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第二叙事曲演奏分析 何杰莹肖邦简介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钢琴曲,包括:十多部波兰舞曲、4部叙事曲、前奏曲、27首钢琴练习曲、4部谐谑曲、32首夜曲、59首玛祖卡……因此,他被誉为“钢琴诗人”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精致的小品,这些作品大多优美、文雅、富有歌唱性肖邦一生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题材的钢琴曲他是第一个把叙事曲这一体裁运用到钢琴曲创作上来的作曲家这四首叙事曲写于1831至1842年之间,正是肖邦充满青春朝气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肖邦创作上的高峰期他的四首叙事曲规模宏大、具有史诗性、戏剧性四首叙事曲原诗内容简介:第一叙事曲(op.23),g小调故事讲的是立陶宛英雄伍连罗德,在一次宴会上意气风发的饮酒后,向客人说了一个故事:摩尔人在战役中败给西班牙人为报复他们,便假意和西班牙人说话而传染黑死病与麻疯病给西班牙人但要这么做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自己要染上这些病当宾客听到要如此,个个大惊失色伍连罗德说:“若立陶宛人有一天也遭到与摩尔人相同命运,我也会与他们一样,不顾我个人的生死,给敌人一个死的拥抱。
第二叙事曲(op.38),F大调讲的是湖面是平镜如滑的,夜晚的星星照在湖上极美湖在很久以前是座城市,因为被鞑靼人围攻而陷落城中少女誓死不愿受辱,向天跪地求死此时地面突然裂开一个大洞,形成一湖,少女们跳到湖中自尽天神把少女变成湖边的花,凡触到花的人不久都会遭到不幸死亡的命运……第三叙事曲(op.47),降A大调故事标题为“水妖”一个年轻人在湖边遇到一位女孩,两人一见钟情年轻人对女孩发誓将永远爱她,但女孩怀疑他的爱情而离他远去然后,女孩一变成为姿色迷人的水妖,再度出现在年轻人面前年轻人禁不住诱惑忘记了誓言水妖大怒,拂袖而去年轻人一路追赶,却不慎跌入湖里溺毙……第四叙事曲(op.52),f小调故事标题为“三兄弟”某个村落有兄弟三人,他们奉父亲之命到远方去寻宝然而时间逝去,三人却全无音讯……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父亲以为三人都死了……直到有一天,三兄弟突然带著宝藏与妻子一起衣锦还乡……肖邦的的叙事曲深受密茨凯维支叙事曲的影响在《肖邦—其人与其音乐》中指出,“肖邦的《第一叙事曲》是根据《康拉德 华伦洛德》而写,《第二叙事曲》是受密茨凯维支的《魔湖》的影响而写的《第三叙事曲》则是根据密茨凯维支的《女水妖》所写成。
而《第四叙事曲》是受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三个布德里斯》的影响而写的肖邦第二叙事曲演奏分析肖邦第二叙事曲开始,是如诗般的奏鸣曲形式Andantino的标记,需要我们在弹奏时要带有叙事性,并要显的从容不迫同时注意踏板的运用,这里踏板不应踩满,而是适合使用半踏板,以保证旋律的连贯而又不会过于的饱满同时要注意多声部出现时主旋律永远要处于明显的位置整段要求弹奏的平静而有起伏感 第一部分从容的、如诗般的旋律结束后,紧接着是一段极板Presto con fuoco这意味着旋律从平静的变得动荡不安的在这一段中,右手琶音式的下行和八度的上行,使旋律如波浪般的起伏,在弹奏时要注意每个音之间的连贯与平稳,左手八度音程和分解和弦似的上行使低声部更加有力,两声部形成风暴似的音响效果同时要注意渐强减弱的旋律走向 之后旋律在这里逐渐走向高潮右手旋律半音阶式的上行与左手半音阶的上行形成鲜明对比,由此旋律再次推上高潮之后旋律再次在低声部出现,低声部浑厚的音响效果使旋律推上最高潮弹奏此段时,要注意右手双音程颤音的均匀 经过一系列激烈的动荡后,情绪逐渐平静下来,最后,重现开始如诗的安静最后在安静的情绪中结束本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