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自我意识(内涵)?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 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 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自我意识主要包括三种心理成分:(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身 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 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如果个体对自身的估计与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客观评 价距离过于悬殊,就会使个体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长期以来,将会 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自卑,将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长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 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 自我评价有关,也和自己对社会的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 监控的发展3)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 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
进行自我 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 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2 自我意识的价值 首先,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基础 自我意识作为意识的核心内容,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在自我意识的统领之下,通过自我意识的监督、调节作用相互影响, 从而整合为有机的统一体自我意识指引着个性发展的方向,规划着塑造个性的具体行为, 调节着个性发展中的矛盾冲突,把个性发展的全部进程都纳入到自我意识之中个性的塑造 自始至终都是通过自我导向、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实现的,自我意识的水平越高,对个性的 影响、调节与统合作用越大甚至可以说,自我意识标志着个性形成的水平 其次,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人们总是以“自我”为出发点处理与他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大量的心理学实践表明,许 多人际关系不协调是由于自我意识不健全造成的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过低,在与人交往时 就会表现得胆怯害羞、敏感多疑、自我封闭;如果自我评价过高,在人际交往中就难免盛气 凌人、孤芳自赏,不懂得理解、尊重别人,这两种倾向都会使个体在群体中陷入孤立境地。
第三,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做好人生规划的前提科学的人生规划首先取决于对“现实自我”的准确把握大学生选择职业方向、规划人生道 路都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要对自己的需求动机、能力倾向、气质性格、兴趣爱好有全面 客观的认识,才能减少选择的盲目性,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其次,科学人生规划取决 于对“理想自我”的合理定位理想自我”是自我意识在个体成长目标方面的一种形象表 达,是个体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动力 第四、健康的自我意识是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准备 社会自我是自我意识的重 要构成它是个体对自身与外界客观事物关系的认识,包括个体在客观环境及各种社会关系 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责任、力量等的意识社会自我意识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 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决定着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的动机和行为认识自我对个人发展有什么意义?人如果想成为社会、自然界与自己本身的白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就应通晓社会与人生的 客观规律,并因而善于掌握自己的命运而自由地支配自己,全面地发展自己,就应真正懂 得人生和自我的价值正确的自我认识,可以使人不为形形色色虚幻的东西所迷惑而自我 欺骗;不因一得之功、一孔之见而自我陶醉;也不因人生的艰难而畏缩不前、自暴自弃。
具有 彻底唯物主义精神的勇敢者,是科学的认识社会和自我的人德国哲学人类学家米夏埃尔兰德曼(M ichae 1L,an}nann}说:“人不像其它存在物,人并 不简单地存在着,人好奇地询问和解释人自己,人的概念暗含着人类学这不仅只是任意的、 理论性的思辨,它出自这样一种存在物的最深沉的必然性,这种存在物必须塑造自己,并因 此需要一个指明方向的榜样或理想以提供参照111}这就是说,对自身的认识是人区别其它 存在物的重要表现,更为重要的是,对自身的认识有利于人的发展与完善人之外的其它存在物仅仅依靠本能在一种低水平状态下进行静态的、重复性的适应性生 存人则不同,人不仅生活,还要指导自己的生活如何指导自己的生活?这首先就需要人 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因为,“正确认识人是正确理解人关于世界的知识的前提我们的一 切决定,无论是认识上的,还是道德上的或美学上的,都取决于我们关于自己的概念从这 个意义上说,人的自我认识本身就具有实践性,它关乎人的前途和命运另外,人对自身的 认识所形成的关于人的理论不是外在于人的,它影响着人的存在这就像美国宗教哲学家赫 舍尔所说的那样,“关于事物的理论,仅仅是了解它所探讨的对象。
关于人的理论则不同, 它形成和影响自己的形象”,它会“进入人的意识之中,决定着他的自我理解,改变着他的 实际存在一、 认识自身长处和短处 短板效应、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的骄傲多半来源于我们的无知二、 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认识自我需要对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清楚的认知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人 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在前面提到过,认识自己首先需要认识世界,而融入社会也先 要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个人与集体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 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八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 的这句话充分而又完美的解释出了他们所倡导的共产主义理论的精奠同样的,抗日时期由 于有国共两党的亲密合作以及人民的万众一心,最终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然而同为抗 日元勋之一的国民党没有注重以群众为中心,没有注重人民团结的力量,这最终让他ff准 民众中无法立足—个国家,—个民族,个党,—种信念是如此,我们—个人也是如此只 有在我们认识到集体的意义以及力量之后,才能更出色地,更完美地去实现伟大的理想一 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时才最 有力量。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今天的社会中,只有集体的努力才会有真正的成就— 个人能力超群,也不可能一个人建造出高楼大厦、跨海大桥—个国家只有懂得团结才可以 称得上真个人建造出高楼大厦、跨海大桥—个国家只有懂得团结才可以称得上真三、 认识到个人的潜能 进入大学以来,部分同学在对外面的世界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还对自已的能力开始产生怀 疑但周围人的才华横澄并不能让我们否定自己我们应谫悟信自己的潜力是无限的,这样 才能够面对未来的—切困难!海伦嗍瀚的事迹家喻户晓,在失明失聪的艰难环境下她不服 输的信念激蔚着自己识字,通过触感与外界沟通,并完成了硼蝴艚我三天光明)这一鼓舞人 Jb 的著作—个度过八十七年无光岁月的人却给予无数八以光明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是 不被任何条件所约柬的只要你想要去傲,那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有不少人决心去改造这个世界,但实际上有几个人能真正改造自己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 长处和短处去完善自己;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集体的密不可分,去更好地融入社会;认识 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无限去发展自己充分的认识自己,去改造自己,去塑造更完美的自 己总结论: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从而才能够完善自己。
只 有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充分的认识臻P个人与集的关系米不肯,才能够做好每一项事物 在保持谦逊的同时对自己足眵的自信的,才能够将不可能的事情转化为可能影响自我意识的形成因素是什么?自我意识是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格的自我调控 系统.自我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自我完善的途径,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的桥梁.大学阶段是 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探讨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寻求合理的培养途径,对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和德才兼备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青年期被称为"疾风怒涛(Sturm and Druang)啲时期(G.S.Hall,1904),也被称为"第二次诞生"、" 自我的发现"的时期(E.Spranger, 1924).较之于整个社会,大学生是最敢于查问和审视自己存在 状况的青年群体,最敢于对自己的生活持批判态度、活得本真的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我 的前所未有的关注,使他们生活在动荡不宁的心理世界中 .自我的接纳与排斥,自我的同一与 分离,自尊的获得与丧失,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否定,以及由此而致的希望与失望、信任与怀疑、 喜悦与忧伤、成功与失败等诸多复杂的情感体验,构成他们心理矛盾与冲突的主旋律.诸多研 究和事实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不断升级,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危机又大多源 于自我意识.因此,深入细致地探讨和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人自出生 8个月后,便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3岁以后,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从3岁至青春期, 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在这期间,他们虽然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主体,可以充分 认识自己的行为,但却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不懂得情绪是自己的主观感受,而大多是照搬 成人的观点,以此作为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从青春期以后到成年的大约10 年时间里,个体的自 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并逐渐趋向成熟.他们逐步获得心理自我,开始关心自己的形象,关注自 己的心理活动,不再简单地认同别人的观点,而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具有浓厚的主观性. 大学生正处于这一阶段,处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时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 自我意识开始分化,并且迅速发展,自我矛盾开始出现.进入大学以后,随着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心理意识的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 变化,出现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分化,并且迅速发展,导致矛盾冲突日益明显.大学生对自 己的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抱有幻想,而现实往往不是他们所想象的,于是就出现了理想自我 和现实自我的矛盾.这种矛盾分化,使得大学生发生自我意识的改变,经过自我体验和自我调 控,而表现出各种激动、焦虑、喜悦与不安情绪.当理想自我占优势时,往往会将"客体我"萎缩 到实际能力以下,总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从而产生较强的自卑感,甚至放弃努力,形成自我怜 悯或伤感的心理状态.相反,当"现实我"占优势时,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自我陶醉,特别 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暴露自己的缺点.2、 自我意识矛盾日益突出,但调控能力相对较弱. 由于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种种矛盾开始出现,随 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对自己的 评价也常常是矛盾的,对自己的态度也是波动的,对自己的调控常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他们 忽而看到自己的这一面,忽而又看到自己的另一面,时而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时而又高估或低 估自己,时而感到自己很成熟,时而感到自己很幼稚,时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时而又对自己不满. 面对自我意识中的种种矛盾,大学生便开始通过各种活动来重新认识自己,自觉或不自觉地在 调节矛盾中认识自己,完善自我.他们常常会问自己,"我聪明吗?", "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么 能力和特长?","我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矛盾冲突和自我探究后,大学 生的自我意识就会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趋于一致,达到暂时的自我统一.然而新的自我意识矛 盾又会产生,还需要不断地自我调控和自我探究.但大学生的这种自我调控能力相对较弱 ,过 多关注自己,过于看重自己,而对他人、集体、社会考虑较少等.3、自我意识的矛盾不断激化,出现混乱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过高的自我评价,另一种则是过低的自我 评价.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的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这两 大心理缺限.它们是妨碍良好自我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过低的自我评价.处于这种意识状态的大学生,在把理想我与现实我进行比较时,对理想我期 望较高,又无法达到,对现实我不满意,又无法改进.他们在心理上的一个特征就是自我排斥.由 于在成长过程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距离过大所导致的自我矛盾冲突,他们往往会产生否定自 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这类大学生往往降低人的社会需求水平,对自我过分怀疑,压抑 自我的积极性 ,并可能引发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 .他们的心理体验常伴随较多的自卑 感、盲目性、自信心丧失和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现象,尤其是面对新的环境、 挫折和重大生活事件时,常常会产生过激行为,酿成悲剧.近几年来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中 相当一部分就是由此心理问题所导致.过高的自我评价.这是一种与过低自我评价相对立的自我意识状态.在这种自我概念的支配下, 个体往往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我可以轻易实现.这 种类型的大学生往往盲目乐观,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接受与认可, 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因此极易遭受失败和内心冲突,产生严重的情感挫伤,导致苦闷、 自卑、自我放弃.有时会引发过激行为和反社会行为.4、自我意识的矛盾转化不断进行,且渐趋稳定 在自我意识由"矛盾——统一——新矛盾——新统一"转化发展过程中,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 发生重大变化,由刚进校的"依赖性"和"盲目性",渐渐转变为"想入非非",到毕业前就显得沉稳 多了.正是由于这种矛盾转化,使得大学生自我意识发生了明显的飞跃 ,个体之间出现了不同 的差异,自我意识也逐渐趋向成熟.由此可见,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转折"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和自我矛盾表现最突出的 阶段,对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 展特点,采取相应的自我意识教育和培养,可以促进大学生走上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之路 ,因 此要引导他们全面认识自我,积极认可自我,努力完善自我.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途径 自我意识的培养,是引导主体按社会要求自觉地对客体进行自我意识的教育,是自我意识的最 高表现,是大学生完善自己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1、全面认识自我 全面认识自我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能够全面的、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准 确地评价自己,就能够量力而行,确立合适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因此,大 学生只有打破自我封闭,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扩展交往空间,积极参加活动,扩大社会 实践,才能找到多种参考系,才能凭借参考系来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自我,做到不自卑也不过 于自信,不骄傲也不过于谦虚,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通过以 下途径来认识自我.( 1) 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 深刻的自我认识是以深刻认识和理解他人、理解社会为前提的.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投身于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不断丰富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认识.通过认 识他人、认识外界事物来进一步认识自我.( 2) 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正确地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自我认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生一般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 看法,尤其是有影响力的评价者.他们对别人的评价往往引起两方面的反应 ,一方面积极的接 受别人的看法,另一方面也许认为别人的评价不符合自己的实际 .因此评价者的特点,评价的 性质将会影响到他们对评价的接受程度,开展同学之间的互评,教师给予具体而有个性的评价, 都有助于自我意识的提高.但应注意评价的准确性、全面性、公正性,不切合实际、片面的、 不公正的评价,也可能导致自我认识的误区.当然,大学生应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分 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进一步认识自我.而不应对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而耿耿于怀,更不应对 自己的优点而沾沾自喜.( 3) 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 当一个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品质,对自己的能力和性格特征等的认识与他人评价相一致时,他 就会巩固和发展这一方面的特征.当一个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相矛盾时,就 应该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进而进行自我矫正,这样才能得出一个肯定的自我认识.当然,在 比较的过程中,不能专门 " 以己之长比人之短 " ,也不能专门 " 以己之短比人之长 " ,因为 这样都不能确立肯定的自我认识. 通过比较来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达到取长 补短,缩小差距的目的.( 4) 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 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也可以从比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中认识 自我.因此,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一方面应鼓励大学生超越自我,不要满足于现有的成绩, 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大学生确立恰当的抱负水平,不要一味地跟自己过不去,从自己的发展历程 中进行比较,从比较中认识自我.( 5) 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 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参加各种活动时的动机、态度,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取得的成效、成果 来分析认识自己.例如可以通过记忆外语单词的速度、准确性、持久性来评价自己的记忆品 质;通过经常性的克服实际困难的情况,来认识自己的意志品质;通过在班级、学校的活动或工 作中的表现以及完成任务的情况,来确定自己的能力. 因此在培养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过程中, 可以引导他们正确分析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才能、兴趣爱好,进一 步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6) 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来认识自我 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能力,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培 养中,教育、引导他们不断地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反思、分析,勇于解剖自己,敢于批评自己, 在自我解剖和自我批评中加深对自己的认识.2、 积极认可自我 大学生如果以积极的态度认可自己,便会形成自尊,如果以消极的态度拒绝自我,便形成自卑. 自卑者往往片面地夸大自身的缺点、短处,甚至否认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极大地阻碍正确自 我意识的形成.( 1) 积极而准确地评价自我 积极而准确地评价自我是促使产生自尊感,克服自卑感的关键.俗语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长处和短处,对自己的长处要充分发挥 ,对自己的短处要正 确对待,既不能护短,也不应因某些短处而灰心.一般来说人的短处有两种:一种是可以改变的, 如不良习惯、脾气不好、缺乏毅力等,对此要有闻过则改的精神;另一种是无法补救的,如其貌 不扬、身材矮小、四肢残疾等,对此要面对现实,有勇气接受自己的缺憾.同时注意提高自己的 内在修养,在学问上狠下功夫,培养内在的心灵美,以"内秀"补偿"外丑",相信"我很丑,但我很温 柔"的道理.( 2) 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要有勇气面对挫折,认真总结教训,树立不达目的不罢休 的信心.人常说:"吃一堑,长一智","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因此,大学生应正确地对待学 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挫折,从困境中走出来,总结教训,吸取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认可自 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3、 努力完善自我 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认可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 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 1) 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 正确的理想自我是在自我认识、自我认可的基础上,按社会需要和个人的特点来确立自我发 展的目标.大学生要积极探索人生,理解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理想自我 的确立寻找合适的人生坐标,从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中认识有限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通过实现 这一目标而努力地完善自我.( 2) 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不断战胜旧的自我,重塑新的自我,既要努力发展自己,又绝不能固守自我,要积极主动地为社 会服务,勇于承担重任;既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不仅仅追求个人价值,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 为国家和民族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当然提高现实自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坚持 不懈,持之以恒,才能使现实自我不断地向理想自我靠拢,并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一过 程,就是大学生努力完善自我的过程.( 3) 认真进行自我探究, 逐步获得积极的自我统一 自我统一意味着"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统一,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统一.大学生 在认真探索人生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积极的自我统一,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获取自我统一的过 程中,首先要分析和确认"理想自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然后与现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