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比较了解几种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 2、通过实验,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3、初步了解还原反应、还原剂[能力目标] 1、通过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的分析,初步提高反应装置的设计能力; 2、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碳跟氧气反应,由于氧气量是否充足,会造成生成物不同,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对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重点和难点]1.重点: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2.难点: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二、教学过程[猜谜语] 它家孪生三兄弟,相貌悬殊同根生老大硬朗又阔气,腰缠万贯无人比,老二黝黑又柔软,缺乏阳刚男儿气,老三长得像足球,超导方面是能手 [引言]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碳的几种单质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是由于碳原子排列的不同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学习碳的化学性质请同学在黑板上选择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a、C、Mg、Ne)从碳的原子结构可以看出,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
1.碳在常温下稳定 [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第107页第一段,看插图6-6 (2)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讲解] 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毕竟不是稳定结构,升高温度时,单质碳的化学活动性增强,随着温度的升高,它能和许多物质起反应 2.碳的化学性质 (1)碳跟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复习提问]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学生活动] 练习写出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讲解] 在氧气或在空气中,当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气不充足,则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以燃木炭取暖煤气中毒为例加以说明(见图示),并指出这两个反应中有放热现象 [学生活动] 配平碳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比较碳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两个化学反应,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讲解] 将金刚石或石墨放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唯一的产物——二氧化碳,则说明金刚石、石墨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探究:设计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后, [实验6—7],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试管里的粉末发生了什么变化?[讲解] 反应方程式:C+2CuO2Cu+CO2↑反应产物Cu——红色固体;CO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讨论与分析]①网罩的作用是什么?②试管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③实验结束后,是先熄灭酒精灯后移走石灰水,还是先移走石灰水后熄灭酒精灯,为什么?④为什么需等试管冷却后再将试管中的粉末倒出观察现象? [提问] 实验过程中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对上述反应进行分析[共同讨论] 分析反应的特点C+2CuO2Cu+CO2↑得失氧元素情况反应类型情况所体现的化学性质C→CO2CuO→Cu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还原反应是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上述反应中,氧化铜中的氧被碳夺走而还原成铜,碳是这个反应中的还原剂[板书] 氧化铜失去氧,被还原,是氧化剂;碳得到氧,被氧化,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讲解] 工业上,常利用碳的还原性,将金属从其氧化物矿石中还原出来[练习] 写出用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份是Fe2O3)的化学方程式教师注意检查学生书写情况[板书] 2Fe2O3+3C4Fe+3CO2↑利用碳的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讲解] 碳除了跟某些金属氧化物能起反应外,还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
如C+ CO22CO(可实现CO2与CO物质之间的转换)小结常温下,碳单质不活泼,较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活动性增强在点燃条件下,碳单质具有可燃性在高温条件下,碳单质具有还原性课堂练习:作业设计:板书设计:.1金刚石和石墨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碳具有稳定性2.点燃下,碳具有可燃性3.高温下,碳具有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哈!真香啊哦嗬! 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