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第四部分安全生产1、安全生产防治常识1.1 全体员工务必树立”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重在自我”的安全生产思想,并严格 贯彻执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1.2 国家消防工作的指导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在消防方面“隐患险于明火,责任 重于泰山”1. 3新员工入职公司必须经过厂级、车间级、岗位级 (班组 )安全教青,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调岗、转岗必须经转岗培训 .1. 4 员工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公司生产工艺特点及产成品性能, 明确安全隐患及安全重点防控区域、熟记应急处理措施和方法2、安全生产管控要求2.1} 特种作业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岗位规范操作,劳保用品穿戴齐全,安全有效 .2. 2 设备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牢固可靠,操作前各项安全检查落实到位,严格按规程操作, 操作安全2. 3 生产现场的各类材料定置摆放,库存合理,对煤气、粗苯、氧气、乙炔及风机、锅炉等 关键产品与部位进行重点控制、具备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2.4 公司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执行到位2.5 凡涉及安全生产的危险环境及有毒、有害、噪音环境等,要标示清楚,重点检查和严格 控制管理2.6 层级安全例会要做到经常有效、组织、落实、措施保障有力。
2. 7 层级落实安全自查、自检、互查和专项检查,认真按照 PDCA 循环,防控各类隐患发生和落实整改措施3. 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3.1 劳动保护用品是公司根据不同劳动条件和工种需要,保护员工自身健康和安全的,员工应认真按照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3.2 员工上岗或在岗期间,要确保劳动保护用品穿戴齐全,规范整洁,对违反制度的部门和 本人, 将严肃查处, 对由此造成职业危害和伤亡事故的, 严格按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详 见公司《劳动防护用品 (县)管理暂行规定》 4、安全管理、监督职能4, 1 公司安全管理实行总经 ..领导下的层级负责制总经理为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 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等应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负责4.2公司各部门车间的主要负责人, 是该部门、 车间的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 (管理监督层) 4. 3 工段、班组在业务科室、车间指导下,完成各自分管的任务,具体执行各种指令 (具体执行层 )4. 4 安全环保部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独立职能部门,主要职责为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工作5、 化工安全生产禁令5.1 生产厂区内十四个不准(1)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2)生产区不准未成年人进入3)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脱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4) 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5) 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洗设备、用具和衣物6) 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7) 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8) 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9) 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10) 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11) 未办高处作业证,不戴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12) 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踏板,不准作业13) 未安装触电保安器的移动式电动设备工具,不准使用14) 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 ;特殊工种职工,未经取证,不准作业5.3 动火作业六大禁令(1) 动火证未经招准,禁止动火2) 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3) 不清洗、不转换合格,禁止动火4) 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5) 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6) 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5.4 操作工的六大严格(1)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2) 严格进行巡回检查(3) 严格控制工艺标准4) 严格执行操作水平5)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6) 严格执行安全规定6. 安全标志国家对安鉴标志有统一标准,分为下列四类 :6. 1 禁止标志,含义是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种行为或行动。
几何图形是带斜杠的圆环,圆环 和斜杠为红色图形符号为黑色,背景为白色6. 2 警告标志,含义是使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几何形是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框和图 形符号为黑色,背景为黄色6.3 指令标志,含义是必须遵守的意思几何图形是圆形,背景是蓝色,图形符号为白色6.4 提示标志,含义是示意目标的方向几何图形是长方形,背景为绿色,图形符号符号及 文字是白色7、炼焦化学产品生产常见危险物资的危险特性8、容易引发事故的原因及对策8.1 违章操作 因违章操作而引发事故是生产过程中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 一种是由于操作者对操作规程,特臼是对一些突然舟电、停蒸汽、停水、停煤气等特殊操作或布新开工项目的不熟悉, 遇到问题惊慌失措, 或出现错误操件, 从而造成事故另一种是虽然熟悉规程, 但是操作过程 件图省事、图方便不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逐步形成了一种补误的“侥幸操作'方式,为事 故的形成埋下了祸根,也就使事故的发生成为必然,因此,员工在工作中,要不断提高操作 技术和技能 ;必须加强操作规程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及考杨严格操作纪律1) 操作失误,忽视安全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 使用不安全设备4) 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5) 物体存放位置不当6) 冒险进入危险区域、场所7) 攀、坐不安全位置8) 设备运转时进行检修清扫、调整等 ;(9) 不适用必要的防护用品、用具 ;(10} 穿戴不安全的衣帽 ;(11) 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处理不当 ;(12)酒后操作或操作精力不集中8.2.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讨设备带病运转及安全装置失效后不及时给于修复, 更换或在各类检修、 改造过程中存在的 安全措施不到位问题常见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带病运转、安全装置失灵,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设施有缺陷、工具、 附件有缺陷2) 工艺管道或容器清扫、置换不彻底,在进行切割或焊接“ ‘动火”作业时引起着火、爆炸事故的发生3) 无防护或防护不当进入塔•罐、槽、官道等容器内作业时 •没有佩戴必要的防扩器具 沁采取必要的检测、监护措施, .从而引发中毒、窒息等事故4) 生产现场环境不良•照明、通一风、场地狭窄、交通地面以及温度、湿度等不符合要求在进行切割,焊接“动火”作业时,要特别注意做好以下丁作 ;① 护火现场易燃易爆物品清理干净② ,含有易燃易爆气(液)体的管道、设备动火前必须对其中的介质进行置换清洗,清扫其中 的沉淀物,并仔细进行检查、测试、检验、确认。
③ 动火的设备、 容器、管道要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或拆一节管道, 避免任何可燃、 易爆及窒 息性气体的产生和泄漏④ 注意动火时的风力、风向及现场环境、设备完好和运转情况,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止作业⑤ 准备好必要的消防器材⑥ 其他需要补充的安全措施⑦ 作业人员必须有相关的资质证明 在工具的使用上还应注意是否需要防爆工具等问题 为防止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在进入管道、容器、设备内清扫、检修等各种作业时,必须 注意做好一下工作 1)要对进入部位进行仔细的检查2) 要注意佩戴合适的安全防护器材特别要注意防毒面具的使用条件,防毒面具一 般不能用于槽 .罐等密闭 '容器的工作环境 3)要派专人负责进行现场监护,并提有研究制定好营救预案 另外还要注意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加强对设备腐蚀闰题的检查,防止跑、冒、滴、 漏问题的发兰注意保证工居内通风换气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各类报警装置的完好无缺8.3设备检查或安全装置、安全器材使用不到位,因检查、校验不及时或设备腐蚀老化 等方面的原因, 造成安全装置失灵也是引发事故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方面因不使用妥全器材 或不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安全器材,也容易发生对操作者造成伤害的事故。
要避免这类亭故的发生, 必须定期对安全装置和重要设备、 特种设备进行检查校验, 并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必须加强操作者的安全教育,加强检查、考核,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能够自觉和正确地使用各种防护器具各种防护器县在使用前,使用人员必须了解防护器具的性能 .使用方法,必要时要对使用者进行培训,确保正确选择和使用防护器具必须检查其完好情况,防止防护器具过 期或失效,起不到防护作用除经常使用的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特种手套、 防护服、绝缘鞋、特种工具等防护器具外,对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等特殊器具的使 用要高度重,注意以下方面的面的问题〔1)防毒面具的使用条件:空气中氧气体积浓度不低于,18%,环境温度为一 30 一 45C,毒气浓度应符合 GB2890-82 之规定,防毒面具一般不能用于槽、罐等密闭容器的工作环境2)使用隔离式长管防毒面具时,要将吸风口置于空气新鲜的地方,严禁折压软管,管长不得超过20m,否则应强制通风.(3) 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空气呼吸器严禁与油脂接触,应远离火源和取暖设备,内部空气压力降至 3MPa 时应撤出现场。
4) 员工必须经过培训, 应熟知防毒面具和空气呼吸器的结构、 性能、使用和维护保管 方法等防止因错误选择或不正确使用防护器具而造成事故8. 4 系统的开停工在系统开停工过程中,开工方案不系统、不严密、 、不详细、不完整,也是容易造成 事故的一个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事故系统开工过程不同于某个工段或某个设备的开、停,需要制定详细的开工方案, 包括开工前的检查准备、 人员组织及培训教育、操作步骤及方式、 操作规程、安全措施及要 求、应急抢险救援预案、 开工指挥、 通信联系办法等 方案的制定要由各专业人员共同制定, 要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讨沦,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9. 应急处理常识9.1 如何采取应急措施任何灾伤,其发生均比较急骤,而且都会危及企业财产何人员生命安全,所以要当 机立断,及时地进行应急处理,以防灾伤扩大发生灾伤,应立即根据灾伤的不同种类、程度,迅速研究制订出各种必要的措施、 抢救方法,抓住时机特别是伤者出现心跳、呼吸停止时,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同事在转 送院时,对危及生命的伤者要坚持进行人工呼吸,密切注注意伤者的神智、瞳孔、呼 吸、脉搏及血压等情况息之,应急措施的采取要机智而果断 :及时而稳妥,正确而迅速,细细致全面、避免临阵慌乱,疏忽遗漏。
9.2 高温中暑在高温环境下,若人体产热大于散热,体内就出现“蓄热,异致热调节障碍,严重时可引起中暑,一般在气温高选到 34 C时就有中暑病例发生发生中暑后应按以下万法作应急处理 :(1)首先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安静的地方平卧休息 (2)解松或脱去衣服,用冷水擦洗全身、头部及腋窝、股窝用冰袋或冰块冷敷,同时可用扇子或电风扇向患者吹风,帮 助散热 (3)及时给患者以适量的含盐清凉饮料 (4)服解暑药物,如十滴水、解暑片等 (5)也可用民间刮痧疗法 (6)对症处理,呼吸困难者给予吸入氧气,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 7)严重堪经急救后,应立即送医院进一步治疗9. 3 急性中毒生产性毒物的急性中毒,其发病进程较快,应及时进行抢救,首先要将伤者迅速救离现场, 去除其身上的污染, 这是现场急救的一项重要措施, 也是抢救成功与失败的关键(1) }气体主毒,应及时将伤员救离现场,搬至空气新鲜 流通的地方,松开领扣、 紧身衣服和腰带, 以达到呼吸畅通 有利于毒物尽快排出, 有条件时可接氧气 同时要保暖、 静 卧并密切观察伤者病情的变化2)毒物灼伤,应迅速换去伤者被污染的衣服、鞋袜,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一般不能少于 15---20 分钟 ),也可用中和剂' ,(弱酸、弱碱性溶液 )清洗。
对一些能和水发生反二, 应先用棉花、布和纸吸除后•再用水冲洗•以免加重损伤31 )口服非腐蚀性毒物首先要催吐若伤者神志清醒能配合时,因服入的不是腐蚀性 毒物可先设法引吐、 即用手指、 鸡毛、 压舌板或筷子等刺激咽后璧或舌根引起呕吐然后给患 者饮水 300-500 毫升,反复进行引吐,直至吐出物已是清水为止其次可洗胃,这在不宜催吐 或催吐达不到效果时才采用, 洗胃液常用温水、 淡盐水、 1:50000高锰酸钾 (KMn0 ?)及2% 小苏打 .(NaHC03) 溶液宜少量而多次反复的洗胃,用量每次 300-500 毫升为宜,直至洗出液与洗液的颜色相似和无异味为止 .洗胃后,一般可用硫酸镁 (MgSO,) 20-3 克或硫竣钠( NaSO, ) 15-20 克导泻, 以排除停留于肠内的毒物 注意 :伤者本身已吐泻严重而明显脱水时不宜再采用紧急处理危及生命的中毒现象时,对心跳、呼吸停止者,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 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同时,迅速转送就近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在转送途中,要坚持进行抢救,密切注意伤者的神志、瞳孔、呼吸、脉搏及血压等情况9.4 机械性外伤机械性外伤常发生于工地、车间或矿井下,遇严重损伤者立即按下法紧急处理 :(1)迅速小心的使伤者脱离致伤源,必要时,拆卸机器,移出受伤肢体。
(2)注意全身情况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 挤压遇出血者,应迅速包扎压迫止血,使病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遇骨 折者,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利用木板、竹头等 .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健侧下肢缚在一起 (3)现场止痛剧烈疼痛着,应及时给予止痛剂和镇痛剂 .(4)现场伤口处理用消毒纱布或清洁布等履盖伤口,预防感染 .(6)根据病情轻重,及时送医院治疗,转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害者的呼吸、脉搏 ,血压及创口等情况9.5、创伤出血 创伤一般会有出血,若伤员出血过多则会危及生命所以对创伤及时有效地进行止 血,对挽救伤员的生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止血方法有 :(1)一般止血法:一般伤口小的出血血,先用生理盐水 (0.9%NaC1 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药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 用绷带较紧的包扎 (2)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 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3)} 止血带止血法 :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 橡皮带或三角巾 毛巾、 带状布条等, 上肢出血结礼在上臂上二分之一处, 下肢出血结扎结扎在大腿 _上三分之二处, 且每隔 25-40 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半至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