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冷库教案(总)

痛***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2KB
约56页
文档ID:156468447
冷库教案(总)_第1页
1/56

《冷库技术》教案(2004-2005年第2学期)教师:何宁芝授课班级:2302班教 案 (一)【科目】 冷库技术【章节】 第一章 第1节 冷库类型及基本构成与容量换算【课时】 6节【教学目的】 掌握各种类型冷库的组成、结构、特点,会进行冷库容量换算【重点】 掌握冷库的类型和结构【难点】 掌握冷库的结构【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板书):1、 冷库的定义:能够对食物进行冷加工或在低温条件下实现长时间保存食物的综合型库房由保温维护结构、制冷系统、电控网络系统构成)注:“长时间”表示延长了保鲜期2、 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第一部分:冷库基础知识及冷库维修工艺(应知部分) 包括:①冷库建筑基础知识、②冷库的结构、③冷库的工作原理、④冷库的安装和调试、⑤冷库的管理和维修 第二部分:冷库的维修操作技能训练(应会部分) 重点掌握:冷库及设备的安装、维护、维修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3、 学习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① 专心听课、做好笔记、保证出勤率90%以上;②完成作业,③包括课堂上和课外的作业;④做好考前复习准备▲讲授新课、板书 : 第1节 冷库类型及基本构成与容量换算1、 冷库的分类:1、按结构特点不同分:①土建冷库:最普遍、可建成单层或多层、固定性建造p材料:钢筋混凝土、砖②装配性冷库:可拆迁性、建造材料:轻质预制薄钢板注:两种冷库的区别:建造材料、规模、隔热材料(土建用稻壳、软木;装配用发泡材料)2、按使用性质不同分:①生产性冷库:食物加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配冰库)。

特点:具有教强的冷却、冷冻、冷藏容量能力,整进零出②分配性冷库:食品从生产性冷库出来转移入该库 特点:具有较强的冷藏容量能力,作长期储备之用,整进零出、整进整出注:以上两种冷库都需要有便利的交通设施③中转性冷库:进行大批量加工,建在货运站附近,起中间转运作用(以渔业为主)④零售性冷库:供临时储存零售食物用(装配性) 特点:可活动、库温可调节⑤综合性冷库:包括各类型冷库(俗称冷冻厂)3、按库温不同分:①冷却库(高温库):代号“L”,+5~-5℃,用于冷却不低于食物汁液冻结温度的食品(如蔬果类、蛋类)②冷藏库(低温库):代号“D”,+10~-18℃,蔬果、肉类冷藏③冻结库(超低温库):代号“J”,-23℃,冻结易变质肉类4、按冷库容量(规模)不同分:(以t计,t/d,吨/天)①大型冷库 ≥10000t②大中型冷库 5000~10000t③中小型冷库 1000~5000t④小型冷库 ≤1000t注:用t/d衡量冻结能力5、按制冷剂不同分:①氨冷库;②氟里昂冷库▲ 布置作业:P20 第1题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冷库的有关种类方面知识,让同学们积累了一些常识,为今后学习冷库技术打好基础。

▲课后小结:利用了15分钟时间引入新课,提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更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平时的表现▲ 讲授新课、板书 :二、冷库的构成:冷库的构成原则:①必须符号冷加工工艺流程的需要;②必须便于运输冷库的基本组成:主库、机房和设备房、其他生产设施和 附属建筑(一)主库(由若干个库体构成):定义:冷库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按使用要求不同分:1、晾肉间--为肉类一次冻结工艺而设置的常温房间能保持肉体内温度为28℃,库温设置为20℃容量:为冻结间的1 作用:消除肉类表面水分(为送入冻结间做准备)2、冷却间--用于对食品进行冷却加工或冷藏、冻结前进行冷却处理用的库房库温为-2~0℃ 作用:防止降温太快而影响营养成分和外观,作为提高质量、缩短时间的转折间(平均可缩短4~7h)例如:①水果、蛋类需逐步使t↓,防止生理病害②肉类二次冻结:35℃--→4℃--→-25℃可防止冰壳产生一次冷却间 二次冻结间3、冻结间--对需长时间储藏的食品迅速降至-15~-18℃,库温为-23~-30℃,形成“冻结物”特点:专门接收冷却间、晾肉间的物品,冷加工后送入冷藏间 分类:①自然对流式--库温-18℃,时间用48h以上;②强制对流式--库温-23~-30℃,时间10~20h③搁架式--兼作货架,库温-18~-23℃,时间16~48h (必须小于5t)4、再冻间--设备基本与冻结间相同,接收高于-8℃的冻结物入库前再冻之用。

5、冷却物冷藏间(高温冷藏间)--用于储藏经过冷却的食品(蛋类、蔬果),注:为配合植物呼吸作用,要引入新鲜空气6、冻结物冷藏间(低温冷藏间)--用于储藏经过冻结的食物(肉类)7、两用间--用于储藏经过冷却和冻结的食物(注:温度可调会导致建筑物由于温度应力而受破坏)8、气调保鲜间(“CA”储藏)--专门储存蔬果类食品(由于t↑,则呼吸作用↑,易衰老;t↓则呼吸作用↓,延缓成熟) 方法:使O2量↓(2%~5%),使CO2量↑(05%~4%), 分:自然降氧法(利用不透气的薄膜袋装) 机械降氧法(降氧机)9、制冰间--生产冰快(与冻结间、冷藏间配套) 冰块包括:颗粒冰、块冰、雪冰、砖冰、冰池10、冰库(储冰间)--分:盐水制冰和快速制冰11、穿堂--沟通各冷间,便于运输周转的食物进出通道分类:①库内穿堂--低温穿堂(冻结库至冷藏库) 高温穿堂(冷却间至冷藏间)②库外穿堂--属常温通风穿堂,有利于工作人员换气▲布置作业:P20 第2、3题▲课堂小结 :冷库的主库是冷库建筑群的主要组成部分,1~11中,以冷却库、冻结库和冷藏库为重点。

11~14则分到附属建筑中▲课后小结:引用实例,分析比较各冷间的特点▲讲授新课、板书 :(二)制冷机房及设备间:1、电梯间--设于多层冷库,每1千吨货物配02t的电梯容量(货梯)2、制冷机房--包括制冷装置、控制仪表屏、冷量分配系统、配电屏等(分统一机房和多个机房)3、设备间--装有壳管式冷凝器、储液器、气液分离器、液泵等4、变配电间--包括变压器间、高压配电间、低压配电间,高度不小于5M(三)附属建筑:1、冷库站台(也称“卸货月台”)--供卸货时用(包括火车专用的铁路站台、汽车专用的公路站台)2、办公生活用房--办公楼、医务室、宿舍、进出口、浴室、传达室、食堂等(四)生产设施:1、屠宰车间:宰杀生猪加工成白条肉2、理鱼间(整理间):水产冻结前进行清洗、分类、挑选、分级、处理、装盘、过磅、包装等3、加工车间:腌制、肠衣加工、熟食加工、猪油加工等4、其它:化验室、冷却塔、水塔、水泵房、一般仓库、汽车库、污水处理场、铁路专线、修理间等三、冷库容量的计算:合理利用冷库容量的目的:提高冷库利用率冷库容量的定义:冷库内各冷藏间的容量总和包括冷却物冷藏间和冻结物冷藏间、有的也包括冰库) 单位:m3或t(冷库容积或冷库储藏吨位)1、冷库容积的计算方法:(V)V=ΣVi=V1+V2+V3+……Vi =F1H1+F2H2+F3H3+……ΣFiHi=ΣFiHiV--冷库容积、Vi--各冷间的容积、Σ--叠加符号Fi--各冷间的实用面积、Hi--各冷间的实用高度2、冷库储藏吨位(G):G=ΣViρη/1000=Vρη/1000 η读作“爱塔”ρ--食品的计算密度(查表)、η--容积利用系数(查表)注:η--反映了冷间货物可占冷间容积的百分比(即份额) η提示:应合理堆放货物3、合理选好货垛与墙、天花、设备之间的距离目的:①改善冷风循环,提高换热能力;②保持送风均匀,提高保鲜质量;③减少碰损机会,便于操作管理。

▲布置作业:P20第4、5、6、7题▲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介绍有关冷库容量的两条公式,并要求学生弄懂公式中每个符号的含义▲课后小结:只需要学生理解公式的含义,并非要用实例和数字去进行计算教 案 (二)【科目】 冷库技术【章节】 第一章 第2节 冷库建筑结构及隔热防潮【课时】 6节【教学目的】 了解冷库建筑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作用和分类;明确隔热防潮的意义,了解冷库用隔热材料的选择要求、冷库常用隔热材料的性能及影响隔热材料导热性能的因素;掌握冷库维护结构隔气防潮的意义,了解常见的冷库维护结构隔气防潮的措施及常用的隔气防潮材料重点】 掌握冷库的隔热和防潮隔气的措施【难点】 掌握冷库防潮隔气的措施【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板书):[重申]冷库是食品冷却、冻结、冷藏的场所[指出]对冷库建筑结构的要求:提供必要的库温、湿度条件和卫生标准 冷库长久使用的条件:①合理的结构;②良好的隔热、防潮性能;③合格的地坪强度▲ 讲授新课、板书 :第2节 冷库建筑结构及隔热防潮一、冷库的结构:两大部分:维护结构--挡风雨、保温、防潮作用 承重结构--支撑(自重和货物重量)作用,传递承重至地基冷库结构的特殊要求:①要求较大的强度和刚度;②能承受较大的温度应力;③有良好的隔热,地坪作放冻处理;④有可靠的气密性能。

综上所述:隔热性、密封性、坚固性和抗冻性1、地基与基础(底部结构):①地基--在基础的底部能够承受全部载荷的土层,分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要求:a、承载能力强;b、地理条件好;c、地基表面应与冷库建筑重力垂直②基础--直接承重部分(一般采用柱基础)2、柱和梁(承重构件):1 柱--钢筋混凝土柱(方形为主,2 便于施工隔热)参数:a、纵横间距6M*6M、12M*6M、18M*6Mb、净高:大型单层h≥6M 中小型单层h≥4、8M 多层库h≥4、8M或6M3 梁--楼板梁、基础梁、圈梁、过梁分:预制梁和现场钢筋水泥浇制梁3、墙体(P7图1-4a)①作用:防风雨侵袭、放温度变化、太阳辐射、防潮②构成:a、围护墙体:240~370MM砖墙(或钢筋混凝土墙)b、防潮隔气层:油毡、尼龙薄膜(敷设于外墙高温侧)c、隔热层:快状、板状、松散状(稻壳、矿渣棉)d、内保护层:20MM厚钢丝网水泥沙浆面层③内墙:各冷间分隔墙(分隔热与不隔热两种)a、△t≤5℃可不隔热,厚度为120MM~240MM厚砖墙b、△t≥5℃需隔热,厚度大于240MM(加泡沫塑料隔热层、油毡隔气层)4、楼板:用来分隔楼层的水平承载结构(足够的强度、刚度、多数现场浇制,少数预制)。

5、屋盖与阁楼层:①、屋盖的作用:防水、防火、防霜冻、隔热、起密封坚固的作用②、屋盖的构成:a、防水护面层: (如P7图1-4b) 内面层:粘结层--保护隔热层;外面层:混凝土预制--保护防潮层b、承重结构层:支承屋盖负荷(钢筋混凝土面板、梁等)c、隔热层:坡顶式、整体式、阁楼式(影响屋盖结构)③整体式屋盖:屋面、隔热层、防潮层紧贴在一起④阁楼式屋盖:上面设防水屋面、设阁楼:通风式、封闭式、混合式(设活动窗)6、地坪:△冷库的地坪需要防胀冻的原因:地下水蒸气与低温冷库内温差传热、渗透水分,0℃以下时会毁坏地面△放胀冻毁坏的方法:①低温库设于高温库的上层,高温库可埋于地下室,地下室作为缓冲温差传热、放胀冻的过渡空间②设置特殊地坪:a、架空地坪:利用隔热层内钢筋混凝土柱或砖柱架空, 原理:利用左右通风干侥上下温差传热,适于大型冷库b、热油管地坪:在易冻胀层加热防冻的方式,设置热油管循环加热适于北方寒冷地区的冷库c、自然通风地坪:只安装通风管,无装风机,适于南方中小型冷库d、半架空地坪:综合架空与自然通风地坪优点:耗冷量大,防冻效果好,造价低,适于中小型冷库▲布置作业:P20 第8、9、10、11题▲课堂小结 :冷库建筑是特殊的建筑,需要对一些结构进行特殊处理,例如墙体需要加装隔热层和防潮隔气层。

▲课后小结:本教材无编印有关冷库地坪的知识,须另外增加该 内容▲讲授新课、板书 :二、冷库的隔热(保温):△作用:①、维持库内温度稳定; ②、降低热负荷、节约能源; ③、对食物加强保鲜(提高食物储存质量)△需要隔热的位置:①墙、②地板、③屋顶、④楼板△对隔热结构的要求:①良好的隔热、防潮性能(标准:停机后           升温不大于1、5~2℃/h)          ②具有一定承载强度;          ③保温持久能力强;          ④设能够防蛀、防鼠害的保护层1、冷库隔热层厚度的确定:以常用隔热材料导热系数:入=0、034~0、045w/(m.℃)为标准:δ=△t/(7~8)*25=(t外-t内)/(7~8)*25(单位:mm)公式意义:以常用标准隔热材料计算,温差每增加7~8℃,则隔热材料的厚度应增加25mm(P8例子,结果可选择156~178mm)2、常用隔热材料及选择:常用隔热材料的种类及性能见P10表1-7广泛使用的隔热材料有软木、玻璃纤维、矿渣棉、泡沫塑料、组合夹心板、稻壳△冷库隔热材料应满足的要求:a、导热系数应尽量小(热的不良导体),即材料可选更薄;b、密度小、价廉(轻、节省);c、防火性能好;d、吸湿性差、具一定的强度、刚度、耐用;e、无毒、无味、不吸味;f、抗腐蚀性好;g、便于安装和施工。

注:“入”表示导热系数,“入”越小则隔热效果越好3、影响隔热材料导热性能的因数:①、隔热材料的湿度:t↓则吸湿力↑(空气中水蒸气冷凝), 水的“入”比较大,冰更大,因此潮湿将严重影响导热 防潮方法:加干燥材料,加防潮隔气层②、隔热材料的密度(重度/容重): 越↓,则入↓(但也不能太小,否则入将↑)三、冷库围护结构的隔气防潮:1、隔气防潮的意义(为何要重视隔气防潮):①、防止隔热材料的霉烂和崩解;②、防止建筑材料锈蚀和腐朽;③、防止冷库内和蒸发器表面结霜,减少融霜次数;保证库温稳定和食物质量;④、减少耗电量和制冷成本;⑤、防止水蒸气长期渗透而缩短冷库建筑的寿命2、围护结构的隔气防潮(隔气防潮层的构造应符合哪些规定):①合理布置围护结构的中层材料的次序:隔热材料贴近库内,隔气防潮材料贴近库外②合理布置隔气防潮层:使库外水分难进,墙内施工水分经库内冷管冷凝排出或在隔热层两侧分别设防潮隔气层③较潮湿的冷库墙壁隔热层内、外侧及上、下侧均应贴隔气防潮层④做好防雨水措施⑤隔气防潮层的合理搭建:a、外墙外侧应抹面;b、外墙的隔气层应与屋盖、地面隔气层衔接c、冷却间和冻结间的隔热层两侧均应设隔气层。

d、内墙(隔墙)隔热层底部应设防潮层e、冷库上下、左右、前后六面形成封闭的隔气防潮结构四、常用的隔气防潮材料:1、石油沥青及其制品;2、塑料薄膜;3、其他材料(如水泥沙浆等)▲布置作业:P20 第14、15、16题▲课堂小结 :隔热和防潮隔气是本章的重点,需要学生反复对隔热及隔气的知识进行复习▲课后小结:有关防潮隔气的知识比较枯燥,尽量举一些实例进行说明教 案 (三)【科目】 冷库技术【章节】 第一章 第3节 装配式冷库【课时】 2节【教学目的】 了解装配式冷库的复合隔热板的性能;装配式冷库的建筑特点;结构形式;冷库的组合与装配重点】 了解装配式冷库的建筑特点和结构形式难点】 了解装配式冷库的建筑特点【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板书):装配式冷库的作用:使用条件和结构要求,与土建式冷库相似(包括隔热、防潮性能、承载强度等)装配式冷库的定义:由复合隔热板及制冷组建安装组合成的小型冷库▲讲授新课、板书 :第3节 装配式冷库一、复合隔热板的性能(夹心隔热板):△装配式冷库冷藏、冷冻效果的好坏主要由复合隔热板性能决定1、隔热、防潮性能好:①轻质泡沫塑料做隔热层; ②利用两面涂塑钢板进行隔气。

注:涂塑钢板的材料用镀锌钢板、不锈钢板、合金铝板2、抗弯强度高:两块镀锌钢板夹中间隔热层 最大挠度7.2MM,安全系数达4.93、具有极好的弹性:以弹性变形为主4、质量轻:自重12kg/m25、防腐性能好、防火性和防水性能良好6、强度高7、吸水率低二、建筑特点:1、抗震性能好;2、库体可实现多种组合,位置灵活可变;3、结构简单可反复拆迁(少易损件);4、可长途运输;5、由于批量生产,组装周期短,投产见效快,施工方便、简捷(7天安装调试完毕);6、可配套购买三、结构形式(分类):1、根据安装场地不同分(区别设计条件、结构形式、检验标准)①室内型(NZL):a、容量:2-20t;b、安装位置:任何楼层,个部分均可拆焊接件、连接件要防锈);c、分类:标准型:有固定的型号,用偏心钩连接装配; 非标准型:实测订做(无固定型号),用黏结装配,有利于 密封,不利于拆装分:“L级”:-5~5℃; “D级”:-18~-10℃;“J级”:-20~-23℃NZL--20(D)表示库内容积为20M3,库内温度为-18~-10℃的D级室内装配式冷库。

②室外型(WZL):a、容量:大于20t;b、特点:是独立建筑(除库体外,还包括基础、地坪等);c、净高:大于3.5Md、地坪承重:P14,表1-82、根据结构承重方式不同分:①内承重结构:采用库内钢(金属)框架结构 特点:a、方便安装、维修; b、恒温能力强; c、库房容量小; d、价格贵; e、耗能大,需较多隔热材料②外承重结构:采用库外框架结构(金属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框架)特点:a、库房容量大,耗能小; b、便于安装雨篷; c、框架易受室外天气影响,维修量大; d、设置安装,固定较复杂③自承重结构:无框架结构(复合板既隔热,也承重) 特点:a、无框架; b、易安装、可重复拆迁、维修方便; c、设置安装受限制(不能吊装)▲布置作业:P21 第17、18、19、20、21▲课堂小结 :装配式冷库,属小型拼装型冷库,要求学生多留意冷冻厂门口门市部的装配式冷藏冷库。

▲课后小结:随着发展装配式冷库将不断在各行各业中被使用教 案 (四)【科目】 冷库技术【章节】 第一章 第4节 冷库建筑的使用和管理【课时】 1节【教学目的】 了解正确使用冷库的要求和管理冷库建筑的方法重点】 了解管理冷库建筑的方法难点】 了解管理冷库建筑的方法教学过程】▲讲授新课、板书 :第4节 冷库建筑的使用和管理△怎样正确使用冷库?①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和保养;②所存物品不可过多,热的物体在温度降低后防入;③物品排列有序,使气体流通,不可过于拥挤;④尽量减少开门次数△怎样管理好冷库?(四怕:怕潮、怕水、怕热湿空气、怕漏冷气)一、防止水、气渗入隔热层:①冷库建筑各部分要随有随清除水、霜;②不能冲洗地坪、墙壁;③定期将冷风、冷水排管除霜;④尽量采用多级冷却再冻结二、注意控制各库房的温度、货量:①无存货时低温间小于-5℃,高温间低于露点温度;②控制货量,打好包装,防止造成滴水三、保护地坪不受损坏:①堆在地面上的货垛不能超重;②架空的通风道要定期清理杂物保持良好通风四、货物要保证按间距要求堆放,提高库房利用率,合理堆放、包装货物:如:猪条肉,四块井字形比三块三角形提高载量13%。

五、及时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能耗大的设备 注意引入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技术人员六、其他措施:(1)、对制冷系统定期放油、放空气、融霜和除水垢 目的:提高传热效果和降低能耗2)、水系统注意改善水质,使两热交换器保持良好效果;(3)、节约用水(冷凝器用水、压缩机汽缸用水、冷媒传热用水、冲霜用水),采用循环用水,如冷却塔七、安全运行管理▲布置作业:P21 第22题▲课堂小结 :关于冷库的管理增加一些常用的有关使用方面的知识▲课后小结:冷库的管理还要根据后面各章节各部分的特点进行归纳教 案 (五)【科目】 冷库技术【章节】 第二章 第1节 制冷压缩机【课时】 1节【教学目的】 了解常见冷库用制冷压缩机的类型、结构和特点 【重点】 掌握常用冷库制冷压缩机的类型、结构 【难点】 螺杆式压缩机的特点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板书):对冷库制冷设备的具体要求:①正常稳定地循环,保证被冷却物稳定的工况;②能进行灵活调节,保证局部故障时不影响生产;③操作管理方便;④能保证操作人员和生产安全▲ 讲授新课、板书 :第1节 制冷压缩机△压缩机的作用:①压缩和输送制冷剂,起循环泵的作用;②使制冷剂升温,便于制冷剂实现在冷凝器中比常温稍高时冷凝。

一、类型:1、容积式:往复式--往复活塞式为主 回转式--螺杆式为主2、速度式:离心式、轴流式二、活塞式压缩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分类:1、开启式--目前已极少使用(体积大、噪音大) 2、半封闭式--电机与压缩机在同一机壳内,机壳可拆开进行维修(中大型系统适用) 3、全封闭式--电机与压缩机组装于同一密封的机壳内(结构紧凑、噪音少、适于小型系统)三、螺杆式压缩机:特点:1、转速高,单位容积制冷量大; 2、少易损件(如无吸、排气阀片); 3、可向汽缸中喷油冷却,使t排↓,无液击、油击故障的危险; 4、无往复摩擦热产生; 5、输气量达100%,无余隙容积,压缩机效率高; 6、输气量可调,气量变动时不喘振; 7、润滑油系统复杂、庞大、噪声大、泄露量大; 8、价格昂贵(加工精度高)▲布置作业:P20 第1题▲课堂小结 :温故而知新,将活塞式压缩机与螺杆式压缩机进行比较,对比其优缺点▲课后小结:强调学生必须复习有关压缩机的基本知识。

教 案 (六)【科目】 冷库技术【章节】 第二章 第2节 换热设备【课时】 4节【教学目的】 了解冷库常用冷凝器的种类、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冷库常用蒸发器的种类、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回热器、中间冷却器的作用和结构重点】 各换热器的类型和结构 【难点】 中间冷却器的结构原理【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板书):明确冷库的换热器包括:冷凝器、蒸发器、气液热交换器、中间冷却器、过冷器等▲讲授新课、板书 :第2节 换热设备一、冷凝器(由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作用:把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液化成中温高压制冷剂液体,放出热量△放热过程:①把不饱和蒸气冷却成干饱和蒸气,达tk,放出显热;②P和tk不变时,冷却为饱和液体,放出潜热;③进一步冷却成过冷液体,放出显热△分类(按冷却介质不同分):水冷式分壳管式、套管式和沉浸式;风冷式;空气-水联合式分蒸发式和淋水式1、水冷式:一次性用水或循环重复使用水①壳管式:特点:水在管中流动,制冷剂在管外壳体中冷凝 缺点:水质要求高,阻力大,水垢难清洗 优点:冷却水耗量小(换热效果好),体积小。

注:大型设备在末端设储液器,小型设备在末端焊一个液包②套管式冷凝器(主要用于小型氟机),小于25KW冷量 结构特点:冷却水在小管中流动,制冷剂在小管外大管内流动 冷凝 优点:与壳管式同; 缺点:金属耗量大,水垢更难清洗,对水质要求高③沉浸式冷凝器: 结构特点:制冷剂在盘管中流动液化,盘管浸于水箱中,水要流动散热 缺点:水流慢(下进上出),传热效果差 优点:制造工艺简单,维修方便,水质要求低,易清洗2、风冷式冷凝器:(以蛇形管为主) 特点:制冷剂蒸气在管内冷凝,空气在管外流过,tk比较高 分:自然对流式和强制对流式(为主)3、蒸发式冷凝器(空气和水同时作为冷却介质): 原理:利用部分冷却水的蒸发带走气体制冷剂冷凝时放出的热量 特点:风机强迫空气以3-5M/S的速度自下而上掠过冷凝排管,促进水蒸发吸热,水池定期自动补水如P29图2-9:分类:压送式--冷凝管组下部侧面装风机; 吸入式--风机设在顶部▲布置作业:P45 第3、4、5、6题▲课堂小结 :重温冷凝器的作用和冷凝的三个过程,引出冷库常用冷凝器的结构类型▲课后小结:要多进行比较式教学,把常用冷凝器的特点突出。

▲讲授新课、板书 :二、蒸发器:△作用:把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液混合物汽化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吸收周围介质的热量,实现制冷目的△吸热过程:①把液体制冷剂加热至饱和液体,吸收显热; ②P和t0不变时,吸收潜热,变成干饱和蒸气; ③进一步吸收显热,变成过热蒸气△分类:冷却液体载冷剂式:利用冷冻水或冷冻盐水; 冷却气体载冷剂式:利用空气1、冷却液体载冷剂式:(1)、蛇管式蒸发器(蓄冷池式): 特点:制冷剂自上而下在蛇管中流动,蛇形盘管浸末于 (盐)水箱中,冷冻(盐)水在水箱中循环流动 缺点:水流慢,制冷量属小型系统2)、壳管式蒸发器(满液式、干式): ①、满液式--水在管中流动,制冷剂在管外壳体中换热气化(与壳管式冷凝器相似); ②、干式(沉浸式)--水在管外壳体中流动,制冷剂在管中流动2、冷却气体载冷剂式:制冷剂在管内蒸发直接冷却空气①、自然对流式(冷却排管式)肋片管式:氨机用钢管,氟机用铜管共用:墙盘管、顶盘管、搁架式盘管②、强制对流式(表面式蒸发器)--加装风机。

三、回热器(气液热交换器):回顾:电冰箱回热器(毛细管+回气管)1、原理:利用蒸发器排出气体与冷凝器排出液体产生热交换将供液管与回气管并行安装)2、作用:使蒸发器排出气体过热--避免液击故障(保证安全性),使冷凝器排出液体过冷--提高制冷量(保证经济性)3、安装要求:尽可能靠近蒸发器4、结构特点:①回气管与供液管并行,外加无缝钢外壳;②回气管加翅片四、中间冷却器--用于双级压缩式制冷系统(也称过冷器)1、作用:①使低压级压缩机排出的过热蒸气被冷却到与中间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避免出现临界温度) ②同时使冷凝器出液温度被冷却到规定的过冷温度(增大制冷量)2、原理:利用冷凝器供液分流,一部分经膨胀阀降压在中间冷却器中蒸发吸热,另一部分经螺旋管被中间冷却器冷却;另外从低级压缩机出来热蒸气也同时在中间冷却器中被冷却▲布置作业:P45 第7、8、9、10题▲课堂小结 :根据以往所学过的有关蒸发器、回热器、中间冷却器的知识,再结合冷库的换热器特点进行学习▲课后小结:要求学生要能够结合结构图,能简单口述原理教 案 (七)【科目】 冷库技术【章节】 第二章 第3节 热力膨胀阀和其他节流阀【课时】 2节【教学目的】 了解定压膨胀阀、浮球节流阀和手动节流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 了解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的结构原理和安装调整【难点】 热力膨胀阀的结构原理【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板书):节流降压的作用:使制冷剂压力降低至规定的压力(t0),有利于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气化,达到制冷的目的。

节流降压的原理:将流体的流通截面突然减小,流体受阻,流体由层流变为紊流使P↓节流元件:热力膨胀阀、毛细管、浮球节流阀、定压膨胀阀、手动节流阀▲讲授新课、板书 :第3节 热力膨胀阀和其他节流阀一、热力膨胀阀:1、原理:安装于蒸发器进口处的阀体,引出感温包感受蒸发器出口的过热度(3-5℃),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自动调节阀门的开启度,既节流降压,也控制流量2、分类:外平衡式与内平衡式3、安装要求:①检查阀体、感温部分是否完好;②阀体要正立安装,倾斜度小于30度,③感温包应捆扎于回气管上方④少数感温包插于回气管内以提高感温速度注:流量过大,或过少时可以调节手动杆旋扭,每旋一圈,过热度变化为1-2℃二、定压膨胀阀:1、用途:只适于小型制冷设备2、特点:无感温元件,不能自动调节,保持单一的蒸发压力,靠实测过热度手动调节阀门开启度3、作用:①节流降压;②调节制冷剂进入蒸发器流量;③停机时阀门可自动关闭,防止液击发生三、浮球节流阀:(主要应用于氨机)1、适用场合:卧式壳管式蒸发器(满液式蒸发器)2、作用:①节流降压;②调节流量;③保持满液式蒸发器恒定的液面3、分类:①直通式;②非直通式四、手动节流阀(老式节流阀):1、作用::①节流降压;②调节流量。

2、与热力膨胀阀的区别:无感温包,靠手动调节开启度控制流量▲布置作业:P45 第11、12、13、14、15题▲课堂小结 :对热力膨胀阀的结构原理的概括,要求学生熟悉膨胀阀的简图▲课后小结:指出最常用的膨胀阀是热力膨胀阀,其他节流阀为一般了解内容教 案 (八)【科目】 冷库技术【章节】 第二章 第四节 辅助设备【课时】 4节【教学目的】 了解油分离器的作用及不同氨油、氟油分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空气分离器的作用及两种常见空气分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气液分离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掌握污物过滤器和干燥过滤器的作用,熟悉他们的结构;了解冷库常用的安全装置;了解电磁阀的作用及不同类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高压储液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重点】 掌握油分离器的类型和结构原理【难点】 不同油分离器的适用场合【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板书):1、本节将介绍有关辅助设备:油分离器、液-气分离器、过滤器、安全装置、电磁阀、高压储液器2、辅助设备的作用:保证制冷装置的正常运转,提高运行经济性和保证操作的安全可靠▲讲授新课、板书 :第四节 辅助设备一、油分离器--设于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主要应用于氨机)1、有关润滑油与油分离器的作用: △ 润滑油的性质: ①有利作用:a、润滑;b、散热;c、密封。

②危害:a、排至换热器形成油膜,阻隔传热; b、使t0增大,影响制冷量; c、堵塞管道 △油分离器的作用:可除去压缩机排气中含有的润滑油2、氨油分离器的分类(按工作原理不同分):①、过滤式油分离器的原理:蒸气和油雾经过金属丝网或不在同一中心的多层孔板的阻挡,发生过滤分离,分离率达65%②、离心式油分离器原理:由旋转叶片使油滴在离心力作用下分离,油洒向底部,制冷剂被送走(另加冷却水冷却辅助加速油分离)分离效率:85%-90%③、填料式:气流经过填料,油被阻挡分离出来 填料包括:金属滤网、陶瓷环、金属、切屑等 特点:分离率高96%-98%,但P排↓④、洗涤式:高温的制冷剂蒸气经制冷剂液体的洗涤冷却而分离油分离效率:80%-85%3、氟油分离器:①挡板式:靠挡板黏附油滴,油滴靠自重下落②过滤式:与氨油过滤式分离器同;③填料式:与氨油填料式分离器同注:回油由浮球阀控制,油面低时油路不通,高时打开油路▲布置作业:P46 第17、18题▲课堂小结 :指出油分离器是氨制冷机必须设置,而氟里昂制冷机不一定设置的辅助设备。

▲课后小结:要注意润滑油有其优点,也有其危害之处,还要注意油被分离后的回油▲讲授新课、板书 :二、液-气分离器:1、不凝性气体分离器(空气分离器):①作用:排放不凝性气体(包括空气等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②不凝性气体的来源:从外部渗入空气和制冷剂自身分解生成的气体③不凝性气体的危害:使tk↑,影响冷凝器热交换,使制冷量↓④排放空气的方法:a、氟机只需装放空气阀(由于氟里昂的密度比空气大很多,空气回上浮): 位置:冷凝器、高压储液器、排气管上 特点:简化结构,但会放走制冷剂b、氨机利用空气分离器(由于氨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当):在冷凝压力下将混合气体冷却到接近蒸发温度,使混合气体中大部分制冷剂蒸气凝结成液体,空气分离排出 特点:减少制冷剂流失⑤空气分离器的结构原理(包括立式壳盘管式和卧式四套管式):注:空气多积聚于冷凝器中下部过程:从排气管引出空气和制冷剂混合物--→再分离器中被正在汽化的制冷剂吸热--→使混合物t↓,制冷剂液化经节流阀回归循环--→空气上浮排出2、气-液分离器(装于回气管上,也称储液器):①作用:使回气中润滑油、液体制冷剂与回气分离,防止液击故障发生(湿压缩)。

②原理:重力分离/气流速度方向的改变实现分离(同时靠压缩机吸热过热汽化)三、干燥过滤器:1、作用:清除水分、污物(防冰堵、脏堵)2、分类:①管筒式: 滤网-氟机:1-2层(铜丝网)、网孔d=0.1-0.2MM; 氨机:2-3层(钢丝网)、网孔d=0.4MM②过滤棒式3、干燥剂:无水氯化钙、硅胶、活性氧化铝、分子筛四、安全装置:(对系统起保护作用) 包括:紧急泄氨器、安全阀、易熔塞等1、紧急泄氨器:因断水或风压小造成内压太大时,高压侧泄氨器动作放走氨液减压2、安全阀:①位置:安装于压力容器壳体上、压缩机排气腔和吸气腔之间②作用:压力超高时,氨气或氟气自动排往外界、低压部以保安全③安全装置:垂直安装、便于安装、换件操作人员应注意:锈蚀情况、铅封有无损坏、是否渗漏、 定期检漏3、易熔塞:用于小型氟机①安装位置:壳管式冷凝器、储液器等筒体上②原理:空心螺钉中浇铸易熔合金,温升超高时熔化,泄放制冷剂,P↑时或火灾时(70℃-75℃)易熔合金的配方:铋(Bi)50%、镉(Cd)10%、 铅(Pb)25.7%、锡(Sn)13.3%五、电磁阀:1、作用:与压缩机同步工作,控制制冷剂的流通。

2、分类:①直接启闭式;②间接启闭式六、高压贮液器:作用:膨胀阀关少流量时,多余的制冷剂贮存在高压贮液器中,膨胀阀开大流量时,从高压贮液器中供液▲布置作业:P46 第19、20、21、22、23题▲课堂小结 :联系学过的小型制冷系统的辅助设备,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更复杂的设备结构原理▲课后小结:让同学们学会自己总结对比已学过的设备结构原理 《冷库技术》教案(2005-2006年第1学期)教师:何宁芝授课班级:2302班教 案 (一)【科目】 冷库技术【章节】 第三章 第1节 供液系统与供液方式【课时】 2节【教学目的】掌握供液系统的作用,了解三种供液系统(直接供液系统、重力供液系统和液泵供液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重点】掌握供液系统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难点】掌握供液系统的工作原理【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板书):制冷系统在冷库中的作用—为库房提供冷源,使库房降温,达到货物保鲜的作用▲讲授新课、板书 :第一节 供液系统与供液方式供液系统的作用: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制冷剂液体送进蒸发器,保证蒸发器有充足的制冷剂液体汽化吸热分类(按供液方式不同分):直接膨胀供液系统 重力供液系统 制冷剂液泵供液系统一、 直接膨胀供液系统1、定义:使制冷剂液体经过膨胀阀节流降压后直接供至蒸发器的供液系统。

2、适用场合:单独冷却设备或小型制冷系统3、组成:膨胀阀、电磁阀、供液器注:膨胀阀过热度一般3~8℃;电磁阀由温度控器控制4、工作原理:参考膨胀阀工作原理5、工作特点: a、增加冷却设备的20%的冷却面积b、降压小时采用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降压大时采用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二、 重力供液系统:1、定义:通过在蒸发器与膨胀阀之间设置气液分离器,借助液体静压力克服流动阻力而向蒸发器供液的系统2、适用场合:适于氨制冷系统3、组成:膨胀阀、气液分离器、集油器、供液管、气体导出管注:液体由供液管送往蒸发器,气体送往压缩机4、作原理:储液后形成液柱静压作用,由液体自重供液5、工作特点:a、供给蒸发器的制冷剂全是液体,充分发挥冷却效果b、容易积聚润滑油,要及时集油分离以免影响效果三、 液泵供液系统:1、定义:通过液压泵进行供液的系统2、适用场合:适于氨制冷系统3、组成:膨胀阀、低压循环储液器、氨泵、集油器、供液管注:低压循环储液器的作用—a、向蒸发器供给纯制冷剂液体;b、防止压缩机液击故障的发生4、工作原理:在氨泵的作用下实行强制供液 5、工作特点:a、供液系统设于机房内,便于管理 b、制冷剂循环量数倍于蒸发器,一般液体下进上出。

c、随负荷变动的适应性较强▲布置作业:P62 第1、2题 ▲课堂小结 :供液系统是大型制冷系统(如冷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区别于其它小型系统▲课后小结:对比三种供液方式教 案 (二)【科目】 冷库技术【章节】 第三章 第2节 冷凝系统与冷却水系统【课时】 4节【教学目的】1、掌握压缩冷凝系统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了解氨、氟单级和双级压缩冷凝系统的一般组成、工作原理、安装要求和工作特点2、了解冷却水系统的作用和工作原理,能根据水源条件合理选用供水方法,并明确不同供水方法的优劣和要求重点】掌握压缩冷凝系统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冷却水系统的作用和工作原理【难点】掌握压缩冷凝系统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板书):供液系统属于系统的低压部分,压缩冷凝系统属于系统的高压部分▲讲授新课、板书 :第二节 冷凝系统与冷却水系统一、压缩冷凝系统:该系统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使低压蒸汽变为高压液体分类:单级和双级1、单级压缩冷凝系统:当氨系统压缩比≤8或氟里昂系统压缩比≤10是采用单级系统① 一般组成:压缩机、洗涤式油分离器、立式冷凝器、贮液器等② 氨机压缩冷凝系统的工作原理: 压缩机 油分离器、冷凝器低压液体——→高压汽体——------→高压液体(至贮液器)安装要求:a、冷凝器出口应高于贮液器进口0.3M以上。

b、冷凝器和贮液器都没有安全阀c、系统各容器均没有压力表d、两个以上贮液器应没连通管工作特点:a、氨难溶于油,要处理好油的分离b、氨易燃,要多从安全角度考虑③氟机压缩冷凝系统工作原理:与氨机相同安装要求:a、回气管应坡向压缩机b、冷凝器出口应高于截止洞200MM以上c、冷凝器 出口与贮液器进口液面差应大于0.35M工作特点:a、氟里昂难溶于水,在贮液器出口装干燥过滤器和水分指标器 b、可采用多台压缩机并联运行2、双级压缩冷凝系统:当氨系统压缩比大于8,氟里昂系统压缩比大于10时宜采用双级系统对比单级和双级:① 多了一级压缩② 增加了中间冷却系统氟机和氨机的区别:① 氨机采用中间完全冷却系统② 氟机采用中间不完全冷却系统混合式压缩冷凝系统:单级和双级的组合混合式的特点:① 某些设备可共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a、若采用压缩冷凝机组,贮液器可共用b、若不采用压缩冷凝机组,冷凝器、贮液器、油分离器等可共用② 压缩机吸、排气管连接方式有特殊要求3、压缩机吸、排气管的连接:⑴ 连接的基本要求:① 回气管:a、氨机回气管应坡向低压贮液器b、氟机回气管应坡向低压缩机有利于回油)② 排气管:应坡向油分离器或冷凝器。

⑵混合式系统:a、回气管从上侧吸气b、排气管从上侧排气4、中间冷却系统及供液的再冷却中间冷却的目的:满足改善运行条件,达到最佳状态的工况和状态注:水量指示器(水分指示器)是示液镜中的一种作用:根据色变可判断含水程度原理:示镜中心装一条纸质圆芯棒,涂有金属盐指示剂,遇到不同含水量制冷剂,水化物显示不同颜色如:溴化钴(COBr2)纸芯(t=20℃~40℃时测定):不含水时显绿色用制冷剂R12: 0.00015%~0.00045%时淡紫色少于0.00015%是蓝色,多于0.00045%时粉红色用其它制冷剂又会显其它颜色二、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系统的作用:帮助水冷式冷凝器的散热工作原理:利用水来吸收冷凝器中制冷剂蒸汽的热量供水方法:1、一次用水(直流式供水)在水源充足耗资少的前提下采用2、循环用水:① 水冷式(壳管式、套管式)需设置冷却塔、水池空气—水联合式(淋水式、蒸发式)属组装型不需另设冷却塔② 冷却塔的降温能力为2℃~3℃冷却水在冷凝器中升温2℃~8℃③ 其他作用:作为压缩机汽缸套冷却水及融霜用水3、排污法用水:补充深井水与冷却水回水混合作为冷却水注:深井水中含铁离子较高,与空气混合易生成氧化铁沉淀物,排污清洗较麻烦。

▲布置作业:P62 第3、4、5题 ▲课堂小结 :压缩冷凝系统是大型制冷系统(如冷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区别于其它小型系统▲课后小结:对比单.双级压缩冷凝系统教 案 (三)【科目】 冷库技术【章节】 第三章 第3节 冻结专用设备【课时】 2节【教学目的】1、掌握专用冻结专用设备的作用,了解常见冻结设备(搁架式排管冻结设备,平板冻结设备,螺旋式冻结设备,流态化冻结设备和沉浸式冻结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2、了解集中式冷库制冷系统和分散式冷库制冷系统及其优缺点重点】掌握冻结专用设备的作用, 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难点】掌握冻结专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举例说明各式各样的冻结食品需要不同的冻结专用设备板书):▲讲授新课、板书 :第三节 冻结专用设备专用冻结设备的作用:在短时间内对贮藏物进行冻结的设备常见的几种冻结设备:一、 搁架式排管冻结设备:1、基本结构:回气集管、供液集管、若干组蛇形排管(蒸发器)2、工作原理:贮藏物通过冻盘、蛇形管壁被制冷剂吸热而冻结属半接触式冻结设备)3、工作特点: ① 制作简单、价廉、冻结效果好。

② 除霜较麻烦③ 可在搁架式的基础上加铝合金板翅,成为直接接触式冻结设备二、平板冻结装置:1、基本结构:铝合金平板蒸发器、回气集管、供液集管2、工作原理:贮藏物通过平板被制冷剂吸热而冻结属直接接触式冻结设备)3、工作特点:导热性能好,食品与平板接触紧密,效果好三、螺旋式冻结设备:1、基本结构:不锈钢传送带,传筒(单筒或双筒)2、工作原理:食品放置于传送带中螺旋运转,遇强制对流冷风而冻结3、工作特点:设备占地面积小,冻结效率高,实现快速冻结双螺旋比单螺旋操作更方便)四、 流态化冻结设备:1、基本结构:网带式多孔槽板(传送带),高速强冷风机2、工作原理:高速冷空气自下而上流过孔板,食品被吹起呈悬浮状态,在这样的条件下冻结3、工作特点:冻结速度快,耗能低,适于冷冻颗粒状食品4、分类: ① 带式:分一段。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