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教案:《地域联系》

青****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4.50KB
约8页
文档ID:9630144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教案:《地域联系》_第1页
1/8

中图版必修二地域联系一、【设计思想】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设计,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是地理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地理教学活动是为学生组织的,地理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接受水平来设计,以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首要任务本节课程的设计,力求以高中地理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出发点,针对不同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利于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又有利于突破难点本节知识点由于直观性很强,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采用演示法、比较法、读图法等方法较容易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二、【教材分析】新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本节课属于高中人文地理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部分,是必修二较为重要的一节本章内容共有三部分组成: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工业区位和地域联系,本节是第三节,在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中,地域联系是必不可缺少的,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因而教材在前面两节分别介绍了农业和工业这两种基本生产活动之后,安排了地域联系这一节内容本节内容(地域联系)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主要介绍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如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及这些地域联系方式在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等内容;第二大部分则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本节课主要讲授第一部分,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这部分内容先举例说明社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再分别举例介绍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在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及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交通运输方式的评价与最佳运输方式的选择等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或者是其他人类活动,都离不开交通运输随着农业商品性生产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专业化,以及地域分工合作和相互协作引起的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联系得日益密切,国际贸易也日益频繁,交通运输的作用不言而喻,通信的重要性也不断加强 三、【学情分析】高一地理内容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不同,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成中为高中地理学习的主要目标高一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初中相关知识缺乏,对于本课知识只有生活上的直观认识和间接认识,缺乏科学性理解本节课在学生原有生活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归纳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评价,力图引导学生由简单的生活认识和兴趣升华到科学正确地认识与理解最佳运输方式的选择等,形成一定的地理综合应用能力四、【三维目标】高中地理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高中地理课程设置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和谐统一,本节课力求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1.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2.当代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及交通运输的作用3.通信的分类。

4.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2)、理解:1.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2.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3.通信的重要性 4.商业与城市的关系(3)、运用:最佳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2、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图像和影音素材,采用比较和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把握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2)通过从具体生活、生产实例的讨论入手,理解交通运输、通信及商业贸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切感受随着地域联系的加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三种主要方式(2)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最佳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难点:联系实际说明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六、【教学策略与手段】1、问题探究式学习策略: 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课堂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图片动画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索,最终得出结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进行教学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3、课时:第一课时七、【教学过程】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操作 问题 探究 效果 导入:在40年代,就有人预言将来有一天,地球会因密切的区域联系成为一个村庄,仅过了20年,地球村这个概念就深入人心,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地域联系也变得更加密切而重要。

从经济全球化引入,多媒体展示活动1,指导学生阅读探索牛仔裤的生命过程 1.牛仔裤的生命过程说明了什么?2.牛仔裤的生产与销售都涉及那些地域联系方式? 学生带着问题读图思考后小组代表回答探究:讨论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通过探索牛仔裤的生命过程,学生带着兴趣进入新课培养科学探索精神,理解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指导学生读课本文字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那几种?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后回答问题 学生能回答主要有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三种主要方式 转承:无论是商业还是通信,都离不开交通运输,可以说交通运输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交通运输文字内容及相关图片,思考 1、交通运输的作用?2、交通运输有那些特点?3、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那些? 探究:试举例说出交通运输的重要性?(要想富,先修路)学生读图并结合课文综合分析后小组成员代表回答 学生能说出交通运输的作用、特点及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并以生活中的例子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学会科学思考问题 活动2:出示视频资料,指导学生分析: 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各自的特点? 观看视频资料,结合课本内容思考后回答探究:最佳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由简单的生活认识升华到科学正确地认识与理解 指导学生利用视频材料及结合自身实际生活填注完成表格 地核分为 地填写比较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点与缺点点及最佳运输方式的选选择两个表格 结合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联系实际科学的选择最佳交通运输方式。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用运能力 通信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关于通信部分内容,思考回答问题:承接:通信,尤其是电信通信的发展,大大的促进了地域之间的信息传播和联系,特别是国际互联网指导学生阅读国际互联网了解相关知识,并嘱咐学生注意上网安全 1、 通信的作用?2、 通信可以分为哪两类?从利用工具(载体)及其结果对比分析两种通信的区别3、了解互联网的功用、意义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思考后回答探究:联系实际举例说出通信的重要性(可以从日常联系、灾害救援、军事、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 学生能通过课本的阅读掌握通信的作用及分类、区别,能结合实际举例说出通信的重要信,了解互联网的相关知识,更好的利用 转承:交通运输和通信是社会活动的神经系统,也是商业活动的桥梁,为什么这么说?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图片,回答问题指导学生读课本并结合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分析: 1、 商业的概念、分类?2、 商业的意义?3、 商业的主要环节?4、 商业与城市的关系?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讲评并归纳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材料并结合自身所了解的知识作答探究:联系实际举例分析商业与城市的关系(古代城与市) 学生能从课本的阅读中分析总结商业的概念、分类、意义及主要环节。

培养学生探究、思考问题的能力及联系实际、辨正思维能力,能联系实际理解商业与城市的关系 活动3:读课本上的图3-3-9中国主要商业中心的分布图,结合多媒体展示中国铁路分布图及中国特大城市分布图,思考下列问题,教师加以补充总结指导学生读2001年世界贸易图分析回答: 1、 读图,分析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在200亿元以上的商业中心都是哪一类城市?2、 从经济基础、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为什么这些城市商品零售总额高于其他城市?3、 讨论分析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有那些?4、 国际贸易包括哪些形式? 学生通过读图比较中国铁路、特大城市及主要商业中心的分布,小组讨论分析总结通过比较2001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额,探究:世界贸易的现状根据时间可调整做课后思考了解) 学生通过对几幅图的比较分析,能分析总结出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通过图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对比,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世界贸易现状,提高学生的分析、合作探究能力 小结、板书 教师小结:概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承前启后重要性 铁路 各自特点地 公路域 一、交通运输 水路联 航空系 管道 最佳交通运输方式选择 (多、快、好、省)邮政通信二、通信主要方式 电信通信 收购、储存主要环节调运、销售三、商业贸易 商业与城市的关系 学生能把所学知识形象化,条理化并能够大胆发挥想象,学会知识的迁移与联系,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并为以后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堂练习 多媒体展示随堂联练习 课内完成 课后作业 1、 地理填充图册 课后反思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