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具有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以人本主义为基石的人类文明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中,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其实都是有关人间英雄和氏族首领的英雄事迹的文学表述在经过后人加工的中国上古神话中,神话的因素与历史的因素以传说的方式奇妙地结合起来了神话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中华的先民们确信文化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这种文化就必然以人为其核心追求人格的完善,追求人伦的幸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便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中华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是衡量万物价值的尺度,人的道德准则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源于人的内心先民的这种思维定势为中华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中华的先民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仿效的对象;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树来实现生命的不朽;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只要对中国古代艺术进行历时性的考察,就可以清晰地看出随着时代的推进,人本精神越来越成为占压倒优势的价值取向以诗歌为例,从先秦以来,人们强调诗歌源于人间的生活,是人们喜怒哀乐的自然表现正是在这种文化土壤中,“诗言志”成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
在中华先民们看来,诗歌完全是抒写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文化形态,非人间的内容在诗国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人本精神就是中华诗国的核心精神正因如此,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便是个人抒情的性质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思想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儒家思想并不轻视个体的意义,他们那么重视修身养性,正是着眼于个体人格的建树孔子深为赞赏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生活状态,正是充满抒情意味的诗意人生与儒家相反,老子和庄子从另一个方面实现了人生的诗化老、庄是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的,他们所追求的是超越现实环境的精神自由儒、道两家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除诗歌以外的其他样式也不例外例如《史记》本是史传文学,但因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而被鲁迅称为“无韵之《离骚》”元杂剧《西厢记》本是敷演故事的戏曲,长亭送别时崔莺莺主唱的套曲,不是优美的抒情诗又是什么?小说《红楼梦》堪称封建时代社会生活的全景图卷,但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如宝黛爱情等无不写得优美如诗西方的文艺理论家着意于绘画是空间艺术而诗歌是时间艺术的辨析,而中国的艺术家却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融通境界津津乐道这说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整体上带有浓重的抒情性质,它是无数中华先民充满个性的灵心慧性所创造的作品的集合。
摘编自莫砺锋《人本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底蕴》)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的神话传说折射人间现实,先民会将对现实英雄的崇拜寄托在神话人物身上B.先民对自身创造文化充满自信,因此中华文化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身、他人、自然的关系C.“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脱离现实的诗歌是一定得不到先民的认可的D.儒家与道家以相同的态度、方式追求诗意人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以诗歌、戏剧、小说等文学体裁为例,阐述了人本精神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B. 第一段开门见山,指出中华文明的特点、基础,然后从古代神话入手展开论述C. 文章论述人本精神在诗歌和在其他文学样式中的体现时,着墨多少有所不同D.文章第四段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主要是为了突出中、西方艺术观点的差异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神话传说是对英雄人物的文学表述,但蕴含历史因素,其史学价值高于文学价值B.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人本精神价值取向使得文学家注重表现情感、书写内心世界C. 中国古代文学家要追求作品的抒情性,就会忽略作品的现实性和教化功能。
D.古代每部文学作品都充满抒情意味,集合在一起使古代文学整体上有浓重的抒情性质阅读答案:1 .D本题中D项“儒家与道家以相同的态度、方式追求诗意人生一”曲解文意,原文说“与儒家相反,老子和庄子从另一个方面实现了人生的诗化老、庄是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的”,两者态度不相同2 .D本题中D项“文章一主要是为了突出中、西方艺术观点的差异解读有误,目的是为了论述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带有浓重的抒情性质3 .B本题中,A项,“一,其史学价值高于文学价值”无中生有,文中无据;C项,“中国古代文学家要追求作品的抒情性,就会忽略作品的现实性和教化功能”片面绝对,“抒情性”与“现实性和教化功能”并不矛盾;D项,“古代每部文学作品都充满抒情意味,集合在一起使古代文学整体上有浓重的抒情性质”理解有误,原文是“它是无数中华先民充满个性的灵心慧性所创造的作品的集合”故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