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钟表的认识听课评课记录

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19KB
约2页
文档ID:129688498
钟表的认识听课评课记录_第1页
1/2

《钟表的认识》听课记录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小朋友们,能告诉老师,今天早上你们是几点起床的吗?(学生自由说),你们怎么知道这个时候要起床了呢? (学生:妈妈叫、定闹铃、定闹钟等) 你会看、闹钟上的时间吗?(会)你真是个能干的孩子!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时间,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更好地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初步认识钟表1、播放:钟表王国钟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机械钟和电子表2、引导认识指针,有两根指针:一根长、一根短,短腿的是弟弟叫时针,长腿的是哥哥,叫分针3、强化认识:有数字1—— 12 和两根指针:时针和分针二)认识整时1 、播放课件2:闹铃找出墙上的钟表和床头柜上的电子钟2、出示 7 时的时针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 7 点在数学里写作: 7 时(板书 7 时) 3 、引导得出结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带学生读并板书)4、请学生做课本85 页做一做“小明的一天”,教师巡视,课件展示5、认识一种是没有指针的叫电子钟 (播放课件:电子钟) 有数字、小圆点、两个0用电子计时法表示时刻,前面是数字,中间是竖着的两个小圆点,后面是两个06、引导学生课本86 页第一题,教师巡视,课件展示。

三)认识特殊时刻1 、出示 12 时的钟面,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他们重合在一起了三、情感培养和小结讲述:小狗与小猪的故事教师小结(播放:童年)《钟表的认识》评课记录老师在执教 《认识钟表》 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学习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又能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些特点,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了多个小故事,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来获取知识在这节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逛钟表王国,仔细看看,看看会有什么发现,进而认识钟面在认读整时时刻时,让学生探究几个钟面的共同特点,进而总结出认读的方法在认识大约几时这一难点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静态的数学动了起来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发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认识大约几时,较好的突破了难点。

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吕晓东老师还设计了师说生拨,同桌互拨钟表的练习,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几时上学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感受一天中有两个 8 时、 7 时、 9 时等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四、精心设计练习,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在练习的设计上,能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设计相应的巩固练习题,让每个孩子都能吃的饱,吃的好如认整时,拨整时,认识大约几时,全体学生都会;根据时刻画时针或分钟,大约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本画的很好;观察钟面上的时刻找规律,则满足了三分之一左右学生的智力发展需求而这些对于打造高效课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节课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学生自己操作时没能一一照顾到,少数学困生感觉吃力;不能怕学生说错,让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评价性的语言太过单一,课堂教学重在语言激励。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