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

wux****u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KB
约4页
文档ID:8462730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_第1页
1/4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加强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为什么可以做出科学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问题罢了他甚至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二、问题及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因为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所遇到的问题和其他学科问题不太一样,其他学科的问题更多的是答案型的问题,既有一个最终的答案或说法,而信息技术学科的问题更多的是解决型问题,即我们需要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答案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1、从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很重要问题的发现既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 ,也可以由观察大量的现象引起通过观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开发直觉思维,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所见即所得”的应用软件的学习是主要的教学内容所以“观察”这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就变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观察能力,使学生敏于观察、善于观察,并善于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不断循环前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培养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发现观察法、对比观察法发现观察法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学习生活中与学科息息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是观察自己作品的问题与不足;对比观察法主要是将自己的作品与优秀的作品进行比较,发现不足,找出问题例如:在学习网页制作时,因为学生有些上网的经历,所以在学习网页制作的开始,我引导学生去观察网络中优秀的网页,通过观察发现我们要完成这么好的网页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学习解决问题经过几次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就逐渐养成了通过查找观察优秀网页——思考分析——发现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当然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中,还会遇到很多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再通过不断的观察——将问题分解细化——逐一解决,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在这样交替循环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不断进步提高的起点是观察,发现问题是关键。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观察的意识,观察的能力,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的意识逐步增强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渐渐成为一种学习习惯2、努力将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方法而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最真实、最直接、最好的问题情境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只有和现实生活结合才会更有意义信息技术课中的新知识往往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一方面教师应该努力挖掘这一点,使教学内容真正和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贴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也会更深刻,另一方面鼓励引导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问题意识我通常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第一、 学习素材尽量来自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例如:在学习Excel时,通过建立班级成绩统计表,学习建立和编辑Excel表格,由学生采集数据,分小组来完成在学习Powerpoint时,以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事物为题材制作演示文稿,学生积极搜集素材,兴趣浓厚……等等。

努力将学生的每节课的信息技术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逐渐的,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相关的问题就会自然的想到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并且因为有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学生懂得如何入手去做,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有提高第二、 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锻炼了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老师还应该进一步鼓励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例如帮助老师统计成绩;教师节给老师用电脑制作贺卡或制作电子贺卡;学习中遇到什么问题上网去寻找答案……在实际生活这样一个广阔的问题情境中,通过以用促学,以学促用的不断尝试,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3、通过任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要想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任务的设计是关键:第一:任务不应当是对每一个具体操作都提出具体要求的任务,任务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探索性,把发现问题的程序留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索第二:任务的设计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每个学生完成的任务都有一定的个性,遇到的问题也会很有个性,这种个性的问题可能根本没有统一的答案,学生要做的是灵活自主的解决问题。

第三、任务的设置要触及每个学生知识及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如果我们提出的任务过于简单,对学生来说,缺乏探索性,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失去兴趣;如果任务难度太大,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及能力很难达到,学生就会失去信心、失去兴趣,所以任务的设置一定要掌握好其难度再有,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能力的大小都不一样,所以对每个学生的要求也应有所差别,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探索的乐趣,又不会觉得难不可为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进行了如下的尝试第一、 注意任务的提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Word中表格的学习,我们通常的任务设置是给出一个表格,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步骤一步一步的完成如果将任务改为:为学校设计一个全校班级人数统计表、为我们班设计一个值日表、课程表……将任务这样一改,学生需要完成:(1) 学生分析要统计的数据(2) 根据数据特点初步设计表格 (3) 发现问题,逐步调整修改表格将任务的设计这样一改,就把发现问题这一环节留给了学生,学生会不断发现问题,从而想办法解决问题所学的知识不再是枯燥的模仿,而变成他迫切希望得到的甘露,再有这样学生设计出来的表格会各种各样,各有特点通过这种任务方式学生学出来的知识是灵动的,学生更能体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更多的调动了学生的心智活动。

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第二、 加强学生综合任务训练综合任务的特点是:知识运用的综合、具有很强的设计性、难度大、复杂、具有挑战性,所以在完成起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正是因为这一点综合任务的设计完成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会更加全面,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起到重大的作用例如:学生在完成运用Flash自己设计制作一个动画的任务时,即使这个学生对Flash操作很熟悉,在制作之前有很好的创意,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仍然会遇到很多技术上的新问题,而且还会不断迸发出很多新的灵感、创意,这时学生就会自主的进行学习,并且在所想与所作之间不断碰撞与磨合,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制作一个完整动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庞大的,充满艰辛与快乐的过程通过这样的经历,学生对于问题的认识会更全面、会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会大大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这些都是一般的任务所不能达到的,所以加强学生综合任务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与提高,甚至可以产生一个质的飞跃总之,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培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自主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

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创新素质。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