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使用技术汽车使用技术汽修教研室:刘先生汽修教研室:刘先生1 一、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绪论绪论汽车运输生产汽车运输生产营运系统营运系统装备保障系统装备保障系统汽车使用技术汽车使用技术2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车辆利用和管理评价定额及指标第二章:汽车综合性能的评价第三章:汽车技术状况第四章:汽车技术管理第五章: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第六章:汽车燃料的合理利用第七章:汽车润滑剂的合理使用第八章:汽车工作液的合理使用第九章:汽车轮胎的合理使用第十章:汽车公害和控制3三、教学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汽车使用性能的应用 2.明确学习目标,侧重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应用技能的培养 3.加强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贯彻 4.适应汽车技术发展,充实课程新内容4四、汽车使用技术的发展 1、国外汽车使用技术的发展 2、我国汽车使用技术的发展5第一章 车辆利用和管理评价定额及指标 1.1车辆利用评价指标 车辆结构和性能对车辆的使用效果影响很大,所以车辆利用评价指标是评价汽车综合性能的基本依据1.1.1运输量统计指标 一、运量 汽车运输运量是指在统计期内,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或货物质量6二、周转量 汽车运输周转量是指在统计期内,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或货物质量与相应运送里程的成绩。
三、运输量 汽车运输的运输量是指汽车运输完成的运量和周转量,亦称产量即汽车运输的运输量包括运量和周转量两种指标,而不是运量和周转量之和71.1.2 车辆利用单项指标 车辆利用单项指标是分别从时间、速度、行程、装载能力和车辆动力等方面的利用程度反映运输车辆的利用状况(图1-1).车辆利用车辆利用单项指标单项指标时间利用指标时间利用指标速度利用指标速度利用指标动力利用指标动力利用指标行程利用指标行程利用指标装载能力利用指标装载能力利用指标8一、行程利用率 行程利用率是指在统计期内车辆载质(客)行程与总行程之比,用以表示车辆总行程的利用程度9二、载质(客)量利用率 载质(客)量利用率是指在统计期内,车辆在载质(客)行程中实际完成的周转量与额定周转量之比,用以表示车辆在载质(客)行程中载质(客)量的利用程度在一个运次(或某一路段中),载质(客)行程是固定的,则载质(客)量利用率为车辆的实际载质(客)量与车辆额定载质(客)量之比10三、实载率 实载率是指在统计期内车辆实际完成的周转量与总行程额定周转量之比,用以表示车辆在总行程中载质(客)能力的有效利用程度对单个车辆或一组吨(座)位相同的车辆等于车辆行程利用率和载质(客)量利用率之积。
11四、托运率 托运率是指在统计期内挂车所完成的周转量与主、挂车合计完成的周转量之比,用以评价车辆动力的利用程度车辆性能方面的影响主要是:车辆的可靠性,车辆的维修性,车辆的动力性,车辆的容载量,车辆对运载对象的适应性,车辆装卸货物的方便性,车辆的形式平顺性,车辆的通过性等121.1.3车辆利用综合指标 一、车辆运用效率 评价车辆运用效率的指标主要有:单车产量、车吨(座)产量、车公里产量1、单车产量 单车产量是指在统计期内平均每辆车所完成的换算周转量分为主、挂车分别计算和主、挂车综合计算两种方法132.车吨(座)位产量 车吨(座)位产量是指在统计期内平均每吨(座)位所完成的换算周转量分为主、挂车分别计算和主、挂车综合计算两种方法3.车公里产量 车公里产量是指在统计期内平均每辆车每行驶1KM所完成的换算周转量14二、汽车运输成本 汽车运输成本是指完成每单位运输产品产量所支付的费用它是用统计期内汽车运输企业所支出的全部费用与所完成的运输产品产量的比值来表示汽车运输成本包括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变动成本是指与车辆行驶有关的费用支出,又称车辆运行费用,包括运行材料费、车辆折旧费、车辆维修费、养路费等。
固定成本是与车辆行驶无直接关系的支出,包括工资、行政办公费、房屋维修费、职工培训费等151.2车辆管理评价定额和指标 车辆管理评价定额和指标是坚持预防为主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车辆技术管理原则的量化,包括主要技术经济定额和指标两个方面1.2.1主要技术经济定额 汽车运输业应建立的主要技术经济定额有6项:行车燃料消耗定额;轮胎行驶里程定额;车辆维护和小修费用定额;车辆大修间隔里程定额;发动机大修间隔里程定额;车辆大修费用定额16一、行车燃料消耗定额 行车燃料消耗定额是指汽车每行驶百公里或完成百吨公里周转量所消耗燃料的限额二、轮胎行驶里程定额 轮胎行驶里程定额是指新胎从开始装用,经翻新到报废总行驶里程的限额三、车辆维护和小修费用定额 车辆维护和小修费用定额是指车辆每行驶一定里程,维护和小修耗用的工时和物料费用的限额17四、车辆大修间隔里程定额 车辆大修间隔里程定额是指新车到大修,或大修到大修之间所行驶里程的限额五、发动机大修间隔里程定额 发动机大修价格里程定额是指新发动机到大修,或大修到大修之间所使用的里程限额六、车辆大修费用定额 车辆大修费用定额是指车辆大修所耗工时和物料费用的限额181.2.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汽车运输业应建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7项:完好率;车辆平均技术等级;车辆二级维护实施率;车辆维护返工率;车辆新度系数;小修频率;轮胎翻新率。
19一、完好率 完好率是指车辆的完好车日占总车日的百分比完好车日是指在统计期内技术状况完好,不需要进行维修就可以随时出车执行运输任务的营运车辆的车日总数总车日是指在统计期内在用营运车辆的车日总数20二、车辆平均技术等级 车辆平均技术等级是指所有运输车辆技术状况的平均等级三、车辆二级维护实施率 车辆二级维护实施率是指实际完成的二级维护车辆数与按维护周期应完成的二级维护车辆数之比21四、车辆维护返工率 车辆维护返工率是指车辆维护出厂后,返工辆次占卫华竣工总辆次的百分比五、车辆新度系数 车辆新度系数是综合评价运输单位车辆新旧程度的指标六、小修频率 小修频率是指每千公里发生小修的次数(不包括各级维护作业中的小修)七、轮胎翻新率 轮胎翻新率是指在统计期内经过翻新的报废轮胎数占全部报废轮胎数的百分比22休息一下休息一下!23演讲完毕,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