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人物造型及服饰艺术品鉴之(2)----宝钗篇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9MB
约16页
文档ID:156968237
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人物造型及服饰艺术品鉴之(2)----宝钗篇_第1页
1/16

薛宝钗的造型是原电视剧中公认的佳作,高贵,大气,丰满衣饰色调较黛玉偏深,因为人物的身份毕竟是待字闺中的千金小姐,所以就起用了朱红,金黄,玫瑰紫,洋红,鹅黄,米白等兼具了柔和与华贵的颜色也把团花,连续等大面积的纹饰作为装饰方案,花朵也多选牡丹,芍药等鲜艳种类面料上丝,绸,纯棉,帛,纱皆有发型设计扣住了简洁二字,重神韵的表达,省去了烦琐 的点缀演员张莉自身条件非常好,因此这个造型的效果绝对是1+1大于2!  先来看定装照,也是入贾府时的基本造型.这个造型最大的亮点绝对是她身上穿的那件朱红团花披风.鲜艳的正红,大朵的牡丹,原本是极其俗艳的搭配.可是,正如大唐风韵必须是丰腴如杨贵妃者才可演绎一样,当我们端庄的宝姐姐披上它的时候,任谁,也要赞之叹之了. 和林妹妹一样,定装照上的发型和实际拍摄的时候是有出入的.请看下图,呵呵,变了吧.赞叹87红楼选角的精确与独到,看这母女俩.活脱脱就是从书中直接走出来的呀!注意薛姨妈的凤钗不带流苏珠串,暗合了她寡居的身份.我还找到了那让宝玉看得痴了过去的"雪白的一段膀子"-----不得不赞叹,宝姐姐是真正的美人,想这样的一对雪白细腻,晶莹剔透的膀子谁会不心动呢?红麝串的特写. 宝玉爱红,众所周知.宝钗如雪,肌骨晶莹.红白相映,恰如雪中红梅,玲珑生辉!瞧,这张也有.这应该是宝钗借扇机带双敲,我的最爱之一,那朵兰色绒花特别的柔美,记得吗薛姨妈说过宝丫头古怪着呢,从来不爱这些花儿啊粉的.....所以才把12朵堆纱宫花送给了其它姐妹,看来,不爱并不代表不适合,宝姐姐一样把它戴出了别样的风情.这套衣服也要说一下,可真不是一般的美啊,因为当时宝玉说她体丰如杨妃,故而怯热.羞花美人杨玉环如何能够不美丽?所以这一段戏,无论的灯光,服装,化装等都达到了宫廷繁华盛世般的绚烂.偏襟长褙子,水红撒虞美人花亮缎,粉紫镶边,翠绿水滴耳环,春意融融的组合,偏又有一份说不出的得意.这是远一点的镜头.那些精雕细琢的家具摆设也是了不得,也只有这古色古香的环境,才能为宝钗这个五百年难得一见的美女加分啊.多加几张. 这是语带讥诮时的表情.任是无情也动人,连生气都这么漂亮. 多少年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美女了....可遇不可求.这一张造型是宝钗生病在家时,周瑞家的顺路前去探望,全剧中第一场宝姐姐的重头戏.我们先来看书中的文字:"薛宝钗穿着家常衣服,头上只散挽著纂儿,坐在炕边里,伏在小炕桌上同丫鬟莺儿正描花样子呢。

"读过原著的人必定印象深刻,什么是"家常衣服"?什么是"纂儿"?估计很多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疑惑,也正因如此,宝姐姐才避免了出场即被定性的俗套写法,-------可也不要被曹公蒙蔽了,他用得乃是晋人食甘蔗,渐入佳境的妙着,这"家常衣服"和"纂儿",后面都有所交代,只是我们不注意两者之间的关系罢了.大家应该注意到的是此时宝钗正在养病,已经是两三天不曾出去,只在家中做女红......呵呵,想起来了吧,好像紧跟着宝玉就要来探望她了,而黛玉就要半含酸了....哦哦.原来如此,而那段描述我们是可以找到的啊.原来,所谓的家常衣服应当是如此模样,依照宝姐姐性情,这两场重头戏的造型不会有太大出入.我们先把原著中关于探宝钗的文字找出来: 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现在大家心里应该比较靠谱了,哦,原来这所谓的家常衣裳,应该是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和葱黄绫棉裙-----再一看那场戏的造型,与冷香丸一节的确较为接近,所以可见,87版的电视剧还是注意到了两场戏的细节照应的. 上图和下图两张图片对比,衣服就完全相同,发式也没有大变化,只是第二幅宝钗病情应有好转,所以装饰上多了一根镏金扁簪,鬓边另插了一朵绒花而已.妆容清新淡雅,虽是在病中,却没有半分憔悴之意,大家闺秀理当如是. 再来仔细看她的衣饰,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棉袄是穿了,葱黄棉绫裙子目前看不到,到是那件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是个怎生模样?----应该是考虑到观众们的审美,电视剧做了较大的改动,因为宝姐姐本身就是丰腴晶润的杨妃型美女,此时又是开春不久,身上穿了棉袄再加皮草坎肩,似嫌过于臃肿,因此将其减去.   另外,曾有许多朋友不明白蜜合色是何颜色,须知"蜜合"二字本是中药用语,即指一般做丸药时除将各色药材碾碎备用之外,还须准备蜂蜜朱砂等物,与药末和匀,团而为丸,蜂蜜起黏结,祛苦涩作用,朱砂取颜色红艳,去邪祟作用.因此蜂蜜之金黄,朱砂之丹红相掺和,应当就是所谓"蜜合"之色, 多数典籍偏重于"微黄而带红色",即为蜜合色了.而我们再看这件漂亮的棉袄时又会发现,正好相反嘛,这是胭脂红点赤金线的缎子啊!-----呵呵,应该也是考虑到上镜的问题才这么处理的.众所周知,摄影灯光一般较强,如果演员的服装色泽过于浅淡,画面上出来的效果就会黯然失色.微黄之色原本就细微,强光一打,只怕衬托得病中的宝姐姐会如林妹妹一般的虚弱了.所以,服装师做了最大的调整,保留了黄,红二色的底色,却打破了起比例,改"微黄而带红色"为"淡红而配金黄",效果就出来了,再配上银红色的内襟,这件"半新不旧"的小袄即使是20年后的今天看来,一样温婉娇媚.   再补充一点:"蜜合"二字,民间多取其"亲密和合"之谐音,所以是旧时很受人们偏爱的色泽,曹雪芹公将其用在一向清心寡欲的宝姐姐身上,其深意还多须揣测,择日更言.件衣服另一次出场是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节.如图,我想感叹的是,原剧的造型师,服装师史延芹先生在这些方面的确没有少下苦心-----插一句,9表打偶,就是题外话多-----且说史延芹,这名字取得何其好,以"史"为鉴,"延"续曹雪"芹"公一腔独有化境,是谓"史延芹"也----哈哈,史先生如果看到千万不要骂我,实在是崇拜您老到家了...... 转回正题:剧中凡诸钗同时出场的热闹剧码里,为避免"花多眼乱"的反面效果,常常给各位姐妹设计同样款式同样质地的衣服,不同的只是色彩罢了.这样以来,无论各个人物性格偏差多么大,全局的整体感依然很好.比如下图中,我们就一目了然的看出来,黛玉的粉蓝缎子直裰的设计和面料与这件几乎完全相似了.这是重头戏"宝玉受笞"一节里的造型,每次看见我都想起那首晏几道的<临江仙 >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香露玉钗风  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  酒醒长恨锦屏空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这首词写的原是作者爱慕一个美丽的女子,可惜因缘不成终于离散,佳人难再空余怅惘之情.总觉得非常适合宝钗的爱情---上片是对她的描述,”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说的不正是这幅图上的玉人吗?下片时恩义已决,似在隐喻宝玉的悬崖撒手,而宝钗纵然风情无限,也只是”酒醒长恨锦屏空”,所谓的金玉良缘,亦不过’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罢了......伤感....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象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  不记得谁说过,说宝钗乃是众裙钗中第一等的野心家-----真该让他好好品评一下曹公的原文,这样一个娇羞脉脉,真情流露的姑娘如果也是野心家的话,则宝玉口中的”国贼禄蠹”真不知要不堪到何种地步了.  正因为有真情,所以这出戏里的宝姐姐分外的娇媚动人,衣服就用了十分少见的嫩红色.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这是有着相似背景的三个主要女角色.  黛玉寄人篱下,含嗔带怨,此时又已经与宝玉共读西厢,芳心萌动,所以造型上越发飘逸.发间的粉色芙蓉极其巧妙的传达了人物对爱情的渴望.  宝钗是寄住贾府,衣食自理,造型上选用了鹅黄与金黄这两个同色浅淡结合,呜呜,必须强调是我最爱的宝钗夏季造型,褙子是从胸前便开分,衣服质料用轻纱,随风飘舞的时候,美得很啊.  再看湘云,此时的湘云,正是娇憨活泼,无忧无虑的时期,还有什么颜色会比海棠红更适合她呢?周汝昌先生很喜欢她,认为怡红院的海棠正是为她而写,这件衣服的样式其实不如钗黛,也正是这一抹海棠红,让她越发亮丽. 海棠红,湘云的御用色彩,后文有叙,不赘言.看下全身效果轻盈飘逸,不让颦颦元妃省亲夜试众姐妹.   姐妹二人都带上八翅的大凤钗,不得不说,单论外表,宝姐姐永远更胜一筹.黛玉的对称发型只在此节有,因为实在不适合她.考虑了很久,还是要这样说,不是不爱颦儿,而是心疼她在这样的环境里永远格格不入.这一张里的眉目神韵,又似唐玄宗的婉约小令《好时光》: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

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特别是那句"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更叫人思之量之,,再对比此图方可明白,所谓"宫样娥眉,郁郁秋水",理应如是.这是绣鸳鸯梦兆绛芸轩一节的造型.   藕荷色纱衫偏襟直裰配淡粉色纱裙,文秀淑贤.我最喜欢的其实是这个远景对原著的真实反映.  我们来看原文: 宝钗便顺着游廊来至房中,只见外间床上横三竖四,都是丫头们睡觉转过十锦槅子,来至宝玉的房内宝玉在床上睡着了,袭人坐在身旁,手里做针线,旁边放着一柄白犀麈宝钗走近前来,悄悄的笑道:“你也过于小心了,这个屋里那里还有苍蝇蚊子,还拿蝇帚子赶什么?”袭人不防,猛抬头见是宝钗,忙放下针线,起身悄悄笑道:“姑娘来了,我倒也不防,唬了一跳姑娘不知道,虽然没有苍蝇蚊子,谁知有一种小虫子,从这纱眼里钻进来,人也看不见,只睡着了,咬一口,就象蚂蚁夹的宝钗道:“怨不得这屋子后头又近水,又都是香花儿,这屋子里头又香这种虫子都是花心里长的,闻香就扑说着,一面又瞧他手里的针线,原来是个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宝钗道:“嗳哟,好鲜亮活计!这是谁的,也值的费这么大工夫?”袭人向床上努嘴儿宝钗笑道:“这么大了,还带这个?”袭人笑道:“他原是不带,所以特特的做的好了,叫他看见由不得不带。

如今天气热,睡觉都不留神,哄他带上了,便是夜里纵盖不严些儿,也就不怕了你说这一个就用了工夫,还没看见他身上现带的那一个呢宝钗笑道:“也亏你奈烦袭人道:“今儿做的工夫大了,脖子低的怪酸的又笑道:“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来说着便走了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因又见那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替他代刺  请看此图:比照原文,是不是"旁边放着一柄白犀麈,"? 是不是"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 是不是"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因又见那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替他代刺"?  再看那怡红院中的重重纱幕,巧夺天工的檀香木雕花滴水大床,和床下端方古朴的脚踏,塌上那双宝玉常穿的撒花蝴蝶鞋,旁边彩粉水墨山水磁鼓绣墩.........真心祝愿新版红楼比它做得更好!这一身耀眼金松鹤纹绸缎偏襟褙子也撒我的最'爱啊,曹公曾溺称宝钗为"金娃",看这一幅图,就知此言不虚了.金光富贵,姑娘们中,除了她,还有谁当得起那份大气? 这是在金钏死后去劝王夫人,看背景图案,供奉的是观世音,对联下句是"心有菩提香益清",可惜可惜,一切只让我们觉得不寒而栗....宝玉滴妈妈,无论何时出场,不管是否发言,总叫我怕上三分.再来看百年难得一见的宝姐姐撒娇!那一声”妈妈”曲意承欢,叫得黛玉立刻红了眼圈.仔细看这张图,宝姐姐可是真正如假包换的双下巴,真是不明白老天的安排,原来"胖”之一物,真得可以美到如斯地步.放眼当今影视界,想到那一根根直竖的竹竿,想到那一块块高耸的颧骨.....无语.怪不得我们总觉得影视圈里挑不出宝姐姐,有道理的,试问那些骨感美女们,谁敢胖到双下巴的地步......? 无语问苍天.。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