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相信学生——《猴子种果树》教学花絮二则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总是对学生缺乏信任,总是在想,这个问题是不是太难了?他们能解决吗?当学生的思维稍有障碍,教师便立刻将问题包办,殊不知正是这种不信任才是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求知探索的劲头被扼制了,久而久之,便会从不需思考到不愿思考再到不会思考,也许会真的变得笨起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真正要给学生的是信任而非怀疑、是点拔而非包办 下面,我将学生们流光溢彩的思维花絮例举一二: (一) 《猴子种果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童趣盎然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一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总是在猴子的果树成活的时候,就有鸟儿飞来跟它说,这种果树结果子慢呢?怎么这么巧呢?我一愣,一时之间真不知该如何向她解释这种无巧不成书的现象,这时其他学生也叽叽喳喳议论起来,于是我不动声色地把这个问题又丢回去:是啊,怎么会这么巧呢?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故事是编的,假的,所以这么巧他的回答,有人认同,有人反对,教室里声音更大又一个学生说:猴子急着吃果子,种树很认真,果树一种下去就能活,所以当鸟儿来时,果树总是活着的。
学生们大多露出了赞同的表情我又追问了一句:猴子辛辛苦苦种活了果树,可又因为别人一句话,就拔了果树,你怎么看待它这种行为?学生纷纷举手,它太没有耐心了它没有主见,就象《抬驴》中的老头它只想早点吃果子,一点也不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瞧,脱轨的思维又回来了所以,相信学生吧,他们解决问题可能比你更圆满 (二) 学完课文,我对学生说:如果你是猴子,你会怎么做呢?学生们说:我不会随便听信别人的话,会耐心地等下去我会打听好哪种果树又好种结果子又快,然后再去种树不会象猴子这样拿不定主意如果我是猴子,那我就不把已经成活的树拔掉,而是再种上杏树、桃树什么的,这样我就能吃上好多种果子了 多聪明的孩子啊!我们还要怀疑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吗?所以,相信学生吧,他们的智慧火花远比你以为的要炫目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