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功能康复.ppt

xt****7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42MB
约44页
文档ID:15575731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功能康复.ppt_第1页
1/44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WHL,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概念 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措施 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髋关节置换术概念,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指由伤病引起的髋关节功能障碍而采用人工设计的假体替代材料植入体内以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外科介入的方法膝关节置换术概念,人工膝关节置换是指由伤病引起的膝关节功能障碍而采用人工设计的假体替代材料植入体内以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外科介入的方法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髋关节假体,膝关节假体,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髋关节置换术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适应症,髋关节手术适应症,原发性或继发性骨关节炎 髋关节发育不良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股骨颈囊内骨折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创伤性骨关节炎 某些类型的骨肿瘤 某些类型的髋部骨折,1、关节炎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的严重疼痛 2、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消失并有关节不稳 3、固定的或渐进畸形加重,膝关节手术适应症,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髋关节手术禁忌症,各种炎症 神经性病变 髋部肌力不足 骨骼发育未成熟者 未控制的重要脏器疾病 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有困难者 病理性肥胖 下肢严重的血管性疾病 髋关节周围皮肤缺失,膝关节手术禁忌症,1、膝关节化脓性感染。

2、伸膝装置无力 3、无痛性膝关节病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自愿接受全髋、膝关节置换术 身体状态良好,如果患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患,要经过系统的内科治疗,病情平稳方可手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病情尚稳定血沉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检测,是评价病情是否稳定的较好标志 停服非甾体类药物,如阿斯匹林,芬必得,扶他林,戴芬,英太青等,以防止术中、术后出血或肾功能影响 全身隐匿性感染病灶,例龋齿、中耳炎,鼻窦炎等需要及时治疗髋、膝关节患者术前条件,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术前评估、服药史、疾病史 各系统功能、营养状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血管超声检查 术前用药:镇静剂、抗生素、激素、低分子肝素钠 心理护理 皮肤准备: 功能锻炼 助步器应用 便器的使用,髋、膝关节术前护理,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术前晚准备:禁食禁饮,促进休息和睡眠,个人卫生 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备皮,更衣,除去一切饰物、假牙,排空膀胱,髋、膝关节术前护理,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术后护理措施,生命体征的 监测,出院健康宣教,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预防 及护理,功能锻炼,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生命体征的监测,持续心电监护24h 全麻病人吸氧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并记录切口渗血情况 观察患肢末梢血供、皮色皮温、感觉运动,足背动脉搏动及肿胀等情况,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体位护理,髋关节置换术后体位,平卧位时,患肢置中立、外展位,术后患肢置于髋关节外展1030度、屈曲1015度中立位,术后患肢膝关节下垫一软枕防患肢过度屈曲和伸直;患肢穿“丁”字鞋或抗外旋石膏固定,防止患肢外旋;双腿间放一楔型软枕,防患肢内收。

同时忌双腿交叉和盘腿的动作,以防人工假体脱位翻身时要保持髋部和膝部在同一水平线上,防止髋关节内收、内旋体位,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体位护理,平卧位时,腘窝处置一海绵垫,保持膝关节屈曲10-15度 术后一天内,应平卧,术后6小时内不宜用枕头 术后一天以后,可取半卧位,但床头抬高不宜超过30度,以避免髋关节向后脱位无特殊体位要求,髋关节置换术后体位,膝关节置换术后体位,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体位护理,术后一周,可取床头抬高45度60度的卧位,但不宜超过90度 术后二周内,以平卧为主,禁止侧卧位 术后二周以后,允许向健侧侧卧,但两下肢之间放置枕头,保持两肢外展位 术后三月以后,允许向患侧侧卧位无特殊体位要求,髋关节置换术后体位,膝关节置换术后体位,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体位护理,髋关节置换术后体位,患者使用便器时,切忌屈髋,应将骨盆整个托起,防止脱位 根据医嘱,术后3-4天,病人下床活动,并 学会正确使用助步器 适用于初期的行走训练,为使用拐杖或手杖作准备 A 助步器向前移动后 B 迈出健肢,再移动患肢跟进,膝关节置换术后体位,无特殊体位要求,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疼痛护理,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对机体的创伤较大,在麻醉作用消失后病人即感到切口疼痛,并可持续72小时甚至更长。

有效解除病人疼痛,可保证睡眠和良好的心里状态常使用镇静剂或止痛剂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伤口负压引流管护理,伤口置负压引流管的目的是吸出人工关节周围残留积血,以减少伤口内血肿形成,减少感染机会护理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管的负压状态和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正常50250 ml/d,色淡红,若引流液300 ml/d,色鲜红,应及时处理引流管的位置应低于切口位置30 cm,以防伤口逆行感染24h引流液50ml时,可拔出引流管髋、膝关节术后护理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1)局部感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多发生于术后早期预防感染的关键是加强手术前后各个环节的护理 提高病人机体抵抗力:肥胖、糖尿病、饮酒、类风湿、应用过量激素、住院时间长的病人易发生感染术前协助病人积极治疗慢性病指导其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的饮食 合理使用抗生素 术后充分引流,以免局部血液瘀滞引起感染 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术后体温持续升高,尤其是术后3天后疼痛加剧,应考虑为急性感染 术后其他部位的感染可增加人工假体感染的机会,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都应积极预防和处理。

髋、膝关节术后护理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2) 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 DVT的观察和护理措施:DVT多发生在术后14天,大部分症状较轻,少数病人可有疼痛,小腿肿胀、低热,容易被手术创伤性反应或伤口疼痛所掩盖常见的护理措施有:术后早期进行踝、膝关节的主、被动屈伸动作以及早期下地活动;静脉输液宜在上肢为佳,一般不使用止血药物 肺栓塞观察和护理措施:DVT继发肺栓塞是该手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多发生在术后23周,突发胸闷、剧烈胸痛、紫绀、脉速,咯血,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应考虑为肺栓塞一旦发生,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同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给予气管插管或切开,大剂量抗凝或溶栓治疗术后鼓励病人进行深呼吸、多咳嗽可以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髋、膝关节术后护理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3)预防髋关节脱位的护理措施 术前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防止髋部肌肉萎缩 术后正确搬运病人 术后避免过度内收屈髋,穿矫正鞋保持外展中立位 重视康复训练指导:嘱咐病人不可过早负重,术后6周内屈髋不超过90,并避免屈曲内旋动作等内容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根据身体恢复状况分阶段进行 (一)住院期间的康复训练 1术后第1-3天,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为主的康复措施,达到基本消除肢体肿胀,各组肌群能协调舒缩。

方法(术后第1-3天) 屈伸踝关节5-10次/h,每一动作持续3秒,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转动踝关节3-4次/d,每次重复5遍,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健侧伸屈髋膝一组/2h、30次/组,每次持续10秒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2术后第4-7天 此期病人已可进食,体力渐恢复 训练以增强肌力、恢复髋关节活动为目的 方法(术后第4-7天) 每天3-4次,每次10遍重复练习,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伸髋、膝,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臀部收缩,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髋外展,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髋外展,股四头肌收缩,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直腿抬高,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髋后伸,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3术后第8-14天 此期以增加关节活动度髋关节主动屈曲达900为目的 方 法(术后第8-14天) 下地练习 术侧与骨盆平行移动 下坐练习 屈髋<90度,高椅子 站立练习 患侧在前、健侧在后 站立抬腿 扶手站立患肢抬高、以上每项3-4次/天 站立后伸练习 每天3-4次,每次2-3遍,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将步行器放在手术侧的腿旁,向床边移动身体,将手术腿移到床下,防止手术髋外旋,健腿顺势移到床下,将身体转正,扶步行器站立,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术后15-21天 此期由助行器过渡到扶腋杖 方法(15-21天) 助行器双侧腋杖 站立稳步后,可扶助行器 待重心稳定,改用腋杖 3-4次/天、5-20分钟/次 术后第21天以后 第三周扶双腋杖 第六周扶单腋杖 第九周弃拐行走,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二)出院康复训练 以站立及行走练习为主 1由助行器改为双腋拐行走 时间:术后第14-21天 非骨水泥全髋置换适当延长时间 方法: 双拐前移1足距离 重心越过双拐连线 健侧前移越过双拐连线 20-30cm如此交替进行,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2继续站立抬腿及后伸练习 方法 患侧在前、健侧在后 扶手患肢向前抬起(屈髋屈膝)及向后抬起 3.上下楼练习 大部分患者术后第21天可以练习 方法: 上楼梯时健腿先迈上台阶,再将术侧跨上 下楼梯时先将双拐移到下台阶,再将术侧 迈下台阶,最后健侧迈下台阶,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三)家庭用品的准备 楼梯扶手 带扶手坐椅 坐椅垫 脚凳 洗手间准备可靠的扶手及椅子,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四)康复训练过程中注意事项 端坐屈髋<90 6周内不要开车 避免激烈运动及摔倒 平卧屈髋屈膝 禁二郎腿、两腿交叉 禁坐矮凳(72cm) 禁髋外旋 禁从高处跳下,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功能锻炼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必须进行康复训练,这是由膝关节的解剖结构所决定的,而且康复训练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膝关节的功能。

但在出现高烧、伤口严重出血、肢体严重肿胀,有血栓形成时,不能进行康复训练 1.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3天):患者疼痛较重一般不主张活动关节,可以抬高患肢,尽可能地主动伸屈踝关节和趾间关节,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肌肉收缩训练,每小时进行35分钟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2.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414天):患者的疼痛已明显减轻,此时,康复锻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膝关节的活动,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应达到0o90o必要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被动运动有条件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借助膝关节连续被动活动器(ContinuePassiveMachine,CPM机)进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建议使用CPM机的方法:术后第4天开始每天连续使用612小时,开始伸屈范围在0o45o以后每天,伸屈范围增加10o,出院时应达到95o以上CPM训练强度和频率可逐渐增加对早期迅速恢复关节功能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不使用CPM机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床上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床边膝关节的屈伸锻炼;床上侧身膝关节屈伸活动功能锻炼,必要时应采用医生被动活动下床站立下蹲锻炼,此项康复锻炼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2周6周):主要进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力量训练。

同时,保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为患者恢复正常功能进行准备主要方法为:患者坐在床边,主动伸直小腿多次,循序渐进;患者坐在床上,膝关节下垫一枕头,使膝关节屈曲,然后主动伸直;患者站立位,主动屈膝,练习腘绳肌行走和上下楼本身也是对肌肉和关节功能的一种康复锻炼谢谢!,。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