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学科实践育人心得体会

gao****a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23KB
约5页
文档ID:160791444
全学科实践育人心得体会_第1页
1/5

全学科实践育人心得体会有两句话我们作老师的必须要学习 ,因办它给我们的启示关系着 我们的未来.有一篇文章我们作老师的必须要学习,因为它告诉我们怎 样应对未来.第一句话:“老师不受重视,意味着孩子的教育不受重视 , 意味着 我们并不担心未来.”在芬兰,年青人向往的职业是中小学教师,老师受敬重的程度尤胜 于国家元首,许多发达国家都是这样 ,这是一面镜子,使我们有理由相 信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重视 教育 国为这关系着未来.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召开座谈会时,向在场的教育人士保证四条中的第一条就是:我有使命感,在我这一任 政府要把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事实的发展证明了这句话,学校办学条件 的改善,教师绩效工资的将要兑现,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的落实 , 这 些事实使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了.第二句话:“一种职业,当它不被重视时,对它的要求就低,当 它逐渐被重视时,对它职业本身的要求以及对从事这种职业的人要求 就越来越高现在的教师正经历着这种过程,我们逐渐被社会重视,社会对我 们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只有清醒地认识这一点,我们才意识到提高 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否则,当我们被重视时,也是我们被淘汰时。

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教书是把自己的知识、学问传授 给学生,而育人则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 观,使学生成为正直、善良、有益于社会的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满 腹经纶,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水准,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 的师德,才可能把育人融入“教书”之中那么什么是师德?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法,就象医德、艺德、 商业道德、体育道德一样都是职业道德的一个方面在我国几千年的 历史上,有关师德的论述是很多的,其中包含着一些至今对我们仍然 有益的东西如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身正、不 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都有师德的含义在内《吕氏春秋》 提出的“视徒如已,反已以教”明确地主张教师要热爱学生,形成“师 徒同体”的融洽关系唐代的韩愈在著名的《师说》中比较全面地规 定了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并说:“道之所存,师 之所存也”,大意是说凡是得到学问的地方就可作为老师来敬重反 过来说,不能尽到教师职责的就难以让人作为老师来敬重了宋代理 学家朱熹曾要求学校“必选实有道德之人,使为学官”另一理学家 王守仁也反对对待学生“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以上这些都可以算 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要将师德具体表现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达到既教书又育人 我认为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忠于教育事业教师要以自己的职业为自豪,勤勤恳恳、恪 守职责,不可见异思迁,要立志为教育事业贡献毕生二、热爱学生要以赤诚之心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 学生的亲人和带路人,既耐心教育又严格要求,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很重要的是体现在热爱学生身上,教师只有热爱学 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建立起“尊师爱生”的融洽关系这不 仅仅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也是达到教育目的重要手段实际工作中有 的教师对学生始终是一副严肃的表情,对学生的过失或错误,不分青 红皂白,一顿猛批,甚至在全班同学的面前毫不留情面,这样往往会 伤了学生的自尊,结果造成师生的对立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严师出高 徒,但要严的有理有章法,绝不可形成学生表面“敬你”,心里恨你 的师生关系,这样是绝对达不到育人目的的三、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 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工作中要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要坚持实 事求是的原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将不知以为知,否则 既误人子弟更是损坏了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一个老师当遇到了一个 学生问一道数学题,而这位老师一时做不出来,就想搪塞过去,说什 么这不是重点,让学生先去做其它题目,结果使同学们不仅对这位老 师的业务能力产生怀疑,更对其师德产生疑问。

四、言传身教,以身作责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与学生面对面的实 施教育,因此,教师必须言传身教,以身作责身教重于言教,教师 的作为常常是最好的教材比如文明礼貌、遵纪守法、讲究卫生等,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能违 犯,要以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出表率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螃 蟹妈妈教诲自己的孩子说,你们应该学会直着走路,不要横行小螃 触们说,那么妈妈,你走给我们看可想而知,这位螃蟹妈妈只好 吃窘了,在身教上她是失败的它明知横着走路不美,想教育自己的 后代改变这个固疾,恰恰自己身教不到,则言教无以附焉推而广之, 如果我们当老师的不注重自己形象的塑造,小则失之于教容教态的检 点,大则失之于品德情操的修养,久而久之,就会使自己的言教在学 生中失去威信,甚至使部分学生视莠为良,亦步亦趋误人子弟五、结合课程每门课都有其特点,每门学科都或多或少地包含 了一些人生哲理,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深入挖掘,结合所讲的内容对 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教育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六、 “近朱者赤”效应有人做过调查,学生群体的人格品质 和班主任的人格品质趋于一致比如严谨的班主任班级风气严谨,活 跃的班主任班级气氛活跃;喜欢语文的班主任,班级学生大多爱好文 学;擅长体育的班主任班级的体育成绩不会太差;性格内向的班主任的 学生大多稳重,性格外向的班主任的学生显得活泼。

比如,两个在学 校歌咏比赛中都未取得好成绩的班级,其中一个班主任对自己班的学 生说:“这次没有取得好成绩不要紧同学们好好总结一下,分析分析 原因,下次一定要,也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而另一个班主任则对其 班的学生说:“歌咏比赛只不过是一项业余活动,同学们不要看的太 重,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比在歌咏比赛中取 得好成绩重要的多这两位班主任的说法都不错但由于他们的人 格品质不同,导致他们对同一件事采取了不同的取舍态度,这不同的 态度当然也会不自觉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品质总之,教师一定要用 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去影响正处在成长期的、可塑性很强的青年学 生教书育人是紧密相连的,其实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育人,而育人 (指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做好了,反过来必将对教书产生很大的促进 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在教书方面,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 须有“一桶水”同样,在育人方面,教师只有具备崇高的文化修养 和道德水准,才能给学生做出榜样,才能得到学生的敬仰,才有资格 对学生实施育人教育,同时对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还会产生潜移默化 的影响但愿我们当老师的都能做到象鲁迅先生所说的“其身亡而其 教犹存”,推而广之,做到“其身离而其教犹存”。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