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2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3)初步学会写调查报告,围绕课题制作学生作品2、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与其利用、保护等信息;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2)在学习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与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3)认识网络资源在学习中的作用二、教学难点:1、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探究活动的开展;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引入]你知道哪些有关水的成语?[回答]水到渠成、水滴石穿、水落石出、水涨船高、水泄不通、车水马龙……[讲解]可见人们对水是很有感情的[视频]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水的配乐风景片学生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壮观的水画面对本课题产生无限的遐想转折播放水受污染的图片与缺水的图片。
[过渡]大自然的水景是多么壮观,但是却存在着如此不和谐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板书]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学生阅读教材,多媒体投影抢答容(逐题展示):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A、51% B、61% C、71% D、81%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A、江湖 B、海洋 C、冰川 D、溪流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A、2.23% B、2.33% C、2.43% D、2.53%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A.50多 B.60多 C.70多D.80多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A.第二 B.第四 C.第六 D.第八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 )A、印尼 B、巴西 C、美国 D、中国7、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 )A、1/2 B、1/3 C、1/4 D、1/58、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 )A、 B、 C、 D、9、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A、3月22日 B、4月22日 C、6月4日 D、7月4日10、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 )A、 B、 C、 D、11、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A、1亿 B、3亿 C、5亿 D7亿12、南水北调工程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 )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金沙江[提问]地球上71%覆盖着水,为什么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缺水的危机?[讨论]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
[小结]原因: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过渡]水资源如此短缺,我们该如何爱护水资源呢?多媒体投影自学提纲:1、我们怎样爱护水资源?2、水体污染是什么?它的来源有哪几部分?3、水体污染的危害性有哪些?4、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多媒体投影:有关水污染而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图片和报道 (在师生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完成以下课程容[板书]二、爱护水资源[小结]1、节约用水: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2、防止水体污染:(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2)水体污染源:①工业污染②农业污染 ③生活污染 ④其他污染(3)水体污染的危害: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4)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工业三废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讨论]1、自来水收费项目中包含污水处理费?2、目前海水淡化能否作为人类应对淡水短缺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教材p71-72容)[小结]1、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必须处理再排放。
2、海水淡化成本很高,目前尚不能推广拓展:1、投影我国的"节水标志"世界水日时间,中国水周时间2、请你们谈谈自己的节水经验,在爱护水资源方面,你做的有哪些不妥的地方吗?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那些收获?跟大家说一说布置作业:基础训练教学反思:课题2 水的净化(22)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⑴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⑵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2、 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对农村与自来水厂对水的净化方法的讨论与探究,了解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这种净化水的方法;⑵通过对硬水危害的探讨 ,让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必要性,并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增强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的欲望;⑵在课堂实验以与家庭小实验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探究精神二、教学重点:了解硬水、软水的区别, 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方法三、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过滤和蒸馏的实验操作技能四、教学准备: 1、准备好一杯浑浊的河水;2、准备过滤、蒸馏所用的仪器、药品以与过滤实验中代用品;3、准备肥皂水、硬水和软水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习情景:[展示]一杯浑浊的河水[讲解]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含有许多可溶性的和不溶性的杂质。
[讨论]怎么把这杯水变成干净的水呢?[板书]一、净化水的方法:1、静置沉淀,吸附沉淀[演示]实验4-1[观察]学生观察记录填写p75表格[板书]2、过滤[演示]实验4-2(边操作边讲解)[讨论]教材p75的讨论[小结]1、过滤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指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二低:一是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漏斗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一是烧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二是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一边;三是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壁2、用布代替滤纸,用塑料漏斗代替玻璃漏斗[讨论]如果过滤后仍然浑浊,是什么原因呢?[小结]滤纸破损,漏斗液面超过滤纸,仪器不干净[提问]经过沉淀、过滤净化后的水看上去比较澄清了,这水是纯净物吗?[回答]不是水中还有可溶性的杂质[阅读]教材P75图4-17[演示]在水中滴一点红墨水,然后再加入活性炭,最后过滤[板书]3、吸附:能除去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还能除去臭味和色素[过渡]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水的?(播放视频)[小结]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讨论]1、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沉淀、过滤、吸附分别除去什么杂质?2、各步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结]1、各步除去的杂质(1)沉淀:除去不溶性杂质。
2)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3)吸附:除去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以与臭味和色素2、各步发生的变化沉淀、过滤、吸附是物理变化,消毒有化学变化[出示]热水瓶中的水垢[讲解]这是由于饮用的井水是硬水,那么什么是硬水呢?[板书]二、硬水和软水1、概念: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出示]一瓶硬水,一瓶软水[提问]硬水和软水如何来区分呢?请阅读教材p76实验4-3[演示]实验4-3[观察]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板书]2、检验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讲解]硬水的危害[提问]有什么方法可以除去水中的钙、镁化合物,使硬水变成软水呢?[讲解]工业上和科学实验中软化硬水的方法很多,生活中可通过煮沸水也可降低水的硬度,工业上和科学实验中把水蒸馏也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板书]3、蒸馏 [演示]实验4-4 蒸馏硬水,并检验蒸馏后水的硬度(或播放视频)[小结]通过蒸馏,既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又能够降低水的硬度课堂小结: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其中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布置作业:基础训练教学反思:课题3 水的组成(2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2)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的态度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1.电解水的实验2.确定水的组成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与归纳总结的能力2.使学生充分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教学过程[展示]一杯水 [问题]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你们了解它吗?[讲解]让我们看看古人是如何认识水的!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元素,水就是一种元素以前,欧洲科学家也一直把水看作是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末,人们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过度]人们认识水的组成是从研究氢气的燃烧开始的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氢气[演示]实验4-5,学生实验现象[讨论]p79的讨论点燃[小结]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氢气 + 氧气 水 [小结]氢气的性质;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过渡]古人认为水是一种元素,那么水可以分解吗?让我们从科学实验中寻找答案![板书]一、水的组成1、水的电解[演示]p80水的电解实验(教师边实验边说明实验方法)[观察]学生观察并记录情况[设问]化学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判断水是否分解,还得找出实验中生成的气体到底是什么气体?生成的气体会是水蒸汽吗?[提问]大家能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两支玻璃管中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吗?[演示]验证两极产生的气体[观察]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讲解]实际上这个问题,早在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发现水可以分解,产物为氢气和氧气通电[阅读]教材p81的资料[板书]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水 氢气 + 氧气通电[讲解]边讲解边板书板书[板书]水 氢气 + 氧气 H2 O2 ? 氢元素 氧元素[提问]从上面的分析,你能推断出水是有什么元素组成的?[小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根据精确的实验测定,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因此水可以表示成H2O。
[板书]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可以表示成H2O[提问]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水电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阅读]教材p81图4-26和第二段容[投影]动画演示水的分解[转折]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水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组成与水的组成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虑)[回答]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而水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投影]你能说出以下物质是由几种元素组成的吗?①铁(Fe) ②氧气(O2) ③过氧化氢(H2O2) ④高锰酸钾(KMnO4) ⑤四氧化三铁(Fe3O4)[讲解]化学中把这种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板书]二、纯净物的分类1、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2、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讲解]教师指出学生书写的一些物质:CO2、P2O5、Fe3O4、MnO2、CO、SO2......,[提问]大家发现这些物质的组成有什么特点?[讲解]化学中把这些物质归为一类,叫做氧化物[板书]3、氧化物: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归纳]物质的分类 单质:Fe、O2纯净物 氧化物:H2O2、Fe3O4、CO2 化合物 物质 其它:KMnO4、KCl混合物:空气、河水[讲解]单质、化合物以与氧化物就是根据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来进行分类的,可见分类的方法在化学科的学习中运用的非常的多。
物质家族丰富多彩,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这些物质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知道了水是由氢(H)、氧(O)两种元素组成的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我们还了解了单质和化合物以与氧化物的概念布置作业:基础训练教学反思: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25)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2)了解化学式与其意义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学式的引入,对学生进行实事的科学态度的教育2)让学生学会对已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初步运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讨论,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 (2)正确理解化学式的意义难点:对化学式涵义的理解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过程[引入]世界由形形色色的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那么由元素组成的物质用什么表示呢?[复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写出以下物质的符号;氧气、氮气、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过氧化氢、水、高锰酸钾、氯酸钾、氯化钠O2、N2、P2O5、SO2、H2O2、H2O、KMnO4、KClO3、NaCl[讲解]刚才我们写的这些符号,在化学中叫做化学式。
引出化学式的概念)一、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是物质组成的式子[思考]纯净物的组是固定的,那么,表示每种纯净物组成的化学式可能有几个?分组讨论以上所写的化学式表示的意义,重点以水的化学式为例[阅读]教材P83图4-27讨论得出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宏观、微观),[板书]2、化学式的意义(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一个分子(3)、表示这种物质有那些元素组成(4)、表示一个分子有哪些原子构成[练习]说出以下化学式的意义:O2 、SO2[思考]完成教材P81“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元素符号周围不同位置上数字的意3、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1)、元素符号前的数字只表示原子的个数(2)、化学式前的数字只表示分子的个数(3)、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脚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练习]1、说出以下符号与数字的意义2O O2 H2O 2H2O2、说出以下符号中[过渡]如果我们知道了组成物质的元素,能否准确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板书]4、化学式的写法、读法(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读法[提问]什么是单质?(追问:单质的化学式怎样书写?)稀有气体 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例: He 、Ne(读作“某气”)金属 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例: Fe 、Cu 、 C 、 S 、 P单质 固态非金属 (读元素名称)气态非金属 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的数字 .例:H2、O2、、N2、O3(一般读作“某气”)[板书](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读法[提问]什么是化合物?[阅读]教材p84容[小结]①氧化物:写法:另一元素在前,氧元素在后如:HgO、SO2、Fe3O4 读法:氧化某 几氧化几某②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写法:金属元素在左,非金属元素在右:如:NaCl、ZnS、KCl 读法:某化某,有数字读出数字[练习]教材p88习题1、2的(1)、(2)、(3)课堂小结:布置作业:P87 2、4课后反思: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26)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并能利用化合价推出化学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遍化合价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学重点、难点:化学式的书写重点;化学式的书写难点:化学式的书写教学过程[复习]化学式CO2的含义?[过渡]前面我们说过,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因此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而不能凭空想象,主观臆断,除依据实验结果写化学式外,我们还可以应用元素化合价来推求化学式。
什么是化合价? [讲解]我们知道,化合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在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如果不是这个个数比,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看以下表格物质HClH2ONaClFe2O3原子个数比1:12:11:12:3[提问]通过此表格,你得到那些信息?[回答]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化学式,原子的个数比可能也不相同[板书]一、化合价1、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过渡]如何用化合价确定化学式中原子的数目呢?这就需要先了解有关元素的化合价与化合价规律[讲解]化合价是根据元素的性质以与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情况规定的[阅读]教材P85表格了解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讲解]表格中有一些特殊符号,如OH、CO3、NO3、SO4 ,这些原子集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化学中把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也叫做根[板书]3. 原子团:像OH、CO3、NO3、SO4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也叫做根[展示]化学式 Ca(OH)2 CaCO3 Cu(NO3)2 BaSO4 Fe(OH)3[讲解]这些化学式中都有原子团,原子团也有化合价[阅读]教材P85容[小结]2、化合价规律。
[板书]①金属一般显正价非金属一般显负价②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③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④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过渡]化合价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我们必须记住它,然后才能应用它化合价数字比较枯燥,如何去记住这么多的化合价呢?我们可以采取编成口诀[板书]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要记清;铜汞二价最常见[过渡]化合价怎么表示呢?000+1-2[板书]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1 OH SO4 NH4 O2 Zn Fe [过渡]我们学习化合价有什么实际应用呢?[板书]二、化合价的应用1、利用化合价写离子符号[练习]用化学符号表示:①正一价的钾元素②两个钾离子③负二价的硫酸根④硫酸根离子⑤铁离子⑥亚铁离子⑦3个碳酸根离子[设问]化合价的表示和离子符号有什么区别呢? 化合价离子表示方法 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左符号右数目(1要写) 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左数目右符号(1不写)符号+2-2+3 Al、 O、 Mg Al3+、O2-、Mg2+联系 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离子的电荷,通常数值相等,正负相同,位置不同,写法相反2、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依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
例1、计算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x-2解:SO3 x+(-2)×4=0 x=+6-2+1x例:2、计算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解:KMnO4 +1+x+(-2)×4 = 0 x= +7练习:计算以下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Cl2 HCl HClO HClO3 HClO42、已知化合价书写化学式依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方法:一写元素,二标价,三交四约五检查例1:已知磷为+5价,氧为-2价,写出磷的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5 -2P O→P2O5 检查:(+5)×2 +(-2)×5=0例2:已知铁为+3价,硫酸根为-2价,写出硫酸铁的化学式注意原子团要看成一个原子) +3 -2Fe SO4→Fe2(SO4)3[练习]1、写出氧化铁、氧化亚铁、硫酸铝的化学式[小结]化合物命名的规则:某化某:指该物质中含两种元素某酸某:指该物质中含“某酸根”原子团氢氧化某:指该物质中含“氢氧根”原子团“某化亚某”,“某酸亚某”,“氢氧化亚某”:指该物质中正价元素有两种化合价,且取该元素较低的化合价。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正确书写化学式的关键是什么?你们有什么诀窍?布置作业:教材P89习题3、4、5、6基础训练教学反思: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三课时)(27)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来求原子的组成(2)、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难点: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过程[复习]1、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2、以下粒子各表示什么意义?(1)2H (2)H2O (3)2CO2[过渡]原子的质量很小,故我们采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那么由原子构成的分子,质量仍然很小,又如何表示呢?引出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板书]三、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Mr)(一)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质量总和[板书](二)有关计算1、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例题1:求出以下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N2 (2)Cu(OH)2解:(1)Mr(N2)=14×2=28(2)Mr[Cu(OH)2]=64+(16+1)×2=98[练习]1:计算以下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CO2 (2)2CO2(3)、Ca(NO3)22、计算组成化合物中的各元素的质量比:例题2:计算(1)、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2)、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解:(1)在H2O中 m(H) ∶m(O) = (1×2)∶16(2)在NH4NO3中m(N)∶m(H)∶m(O)=(14×2)∶(1×4)∶(16×3)=28∶4∶48=7∶1∶12[练习:2:(1)计算S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计算CO(NH2)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归纳]在化合物AmBn中:m(A)∶m(B)=(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例题3:(1)计算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2)计算NH4NO3(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解:(1)H% =×100% = 11.1%(2)N% = = 35%[归纳]在化合物AmBn中:A的相对原子质量×mA%= ———————————×100% AmBn的相对分子质量[练习]3:(1)计算S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计算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A元素的质量[归纳] A%= ———————————×100% AmBn化合物的质量 [变形]A元素的质量 = AmBn化合物的质量×A%AmBn化合物的质量 = A元素的质量÷A%[练习]4:已知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试计算:(1)、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2)、H2SO4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H2SO4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4)、98g硫酸中含氧元素多少克?(5)、多少克硫酸中含氧元素32g?(6)多少克水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与49g硫酸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课堂小结:学完本课,你知道利用化学式的计算要注意哪些方面?要注意计算格式,要查对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要算准。
布置作业:教材P87:7、8、9、基础训练教学反思:1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