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主任故事 ---开启学困生“自信”之门 平安县第二中学 郭延菊案例:我班(七年级17班)有个学生叫XX,他上课无精打采,提不起一点学习兴趣,下课生龙活虎,“喜动干戈”;老师课堂提问,他缄默无语或答非所问;家庭作业要么全留空白,要么胡乱抄别的同学的每次测验,主要科目如语文、数学都只有十几、二十几分 这孩子不仅基础太差,而且小学里就经常不交作业,缺乏最起码的上进心 我不觉从心底泛起一股凉意就这样的成绩如果走出校门,面对这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你叫他如何生存哪!只要孩子在我这里学习,我一定不能放弃他!于是我开始了围绕他的工作 首先,当然是家访了,搞清楚他的家庭情况 原来他父母亲都是打工的,平时父亲在互助给一食堂做饭,难得回来;妈妈在超市打工,特别忙 在加上父母感情不和经常闹矛盾,孩子常常受到父亲的打骂听了这些我心里一阵凉意 但是与妈妈的交谈又让我心里的凉意变成了寒意了因为他成绩太差,家里打算让他念完中学就让他辍学!我劝了两句 ,妈妈的一句话让我傻了眼,“他的成绩那样,进了高级中学也学不了,还不如在家帮忙干点活。
听了这些话,我的心情分外沉重,难道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开学校,过早地承受生活的重担吗? 他在一次班会课上告诉我他的理想是长大当一名军人,他也有自己的理想,可是他习惯成自然,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每每看到他“孤独”的身影,我都暗暗发誓,一定要带他回到班级的大家庭里来,一定要让他重拾搞好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开启他心底智慧之门针对他的情况,思虑再三,我决定从两大方面入手首先,我抓住一切机会亲近他,敞开心扉,一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 经常找他闲谈,引导他用感恩、享受的心态看现实生活……与此同时,我组织几名同学来帮助他,跟她一起玩,跟他一起做作业让他感受到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又感受到无穷的快乐! 其次,与科任老师交换意见,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他其实,他身上的闪光点还是挺多的,机灵、聪明,尊敬老师,什么时候碰见我都会问一声:“老师好” ,班级荣誉感强,在学校举办的广播操比赛中我们班能获得一等奖,每个同学都付出了汗水,尤其是张耀,虽然动作做得不太到位,但他非常卖力我抓住这些表扬他、鼓励他,说他给班上争了光。
就这样学习渐渐有了进步 在语文期中测试中,这个孩子成绩大幅度提升了, 居然考了60多分, 我非常兴奋,对他大加褒奖,并说:“看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看,这次测试你进步不少 !你看比有些平时学习优秀的同学都好呢!只要努力,你一定不会比其他同学差,你说是吗?”他高兴地点了点头但是我还是看见了他眼中多了一些自信的眼光有了这次的成功,在他以后的学习中,我始终坚持“欣赏、夸奖、鼓励”的方针他的成绩也一步步上升 在第三次数学月考中他居然考了40多分,我又在全班同学面前鼓励他,希望他能继续努力,争取及格,他的眼里满是喜悦可是当他管不住自己或作业难度较大时,他有时还会偷懒,因此这需要老师们更加耐心、细致的由此对于学困生,我感悟出了以下两点:首先, 奉献爱心,增其自信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对于那些学困生,特别是留守的学困生,教师应给他们更多的爱,经常鼓励、帮助、督促他们,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其次, 运用赏识,促其发展。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缺点,学困生也并非一无是处,对于学困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很微弱的闪光点,很微小的进步,我们教师要即时加予引导肯定,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与动力,他的提高就变得轻松、容易多了 爱心与赏识,转变了XX同学,也给我这个班主任带来了无限的欣慰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