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全面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读古诗,完成练习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找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古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说理的诗句是________ (3)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内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1]天晴了的时候,作者都在小径上看到了哪些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人是怎样描写小白菊和凤蝶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诗人的笔下,小白菊和凤蝶儿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
请你也试着写几句你所看到的美丽景色3. 诗歌鉴赏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描写了江南农村(时节)的景象,我能从“,”想象出山原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画面[2]“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中的山原指的是,白满川的意思是,子规表示鸟[3]“子规声里雨如烟”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4. 自学古诗,回答问题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诗中表示“秋天”的词语是什么?(在括号内打“√”)九月()初三()半江瑟瑟()[2]诗中写了四种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诗中作者把_____比作_____,因为它们的形状都是_______,把_____比作_____,因为它们的形状都是_____这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地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心情5. 古诗赏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_[2]解释词语:题:_______缘:_________不识:_____________[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6. 古诗阅读题西林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默写古诗[2]解释下列字、词1)题:(2)缘:(3)不识:(4)西林:[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苏轼前两句诗写了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的感觉前两句诗的意思是[4]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了这个道理,请写在横线上[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7.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游子谣戴望舒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游子的家园呢?篱门是蜘蛛的家,土墙是薜荔的家,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他沉浮在鲸鱼海蟒间: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 因为海上有青色的蔷薇,游子要萦系他冷落的家园吗?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清丽的小旅伴是更甜蜜的家园,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唔,永远沉浮在鲸鱼海蟒间吧选自《小学课本中的名家作品赏析大全》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对文中的两个问句分析正确的是()A.第一个是疑问句,第二个是反问句B.第一个是反问句,第二个是疑问句C.全是疑问句[2]“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_________比作青色的蔷薇[3]全诗共_______小节,第二小节写“蜘蛛的家”、“薜荔的家”、“鸟雀的家”,通过对比,流露出作者_______之情[4]理解诗歌,完成判断1)第三节写游子常年漂泊在外,思念家园也就成了一种奢望2)第四节“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表明作者虽然心系家园,但身处的地方更让他流连忘返3)第五节一个“唔”字,表达了游子经过沉吟之后想要挣脱乡愁,面对现实的决心4)本诗以游子的情感构成往复不已的循环:乡愁不断地萌生,又不断地被理智所抑制。
8. 课内阅读清平乐村居________________,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________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1]按原文填空[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翁媪:________亡赖:________ 村居:________[3]《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_____代词人__________清平乐”的“乐”读音是_____,“亡赖”的“亡”读音是_____,“卧剥莲蓬”中“剥”读音是_____[4]全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活动溪上”有_______,溪东_______在锄草,溪头________卧剥莲蓬[5]全词在写人方面,写了一对翁媪和_______个儿子,大儿锄草,中儿_______,小儿_______,各具情态,表现了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6]“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课文中表达这个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7]关于《清平乐村居》说法错误的是( )A.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四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B.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
C.该词的描写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D.全词以白描手法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9.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白桦(节选)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1]这两节诗节选自苏联诗人_______的______(叙事诗抒情诗)《白桦》[2]这两节诗先后写的是(______)中的白桦和(______)中的白桦填序号)A.朝霞 B.金晖[3]读节选的第一节诗歌,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朦胧”“寂静”写出了白桦含蓄、高洁的特点B.“玉立”写出了白桦的挺拔C.“灿灿的金晖”在诗中主要是写太阳很美D.“玉立”“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动态美[4]读完《白桦》这首诗歌,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选择下面对诗歌特点的正确表述,在后面的括号里打“√”1)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2)诗歌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 )(3)诗歌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4)诗歌的语言具有音乐美 )10. 古诗阅读出塞[唐]王昌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默写古诗[2]解释下列字、词1)但使:(2)教:(3)胡马:[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4]这是一首著名的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的愿望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强烈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11. 诗歌鉴赏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和:____________________青螺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的写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济)在一起,重(蝶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差叉)在一起突然一阵风,好(象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1]用“√”选择括号内正确的汉字[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集中——(______)整齐——(______)静静——(______)[3]根据意思写词语1)几个方向不同的线条或线路互相穿过2)有秩序;有条理13. 课内阅读出 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教”在诗中的读音是___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飞将”指的是______________[2]“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未还”的原因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两首诗中的“客”和“君”各指的是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有何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描绘了怎样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最喜欢两首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
15. 课内阅读一)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二)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三)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1]诗中每一小节所描写的内容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找出诗中的拟人句写在下面[3]“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让你想到了岑参的哪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歌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