之而不可得,又是怎样的念念不忘,写了这些,才能说明阿长为什么使“我”大喜过望,而且感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了在阿长买来《山海经》之后,写“我”的震悚的心情,写如获至宝的心情,写此后搜集的图书,写了这些,才能说明阿长怎样令人尊敬而又感激,阿长的热心对“我”的成长有怎样的意义5、鲁迅怎样描写阿长?这些描写有什么特色?描写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外貌,动作,语言鲁迅描写阿长抓住了最富有特征的一两点来写,入木三分,活灵活现文中反复描写阿长的睡相,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大”字,这个“大”字的比喻很传神写“元旦的古怪仪式”,写除夕阿长的叮嘱,也写出特点:“郑重”开口便是“你牢牢记住”,交待过后,又说“记得么?你要记着且有告诫:“不许说别的话!”而且反复说明事关一年运气写得特别传神的是第二天清早始而惶急继而喜欢的情景哥儿不说恭喜,阿长也不好开口,这时写她的动作和神情,动作,先是“一把将我按住”,再是“摇着我的肩”,神情是“惶急地看着我”,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有丰富的潜台词:哥儿,你怎么竟忘了,昨夜对你怎么说来着?哥儿一说,阿长心花怒放,鲁迅兼用语言描写与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是一迭连声地说“恭喜”,且用四个叹号,再用神态描写,阿长心满意足、欢天喜地之状跃然纸上再看写阿长买来《山海经》,故意不写她是怎么买到的,把想像空间留给读者主要靠前面铺垫蓄势,后面称颂烘托6、“仁厚黑暗的地母”是什么意思? 地母就是地神中国有“天神至尊,地神多福”的说法地神是黑暗而又仁厚的,阿长埋在地下,鲁迅祈祷地神赐福于她,让她的魂灵得以永安我的收获:课堂检测:一、仔细阅读课文中买《山海经》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3.“伟大的神力”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神力,神奇之力课文两处说“伟大的神力”,都是儿时的感觉,鲁迅现在这样写,前一处有调侃的意味,后一处则有称颂的意味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二、基础练习1.找出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惊骇(hài) 孤孀(shuānɡ) 疮疤(chuānɡ) B.掳去(lǔ) 惧惮(dàn) 憎恨(zènɡ) C.絮说(xù) 诘问(jié) 霹雳(pī) D.粗拙(zhuó) 烦琐(suǒ) 陆玑(jī)2.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1)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意  )(2)从此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则  )(3)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钟一点花木  )(4)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玩皮  ) (1)益 (2)测 (3)种(4)顽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悚然:_________  (2)惧惮:_________ (3)诘问:_________ (4)渴慕:_________ (5)咒骂:_________  (6)疏懒:_________(1)害怕的样子 (2)恐惧、害怕 (3)逼问、责问(4)非常思慕 (5)用恶毒的话骂 (6)懒散而不受拘束4.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我”起初为什么憎恨阿长,讨厌阿长?后来又为什么对她产生敬意? 常喜欢切切察察;又不许我走动;一到夏天,睡觉时摆成一个大字;懂得许多规矩她常常对我讲“长毛”,给我买来《山海经》2)本文以儿童的目光来叙写阿长这个人物,试在文中找出能表现童真、童趣的语言3)试在文中找出一个议论句,一个抒情句4)你认为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她是一个真实的小人物既有下层劳动妇女的粗俗,又愚昧得可怕;同时,她还有一颗真挚善良的心,对作者呵护有加5)你认为阿长对少年鲁迅有什么影响? 阿长买来的《山海经》,使童年的鲁迅逐步对文学发生了兴趣,乃至影响了他一生的文学道路.三、阅读下文,完成5~8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5.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明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6.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震惊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7.结合全文,写出与“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相照应的句子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8. “我”对阿长的评价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9.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朴实,善良,关爱孩子10.结尾一句是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抒情 抒发了对阿长真挚的感激、敬爱之情11.“别人不肯做”中“别人”指__远房叔祖和家里除阿长以外的人12.“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在内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是___列举省略13.概括选文中“我”对阿长思想感情的变化?由鄙视到敬意。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