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隋朝的都城是A.杭州B.开封C.长安D.临安2 . 下列对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均田免粮”口号的理解,正确的是( )A.推动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发生B.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C.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D.规定了分配土地采用的方案3 . 运用历史地图感知历史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图反映了A.国家统一和巩固B.经济重心的南移C.民族政权的并立D.民族分立与衰落4 . 有人将隋朝大运河誉为“大地史诗”,它与万里长城交相辉映,在中华大地上烙了一个巨大的“人字”这条运河的中心是…A.长安B.涿郡C.余杭D.洛阳5 . 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是在A.昭君出塞后B.文成公主入藏后C.金城公主入藏后D.驻藏大臣设立后6 . 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A.隋末农民战争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C.南宋抗击金军的战争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7 . “秦朝时广大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十分沉重.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制定了严酷的刑法:隋炀帝继位后…但因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材料认为秦隋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国家连年征战B.统治残暴,实行暴政C.大兴土木,不惜民力D.农民起义推翻8 .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这些典故讲的是哪位皇帝A.李渊B.杨坚C.武则天D.赵匡胤9 . 明朝中后期以后,苏州等地方的丝织业中出现的机房与以往时代的手工作坊相比,根本区别是( )A.生产规模扩大B.技术分工更细C.出现雇用与被雇佣的关系D.产品质量很高10 . 有利于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是A.三省六部制B.郡县制C.行省制度D.科举制11 . 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如果把“锦衣卫、东厂、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那么这个单元的主题应是A.特务统治的强化B.思想控制的加强C.文化专制的加强D.专制集权的强化12 . “……我不要半星红血红尘溅,将鲜血俱洒在白练之间……还要你六月里雪满阶前;这楚州要叫它三年大旱,那时节才知我身负奇冤!”这是一部著名戏剧中的台词请你判断这部戏剧应该是A.《牡丹亭》B.《窦娥冤》C.《长生殿》D.《桃花扇》13 . 下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郡县制②行省制③册封“达赖”和“班禅”制度④“三省六部”制A.②①③④B.④①③②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14 . 下列图片中,能反映辽政权的社会生活的是A.韩熙载夜宴图B.契丹人饮马图C.蹴鞠铜镜D.杂剧陶俑15 . 宋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是A.诗B.词C.曲D.赋16 .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在南宋初年和南宋灭亡之际,各有一位爱国英雄,他们为了捍卫中原汉族政权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们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们是A.岳飞和寇准B.文天祥和寇准C.文天祥和秦桧D.岳飞和文天祥17 . 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短暂统一的隋朝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18 . 我国的历史是由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在其发展长河中,出现了许多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第一个统一全国的政权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蒙古族19 . 李芳暑假在北京参观了“中国古代货币展”,发现展台中有一张图片(如下图),请问这种货币最早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出现的( )A.北宋临安B.南宋临安C.北宋四川D.南宋四川20 . 下面是夏明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他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混了,你给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①鉴真东渡 ②张骞通西域 ③郑和下西洋 ④宋设市舶管理海外贸易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21 .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史实反映这一主题的是①文成公主入藏②玄奘西行③郑和下西洋④五世达赖觐见顺治帝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22 . 观看由四大名著拍摄的电视剧,有利于中学生形象地了解四大名著的故事情节。
下列能够反映《红楼梦》剧情的是A.B.C.D.23 . 如果你生活在唐代,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丝织品技术高超这一特点的是A.唐朝的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样B.身穿五件丝绸衣服,仍能清楚地看见胸口的黑痣C.唐朝丝织品数量多D.唐朝的丝织品颜色丰富24 . “繁荣与开放”是唐朝的社会特征下列历史现象能够说明唐朝“开放”的有①张骞出使西域②遣唐使来华③玄奘西游天竺④鉴真东渡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25 . 下面哪一种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 )A.春节B.端午节C.中秋节D.植树节二、综合题26 . 读材料回答问题1)请写出运河A、B两处的古地名2)这条运河是谁主持开凿的?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3)隋朝开凿关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4)如果隋朝时有一个商人想要运载一船粮食从洛阳到江都,试写出他所要经过的河段名称27 .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材料二: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杜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一一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请回答科举制正式创立是在哪位皇帝时?他开设了什么考试科目?科举考试的特点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28 . 阅读下列史料:“致安之本,唯在得人唐太宗请完成:(1)请你说说唐太宗重用人才的具体表现2)唐太宗的用人制度对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综合题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