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成才:十年不衰的兴奋点(1978~1988中国青年思想录(之一))兴奋拼音

卷***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13KB
约5页
文档ID:138085706
成才:十年不衰的兴奋点(1978~1988中国青年思想录(之一))兴奋拼音_第1页
1/5

成才:十年不衰的兴奋点(1978~1988中国青年思想录(之一))兴奋拼音   编者的话  《1978~1988中国青年思想录》,是我们献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0周年的一份礼品  整整10年,没有些人不惊异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转机和巨变,也没有些人不注意到中国青年其间努力而艰辛的探索和奋斗  历史给予了这一代人特有的曲折和使命,这一代人经历了这一代人特有的幸福、骄傲和悲壮我们试图为这一代人的10年之路留下忠实的文字统计可能,只有后人的“盖棺论定”才会更公正和不失偏颇,不过,我们自信,我们比后人熟悉同代人的经历和坎坷,了解同代人的希冀和梦寻于是,我们负担起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成才:十年不衰的兴奋点》为这个栏目标首篇,随之,我们还将陆续推出其它篇目  历史将在频频回首中启示今天和未来  成才,中国青年用整整一代人的青春换回的权利  成才,中国青年用整整一代人的磨难找回的期望  我们试图用自己的笔记下这新生活的梦高考热:改变个人和民族命运的第一个契机  每一代青年全部有自己的梦  公元1966年至1976年间,很多青年人的梦写在“造反有理”的口号上,写在“活学活用”的讲稿上,写在“读书无用”的考卷上……  然而,造反,没有造出繁荣和昌盛,“革命”,使国家愈加贫穷。

狂热的青年开始走向精神瓦解的边缘  云南边疆一个“蚂蝗堡”的地方,来自北京的一群知青中,有些人手拿一柄叶片对生的蕨类植物,念念有词地算计着何时能回城;有些人期望依靠伟大的父亲或伟大的丈夫而上调最深重地咬啮着知青灵魂的是尊严被践踏,理想被泯灭,人格被扭曲……  也有不甘消沉者,一样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一位知青回想说,一天,我在马棚里收到一封家信,才知道美国人已经登上月球了,而我们依旧在这儿刀耕火种,整差一个世纪!我们空担一个“知识青年”的虚名,到底能做些什么,我们问自己  是啊!在她们中间原来该有爱因斯坦,原来该有居里夫人,原来该有……  然而,十年一梦,不堪回首  青年向何处去?何处是归程?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恢复高考制度一个信号意味着一个新的拂晓  从噩梦中醒来的中国青年带着创伤,带着忏悔,带着彷徨,带着渴望,开始了新的梦寻这第一个梦便是成才之梦,便是成千上万个青年涌向考场的竞争  据统计,1978年2月和10月,全国高等院校共招,生50万,而报名参与考试的人竟高达1000万  北京某工厂一车间,共有青年工人106名,而1977、1978两年报名高考的就有101名。

车间主任说:“为高考耽搁工作,我真不知道是该表彰还是该批评  上海某考场门前站满了准备参与文革后第一次高考的考生,里面现有刚刚毕业、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也有饱经忧患,已过而立之年的父亲和母亲中国年纪参差的同一代人,要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出发寒风中,一位靠近中年的妇女怀抱睡熟的孩子,轻轻整了整丈夫的衣领,低声说:“别慌,会多少答多少丈夫没吭声,只是微微颤动着掏出一支烟,点燃那情景使人想起了当年送郎从军的场面,历史果真相同  奇迹在发生:一个祖祖辈辈大字不识的一般农家,一年之内竟飞出四个“金凤凰”一个饱受“臭老九”之苦的家庭,同时走出令人羡慕的三姐妹:老大王友琴,中1979年全国高考文科状元,以后又成为中国第一个文科女博士;老二王友棋直举上海交大硕士,很快又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女副教授;老三丁元则一下叩开清华大学的校门三姐妹”现象让人振奋  不过,同任何一个历史进步一样,中国青年的成才之路也伴伴随深刻的观念交战:1978年8月,一位青年写信给《中国青年》xx部提出这么一个尖锐的问题:“大学招生采取了择优录用的措施,有利于早出人才,快出人才但按这么的标准来选拔、培养人才,是不是又激励了另一个形式的‘学而优则仕’呢?知识分子越来越吃香了,这么下去会不会走偏了呢?”  惭愧啊!面对这么的忧虑。

  当年拿破仑远征埃立即曾下过一个古怪的命令:“让毛驴和学者走在中间那是珍惜知识分子时值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知识、知识分子应不应该被尊重,还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怎不令人惭愧?  值得庆幸的是,几经交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经过高考热开始成为我们时代的风尚  高考热的兴起,尽管带来“羊肠小道”上的竞争,尽管出现了“文凭至上”的偏差,不过,它毕竟带来了一代青年在机会均等条件下的竞争,带来了依靠本身力量改变个人和民族命运的第一个契机  自学热:在过去的失落中找回自我  自学成才,是许很多多因家庭、社会和本身的条件局限,无法取得正规教育的青年共同选择的一条充满艰辛的路自学热继高考热以后出现,又比高考热来得更深沉,更持久,更广泛从1980年到1986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的取得本科和专科学历的专门人才达成万人,相当于同期全日制一般高校培养专门人才总数的73%假如说,高考热带来一代青年对知识的理性追求,自学热则是在更广泛的领域向落后和愚昧宣战认识自己,是一个特殊的智慧自学热使人对本身价值的发觉和实现成为可能  一代青年曾经失落得太久过去的那个年月,大家虔诚地把自己当块砖,搬到哪儿算哪儿,过去的那个年月,青年只有一个理想:做工农兵。

这种看上去颇有点大同味道的口号,压抑了多少人的发明性、事业心!今天却不一样了,一代青年在成才的追求中,学会经过理性的衡量,尽可能地开发自我,设计自我,知道了假如能长成大树,就不要仅仅满足于做棵小草四化大业是一架其大无比的机器,既需要螺丝钉,也需要齿轮、主轴和发动机在这一代青年心中,第一次升腾起前所未有的声誉感和成就欲正是从这时起,在中国青年人生追求的词典上,理直气壮地出现了“自私”以外的和“自”相关的字眼:自尊、自爱、自立、自信、自强—自我价值,青年要发明和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