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建设一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 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 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逐步深 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各类校内外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新教材中给予教师充分的设 计空间,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和本地特点设计充实内容、研究教学方法关键词:课程资源建设;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资源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 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 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 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过去,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不够,一方面是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 源未纳入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是教 师、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 来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由于学校教育体系的封闭性,资源拥有者缺乏为社会、为教 育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学生需求和教育规律,造成各种校外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十分 突出。
专家认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 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 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剌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 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当前,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 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 和学习的主人,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 探索性活动服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者,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 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同时,教师还应当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 用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提高利用率生物科学与技术是20世纪以来发展最为迅猛的学科之一,光靠有限的课堂教学难 以满足学生了解生物科学与技术进展的渴求,生物科普期刊和书籍则是扩大知识面的主 要源泉因此,生物课程除了利用校内的生物实验室,还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 学校应当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调整图书结构,改变服务方式,为学生服务。
同时还可以 广泛利用动植物标本馆、动物园、植物园、科研机构、良种站、养殖场、实验田等,自 然保护区能够完整地保存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应该成为生物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阔的自然界更是生物教学的天然“实验室”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课程资源的拥有者应当提高 为社会、为教育服务的意识,应当建立一套社会广泛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运行机 制全社会都应当树立为学校教育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各类社会资源只有与 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课程与学生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其更大的功能与价值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课程资源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改革不断深化的 过程中,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出来国内理论界对课程资源研究指出:“中小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因此,以往被忽视的 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受到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就利用的经常性和 便捷性来讲,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占据主要地位,校外课程资源则更多的起 到一种辅助和补充作用也就是要利用校外课程资源来支持学校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建设需要把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教师应该学会利用和开发各种 各样的课程资源。
在实际的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地区条件的不同,发达地区实施起来 比较容易,而欠发达地区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使得在进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着 诸多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因地制宜的去开发与利用各种资源,完全可以把我们的综合实 践课开的有声有色一、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自古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教育制度的变革都无法取缔学校教育体制 当然由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学校的条件也参差不齐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各 自的实际情况加以开发与利用1、发挥学校的网络、图书馆的优势为综合实践课提供更多的信息在综合探究中,学生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疑问有些问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 往往我们老师也弄不清楚但学生恰恰对这些问题感兴趣比如我们在进行对最具幸福 感城市的中山市的调查研究的时候,学生对幸福指数、环保成本、统计学的有关方法等 问题上,兴趣非常浓厚这些问题单凭教材的讲解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于是,如果学校 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可以去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借来大量的有关这方面的书刊,以便 查阅,同时还利用因特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搜集信息并把收集到的信息随时记录下 来,然后集体交流总结通过这样的自主收集信息,扩大学生探究的范围,提高了学生 进行研究、统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有效利用本校的图书馆、网络资源等 进行研究与学习,学生学习的欲望能得到很大限度的满足,碰到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一 下了就能得到解决,这就更加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虽然不是所有学校都具备这些硬 件资源,但是一些发达地方的中小学已经都拥有了自己学校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教室即 使一些欠发的地方还不具备,也可以延伸到校外,到学校所在的县城的图书馆、供学生 用的网络教室去查阅相关资料2、充分利用学校的理化生及专门的综合实践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场所实验一向都是中学各门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我们生物这门学科,以前师生们 口口声声称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但由于各种升学考试的压力,师生没有真 正意义上的把它重视起来重视它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况且当时的教材中所设计 的学生分组实验,都是些验证性实验,几乎无一例外并且还用大纲的形式,把学生死 死盯在得出书中规定结论的框框里,思维定势,目标单一长期以来,实验室里那种单 调沉闷的气氛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可供选择并作为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生物实验,更 多强调了实验现象的趣味性,实验方式的多样性,重在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正因为是无确定性方向,无确定性结论的研究性学习,能唤起学生的高度投入。
学生可以从奇异的实验现象中,去捕捉为我所用的有价值的信息,站在自身的角度,提 出各种各样的质疑和问题在触及并追究生物原理时,它应该牵涉到哪样的一些生物基 础知识?知识点之间又是怎样相互衔接和综合的?这种顺其自然所形成的生物概念,极 易与现代人的生活、生产实际和现代科技密切关联其它各门学科充分合理的利用实验 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也应该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一活泼,但不刻意追求完美它既 能引发学生诸多的遐想,还能激起学生急切动手一试的愿望二、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而且还是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的“大教 材”,蕴涵着许许多多知识和奥秘一一人类对知识的探索都是从大自然开始人文环境 是社会生活的缩影,真实的反射时代及现实的种种问题如果我们只把对教材的探究局 限于课堂上,单凭标本、直观教具或课件演示,这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既会束缚学生探 究的思维空间,又会造成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减弱,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有效 的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教材的内涵,进行实地的 考察与研究,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 运用能力。
2、与当地的知名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联系,建立综合实验课程基地企事业单位是构成社会的一个个细胞,它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 现象与联系,同时体现或者掌握了国家的政策与要求,可供研究的问题和课题较多,给 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若能建立学校与企业,学校与事业单位 的稳定联系,则为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供非常便利的条件,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积 极开展提供了广阔的渠道当然,校内外还有很多资源和条件可以开发和利用从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 我们国家还不是很发达,各个地区发展也不平衡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现在拥 有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让我们的学生真正能够在探究中成长参考文献:[1] 张烈.中学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调查和分析[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06).[2] 叶惠良.高中生物探究性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J].中学生物学, 2009,(11)[3] 王小青.开发与利用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尝试[J].中学生物学,2009,(11).[4] 张伟.开发生物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J].中学生物学,2009,(07).[5] 王建华.新课程下对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点思考[J].中学生物学,2006,(05).[6] 畦庆华.例谈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叮.生命世界,2010,(04).[7] 田丽娟.生活化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教师,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