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永泰煤业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沈***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1MB
约52页
文档ID:156479250
永泰煤业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_第1页
1/52

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平顶山市中祥永泰煤业有限公司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平顶山中祥能源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一月平顶山市中祥永泰煤业有限公司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核定资质单位负责人:核定资质单位项目负责人:平顶山中祥能源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一月目 录第 一 章 概 述 1第一节 核定工作的简要过程 1第二节 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3第三节 核定主要系统环节及结果 3第四节 最终确定的煤矿核定生产能力 4第二章 煤矿基本概况 5第一节 自然属性 5第二节 矿井建设情况 9第三节 煤矿生产现状 10第三章 煤矿生产能力核查计算 163第一节 资源储量核查 13第二节 主井运输系统能力核定 17第三节 副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 18第四节 井下排水系统能力核定 21第五节 供电能力核定 24第六节 井下运输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28第七节 采掘工作面能力核定 30第八节 通风系统能力核定 36第九节 地面生产系统能力核定 59第十节 压风、灭尘、瓦斯抽排、通讯等系统核查情况 61第十一节 安全程度、监测监控等核查情况 64第四章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 66第一节 各环节能力核定结果分析 66第二节 煤炭资源保障程度分析 66第三节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 66第 一 章 概 述第一节 核定工作的简要过程按照《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要求,由平顶山市中祥永泰煤业有限公司组成的生产能力核查小组对矿井生产能力进行自核查,并整理了自核查报告书,工作主要过程如下:一、首先由平顶山市中祥永泰煤业有限公司技术部门传达了《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等文件,对本次生产能力核定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成立了平顶山市中祥永泰煤业有限公司生产能力核定小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层层把关”,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开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

二、现场收集资料(一)收集了该矿井的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和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二)收集了该矿井建设的设计等材料三)收集了该矿井主要通风机、主井提升机、副井提升机、主排水泵等主要设备的测试报告四)收集了该矿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排水系统图、供电系统图、储量计算图、地面生产系统图、井下运输系统图等有关图纸三、核查该矿井生产能力核定应具备的条件该矿井“三证一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齐全有效,具有健全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机构及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较完善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制度,各生产系统及安全监控系统运转正常,完全符合《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二条的规定四、进行生产能力核定公司参加生产能力核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对该矿井的主井提升系统、副井提升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井下运输系统、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和地面生产系统等能力进行了核查、计算,取其中最低环节能力(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31.55万t/a为该矿综合生产能力在核定过程中,我们同时核查了矿井压风、灭尘、通讯系统和地面运输等系统能力,以上能力完全满足核定生产能力的需要。

第二节 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本次核定主要依据了以下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一、《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二、《煤矿安全规程》(2006版)三、《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四、《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五、《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六、原煤炭工业部制定的《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炭工业计划和统计常用指标计算办法》第三节 核定主要系统环节及结果本次生产能力核定核查了该矿井的主井提升系统、副井提升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井下运输系统、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地面生产系统等主要生产系统能力和矿井压风、灭尘、通讯系统和地面运输等能力,核定结果如下: 主井提升系统能力为37.4万t/a,副井提升系统能力为77万t/a,井下运输系统能力为49万t/a,通风系统能力为36.4万t/a,排水系统能力为 万t/a,供电系统能力为39万t/a,采掘工作面能力为31.55万t/a,地面生产系统核定生产能力为44.35万t/a。

详见下表生产系统核定结果(万t/a)生产系统核定结果(万t/a)主 井 提 升37.4排 水 系 统副 井 提 升77供 电 系 统39井下运输系统49采掘工作面31.55通 风 系 统36.4地面生产系统44.35选 煤 厂--第四节 最终确定的煤矿核定生产能力由于该矿井最低环节能力为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按照《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的有关规定,确定该矿井综合生产能力为 30 万t/a第二章 煤矿基本概况第一节 自然属性一、地理位置、企业性质、隶属关系、地形地貌、交通 平顶山市中祥永泰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汝州市蟒川乡任村行政村西何庄自然村北部,北距汝州市区约18km,与焦枝铁路戎庄车站相距14km,临东公路从矿区西部通过,有水泥公路通往矿井,交通十分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1-1) 企业性质:国有隶属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二、井田位置:边界范围、拐点坐标、井田面积、相临矿井边界关系边界范围:矿井东西平均长0.86km,南北平均宽0.52km井田面积:面积0.6456km2拐点坐标:一6、二1-2煤层范围坐标拐点表点号X坐标Y坐标点号X坐标Y坐标1376898838383768837684563838448323768874383840719376844038384965338687003838407110376867438384965437684803838427511376867438385066537683463838429012376917538385066637682603838417513376904538384468737682603838435514376898038383975标高从185米至-35米五2煤层范围坐标拐点表点号X坐标Y坐标点号X坐标Y坐标137690003838407163768554383843662376876138384700737685483838420033868548383847008376870038384200437684563838448393768700383840715376843638384290标高从225米至145米四2煤层范围坐标拐点表点号X坐标Y坐标点号X坐标Y坐标13769000 3838407163768260383841752376876138384700737684363838417533868548383847008376855438384366437684563838448393768540383840715376826038384355相临矿井边界关系:井田西部为平顶山市中祥圣达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东部为已关闭的平顶山市中祥支农煤业有限公司井田;北部以任村正断层为界,南部以刘庄正断层为界。

三、井田地质、地层、含煤地层、构造批准开采一6、二1-2、四2、五2煤层根据本井田钻孔及采掘工程揭露,各煤层情况如下:二1-2煤层厚度1.10~7.5m,平均厚度6.2m,是主采煤层;一6煤层厚度0.9~1.0m,平均厚度0.9m,是可采煤层;五2煤层平均厚度1.0m,四2煤层厚度1.1~1.5m,平均厚度1.4m井田内煤层是单斜构造,产状变化幅度不大,煤厚较稳定,倾角一般为8~10°,煤层结构均较简单各煤层从上到下的依次顺序为:五2煤、四2煤、二1-2煤、一6煤;煤层间距为:五2煤层下距四2煤层约40m,四2煤层下距二1-2煤层约145m,二1-2煤层下距一6煤层约15m开采煤层特征及顶底板岩性详见煤层特征表:煤层特征表 煤层煤层厚度(m)顶底板岩性稳定性倾角(度)视密度(t/m3)层间距最大最小平均顶板底板五21.0砂质泥岩砂质泥岩稳定8~101.440145四21.51.11.4泥岩二1-26.321.16.21.39一61.00.90.9石灰岩15井田北部为任村正断层,落差150m,倾角70°;南部为刘庄正断层,落差280m,倾角70°;中部为何庄正断层,落差15m,倾角75°。

任村正断层和刘庄正断层为边界断层,对采区布置影响不大;井田内有落差2米以内的小断层四、主要可采煤层情况二1煤层是主要可采煤层,二1煤质为低水、低灰、特低硫、中高发热量、热稳定性好的1/3焦煤,煤层厚度:井田西部工作面平均6.2m,井田东部工作面平均5.2-6.3m,大部分6.2m煤层倾角5~10°;顶板为灰色中粒砂岩,直接顶厚度为2~5m,老顶为灰白色中、细粒砂岩厚度约为5m,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厚约3~7m,其下为砂岩;圈定采面储量为110.42万吨五、水文地质条件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等级,矿井历年来统计的正常涌水量50 m3/h;最大涌水量100 m3/h;主要含水层为一6煤深部的寒武系灰岩含水层和二叠系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目前,井田西部的圣达煤业开采永泰煤业的深部煤层,通过长时间疏放,对永泰煤业井田内的寒武系灰岩水降压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永泰矿不存在带压开采2011年矿井现正常涌水量30m3/h,最大涌水量50m3/h第二节 矿井建设情况一、设计时间及单位平顶山市中祥永泰煤业有限公司为原汝州市蟒川乡鑫达煤矿,始建于1996年11月,设计生产能力1万t/a,1997年12月投产,后经改扩建,2002年4月核定生产能力为6万t/a。

2005年9月经资源整合,鑫达煤矿属单独保留矿井,2009年6月通过技术改造,形成永泰煤业矿井目前市场现状,生产能力为15万t/a二、矿井各种证照情况2010年10月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41000020101120077972,有效期至2013年7月,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为204104820359,有效期至2012年1月,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建矿以来未进行过生产能力核定第三节 煤矿生产现状一、主要生产系统,采掘工艺,开拓方式和开采方法,水平、采区划分(一)主要生产系统:1、提升系统:主井提升系统:2JK-2.0×1.25:安装于2010年8月,2010年10月9号经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对绞车性能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合格提升机电控型号:TKDG—PC—BP滚筒直径:2米,宽度1.25米最大静张力60KN,静张力差40 KN电机型号为:YR335M—8,功率185KW,电压380伏最大提升速度3.8m/s减速比20. 提升钢丝绳直径:24.5mm专为升降原煤使用,钢丝绳安全系数10>7,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主井井架高22m,井架上装有徐州矿大生产的缓冲、托罐、弹性防撞梁。

井筒直径,4.6m,提升容器为3吨箕斗专用提升原煤钢丝绳连接装置型号为XS—90B楔形绳环,及防坠装置,井口安装有运输皮带机,符合提升需要副井提升系统:2JK-2.0×1.25:电控型号:TKDG—PC—BP滚筒直径:2米,宽度1.25米 最大静张力62KN静张力差44,电机型号为:JS155—8,功率155KW,电压380伏最大提升速度3.8m/s减速比20. 提升钢丝绳直径:24.5mm钢丝绳安全系数11.5>9,副井井架高19m,井架上装有徐州矿大生产的缓冲、弹性防撞梁及托罐装置,井底装有缓冲装置井筒直径,5m,提升容器为1吨非标乘人罐笼罐笼内有效面积2.3平方米,额定乘坐人员12人罐笼内设有阻车器,井口两侧装有李庄机械生产的阻车器,井口安装有环形轨道专用于升降人员下放物料及提升矸石钢丝绳连接装置型号为XS—90楔形绳环,罐笼装有FA-11型防坠装置,符合要求2、运输系统:现二1-2-21010采煤工作面的煤通过二1-2-21010采煤工作面中间运输巷SGD420/30T刮板输送机运输到采区运输巷DTL650皮带运输机上,然后再运输到上仓皮带巷上,通过上仓皮带巷DTL800皮带运输机运到主井煤仓。

3、通风系统:(1)矿井具备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矿井、采区和采掘工作面的供风能力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矿井具有完整且独立的通风系统通风方式是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是抽出式主、副井进风,风井专用回风,回采工作面为全负压通风,掘进工作面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通风系统稳定可靠,风量充足地面风机房安装FBCDZ-6-№14(B)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风量范围14.8~39.0m3/s,风压范围820~2020Pa每台风机配用YBFh280S-6型防爆电机,功率N=2×45kw,转速n=980r/min,电压V=380v通风机采用双电源供电,可保证通风机的连续运转2)通风设施完善可靠 目前①井下测风站共有7个测风站,其中有5个永久测风站,2个临时测风站;②井下风门设置有5组风门,每组两道,连锁3)生产水平和采区实行分区通风 按照本矿井初步设计,本矿井为采区开采,不分片盘和水平采掘工作面实行独立通风采掘工作面不存在串联通风、扩散风以及微风、无风、瓦斯超限作业4)掘进工作面使用专用局部通风机进行通风 二1-2-21050运输巷、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均装设有FBD№S×15/2型局部通风机,电机功率15kw,风筒直径Φ500mm,采用抗静电、阻燃风筒。

5)矿井有反风设施,并按规定进行反风演习,反风率符合规定矿井主要通风机可直接经风机反转进行反风每年元月份,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制定反风演习方案进行一次反风演习,根据反风演习报告结果,矿井反风率均大于正常风量的40%符合规程要求6)有停风撤人措施 我矿制定有切实可行的停风撤人措施不存在无风作业现象7)各采掘工作地点有压风自救管路,结合灾害预防,安装地面压风系统,其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矿井在地面主工业场地新建设空压机房一座,安装2台EEB-100A-13.5型空压机,电机功率75kw,空压机排气量13.2m3/min,排气压力0.7Mpa,冷却方式为风冷压风主管路采用Ф76×3.5mm型无缝钢管,支管采用Ф37×3mm钢管能够满足矿井安全需要4、排水系统:矿井正常涌水量50m³/h,最大涌水量100m³/h主、副水仓建立在副井底,水仓有效容积1100m³.主泵采用MD155--30Х9水泵,电动机型号;YB2-280S—4,功率185KW,单台水泵排水能力155m3/h,排水管路最大排水能力310 m3/h,排水管路直径159mm,排水管路两趟,从副井底主水泵房经过副井井筒到副井口静压水池。

排水泵分为:工作水泵、备用水泵、检修水泵;采区排水泵主要采用125D-25×3小泵辅助排水,符合要求目前,矿井排水系统可以满足矿井排水需要5、矿井高压供电系统:(1)矿井实现双回路供电,严禁由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向井下直接供电双回路电源供电一回路来自蟒川10kv变电站蟒泰线,供电导线为LGJ-70型架空线,供电距离1km;另一回路来自王寨10kv变电站戎工线,供电导线为LGJ-70型架空线,供电距离10km矿井不存在由中性点直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组向井下直接供电2)主要设备双回路地面主要风机房、压风机房、副井提升绞车、井下掘进局部通风机和井下主排水设备等主要设备均为双回路供电3)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符合防爆要求,有接地、过流、漏电保护装置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均符合防爆要求,“两证一标志”齐全有完善的接地、过流和漏电保护装置并及时更换国家明令的淘汰设备4)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采用专用变压器、专用电缆、专用开关,实现风电、瓦斯电闭锁我矿属低瓦斯矿井6、调度通讯系统:新安装的SOC8000数字程控调度系统,该系统配置:工业级触摸屏调度键盘,采用数字中继或环路中继与公用网进行汇接。

实现强插、强拆、监听、群接、群呼、组呼、会议、通话录音等功能,该系统装机总量为128门矿井上下全面实现内部联络,井下共安装17门,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各个工作面、各个转载机头、机尾、主、副井井底等工作地点,地面通讯共安装29门,安装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随时安装到位①地面通讯系统:在地面绞车房、主通风机房、地面变电所、办公楼、生产技术部、安全通风部、调度室等部门均设有,地面采用HA2189型机调度室安装有两部外线矿内外通话联系畅通方便②井下通讯系统:在井底-井口-地面绞车房、采面-调度室、地面变电所-井下变电所设有直通井下使用HBZ-8型矿用本安型拨号机③入井电缆采用MHYA32-30×2×0.8型钢丝铠装矿用电缆,井下电缆采用MHYA32型矿用电缆《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明确井下等地点,均要求安装有通信设施,并能与矿综合调度室等部门直接联系建立有调度室值班制度,调度室值班实行“三八”制轮流值班,每天有两名调度员、一名监控员和一名矿级领导值班,负责全矿井安全生产调度工作7、监测、监控系统:采用KJ95N系统,工控机(电脑)型号联想系列2台,21英寸液晶显示器2台,瓦斯分站井下共安装4台,地面通风机房安装1台,共5台,瓦斯分站型号KJF-16B。

KJ95N系统能够完成瓦斯监测、瓦斯超限报警、瓦斯超限断电、一氧化碳监测、温度监测、负压监测、风速监测、水位监测、烟雾监测、设备开停、风门开关等功能井下共安装瓦斯探头5个,一氧化碳探头4个,温度传感器5个,风速传感器3个,风机房安装负压传感器1个,设备开停传感器6个,烟雾传感器4个水位传感器1个,风门开停4个,瓦斯断电仪2台馈电开停传感器2个,符合要求二)、采掘工艺:炮采炮掘(三)、开拓方式: 三立井开拓(四)、开采方法: 走向长壁全部陷落法五)、水平、采区: 矿井现有1个生产水平,两个采区,水平内主井落底标高+45m,副井落底标高+76m,一个生产采区,一个接替采区接替采区内只有一个采煤工作面二、通风方式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三、现主要生产煤层、采区、工作面情况现主要生产煤层为二1-2煤,一个采区可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矿井的正常生产采掘为一个回采工作面、一个备用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四、近几年生产完成情况2010年6月底以前累计产量是17.33万t,2010年6月至今,矿井兼并重组,矿井停产只进行通风、排水工作五、煤炭资源回收率情况二1-2煤层矿井回采率 85﹪,采区回采率 95﹪,(核定厚煤层采区回采率93%),符合规定要求。

六、今后三年的生产接续安排今后三年为二1-2煤层,一采区和二采区接替回采,原煤产量每年安排30万t,其中回采煤量为74.3万t第三章 煤矿生产能力核查计算第一节 主井运输系统能力核定一、概况(一)主井提升(运输)方式专用提升原煤钢丝绳连接装置型号为XS—90B楔形绳环,及防坠装置,井口安装有运输皮带机,符合提升需要二)主要技术参数2JK-2.0×1.25:安装于2010年8月,2010年10月9号经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对绞车性能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合格提升机电控型号:TKDG—PC—BP滚筒直径:2米,宽度1.25米最大静张力60KN,静张力差40 KN电机型号为:YR335M—8,功率185KW,电压380伏最大提升速度3.8m/s减速比20. 提升钢丝绳直径:24.5mm专为升降原煤使用,钢丝绳安全系数10>7,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主井井架高22m,井架上装有徐州矿大生产的缓冲、托罐、弹性防撞梁井筒直径,4.6m,提升容器为3吨箕斗二、计算过程及结果主井提升能力核算主井提升能力核定按下式计算:  (万t/a) 万t/a式中:—主井提升能力,万t/a;—年工作日,330d;—日提升时间,15h —每次提升煤炭量,3t/次;—装满系数。

立井提升取1.0;—提升不均匀系数井下有缓冲仓时取1.1;—提升设备能力富裕系数,取1.1;—提升一次循环时间,118s/次通过主井运输系统能力核定计算,确定较小值,即计算的运输能力37.4万t/a,为主井运输系统能力第二节 副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一、概况 副井提升系统:2JK-2.0×1.25:电控型号:TKDG—PC—BP滚筒直径:2米,宽度1.25米 最大静张力62KN静张力差44,电机型号为:JS155—8,功率155KW,电压380伏最大提升速度3.8m/s减速比20. 提升钢丝绳直径:24.5mm钢丝绳安全系数11.5>9,副井井架高19m,井架上装有徐州矿大生产的缓冲、弹性防撞梁及托罐装置,井底装有缓冲装置井筒直径,5m,提升容器为1吨非标乘人罐笼罐笼内有效面积2.3平方米,额定乘坐人员12人罐笼内设有阻车器,井口两侧装有李庄机械生产的阻车器,井口安装有环形轨道专用于升降人员下放物料及提升矸石钢丝绳连接装置型号为XS—90楔形绳环,罐笼装有FA-11型防坠装置,符合要求二、计算过程及结果副井提升能力核算副井提升能力核定按下式计算:  (万t/a)(万t/a)式中:—副井提升能力,万t/a;—出矸率(矸石与产量的重量比),1%;—每次提矸石重量,1t/次;矸—提矸一次循环时间,120s/次;—吨煤用材料比重,5%;—每次提升材料重量,0.6t/次;料—每次提升材料循环时间,180s/次;—下其他材料次数,每班按10次计算;其它—下其他材料每次循环时间,300s/次;人—每班人员上下井总时间,2400s/班。

计算人员上下井所需时间应符合以下规定:1、工人每班下井时间,取实测最大值2、升降工人时间为工人下井时间的1.5倍;升降其他人员时间为升降工人时间的20%通过计算,确定副井提升系统能力为77万t/a第四节 井下排水系统能力核定一、概况井下排水系统完善,各种管理维护制度健全,设施完好,运转正常,各种运行、维护、检查、事故记录完备2011年5月经河南省煤科院煤炭行业节能安全监测中心检测和联合排水试验合格一) 矿井排水系统情况主排水泵房为+76中央泵房,安装MD150-30×9型水泵3台,额定流量155m3/h,配套电机型号YB2 315-4,电机功率185KW,电压660V,三台水泵1台工作泵、1台备用泵、1台检修泵沿副井敷设Φ150两趟排水管路(一趟工作,一趟备用),排水高度212m矿井设内、外水仓,水仓总容量1100m3二) 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50m3/h,最大涌水量100m3/h,2011年矿井实际正常涌水量30m3/h,实际最大涌水量50m3/h2011年5月对水泵进行了技术测定,技术测定单台水泵最大排水量为145.3 m3/h,最小140.9 m3/h,平均小时排水量为143.1m3/h,取143m3/h。

二、计算过程及结果(一)校验水泵能否在20h内排出24h的正常涌水和最大涌水量正常涌水时,1台泵工作,20h排水量:143×1×20=2860m3;正常涌水时,24h的涌水量:50×24=1200m3<2860m3;最大涌水时,2台泵工作,20h排水量:143×2×20=5720m3;最大涌水时,24h的涌水量:100×24=2400m3 <5720m3φ150排水管路按经济排水速度计算的排水量为:取排水管经济流速V=1.9m/s,则Q1=900πVd2=900×3.14×1.9×0.1502=120.8m3/h<286m3/h以上计算表明,排正常涌水时,1台泵工作,一趟管路工作;排最大涌水时,2台泵工作,两趟管路工作二)水仓容量校验由于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为50m3/h<1000m3/h,水仓容量应符合V≥8Qn要求8×Qn=8×50=400m3,而水仓容量1100m3>400m3,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三)分别计算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排矿井最大涌水量的生产能力1、排矿井正常涌水采用公式:An--排正常涌水能力,万t/a;Bn--工作泵小时总排水能力,143m3/h;Pn--上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正常涌水量,0.566m3/h.Pn=Qn×24×330/(216×104)=50×24×330/(35×104)=1.132m3/t。

An=330×20×143/(104×1.132)=83万t/a,取81万t/a2、排矿井最大涌水采用公式:Am--排最大涌水能力,万t/a;Bm--工作泵加备用泵的总排水能力(按2台泵计算),286m3/h;Pm--上年度平均日产t煤所需排出的最大涌水量,3.74m3/tPm=Qm×24×330/(216×104)=100×24×330/(35×104)=2.263m3/tAm=330×20×286/(104×2.263)=83.4万t/a,取81万t/a(四)计算结果矿井主排水:1、排矿井正常涌水量生产能力:81万t/a2、排矿井最大涌水量生产能力:81万t/a3、矿井排水系统能力确定:为81万t/a第四节 供电能力核定一、概况永泰矿供电系统合理,设备、设施及保护装置完善,技术性能符合规定,系统运行正常,没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淘汰设备已逐步进行更换供电系统档案齐全,各种运行、维护、检查、事故记录完备,管理维护制度健全矿井通风、排水、提升、井下生产等均采用分列式供电方式,供电可靠,满足安全运行条件2009年矿井原煤产量为15万吨,吨煤综合耗电28.7(KWh/t),2009年总用电量430.5(万KWh)。

一)矿井电源线路情况:永泰公司采用双回路供电系统,一路来自蟒泰线路,供电距离3.5KM,供电线路型号LGJ—185,截面积185 mm2另一路来自汝工线路,供电距离5KM,供电线路型号为LGJ-70,截面积为70mm2,供电电压10KV接线方式采用单母分段式供电二)地面变电所设置在副井,变电所内共用高压电盘14面,电盘型号XGN2—12低压电盘9面, GGD系列电盘地面安装变压器总容量:2265KVA井下安装变压器总容量1500 KVA三)矿井自地面变电站向井下供电,供电电压10KV,引2路高压电缆入井,其中副井井筒敷设进入井下中央变电所,电缆型号均为MYJV42-8.7/10KV3×50电缆,允许最大载流量155A,供井下用电四)供电技术参数1、永泰矿设备装机总容量为1897.6KW,其中,井下为1222.6KW,地面为675KW2、运行设备总容量为1297KW,其中地面为637KW,井下最大涌水量时总用电负荷为660KW二.计算过程及结果计算公式:(万t/a)(一)按电源线路和变压器分别计算供电系统能力1、电源线路能力计算:蟒泰线:A=330×15×P/(104W)=330×15×6542.3/(104×28.7)=112.8(万t/a),取110(万t/a)式中P为线路供电容量。

线路LGJ-185允许载流量:环境温度25°C时为515(A)(查表),考虑环境温度40°C时温度校正系数0.81,则Ix=515×0.81=419.7(A)P=1.732×419.7×10×0.9=6542.3(KW)通过以上计算,取载流量为6542.3KW进行核算W为2009年度综合电耗W=430.5/15=28.7(KWh/t)2009年用电量430.5(万KWh)汝工线:A=330×15×P/(104W)=330×15×3472.2/(104×28.7)=59.87(万t/a),取59(万t/a)式中P为线路供电容量线路LGJ-70允许载流量:环境温度25°C时为275(A)(查表),考虑环境温度40°C时温度校正系数0.81则Ix=275×0.81=222.75(A)P=1.732×222.75×10×0.9=3472.2(KW)通过以上计算,取载流量为3472.2KW进行核算W为2009年度综合电耗W=28.7(KWh/t)2、变压器能力核算:根据工作变压器进行核算,S=2515KVAA=0.9×330×15×S/(104×W)=0.9×330×15×2515/(104×28.7)=39(万t/a),取39万t/a。

由上校验和计算,取其小值确定矿井供电系统核定能力为39(万t/a)二)电源线路及下井电缆安全载流量和压降校核1、电源线路及安全载流量及压降校核(1)安全载流量校核永泰矿最大实际用电负荷按1297KW计算:电源线路电流计算:I=1297/(1.732×10×0.9)=83.2(A)按照线号较小的汝工线路LGJ—70允许载流量:环境温度25℃时为275(A)(查表),考虑环境温度40℃时温度校正系数0.81,则LX=275×0.81=222.75(A)LX=222.75(A)>I=83.2(A)(2)线路压降校核按照线号较小的汝工线路LGJ—70线路单位负荷距时电压损失百分数:当COS¢=0.9时为0.632%/MW.km(查表)则电源线路电压降为:△U1%=1.297×5×0.632%=4.09%<5%其中,矿井最大负荷1.297Mw,线路长5Km由以上校验可知,电源线路安全载流量及电压降均符合要求2、下井电缆安全载流量及压降校核(1)安全载流量校核井下生产最大用电负荷按660KW计算:Ij=660/(1.732×10×0.85)=44.83(A)MYJV42-8.7/10KV-3×50电缆共2路,每一路载流量为155A(查表),则2回路允许载流量为Ix1=2×155=310(A),当一回路因故障停止供电,另外1回路允许载流量为Ix2=155(A)。

IX2=155(A)>Ij=44.83(A)(2)电缆压降校核查表得MYJV42-8.7/10KV-3×50电缆在65℃时导电率D为48.6m/mm2*Ω;根据线路电压损失公式:ΔU=P*L/D*S*U=660×360/48.6×50×10=9.7V则每根电缆线路电压降为:ΔU%=9.7/10000×100%=0.097%<5%其中:井下生产最大负荷为660KW,线路长360m由以上校验和计算可知,下井电缆安全载流量及电压降均符合规程要求三)计算结果:1.电源线路供电能力:59万t/a2.变压器供电能力:39万t/a由以上校验和计算,本矿电源线路和入井线路符合规程要求根据线路及变压器的能力计算,取其较小值,确定矿井供电系统核定能力为39万t/a第五节 井下运输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一、井下运输设备概况井下原煤运输主要采用胶带运输机、刮板运输机运输,现用胶带运输机型号及数量:DTL800一部,DTL650三部,刮板运输机型号及数量:SGD320/17B四部,SGD420/30T五部二、计算过程及结果(一)选取主井上仓巷胶带运输机核定井下运输系统生产能力主要技术参数:带宽800mm,额定运输能力400t/h,带速2.0m/s,倾角2°,有缓冲煤仓。

1、按现使用皮带运输能力计算:A=330×15×400/(1.1×104)=180万t/a2、按下列公式计算:(万t/a)A=(330×400×0.82×2×0.9×0.99×15)/(104×1.1)=205.2万t/a,取200万t/a式中:r——松散煤容积重,0.9t/m3;v——胶带运输机带速,2m/s;k1——运输不均匀系数取1.1 (有缓冲煤仓);B——输送机带宽,0.8m;C——输送机倾角系数0.99;k——输送机负载断面系数,取400;t——取15h通过计算,取较小值,主井上仓巷胶带运输机运输能力为180万t/a二)选取采区运输巷胶带运输机运输能力核定21010采区运输系统生产能力主要技术参数:带宽650mm,额定运输能力200t/h,带速1.6m/s,倾角5°1、按现使用皮带运输能力计算:A=330×15×200/(1.2×104)=82.5万t/a2、按下列公式计算:(万t/a)A=(330×200×0.652×1.6×0.9×0.98×15)/(104×1.2)=49.2万t/a,取49万t/a式中:r——松散煤容积重,0.9t/m3;v——胶带运输机带速,1.6m/s;k1——运输不均匀系数取1.2 (无缓冲煤仓);B——输送机带宽,0.65m;C——输送机倾角系数0.98;k——输送机负载断面系数,取200;t——取15h。

通过计算,取较小值,21010采区运输巷运输能力为49万t/a井下胶带运输机安装情况:主井上仓运输巷DTL800一部,集中运输巷DTL650一部,采区运输巷DTL650一部,21050机巷DTL650一部井下刮板运输机安装使用情况:21010采面SGD420/30T五部,二1煤运输上山SGD320/17B一部,21050机巷SGD320/17B三部采区运输巷顺槽采用SGD420/30T型刮板运输机,运输能力80t/h;21050机巷顺槽采用SGD320/17B型刮板运输机,运输能力40t/h;二1煤运输上山采用SGD320/17B型刮板运输机,运输能力40t/h;每天工作时间按照15个小时计算,运输能力为0.24万t/d,每年运输能力为79.2万t第六节 采掘工作面能力核定一、概况现主要生产煤层为二1-2煤,一个生产采区,一个回采工作面、一个备用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采掘方式为炮采炮掘,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单体柱炮采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面顶板支护采用DZ-22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DFB 2400/300型2.4m长π型钢梁支护采用SGW-40T型刮板输送机出煤,机巷配合胶带输送机运煤。

掘进工作面采用工字钢梯形棚支护,采用SGD320/17B型刮板输送机三部和DTL650型胶带输送机一部运煤二、计算过程及结果1、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根据核定办法中公式计算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为:AC=10-4·L·h·r·b·n·c·a =10-4×96×6.2×1.39×1.2×330×0.93×1 ≈30.47 万t/a 式中:AC—综采工作面年生产能力 万t/a L—采煤工作面平均长度 96m h—采煤工作面平均采高 6.2m r—原煤视密度 1.39t/m3 b—采煤工作面日推进度 1.2m/d n—年工作日数 330d c—采煤工作面回采率 0.93 a—采煤工作面平均个数2、掘进工作面能力核定计算掘进工作面生产能力如下:Aj=10-4×V×Si×Ii=10-4×1.39×910×8.6≈1.08万t/a 3、矿井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根据以上计算,矿井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为:A=Ac+Aj=30.47+1.08=31.55万t/a, 根据以上计算,采掘工作面核定生产能力为31.55万t/a。

第七节 通风系统能力核定矿井具有以下核定通风系统生产能力必备的条件1、矿井有完整独立的通风、防尘、防灭火及安全监控系统,通风系统合理,通风设施齐全可靠2、矿井采用机械通风,安装主要通风机2台,具备同等能力,并且经过具备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合格3、安全检测仪器、仪表齐全可靠4、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和使用符合有关规程规定5、采掘工作面无串联通风6、矿井瓦斯管理符合有关规程规定一、通风概况平顶山市中祥永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通风系统合理,通风设施可靠,具有完整独立的通风、防尘、防灭火及安全监控系统;矿井采用FBCDZ№14-6-2×45kw型对旋轴流式主扇通风,两台风机能力匹配,风机性能测试合格;矿井安全检测仪器仪表齐全、可靠,计量检定合格;矿井无串联通风现象;矿井瓦斯管理符合规程规定总之,矿井具备通风系统核定的条件一)通风方式、方法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抽出式二)进、回风井筒数量和风量进风井两个,即主井和副井,总进风量1580m3/min,风井回风,总回风量1620 m3/min三)矿井需要风量、实际风量、有效风量矿井总进风1580 m3/min,矿井有效风量1566 m3/min,实际需要风量1491.5 m3/min。

矿井每个用风地点的有效风量满足要求,井巷中的风速、温度全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四)矿井瓦斯等级,瓦斯和二氧化碳的绝对、相对涌出量依据“豫煤安[2008]544号文”,《河南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平顶山市部分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2010年鉴定结果全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5.33m3/t,绝对涌出量为1.85m3/min,为低瓦斯矿井全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完善、可靠依据鉴定批复资料: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永泰矿为低瓦斯矿井 (五)主通风设备运行参数,风量、风压、通风阻力、等积孔地面风机房安装FBCDZ-6-№14(B)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风量范围14.8~39.0m3/s,风压范围820~2020Pa每台风机配用YBFh280S-6型防爆电机,功率N=2×45kw,转速n=980r/min,电压V=380v矿井等积孔与风阻矿井等积孔计算公式: 式中:A——矿井等积孔,m2;Q——矿井总回风量,m3/s;h——矿井通风阻力,Pa矿井总回风量为Q=26m3/s,其通风阻力h=682.57Pa,则矿井等积孔与风阻值分别为: =1.18426 m2=1.00971ns2/m3矿井等积孔、矿井风阻值来看,平顶山市中祥永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的通风难易程度属中等。

根据AQ1028-2006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中规定,矿井风量在3000m3/min (50m3/s) 以下时,矿井总阻力要小于1500Pa,平顶山市中祥永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的通风阻力与网络匹配安装的两台主扇有关参数如下:风机型号制造厂家制造日期电机型号电机名称转速r/minFBCDZ-6№14(B)许昌广运工矿设备有限公司YBFh280S-6三相异步电动机980风叶角度额定风量m3/s额定风压Pa额定电流A额定电压V频率Hz功率kw14.8--39820--2020380502×45表1 对旋轴流式主扇的技术参数(六)分区通风情况本矿井为采区开采,不分片盘和水平采掘工作面实行独立通风采掘工作面不存在串联通风、扩散风以及微风、无风、瓦斯超限作业二、计算过程及结果按照永泰矿年产量30万t/a标准规定应用方法(由里向外核算法)进行核定一)矿井需要风量计算永泰矿现有采煤工作面两个,其中一个为备用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中央泵房和变电所1、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1)按气象条件确定需要风量二1-21010工作面:Q采气=268.8×1.5×1.0×1.05=423m3/min二1-21040备用工作面:Q采气=423×1/2=211.5m3/min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m3/min;(按照放顶煤采煤工作面)Q基本——60×工作面控顶距×工作面实际采高×工作面有效断面系数(70%)×适宜风速(不小于1m/s);Q基本=60×3.2×2×0.7×1=268.8 m3/min;K采高——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二1煤采高2m(放顶煤煤厚6.2m)取1.5K采面长——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二1煤走向长95m,系数取1.0;K温——采煤工作面温度调整系数,温度一般为22℃,取1.05(见表)。

表2 K采高——回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采 高<2.02.0~2.52.5~5.0及放顶煤面系数(K采高)1.01.11.5表3 K采面长-——回采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回采工作面长度(m)80~150150~200>200长度调整系(K采面长)1.01.0~1.31.3~1.5表4 K通—回采工作面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回采工作面空气温度(℃)采煤工作面风速(m/s)配风调整系数(K温)<201.01.0020~231.0~1.51.00~1.1023~261.5~1.81.10~1.2526~281.8~2.51.25~1.4028~302.5~3.01.40~1.60(2)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计算二1-21010工作面:Q采温=60×1.1×4.8=316.8 m3/min二1-21040备用工作面:Q采温=60×1.1×4.8÷2=158.4 m3/min式中 V采——采煤工作面风速,取1.1m/s;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m2;(3).按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需要风量每人供风≮4m3/minQ采人=4×60=240 m3/min式中 N——工作面最多人数,两个工作面在交接班期间均为60人。

永泰矿现使用乳化炸药,可不考虑其风量计算4)按风速进行验算二2煤:72<Q采<1152式中 S——工作面平均断面积,m2通过以上计算及验算,每个采煤工作面需风量取最大值计算结果详见表5备用工作面应满足按瓦斯、二氧化碳、气温等规定计算的风量,且最少不得低于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50%备用工作面按实际需要风量最大的采煤工作面的一半来进行计算因此,按照风量验算取最大值,备用工作面需要风量为211.5m3/min1、 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根据每个工作面是煤巷或者岩巷而确定该矿井需要进行风量计算的掘进的工作面有:二1-21050机巷和二1-21050风巷核定方法及过程如下:表5 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表参数单位二1-21010工作面二1-21040备用工作面最大控顶距m3.23.2采高m2.02.0S采m24.84.8V采m/s1.11.1K采高1.11.0K采面长1.01.1K温1.11.1N个6060Q基本m3/min268.8134.4Q采气m3/min423211.5Q采温m3/min316.8158.4Q采人m3/min240120Q采速m3/min72~115236~576Q采m3/min423211.5合计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634.5m3/min(1).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二1煤:Q掘=100×q掘×K掘通Q掘=100×0.2×0.9=18m3/min式中:Q掘——单个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q掘—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的绝对涌出量, m3/min;K掘通—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0.2/0.22=0.9),根据2007年8月瓦斯等级鉴定结果, 掘进工作面日最大瓦斯涌出量0.2 m3/min,月平均日瓦斯涌出量是0.22,(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与月平均日瓦斯绝对涌出量的比值)(2)、按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计算需要风量岩巷掘进:Q掘= Q扇×Ii+60×0.15SQ掘=180×1+9×6=234 m3/min煤巷掘进:Q掘= Q扇×Ii+60×0.25SQ掘=180×1+15×5.4=261 m3/min式中:Q扇—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JBT—52-11KW局扇,吸入风量180m3/min;安设局部通风机的巷道中的风量,除了满足局部通风机的吸风量外,还应保证局部通风机的吸入口至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之间的风速岩巷不小于0.15 m/s、煤巷和半煤岩巷不小于0.25 m/s,以防止局部通风机吸入循环风和这段距离内风流停滞,造成瓦斯积聚;Ii—掘进工作面同时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台数(1台)S—掘进工作面的断面积(煤巷5.4m2,岩巷6 m2)(3)、按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风量每人供。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