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0公约背景下对航海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

冷***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17KB
约2页
文档ID:18087801
10公约背景下对航海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_第1页
1/2

STCW78/10公约背景下对航海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   摘 要:本文在STCW78/10公约对海船船员适任能力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针对钦州学院航海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在目标定位、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和措施进行改革,以期对高级航海人才的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STCW 航海技术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1.《基于STCW78/10公约下航海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2014XJJG-B03)  2.《广西北部湾航海人才需求对航海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与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2014XJJG-A18)  航海技术专业培养的是能够从事船舶驾驶和管理、符合国际海船船员适任标准要求的高级航海技术人才他们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参加实践锻炼,然后驾驶船舶从事国际贸易,给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从这个本质上讲,航海人才无疑属于应用型人才的一个分支2010年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并对旧公约作出新的调整作为广西北部湾地区唯一的航海类高校,钦州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符合现代航海技术的发展,才能真正建设一支有文化、高素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员队伍。

  1.钦州学院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钦州学院近年来致力于航海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些许不足钦州学院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经验不足,对航海人才的培养没能真正突出以“应用”为目标;教学方法欠灵活,教学理念依旧秉承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原则;公共基础课占据比例较大,缺乏通识课程的设置,部分专业课重叠过多,造成课时浪费;实践课时少,实验室使用率低,实验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落实不到位;大多数教师仍采用笔试理论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价,导致学生为了拿到学分而死记硬背,忽视了实践动手能力  2.航海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以培养高素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本科航海技术人才为目标,以服务航运企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走校内理论学习,校外实习锻炼的道路依托模块化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改革,以“双师型”为中心,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理论知识扎实,航海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首先,在教学环节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对于航海技术这种实用性很高的学科,教师更应该把主动权放给学生,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其自主获取知识,千万不能“越俎代庖”。

其次,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灵活多变教师要提倡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授课环节,综合运用EEPO有效教育,课堂合作、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调节课堂气氛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入图像和视频文件,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提高教学效果再次,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快引进高职称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招聘拥有甲类船员证书的高级船员;外聘海事机关、航运企业的专家做兼职教师  (3)优化重置课程体系钦州学院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此培养计划一共经过了三次改革,分别为09版、11版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块化教学前两个培养方案已经实施,模块化教学方案尚在修订和试点运行中  1.09和11版的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比例过大,并且缺少与航海文化有关的课程,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模块化教学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增开航海专业导论、航海专业能力拓展、半军事化训练等模块课程,既体现了航海专业特点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9和11版航海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部分专业课重叠过多,造成课时浪费以航海英语为例:根据11版人才培养方案,在开设航海英语的同时,还设有航海英语基础阅读、航海英语基础写作两门课程。

老师重复讲解知识,学生则容易混淆且抓不住重点所以,在进行模块化改革后,航海英语单独成为一个模块,内含航海英语入门、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航海英语三大课程这就可以灵活安排教学进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4)完善航海实践教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主要标准已经从过去的看重学历转到以素质能力为重这就要求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实践教学对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建议教师把课堂搬进实验室,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辅以实物展示,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而对于那些探究性强、善于思考和勤于钻研的学生来说,课后开放实验室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实验室管理员要定期组织学生操作设备,并给予指导和答疑,以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要创办应用技术型大学,充足的实践教学设备是必备品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航海应用型人才,大力引进高新设备迫在眉睫无论实验设备多么先进,模拟器多么逼真,学校的实验室永远代替不了真实的航海环境为此,校企合作开发实习基地是最好的选择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和在岗学生三方联手,积极寻找其他合作单位,争取实现定期实习,相互交流,人才共享  (5)推进评价体系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评价观期末考试不是衡量学生能力好坏的唯一标准,要用综合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其次评价方式不要单一化。

对于航海类学生,除了常规的理论考试以外,教师可采用机试、手动操作等各种形式来考核学生以《水手工艺》为例,老师可以采用打绳结和插钢丝等作为期末成绩的衡量,不仅减少了老师出试卷、改试卷的劳动量还增加了考试本身的乐趣,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寓考于乐  3.结束语  航海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教师、企业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钦州学院在人才培养改革和实践经验方面还很欠缺,需要不断摸索和改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钦州学院要依托国家政策,面向社会和航运业,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打造精英教学团队,拓展实验实训基地,改革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朝着应用技术型大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媛飞.广西北部湾航海人才英语能力培养策略探讨-以钦州学院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3,(4):37-40.  [2]黄志.STCW公约要求下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J].集美大学学报,2013,(1):106-110.  [3]杨兴林.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着力四个转变[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3-7.  [4]周芬芬.南华大学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4,(11):137.。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