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1、理解词语伯牙绝弦 知音伯牙绝弦:绝,断绝因为子期死了,伯牙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了比喻知己丧亡后,自己弃绝某种专长爱好,以示悼念知音:理解自己心意,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2、课文特色:① 恰当停顿,读出韵味: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② 借助注释,读通读懂:3、理解重点句子,感悟含义:重点句子理解品读①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善哉”,太好了若”,好像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听得(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读了这个句子,我们对“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有了更真切、更形象的了解伯牙琴技出神入化,钟子期欣赏水平同样高超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伯牙弹奏的精妙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钟子期能真正听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钟子期能真正理解情投意合,这才是知音啊!③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破琴”,把琴摔碎知音",理解自己心意,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这里指伯牙把钟子期当做自己的知音.“复",再,重新钟子期死了),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黯然神伤,毅然决然地“破琴绝弦”,这是何等悲壮而又感人的行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令人动容千百年来,“知音”的典故不但在华夏大地传为美谈,而且名扬海外.《月光曲》1、课文相关链接: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钢琴家,他的音乐创作,集古典派大成,开浪漫派先河,对欧洲音乐艺术的革新与发展,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著名的钢琴奏鸣曲.课文写的是关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一个传说.“传说”是指民间流传的故事,不一定确有其事但是,民间传说能够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好恶.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贝多芬是一位深受人们敬仰和爱戴的伟大的音乐家。
2、词语理解:断断续续 陶醉 苏醒断断续续:时断时续,本文指琴声不连贯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课文中指优美的琴声让兄妹俩听得入迷,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苏醒:昏迷后醒过来.课文中指穷兄妹俩从美妙的音乐中回过神来3、了解文章线索,理解重点句子,感悟作者情感:(1)文路整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贝多芬曾经谱写过《月光曲》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贝多芬在茅屋外边听见琴声第三部分(第4—7自然段)讲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琴.第四部分(第8—10自然段)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2)重点句子理解品读①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乐会入场券太贵,咱们又太穷”这句话中含有的不安和痛楚之意,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这句“随便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也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是啊,生活本来就已经很艰难了,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多么奢侈而又无望的事啊!学习本句,要侧重对语意的领会。
反复朗读,领会句子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②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句子中的两个“您”读起来语气不一样,第一个“您”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后来她作出了判断,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能做到,因此第二个“您"在语气上就很肯定了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顿时而生.③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清幽”,秀丽而幽静在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都是那么朦胧,那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富有诗情画意这样的美,使人忘记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这样的想法,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④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微波粼粼”,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霎时间”,极短的时间.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的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劲的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也变得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清新、梦幻的境界,优美、和谐的曲调,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超的技艺⑤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恬静”,形容盲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她的脸上是“恬静”的,心里是舒适、安逸的.“仿佛”,是指哥哥看到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波涛汹涌”,波浪猛烈地向上涌.“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又是多么光明、美好的景象,这正是兄妹俩所向往的情景。
贝多芬的琴声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音乐,真的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4、体会课文特色,分清课文中的具体事物与联想在第8、9自然段中,你知道哪些语句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吗?如贝多芬面对纯洁、善良、酷爱音乐的盲姑娘,思绪万千,心情激荡,决定再给她弹一首曲子.这时,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屋里显得格外清幽这些句子描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贝多芬此时弹起的《月光曲》,正是从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音乐联想而那微波粼粼的海面景象,仿佛是穷兄妹俩淳朴、美丽、善良、勤劳的美好情操;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这波涛汹涌的海面,仿佛是贝多芬在替兄妹俩向不平等的社会提出的抗议,为兄妹俩鸣不平.如果去掉这些联想的句子,只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这段文字就失去了一大半的美四、课外拓展:1、查找有关古今中外关于交友的名言佳句,体会人们对友情的珍视.2、查找关于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的诗文3、拓展阅读:伯牙学琴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在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只是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想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4、聆听《月光曲》 习题精练一、看拼音,写词语yōu jìng rù chǎng quàn là zhú( ) ( ) ( )mò shēng máng rénﻩ qín jiànﻩﻩ( ) ( ) ( )yì lǚ tián jìng jì lù( ) ( ) ( )wēi bō lín lín bō tāo xiōng yǒng( ) ( ) (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茵( ) 券( ) 腊( ) 屡( )菌( ) 卷( ) 蜡( ) 缕( )吨( ) 谱( ) 盲( ) 醒( )纯( ) 普( ) 育( ) 醉( )瞎( ) 恬( ) 键( ) 涛( )割( ) 括( ) 健( ) 滔( )三、读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不正确的划去.1、他沿着弯弯曲曲(qū qǔ)的小路向前走,忽然从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弹的正是他写的曲(qū qǔ)子2、盲姑娘从琴声中知道,给她弹曲子的(de dí)人的(de dí)确是贝多芬3、盲姑娘从美妙的乐(yuè lè)声中感受到了快乐(yuè lè)四、照样子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词语.一(朵)玫瑰 (洁白)的云朵 (认真)地听讲 一(架)钢琴 (辽阔)的大海 (悠闲)地散步一(首)曲子 (幽静)的月光 ( 仔细)地听着一(间)茅屋 (洁白)的浪花 (悄悄)地走来一(支)蜡烛 (美妙)的琴声 (飞快)地跳跃一(层)轻纱 (美丽)的小镇 (认真)地弹奏五、用直线连接可以搭配的词语。
幽静的ﻩﻩ烛光微弱的 ﻩ月光清幽的ﻩﻩ琴声雪亮的 ﻩ小路美妙的 ﻩ浪花六、读下面两组句子,在意思正确的句子后面打“√"1、盲姑娘看见贝多芬走进了自己的屋里 )盲姑娘听见贝多芬走进了自己的屋里 )2、盲姑娘仿佛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盲姑娘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元帅的马元帅是一军之主,他的坐骑当然也是百里挑一的战马勇勇因为“长一丈,高八尺,全身无一根杂毛”,并在实践中练就一身铁胆和奔跑如飞的本事,而被元帅一眼看中,成为令人羡慕的“帅马"元帅干的是“运筹帷幄”的活儿,偶尔用马也不过是巡巡营房,察看地形而已勇勇以前冲锋陷阵惯了,开始还自叹“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过慢慢也就习惯了.它想:“以前拼死拼活不就是想博个功名吗?现在轻轻松松且比以前风光得多上次军队凯旋,皇帝亲自出城郭迎接得胜之师,勇勇走在万马之前,俨然是马中之帅,那得意劲儿就甭提了勇勇越发懒散了,有时元帅叫士兵带它去练练腿,它也只是小跑一阵就回来,士兵也不敢对它怎么样有一次,前线被敌人突破,兵败如山倒,危及大本营元帅骑上勇勇,带领侍卫赶紧撤退勇勇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仍是奔跑如飞,实际上它也是尽了全力的,可元帅不得不换了另一匹马。
勇勇一下就被甩在了后面,渐渐地又落在了“退”兵“退"马的后面再后来,勇勇不再是马了,而是八大块香喷喷的烤肉1、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战马勇勇因为在实践中练就一身铁胆和奔跑如飞的本事,成为了“帅马".之后它骄傲起来了,不爱练习了,也变得越发懒散.一次,元帅骑着它要撤退,可它怎么也跑不动,最后元帅只好骑别的马,它则变成了烤肉2、勇勇由一匹奔跑如飞的战马变为“八大块香喷喷的烤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勇勇骄傲、不练习、居功自傲3、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骄兵必败、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要继续努力,勤加练习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本文来自:经典语录网(),原文地址:本文来自:经典语录网(),原文地址: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本文来自:经典语录网(),原文地址:试题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幽静 入场券 蜡烛 陌生 盲人 琴键 一缕 恬静 记录 微波粼粼 波涛汹涌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莱茵河 入场券 ﻩ腊月 ﻩ屡次细菌 ﻩ画卷 ﻩ蜡烛ﻩﻩ一缕几吨 ﻩ谱写 盲人 醒目单纯 ﻩﻩ普通ﻩ 培育ﻩ 醉人 瞎说ﻩ 恬静 ﻩ琴键 ﻩ波涛 割麦 ﻩ 概括 健康 ﻩ 滔滔不绝 三、读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不正确的划去。
1、qū qǔ2、de dí3、yuè lè四、照样子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词语架 ﻩ辽阔 悠闲首 ﻩ幽静ﻩﻩ仔细间ﻩﻩ 洁白 ﻩ悄悄支 ﻩ美妙ﻩ 飞快层ﻩﻩﻩ美丽ﻩﻩ认真五、用直线连接可以搭配的词语.六、读下面两组句子,在意思正确的句子后面打“√”1、盲姑娘听见贝多芬走进了自己的屋里 √ )2、盲姑娘仿佛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战马勇勇因为在实践中练就一身铁胆和奔跑如飞的本事,成为了“帅马".之后它骄傲起来了,不爱练习了,也变得越发懒散一次,元帅骑着它要撤退,可它怎么也跑不动,最后元帅只好骑别的马,它则变成了烤肉2、围绕勇勇骄傲、不练习、居功自傲等方面回答3、围绕骄兵必败、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要继续努力,勤加练习等方面回答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59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