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的诀窍与技巧一、 歌唱发声器官的组成声音的形成是发声器官协调工作产生的生理现象,这个现象的产生是气息运动和声 带振动所形成的物理现象,但歌唱的发声运动又和我们平时说话的发声有所不同,因而 歌唱发声又是一个物理的声学、音响学现象而进行歌唱艺术实践又是一个复杂丰富的 心理活动过程,因此我们的歌唱运动可以说是生理、物理、心理“三位一体”的行为 歌唱的发声器官是由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四个部分组成,它们是 歌唱发声的全部物质基础,是歌唱发声运动中的主要功能系统二、 歌唱的呼吸歌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是不大一样的唱歌是为了抒发情感,是要 唱给别人听的歌唱时面对的往往是大庭广众,须将歌声传至每个角落,因而要求声音 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变化,要有长时间歌唱的能力,并要求根据歌曲 的需要,或长、或短、或强、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输送气息,要做到这些,就 不是简单的事了所以歌唱时的呼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和方 法,它是一项技术性问题,是后天训练出来的我们在进行胸腹式呼吸时,呼吸气势的强弱、吐气的方法要根据所唱歌曲(或乐句) 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不同的呼吸练习法1•快吸慢呼法1) 体会被突然惊吓时的状态2) 体会突然见到多年不见的好朋友时的状态 此呼吸方法用于歌唱前吸气,每一句前换气2•慢吸慢呼法联想自己在鲜花丛中闻到花香的感觉此呼吸方法用于歌曲演唱前的前奏和歌曲分段之间的间奏时调整呼吸、稳 定情绪3•缓吸急呼法这种呼吸的方法是根据歌曲中的特殊要求符号,缓缓吸气,稍停顿后,依据下一句 强音符号的要求,将气息急速强力呼出这种呼吸注意腹肌和横膈膜急速而有弹性的抽 搐动作4. 急吸急呼法这种呼吸用于歌曲中激动或紧张气氛中5•揉气法联想用手揉肚子,缓慢将气呼出这种用气适用于表达细腻感情的歌曲一个乐句 一呼吸6.送气法联想用手按响胶皮娃娃用手按下的速度要快,要用力此方法适用于表达比较刚 烈的歌曲次法与揉气发形成鲜明对比7•收气法联想渐渐远去的扶摇直上云天的一缕炊烟这种方法用在歌曲结尾时,字尾归韵的 弱收上,多用于表达思念情感的歌曲8•停气法联想气息中断片刻后再继续流动,适用于演唱音断意不断的歌曲比如预言又止如哭诉中,泣不成声9•顿气法联想在歌唱时腰与腹同时弹动一下,这种用气方法适用于歌唱中强调的字与装饰 音10. 弹起法一般用于整个歌曲或长句中运用,要求腰和腹同时弹动,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歌曲在 演唱中的力度和长度进一步加大。
11. 抢气法要求在很短的瞬间完成吸气的动作抢气允许瞬间的休止,哪怕歌谱上没有休止符, 抢气允许有吸气的声音,有时甚至故意这样处理,目的是强调某一感情色彩12•偷气法偷气是瞬间补充吸气的一种比喻一般在切分音的重音之后有时为了塑造一种特 有的音乐形象,在不知不觉中巧妙的换了 “半口气”或是“小换气”十三、循环呼吸法这种方法一般在小组唱或合唱中,歌唱者的呼吸不在同一个点上,给人听觉上造成 拖拍没有换气,声音不断,延长到十几拍的艺术效果三、 歌唱的姿势有人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唱歌训练,首先要有正确的歌 唱姿势,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往往不够重视姿势,姿势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发声 时各个器官配合的协调姿势,姿势的正确了,发声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确的 姿势,则往往带来不正确的声音这好比我们的跑步运动员,赛跑时如果没有正确的跑 步姿势,就会直接影响跑步的速度一样正确的歌唱姿势是:1) 站姿:身体自然端正站立,头正,两眼平视,脸部表情自然、大方、舒展胸 部自然向外挺,双肩略向后展扩,腹部和小腹部略向里收,双手自然下垂,两脚略为分 开,大致与肩同宽,担负重心的脚略靠前2) 坐姿:上身和站姿相同,但注意腰部自然挺立,注意不要靠向后背椅,两脚略 为分开,全身保持自然放松,处于一种运动状态。
下颌收回,身体略感向上抬的趋势, 感觉小腹与两眉之间形成一条直线,下巴往后拉一点,使气息通畅常见错误姿势:1) 脖子向后昂头,挺肚子2) 低头、哈腰3) 用手、脚打拍子或点头数拍子4) 身体晃动5) 翘起二郎腿6) 靠椅斜躺着7) 边抽烟或边喝水等四、 歌唱的发声歌唱时的发声和说话时的发声是不完全一样的,说话式的唱歌或放大了的说话,都 是不对的,这会没有色彩,不是音乐化了的发声所以说说话的发声是不能适应歌唱的 的需要的,我们必须讲究发声方法,帮助学唱歌的人把普通的声带磨炼成能发出优美、 动听、有持久力的合乎科学方法的、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来发声方法:1、对着镜子练习发声1) 眼睛睁得大又亮;2) 嘴角上提露出牙齿;3) 两臂自然弯曲;4) 不歪脖子;5) 不耸肩;6) 吸气时两肋打开;7) 呼气时肌肉群对抗支撑2、 像肯苹果一样张开嘴巴1) 体会张开嘴巴用上牙肯的感觉;2) 面颊的肌肉向俩耳朵方向展开;3) 小舌头和软腭向上提;4) 后咽壁兴奋起来;5) 口咽喇叭和头腔共鸣形成一个共鸣管3、 用打哈欠的感觉发声1) 张开嘴巴;2) 小舌头和软腭抬起;3) 呼气时面颊的肌肉向两耳朵方向展开;4) 上牙牙齿向下肯;5) 发声时字腹从上牙两大牙根肯出,声音的亮点在口、鼻咽腔、头腔共振4、 向着远山唱1) 面向远山唱歌的感觉要放得开,比较能放出适当的音量。
2) 练习韵母音• ・• • •a o e i u u ai ei 5、注意力放在后脖颈1) 有利于解放喉头周围肌肉;2) 有利于稳定喉结;3) 有利于发挥枕骨、共振骨传导作用;4) 有利于环杓肌控制声带;5) 有利于缩短声带发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