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含答案

nu****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KB
约7页
文档ID:160893600
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含答案_第1页
1/7

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 绪论一、选择题:1、根据研究层次来划分,生物学的分科主要有(1、2 )1)细胞生物学 (2)分子生物学 (3)生态学 (4)解剖学2、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2、3、4 )三个层次1)生态环境多样性 (2)生态系统多样性 (3)物种多样性 (4)遗传多样性3、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2 )创立了科学的自然分类系统1)施莱登 (2)林奈 (3) 达尔文 (4)孟德尔4、1838-1839年( 1)提出细胞学说1)施莱登 (2)林奈 (3)达尔文 (4)孟德尔5、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3 )提出了科学的生物进化理论1)施莱登 (2)林奈 (3)达尔文 (4)孟德尔6、(4 )是经典遗传学理论的奠基人1)施莱登 (2)摩尔根 (3)达尔文 (4)孟德尔7、(2 )于1953年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1)施莱登和施旺 (2)沃森和克里克 (3)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 (4)孟德尔和摩尔根8、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包括(1 )等,已成为现代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1)基因工程 (2)细胞工程 (3)发酵工程 (4)酶工程二、判断题:1、非生物具有远远超越任何生物的高度有序性(错 )。

2、生物能对环境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刺激作出反应(对 )3、自主运动常被当作动物和人类生命存在的标志特征(对 )4、人类是唯一不适应特定环境,而又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的生物(错 )5、多细胞生物只以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错 )6、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共存的根本原因(对 )7、发生于大约一万年前的工业革命,使人类实现了从流动的渔业社会向定居的农业社会的变迁(错 )8、自然规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一致性是自然科学的一项基本原则对 )9、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常分为观察、实验、假说和理论四个步骤(错 )10、假说和理论没有明确的分界(错 )三、名词解释 :生物学 :又称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本学科之一生物多样性: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生存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变异性的丰富程度,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四、简述:生物的同一性(生命的基本特征)答: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又有下列特殊的基本特征:1、有序性 2、新陈代谢 3、生长和发育 4、反应、5、运动、6、适应 7、生殖 8、进化第二章 细胞一、 名词解释:原生质:原生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组织:是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胞群。

细胞凋亡:细胞的衰老和死生物体内的细胞不断地衰老和死忙,同时有新生的细胞来补充替代细胞分化:是指同源细胞分裂后的未定型细胞在他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出现差异的过程从分子水平看,细胞分化是某些基因在一群特定细胞中表达,引起一系列细胞内相互变化的结果二、 判断题:1、细胞学说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1)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组成;(2)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产生对 )2、蛋白质变性是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破坏,即氨基酸序列被破坏错 )3、生物包括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所有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错)4、只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错 )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细胞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错 )6、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它由大、小两亚基组成,是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 (对 )7、减数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实现基因的重组对)三、 选择题:1.生物体内所占比例最大的化学成分是(D )A、蛋白质 B、核酸 C、脂类 D、水2.下列哪个不是多糖:(C)A、纤维素 B、糖原 C、麦芽糖 D、淀粉3. 下列不属于高等植物细胞中的是:(D)A、细胞壁 B、质膜 C、核糖体 D、中心体4 下列细胞器中,(A )是细胞分泌物的加工和包装的场所。

A、高尔基体 B、内质网 C、溶酶体 D、线粒体5 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D)A、微管 B、微丝 C、中间丝 D、纤毛 6 生物膜不具有(D )A、流动性 B、选择透过性 C、内吞和外排作用 D、对称性7.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的通道是:(C)A、膜孔 B、核膜 C、核质连丝 D、外连丝8 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细胞器是:(D)A、核糖体 B、高尔基体 C、质体 D、线粒体9 下列不含DNA的是:(C)A、细胞核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叶绿体10 下列哪一种细胞器不是由双层膜所包被的:(B)A、核 B、溶酶体 C、线粒体 D、质体11 下列不被膜包被的细胞器是:(C)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溶酶体四、 问答题:1、什么叫细胞全能性?在生产上有何意义?答:是指有机体内大多数的生活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发育成完整有机体或分化为任何细胞的潜在能力意义:1、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以及制造人工种子,使植物的系列繁殖生产实现了工厂化,同时,避免了良种优良性状退化2、利用细胞和组织培养,生产药物、食品添加剂、香料色素和杀虫剂等植物代谢产物,使相关的生产过程实现了工业化3、转基因植物技术是人类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取得的最重大的成就之一。

2、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是生物内部在结构上的最大差异,不是在动物和植物之间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主要结构区别是什么?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在光学显微镜下,见不到原核细胞的核膜和核仁,只有一个相当于真核细胞核的核区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到真核细胞中明显的细胞核和核仁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动物细胞有中心体第三章 生殖和发育一、 问答题:(1)生物的生殖方式有那些?答:无性生殖:①营养繁殖:裂殖、芽殖 ②有性生殖: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2)动物的三个胚层分化成哪些器官?答:外胚层分化成皮肤表皮和其衍生物、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肾上腺髓质中胚层分化形成肌肉、骨骼、血管和血液、淋巴系统、肾脏、生殖腺和肠系膜等各种结缔组织内胚层分化形成消化道,呼吸道及排泄管道的上皮,肝、胰等,扁桃体、甲状腺和胸腺外胚层:分化形成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感觉上皮、表皮及其衍生物、消化管两端的上皮等中胚层:分化形成肌肉、骨骼、真皮、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生殖器官、体腔膜机系膜等内胚层:分化形成消化管中段的上皮、消化腺合乎习惯的上皮、肺、膀胱、尿道和附属腺的上皮等二、名词解释:细胞周期 生命周期 生活史 世代交替 细胞的全能性 生长周期 变态2、解释:细胞周期:通常把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

  生命周期:对于单细胞来说,生命周期就是细胞周期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生命周期是只由成年亲体产生的受精卵经过胚胎发育成为新个体,新个体子自幼而长,达到性成熟后又生殖新一代个体的全过程  生活史:是指生物从个体发生到自然死亡所经历的全过程 世代交替:在某些动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多细胞生物的单个生活细胞含有全部遗传物质,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生长周期:生物的生长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是初期缓慢,接着进入生长高峰期,到末期生长缓慢,这种生长快、慢不同的规律性变化称为生长周期  变态:由于幼体育成体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幼体必须完成形态改变后才才能发育成成体,这种发育成为变态第五章 生物世界一、名词解释:生物固氮、网状神经系统、假体腔、真体腔、开管式循环、闭管式循环生物固氮:一些具有固氮能力的细菌将分子态氮还原为氨的过程称为生物固氮网状神经系统:外胚层的基部分布有神经细胞,并以神经突起相互连接成一个疏松的网,这种神经系统称为网状神经系统假体腔:由于中胚层体腔囊在发展过程中全部靠向体壁,形成肌肉层,使原来的囊胚腔加了一层内衬,未形成新的空间,这种腔只有体壁中胚层,没有肠壁中胚层和肠系膜,是体壁中胚层和肠壁内胚层之间的腔,所以称之谓假体腔。

真体腔:在胚胎发育形成一对中胚层细胞团后,细胞团继续分裂增殖,形成中空的体腔囊,体腔囊不断扩展,两侧的体腔囊壁外侧靠向体壁,形成体壁中胚层,分化为体壁肌肉层和体腔膜,其内侧靠向肠壁,形成肠壁中胚层,分化为肠壁肌肉层和体腔膜由体壁中胚层和肠壁中胚层围成的腔即真体腔开管式循环:血液经心脏、大血管流出后,进入器官间或组织间隙,血液与其细胞直接接触闭管式循环:血液始终在血管中流动,血液与其细胞不直接接触 二、 判断题:1、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CO2. ( 错)2、植物体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两者循环交替发生 错)3、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而暗反应则发生在类囊体膜上错 )4、根据在光合作用中作用的不同,光合色素可分为作用中心色素和聚光色素对 )5、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在暗反应中被释放错 对)6、常见的苔藓植物是配子体对 )7、常见的蕨类植物是配子体 错)8、食用和药用的白果是银杏的果实错 )9、腔肠动物是真正的两胚层多细胞动物,出现了原始的梯状神经系统(错 )10、最早出现两侧对称体制和中胚层的动物是线形动物(错 )11、线形动物具有假体腔,并出现了完整的消化管道(对 )。

1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首次出现了专职的呼吸器官,但其循环系统效率不高,全都属于开管式循环(错 )13、环节动物是最早出现身体分节和真体腔的动物(对 )14、环节动物出现了后肾管和网状神经系统(错 )15、节肢动物因其具有分节的附肢而得名,与环节动物相比,在形态和功能上都有较高的分化,称为同律性分节(错 )16、马式管是昆虫类等节肢动物的肠壁外突形成的,能很好回收水分的排泄器官(对 )17、棘皮动物属于原口动物,因内骨骼突出体表形成棘状突而得名(错 )18、尾索动物仅尾部有脊索,而头索动物仅头部有脊索(错 )19、鱼类无颈部,单循环,成体的排泄器官为后肾(错 )20、软骨鱼类的雄性具有交配器,可以进行体内受精( 对)21、两栖动物是水生过渡到陆生的第一支动物类群(对 )22、爬行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羊膜,摆脱了生殖过程中对水的依赖而成为完全陆生的脊椎动物(对 )23、现代鸟类无齿,无膀胱,视觉和嗅觉都很发达(错 )24、哺乳动物是有原始鸟类进化来的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哺乳的动物高级脊椎动物(对 )25、现代的猿类有长臂猿、黑猩猩和猩猩等,其中猩猩与人类的亲源关系最近(错 对)。

26、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区别于现代猿类的一个重要特征(错 )27、真菌是真核生物,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营异养生活对)28、植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能进行光合作用对 错)29、海绵动物的胚胎发育与其它多细胞动物有很大的差异,可能具有独立的起源(错 )30、动物进化的趋势之一是身体形态由两侧对称向辐射对称进化(错 )31、海绵动物是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因体表多孔洞,故又称多孔动物( 对)三、选择题:1、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2_1)属 (2)种 (3)品种  (4)科 2、传统的五界分类系统不包括_4_1)原核生物界 (2)原生生物界 (3)真菌界 (4)病毒界3、Pseudomonas transluces、Pseudomonas syringae、Pseudomonas propanica是相同_3_的生物1)目  (2)科  (3)属  (4)种4、木耳属于_3_1)地衣   (2)藻状菌   (3)担子菌   (4)子囊菌5、1__是裸子植物的特征1)胚珠裸露  (2)木质部具筛管  (3)双受精现象  (4)形成果实6、下列不属于真菌的是_4_1)灵芝  (2)青霉  (3)啤酒酵母  (4)变形虫7、下列对蕨类植物描述正确的有_3、4_。

1)植物体呈两侧对称 (2)双受精现象 (3)根状茎内有维管组织(4)营养叶上排列整齐的孢子囊群8、下列对被子植物描述不正确的有4__1)具有典型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3)子房发育成果实(4)松树、紫荆都是被子植物9、下列不属于藻类植物的是_4_1)海带  (2)紫菜  (3)水绵  (4)金鱼藻10、循环系统最先在(4 )中出现(1)腔肠动物 (2)节肢动物 (3)鱼类(4)环节动物 (5)软体动物11、呼吸系统最先在(5 )中出现(1)腔肠动物 (2)节肢动物 (3)鱼类(4)环节动物 (5)软体动物12、脊索动物具有( 1、3、4)等基本特征(1)脊索 (2)神经索 (3)鳃裂 (4)神经管13、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有(1、4 )(1)娃娃鱼 (2)鲫鱼 (3)鲸鱼 (4)田鸡 (5)衣鱼 (6)黄鳝14、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有(2、6 )(1)娃娃鱼 (2)鲫鱼 (3)鲸鱼 (4)田鸡 (5)衣鱼 (6)黄鳝15、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鸟类的有(1、3、4、5、6 )(1)原鸡 (2)田鸡 (3)鸳鸯 (4)鸵鸟 (5)麻雀 (6)企鹅16、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哺乳类的有(1、2、3、4 )(1)虎 (2)狐狸 (3)鲸鱼 (4)袋鼠 (5)蜥蜴 (6)中华鳖17、下列各种动物中,具有假体腔的有(1 )(1)蛔虫 (2)蚯蚓 (3)蚂蝗 (4)涡虫 18、圆口动物是原始的脊椎动物,其原始性表现在( 1、5、6)(1)无上下颌 (2)有成对的附肢 (3)自由生活(4)有上下颌 (5)没有成对的附肢 (6)寄生或半寄生生活19、、下列哪些植物是被子植物1__。

1)棉花  (2)银杏  (3)苏铁  (4)雪松四、问答题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在哪几个方面?2、被子植物为什么能成为当今植物界最繁盛的类群?3、什么光合作用?主要的光合自养生物有哪些?什么光合作用?主要的光合自养生物有哪些?绿色植物和某些原核生物利用日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糖的过程叫光合作用主要地光合自养生物有:绿色植物和化能自养生物第六章、生物与环境 一、名词解释: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生态平衡 温室效应种群:物种在它分散的、不连续的居住场所或地点形成大大小小的群体单元群落:是一定地区中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温室效应二、判断题:1、自然种群具有三个特征:空间特征、数量特征和遗传特征对 )2、种群的空间分布类型包括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聚集分布对 )3、环境资源是有限的,种群不可能长期连续呈指数式增长对 )4、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种群个体的数量基本都是稳定的,种群的数量在环境承受容量K值上下波动。

对 )5、由于对资源不平等的利用,两个物种竟争的结果会导致利用资源能力较弱的物种种群数量下降,激烈的竟争甚至可导致一个物种从该区域完全被排除对 )6、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是一种竟争的关系错 )7、能量通过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由低向高流动时逐级增加,形成能量金字塔错 )8、种群增长曲线是一条向着环境负荷量极限逼近的S形增长曲线对 )9、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发生波动或遭灭(对 )10、从陆地上看,凡是水的循环越活跃的地方,生命的活动就越活跃对 )11、人工改造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不稳定的对 )12、可持续发展总体策略的内容包括人口、生产和环境保护3方面的多项政策和行动计划(对 )三、选择题:1、所有生态系统都可以区分为四个组成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_1__1)非生物环境   (2)温度   (3)空气   (4)矿质元素2、下列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生产者的是_4_1)动物  (2)真菌  (3)酵母菌  (4)绿色植物3、下列几种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_4_1)北方针叶林 (2)温带落叶林 (3)温带草原 (4)热带雨林四、问答题:1、谈谈种群增长的限制因素和种群崩溃的原因。

2、什么是生态位?你如何理解竟争的生态学意义?五、平时作业: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有哪些重大影响?你对“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