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数学优秀说课稿 -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卢**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33KB
约3页
文档ID:160637807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数学优秀说课稿 -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第1页
1/3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数学优秀说课稿 -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一、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表达“尊重学生,注重开展,使之‘做’数学〞的教学理念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它强调学生学习是一个现实的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意在表达“做〞数学的两方面:一引导学生“玩〞数学;二帮助学生“悟〞数学因此有意识地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开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一、 设计思路“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是浙江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是在学生能“比拟数量多少〞和“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又一类应用题教材强调“先分后合〞,通过“谁与谁比,谁多谁少,多的可以分成哪两局部〞来理解算理因此,通常的教学模式是“着重让学生理解:母鸡与公鸡比,母鸡多,母鸡的只数分成——与公鸡只数同样多的和比公鸡多的两局部,把这两局部合起来,就是母鸡的只数来解此类应用题〞但从实际的教学情况看,让一年级的学生完整地表达这一思考过程是有一定的难度。

而且,学生对为什么要分?分了过后又为什么要合很难理解,教师上课时也说不明道不清针对以上的现象,本节课设计的意图是想在强调“同样多〞与“多的局部〞的概念的根底上,抓住“母鸡比公鸡多3只〞的重点句,通过探讨“谁和谁比,以谁为标准,谁多谁少〞,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求母鸡的只数转化抽象成“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文字题〔求比5多3是几〕〞来解此类应用题,使说的过程变得简洁,以便于学生接受而且还为学生以后学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寻找单位“1〞的量作铺垫基于以上教学想法的另一个原因是教材在教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各内容之后,都出现了同类的文字题说明各类应用题与同类文字题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是否意味着生活问题与数学模型的建构相互依存针对以上的教学设想,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观察和操作,渗透“一一对应〞及“比拟〞的思想、方法,帮助理解掌握“同样多〞与“多的局部〞  〔2〕学生掌握表述解答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拟、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4〕向学生渗透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思想观点,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为力求表达“引导学生‘玩’数学,帮助学生‘做’数学〞这一教学思想,教与学主要举措为学具操作、计算机辅助教学、组织讨论探索、引导合作发现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来,构建“转化〞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理解〞或“消化〞的过程,同时通过以下的学习方法亲身体验合作的成功和愉悦〔1〕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电脑的动画演示,突出“同样多〞这一重要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动手操作的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摆“同样多〞与“多的局部〞,感悟应用题与文字题的转化统一〔3〕尝试法,教师先让学生尝试从具体实物操作中抽象成文字题,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相互讨论,相互启发,最后总结出方法 〔4〕概括的方法,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总结概括出解此类应用题的方法三、教学程序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开展水平,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开展〞的课堂教学要求,这节课的程序安排为:第一环节:引导学生“玩〞  1、开门见山地让学生按要求玩学具〔1〕摆一摆“同样多〞的两种物体,学生自由摆引导出“一一对应〞的摆法后,再次摆“同样多〞的两种物体,同桌交流检查。

〔2〕摆一摆“多的局部的物体〞,学生自由摆并演示说操作的过程第一行摆4个 ,第二行摆 比 多2个 就是 比4多2个所以摆6个主要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第二行为什么摆6个?〔比4多2是6〕〔3〕相互合作摆“多的局部的物体〞,指名演示并说过程2、教师引导得出:刚刚我们所做共同点就是算“比几多几是多少〞 第二环节:帮助学生“悟〞1、应用题教学 例 公鸡5只,母鸡比公鸡多3只,母鸡有多少只?〔1〕独立思考,尝试解题〔2〕小组合作,交流解法教师参与学习〔3〕汇报解法可能出现:用学具演示;直接说算式;转化成“比5多3是几〞等〔4〕电脑演示线段图,抓住“母鸡比公鸡多3只〞通过“谁与谁比,以谁为标准,谁多谁少〞来进一步理解算理2、引导归纳转化成文字题[设计意图:合作方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节应用题教学,也想尝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如: 从实际的问题“母鸡比公鸡多3只〞的理解:谁与谁比,以谁为标准,谁多谁少,及转化成文字题都有一定的难度,安排合作讨论等这样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提高了参与学习的效率,也便于教师的个别更重要的是在合作学习中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和交流由此引发了他们的成就感和进取心。

为学生的全面开展特别是学生的个体人格的开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第三环节:组织学生“用〞1、课后练习2、选择自己喜欢的两样物体编应用题   第四环节:指导学生“想〞1、 谈谈对这类应用题解题的感想比方请你用“难、容易、比拟难、比较容易〞选一来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2、如果是“母鸡比公鸡少3只〞你会做吗?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