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造革公司生产与生产运作方案

泓****询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4.36KB
约45页
文档ID:175057634
人造革公司生产与生产运作方案_第1页
1/45

泓域/人造革公司生产与生产运作方案人造革公司生产与生产运作方案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 2二、 革基布行业的发展趋势 3三、 必要性分析 4四、 设施选址 4五、 设施的布置 6六、 准时生产 9七、 物料需求计划 14八、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22九、 制造性生产 24十、 公司简介 26十一、 投资估算 28建设投资估算表 29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30流动资金估算表 3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33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34十二、 经济效益评价 3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3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3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3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4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43一、 产业环境分析城市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生产总值增长xx%,财政收入增长xx%,城镇登记失业率xx%,调查失业率xx%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xx%和xx%,CPI涨幅xx%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生产总值增长xx%,财政收入增长xx%,城镇登记失业率xx%,调查失业率xx%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xx%和xx%,CPI涨幅xx%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尽管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复杂,但我国经济稳定向好、长期向好,区域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总体形势没有改变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只争朝夕,毫不懈怠,一步一个脚印把每项具体工作谋深、抓实、干好,就一定能够在高质量发展中迈出追赶超越的新步伐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xx%左右,财政收入增长xx%左右,城镇新增就业xx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xx%、xx%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xx%和xx%左右,CPI涨幅xx%左右二、 革基布行业的发展趋势1、生态功能性合成革为革基布行业带来新的增长需求根据涂覆材料不同,人造革合成革可分为PVC革和PU革PU革由于性能越来越接近天然皮革,逐渐成为在人类日常生活中主流产品目前PU革的两大趋势是生态性和功能性,既具备生态环保性又具备各种优良性能的PU革,通常称为生态功能性合成革功能性主要包括物理机械性能,如剥离强度、拉伸负荷、撕裂强度、耐折牢度、顶破强度、缝合强度等,此外还包括阻燃性、防水透气性、抗菌防霉性、防油防污性、耐酸耐碱、耐水解、耐高频热切性等不同的应用领域对PU革的功能性有着不同的要求随着生态功能性合成革的应用逐渐成熟,位于PU革供应链主要环节上的革基布供应商将受益于生态功能性合成革的增长需求。

2、上下游协同研发更加紧密人造革合成革的生态性和功能性创新离不开基层材料的协同研发革基布作为人造革合成革的骨架支撑材料,对人造革合成革的产品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行业未来发展中,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的人造革合成革生产企业,在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的同时,也将优先选择具备产品同步研发能力的革基布供应商,从而努力改善现有产品的技术水平以及整个行业环境,为人造革合成革市场提供更多创新类产品三、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四、 设施选址设施选址在企业运作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设施选址直接关系到设施建设的投资和建设的速度,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从而影响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错误的选址决策无论对制造型企业还是服务型企业都意味着高昂的代价,因为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选址决策会进一步导致错误的能力规划或者错误的流程选择,从而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一)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影响选址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环境1.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选址首要关注的因素政治局面的稳定、法律是否健全等直接关系到企业投资的资本权益能否得到保障2.经济因素在经济因素中,原材料的可供应性、交通的便利程度、能源供应的可靠性、与终端市场的接近程度、人力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周围商业环境的氛围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3.社会因素在社会因素中,必须考虑当地居民的宗教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当地的社区环境、环境保护以及科学技术环境等4.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中,不仅要考虑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而且还要考虑水资源条件,特别是对于耗水量大的企业,如造纸厂、发电厂、钢铁厂等二)设施选址方案的评估方法影响设施选址的因素众多,关系也非常复杂,因此必须对拟订的选址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在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中,既有定性分析方法也有定量分析方法一般最常用的是因素分析法和重心法1.因素分析法这是一种把非常复杂的问题转换为易于理解的问题的简单方法,在选址方案选择中应用相当广泛因素分析法的使用一般采用如下步骤:①列出与选址有关的各种因素;②评价各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赋权重;③对各种备选地址的各种因素进行评分;④将每个因素的评分值与其权重相乘,计算出每个因素的加权分值;⑤累计每个备选地址的所有因素的加权分值,计算出每个备选地址的总分;⑥选择总分最高的备选地址作为最优方案。

2.重心法重心法是一种定量方法,一般用于单个设施的最优位置决策使用该方法的前提是现有设施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要运输的货物量(或者运输费用)能够定量表达该方法常用于制造型企业的制造厂与配送设施的相对位置以及服务型企业的配送中心、零售店等选址决策五、 设施的布置(一)设施布置的类型设施布置一般有四种类型:工艺原则布置、产品原则布置、成组技术和固定布置1.工艺原则布置这是指将相似的设备或功能集中放在一起,完成相同工艺加工任务例如,将所有的车床放在一个地方,将所有的铁床放在另一个地方,等等同样地,医院一般也是采用工艺原则布置的典型,医院每个科室能完成特定的医疗服务,如产房和加护病房,等等2.产品原则布置这是一种根据产品制造的步骤来安排设备或工作过程的方式,最常见的如流水线或者产品装配线一般地,鞋、化工设备和汽车清洗剂等的生产均按照产品原则布置3.成组技术按工艺原则布置生产和服务设施,被加工对象在生产单元之间交叉往返运输,导致生产周期的延长为此,在实践中创造了成组技术布置,将不同的机器组成加工中心(或工作单,元)来对形状和工艺要求相似的零件进行加工4.固定布置这是指由于产品的体积庞大或重量太重,不得不将产品位置固定,生产工人和设备都随产品所在的某一位置而移动。

这种布置形式适用于大型产品的装配过程如大型船舶和飞机等的装配以及医院的手术室(病人固定在手术台上,医生、护士以及手术器材都需要围绕病人布置)一般采用这种布置方式二)设施布置的考虑因素选择设施布置类型之后,接着必须系统地布置设施如企业管理部门一般按工艺原则布置,但具体地,在一栋楼中企业管理部门中的计划部、财务部等部门又应该如何布置?系统布置设施的方法既有定性的方法如相关图法,也有定量的方法如“从至表”法不论采用怎样的方法,设施布置必须考虑以下的因素:1.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指运营组织的周围特征,如噪声水平、照明、温度等特别是对于服务型企业,为顾客提供服务的部门应尽可能地布置在环境条件好的位置2.空间布置及其功能性对于制造型企业,设施布置设计的目标是使两地之间物流成本最小化对于服务型企业;设施布置设计的目标不仅要考虑工作人员的行走方便,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考虑顾客在服务前台的行走时间最小化设施布置应该尽可能地向顾客提供服务机会吸引顾客消费如有的大商场设施布置设计得像单通道迷宫,顾客在进入之后,必须要走完整个商场才能走出来3.徽牌、标志和装饰品这些是服务型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志物例如,餐厅中穿着白衬衣、戴着白帽子、系着白围裙的服务员传递给顾客的信号是“我能满足您的服务要求”。

六、 准时生产准时生产是一种不同于MRP的生产方式,也称无库存生产方式、零库存或一个流尽管JIT生产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福特创造的流水线生产,但使JIT理念得以重视并得到推广的原因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JIT方法的成功应用一般地,JIT适用于订货型生产MTO一)JIT的哲理JIT是一种生产管理的哲理按其概念,不仅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而且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和外购件都要求准时地离开和到达指定的地点,没有任何等待加工的工件,也没有等待加工任务的工人和设备JIT的最终目标是一个平衡系统,一个贯穿整个系统的平滑、迅速的物料流在该方式下,生产过程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尽可能最佳的方式利用资源,杜绝浪费在JIT理念中,浪费包括:过量生产、等候时间、不必要运输、存货、加工废品、低效工作方法和产品缺陷特别地,JIT认为库存是万恶之源,因为它不仅占用大量的资金,造成修建或租赁仓库等一系列不增加价值的活动,造成浪费,而且还将许多管理不善的问题掩盖起来,如机器经常出故障、设备调整时间太长、设备能力不平衡、缺勤率高、备件供应不及时等问题,使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JIT就是要通过不断减少各种库存来暴露管理中的问题,以不断消除浪费,进行不断地改进。

尽管JIT的基本思想简单,容易理解,但是,实现JIT却不容易JIT设置了一个最高标准,一种极限一“零”实际生产只能无限地接近这个极限,但却永远不可能达到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从看到美国的超级市场开始,就有了准时生产的思想,但还是经过了2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但离极限“零”也还存在差距因此,JIT需要不断改进二)看板控制系统在生产计划与控制方面,JIT不同于物料需求计划MRP,前者称为拉动式系统,后者称为推动式系统在拉动式系统下,由市场需求信息拉动产品装配需求,再由产品装配拉动零件加工每道工序和每个车间按照当时的需要向前一道工序和上游车间发出需求指令,上游工序和车间则完全按这些需求指令进行生产,形成物流和信息的统一在推动式系统下,计划部门根据市场需求,按零部件展开,计算出每种零部件的需要量,和需要时间,形成每个零部件的投入产出计划,然后将计划发给每一个工作地和生产车间每一工作地和生产车间都按计划制造零部件,将实际完成情况反馈到计划部门,并将加工完的零部件送到后一道工序和下游生产车间,不管后一道工序和下游生产车间当时是否需要看板,是传递生产计划与控制信息的工具,可以直接使用装载零件的容器、循环通知单或指令卡代替,起传递指令信号的作用。

在JIT系统中,因为生产或零部件供应的指令信号均来自于下游工序,所以它们的生产或零部件的供应都必须根据看板来进行看板一般分为两种,即生产看板和传送看板生产看板用于指挥生产,规定了各工序应,该生产的零部件种类及其数量生产看板一般是通过指挥放置零部件的容器的适时适量的补给来指挥:JIT生产的传送看板则用于指挥零部件在前后两道工序之间的传送,即适时适量地将容器内的在制品传送到下游工序,容器内所规定放置的零部件的数量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当需要改变产出率时,只需要根据简单的计算公式,从JIT生产系统中增减容器的数量,即可调整生产率当然,在计算公式中还需要考虑安全库存量,但通常限制在日需求的10%以内这一计算公式给出的实际上是理论上所需要的看板/容器的数量在实践中,企业通常尽可能地减少生产循环中的看板/容器的数量,以保证在制品库存最小化三)JIT生产方式实施的其他条件JIT是一个拉动系统,其生产计划与控制可以通过看板控制系统来完成但要使整个JIT生产方式能够顺利实施,仅仅通过看板控制系统还远远不够,必须关注流程设计、全面质量控制、均衡计划、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不断降低库存和改进产品设计1.流程设计实施JIT,要求工厂布局的设计应该能够保证均衡工作流,并具有最小化的在制品库存,这就意味着无论实际的生产线是否存在,都要把每个工作站(或工作中心)看成是生产线的一部分。

同一条生产线一般应该采用统一的原则进行能力平衡,并确保所有工作站的作业通过拉动系统联系到一起因此,JIT的设计必须把内部和外部的物流系统的各方面与工厂布局的联系清晰地显示出来2.全面质量控制制造工艺的每一步都要确保产品质量,而不是通过检验来确保质量;同时,所有员工必须对自己的工作质量完全负责,而不是推给质量检验部门只有当员工对其工作质量完全负责时,才能保证系统中流动的全是高质量的产品,才能保证JIT的最有效运行3.均衡计划为了实现JIT的均衡生产,企业需要一个能够在较长时间跨度内保持稳定的均衡计划均衡计划的条件是生产能力预留在JIT环境下,通过预留生产能力,可以替代库存的缓冲作用尽管预留生产能力必然会导致多余的劳动力和机器设备,从而导致该部分的成本上升,但这部分的成本仍会大大低于过量库存的成本,并且,通过在生产淡季让多余的劳动力从事工作站的日常维护工作,参加集体作业小组,以及思考工作改进措施,也会进一步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4.供应商合作关系在JIT系统下,供应商愿意且能够按看板要求进行小批量供应高质量的零部件,从而保证JIT系统平滑的工作流运行5.零库存JIT的理念是追求零库存为此,JIT方法是促进生产问题的充分暴露,在解决过程中逐步减少库存。

随着生产问题越来越多地被发现和解决,对库存的依赖性也就越来越小,由此产生的成本浪费将得到有效控制6.改进产品设计标准部件、模块化设计以及质量是产品设计的三个重要因素,它们是JIT系统的关键尽量在产品设计中使用标准部件意味着工人需要处理的部件种类更少,采购、处理与质量检查能够程序化,大大降低生产人力成本;尽量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模块化设计,大大减少需要处理的部件数,简化装配、采购、处理和培训等;尽量将质量设计到产品与生产过程中,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因产品质量造成的成本损失七、 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20世纪6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最初是针对当时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传统库存控制方法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技术它是一种生产计划与控制技术,代表了一种新的生产管理思想,是一种新的组织生产的方式一)订货点法的缺陷订货点法是传统的库存计划与控制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过去的经验预测未来的需求,根据物料的需求情况来确定订货点和订货批量订货点法适合于需求比较稳定的物料库存控制与管理然而,在实际生产中,随着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需求常常是不稳定的、不均匀的,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订货点法便暴露出一些明显的缺陷,如盲目性、高库存与低服务水平和“块状”需求等。

订货点法之所以有这些缺陷,是因为它没有按照各种物料真正需要的时间来确定订货日期那么,怎样才能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数量得到真正需要的物料,从而消除盲目性,实现低库存与—高服务水平?(二)MRP的基本思想MRP是在当时库存管理专家们为解决传统库存控制方法的不足,不断探索新的库存控制方法的过程中产生的最早的MRP系统是美国IBM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设计并组织实施的MRP的基本思想是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准时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是将原材料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如加工装配式生产,工艺顺序是将原材料制成毛坯,毛坯加工成零件,零件组装成部件,部件总装成产品对于制造型的流程工业,也具有类似生产工艺顺序情况按上述的生产过程,如果确定了产品的需求时间和需求数量,就可以确定产品装配数量和装配时间确定了产品装配数量和装配时间就可按产品的结构确定产品所需的零部件的出产数量和出产时间,进而可以确定零部件投入数量和投入时间,直至原材料需要的数量和需要的时间,汇总得出所需的制造资源和需要时间可见,MRP是以物料为中心来组织生产,以物料为中心体现了为顾客服务的宗旨和按需定产的思想这里,“物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泛指原材料、在制品、外购件以及产品。

以物料为中心组织生产,要求上道工序应该按下道工序的需求进行生产,前一生产阶段应该为后一生产阶段服务,各道工序做到既不提前完工,也不误期完工,因而是最经济的生产方式MRP正是按这样的方式来完成各种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的MRP处理的是相关需求在MRP中,将所有物料分成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两种类型独立需求就是指该物料的需求与其他产品或零部件的需求无关它来自企业外部,其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由企业外部的需求来决定,如客户订购的产品、售后用的备品备件等其需求数据一般通过预测和订单来确定,可按订货点方法处理相关需求则是指对某些项目的需求取决于对另一些项目的需求,如汽车制造中的轮胎需求,它取决于制造装配汽车的数量相关需求一般发生在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对原材料、毛坯、零件、部件的需求,来自制造过程,是相关需求,MRP处理的正是这类相关需求从上可以看出,MRP思想的提出解决了物料转化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何时需要,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它不仅在数量上解决了缺料问题,更关键的是从时间上解决了缺料问题如果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从产品销售到原材料采购,从自制零件的加工到外协零件的供应,从工具和工艺装备的准备到设备维修,从人员的安排到资金的筹措与运用,都围绕MRP的这种基本思想进行,就可形成一整套新的方法体系,它涉及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项活动。

因此,人们又将MRP看成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三)MRP系统MRP的基本原理就是由产品的交货期展开成零部件的生产进度日程与原材料、外购件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日期,即将产品主生产计划转换成物料需求表,并为编制能力需求计划提供信息MRP的处理逻辑是:通过主生产计划(MPS)明确“我们要制造什么”,要制造必须要有相应的物料,因此通过物料清单明确“我们需要什么”,而需要的物料可能有些已经存放着,因此,要通过库存信息了解“我们有什么”,根据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处理,可以运算出生产作业计划和采购供应计划在生产作业计划中,规定了每一项自制件的需求数量、开工日期和完工日期;在采购供应计划中,规定了采购物料的需求品种、需求数量、订货日期和到货日期通过上述的MRP的处理逻辑,可以看出MRP涉及3个输入信息: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和库存状态文件主生产计划是MRP的主要输入,它是MRP运行的驱动力量在主生产计划中所列出的是企业向外界提供的产品等,它们具有独立需求的特征物料清单表示了产品的组成及结构信息,包括所需零部件的清单、产品项目的结构层次、制成最终产品的各个工艺阶段的先后顺序实际产品对应有多种多样的产品结构树:同一零部件分布在同一产品结构树的不同层次上、同一零部件分布在不同产品结构树的不同层次上。

库存状态文件保存了每一种物料的有关数据,MRP系统关于订什么,订多少,何时发出订货等重要信息,都存贮在库存状态文件中物料清单文件是相对稳定的,而库存状态文件却处于不断变动之中MRP的输出信息较多,其中关键的是生产和库存控制用的计划和报告现将其关键输出信息列举如下:(1)零部件投入出产计划它规定了每个零件和部件的投入数量和投入时间、出产数量和出产时间如果一个零件要经过几个车间加工,则要将零部件投入出产计划分解成“分车间零部件投入出产计划”分车间零部件投入出产计划规定了每个车间一定时间内投入零件的种类、数量及时间,出产零件的种类、数量及时间2)原材料需求计划它规定了每个零件所需的原材料的种类、需要数量及需要时间,并按原材料品种、型号、规格汇总,以便物资部门进行采购3)库存状态记录它记录各种零部件、外购件及原材料的库存状态数据,以便于计划与实际的对比,进行生产进度控制和采购计划控制通过MRP处理,在求出净需要量后,要确定计划发出订货的数量与时间,这与提前期、批量以及安全库存几个参数有关四)MRP的发展MRP的发展经历了从订货点法到MRP,从MRP到闭环MRP,再到MRPI和ERP的阶段1.闭环MRP与MRP的最大区别在于闭环MRP增加了能力计划平衡功能。

在MRP中,已经形成车间主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但其可执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间生,产能力的约束以及采购仓储的限制为此,必须进行能力需求计划的平衡若能力需求计划可行,那就执行相应的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否则,必须重新调整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使计划具有可行性这样,形成了一个计划与控制系统总的来说,闭环MRP在初期MRP的基础上补充了以下功能:编制能力需求计划;建立了信息反馈机制,使计划部门能及时从供应商、车间作业现场、库房管理员、计划员那里了解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有计划调整功能2.MRPII制造资源计划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MRP的基础上开始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资源协调系统,代表了一种新的生产管理思想MRPII的基本思想就是把企业看做一个有机整体,MRPII实际上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体现了其管理思想在纵向上,一方面向下体现出从决策层、计划层到控制执行层对企业经营计划的层层分解,迅速下达,并具体落实到车间和班组,责任明确;另一方面,通过向上反映,从控制执行层、计划层到决策层的计划执行情况信息的及时反馈,为计划的及时调整提供依据在横向上,体现出企业的核心业务—“计划控制系统与财务系统集成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桥梁是信息的管理—生产基础数据的管理。

通过信息系统将基础数据集成一体,实现企业各部门业务活动的沟通与联系,形成了一个资金流、物流、人员流和信息流的集成系统3.ERP企业资源计划是由美国著名的GartnerGroup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它通过一系列的功能标准来界定ERP系统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原材料的采购、制造到产品的分销不仅需要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计划控制,同时也需要外部企业的密切合作,而MRPII仅局限于企业内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管理,由此产生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的概念ERP将企业的运营流程当做是一条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集成为一体化系统,实施有效管理与MRPII相比较,ERP具有如下的功能特点:(1)扩充了企业经营管理功能ERP相对于MRPI,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宽,增加了质量控制、运输、分销、售后服务与维护、市场开发、人事管理、实验室管理、项目管理、配方管理、融资投资管理、获利分析、经营风险管理等功能子系统它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多工厂、多地点的跨国经营运作2)面向供应链,扩充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范围ERP系统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强调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

3)模拟分析和决策支持的扩展,支持动态的监控能力为企业作计划和决策提供多种模拟功能和财务决策支持系统;提供诸如产品、融资投资、风险、企业合并、收购等决策分析功能;在企业级的范围内提供了对质量、客户满意、效绩等关键问题的实时分析4)系统功能模块化,运用应用程序模块来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物流”类模块实现对供应、生产、销售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的物料进行管理财务”类模块提供一套通用记账系统,还能够进行资产管理,提供有关经营成果的报告,使企业管理决策建立在客观、及时的信息基础之上人力资源”类模块提供一个综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它综合了诸如人事计划、新员工招聘、工资管理和员工个人发展等各项业务八、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和基本内容(一)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根据生产的概念,生产运作管理是对一切社会组织利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过程的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就是: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的产品和提供满意的服务其目标体现了CQSTE五方面的特征,即低成本、符合标准的质量、满意的服务、准时性和清洁生产二)生产动作管理和基本内容从生产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角度,生产运作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生产系统的设计、生产系统的运行和生产系统的维护。

1.生产系统的设计生产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设施的定点选择、生产设施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生产系统的设计一般在设施建造阶段进行,但在生产系统的生命周期内,不可避免地要对生产系统进行更新,包括扩建新设施、增加新设备,或者由于产品和服务的变化,需要对生产设施进行调整和重新布置,在这种情况下,都会遇到生产系统设计问题生产系统的设计对其运行有先天性的影响,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产系统的运行2.生产系统的运行生产系统的运行主要涉及生产计划与控制计划主要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何时出产的问题,包括预测对本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确定产品和服务的品种与产量,编制生产计划,做好资源的组织,人员班次安排,统计生产进展情况等控制主要解决如何保证按计划完成任务的问题,包括生产进度控制,采购程序控制和库存控制等生产进度控制的目的是保证各生产单元生产计划的按期完工,产品按期装配和出产采购程序控制包括对战略性物资、重要性物资和一般性物资的采购审批控制程序等库存控制包括对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和成品库存的控制如何以最低的库存保证供应,是库存控制的主要目标3.生产系统的维护生产系统的维护主要涉及设备和设施的维护管理。

特别对于一些资产密集型的企业,如石油化工、电力和航空等行业,设备和设施的运行维护效率直接决定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因此,生产系统维护的目标就是优化使用设备和设施这样的资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具体地,生产系统维护的目标就是提高资产的维修效率,增加资产的可靠性,降低资产的总体维修成本,尽量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九、 制造性生产制造性生产是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例如,汽车制造、钢铁冶炼、石油化工和啤酒生产等都属于制造性生产1.流程型生产与离散型生产按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制造性生产可以分为流程型生产与离散型生产流程型生产是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移动,并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如炼油、化工、冶金、食品、造纸等都属于流程型生产流程型生产一般生产设施地理位置集中,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生产协作与协调任务较少离散型生产也称加工装配式生产,是指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移动,在移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如机床、汽车、柴油机、锅炉、船舶、家具、电子设备、计算机、服装等产品的制造,都属于离散型生产在离散型生产过程中,产品是由离散的零部件装配而成的。

这种特点使得构成产品的零部件可以在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制造离散型生产的组织十分复杂,是生产运作管理研究的重点流程型生产与离散型生产在产品市场特征、生产设备、原材料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2.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按照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两种流程型生产一般为备货型生产,离散型生产既有备货型又有订货型备货型生产是指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成品库存来满足用户的需要,一般也把这种生产组织方式称为推动式生产例如,流程型生产中的化肥、炼油、制皂,离散型生产的轴承、紧固件、小型电动机等产品的生产,都属于备货型生产订货型生产又称“按订单制造”式生产,是指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生产的是顾客所要求的特定产品,一般也把这种生产组织方式称为拉动式生产用户可能对产品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经过协商和谈判,以协议或合同的形式确认对产品性能、质量、数量和交货期的要求,然后组织设计和制造例如,锅炉、船舶等产品的生产,属于订货型生产3.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按生产的重复程度来分类,制造性生产又可以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

单件生产就是根据用户的特定要求组织生产或服务,如船舶制造、医疗保健等成批生产就是品种较多、产量较大、若干种产品成批轮换生产,如目前家用电器的生产大量生产则是大批量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标准化产品,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实际生活中,绝对的单件生产和大量生产较少出现,更多的是成批生产成批生产又可以分为单件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大量大批生产十、 公司简介(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徐xx3、注册资本:112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2-2-127、营业期限:2012-2-12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公司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带动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产业集群在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建立企业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发展环境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

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十一、 投资估算(一)投资估算的依据本期项目其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估算的主要依据包括: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规定》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6、《企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7、《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二)项目费用与效益范围界定本期项目费用界定为工程费用和项目运营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项目效益界定为运营期所产生的各项收益,并严格遵循财务评价过程中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相一致性的原则。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0413.92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三)工程费用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生产准备费、其他前期工作费用,合计26978.94万元1、建筑工程费估算根据估算,本期项目建筑工程费为12767.26万元2、设备购置费估算设备购置费的估算是根据国内外制造厂家(商)报价和类似工程设备价格,同时参照《机电产品报价手册》和《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相应要求进行,并考虑必要的运杂费进行估算本期项目设备购置费为13510.72万元3、安装工程费估算本期项目安装工程费为700.96万元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本期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2794.14万元五)预备费本期项目预备费为640.84万元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费用合计1工程费用12767.2613510.72700.9626978.941.1建筑工程费12767.2612767.261.2设备购置费13510.7213510.721.3安装工程费700.96700.962其他费用2794.142794.142.1土地出让金955.32955.323预备费640.84640.843.1基本预备费322.16322.163.2涨价预备费318.68318.684投资合计30413.92(六)建设期利息按照建设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其中申请银行贷款18110.25万元,贷款利率按4.9%进行测算,建设期利息887.40万元。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合计第1年第2年1借款1.1建设期利息887.40221.85665.551.1.1期初借款余额9055.1251.1.2当期借款18110.259055.139055.131.1.3当期应计利息887.40221.85665.551.1.4期末借款余额9055.12518110.251.2其他融资费用1.3小计887.40221.85665.552债券2.1建设期利息2.1.1期初债务余额2.1.2当期债务金额2.1.3当期应计利息2.1.4期末债务余额2.2其他融资费用2.3小计3合计887.40221.85665.55(七)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为进行正常运营,用于购买辅助材料、燃料、支付工资或者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流动资金测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或扩大指标法,根据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及本项目产品生产特点和项目运营特点,该项目流动资金测算参照同行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周转天数,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进行测算根据测算,本期项目流动资金为7820.17万元流动资金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流动资产0.0040172.0845528.3653562.781.1应收账款0.0018077.4420487.7624103.251.2存货0.0014060.2315934.9218746.971.2.1原辅材料0.004218.074780.485624.091.2.2燃料动力0.00210.90239.02281.201.2.3在产品0.006467.717330.078623.611.2.4产成品0.003163.553585.364218.071.3现金0.003213.773642.274285.021.4预付账款0.004820.655463.406427.532流动负债0.0034306.9638881.2245742.612.1应付账款0.0012350.5113997.2416467.342.2预收账款0.0021956.4524883.9829275.273流动资金0.005865.136647.147820.174流动资金增加0.005865.13782.021173.035铺底流动资金0.0012051.6213658.5116068.83(八)项目总投资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9121.4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413.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74%;建设期利息887.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7%;流动资金7820.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9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指标占总投资比例1总投资39121.49100.00%1.1建设投资30413.9277.74%1.1.1工程费用26978.9468.96%1.1.1.1建筑工程费12767.2632.63%1.1.1.2设备购置费13510.7234.54%1.1.1.3安装工程费700.961.79%1.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794.147.14%1.1.2.1土地出让金955.322.44%1.1.2.2其他前期费用1838.824.70%1.2.3预备费640.841.64%1.2.3.1基本预备费322.160.82%1.2.3.2涨价预备费318.680.81%1.2建设期利息887.402.27%1.3流动资金7820.1719.99%(九)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本期项目总投资39121.49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8110.25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数据指标占总投资比例1总投资39121.49100.00%1.1建设投资30413.9277.74%1.2建设期利息887.402.27%1.3流动资金7820.1719.99%2资金筹措39121.49100.00%2.1项目资本金21011.2453.71%2.1.1用于建设投资12303.6731.45%2.1.2用于建设期利息887.402.27%2.1.3用于流动资金7820.1719.99%2.2债务资金18110.2546.29%2.2.1用于建设投资18110.2546.29%2.2.2用于建设期利息2.2.3用于流动资金2.3其他资金十二、 经济效益评价(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本期项目所有基础数据均以近期物价水平为基础,项目运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装产品及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同时,假设当年装产品及服务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本期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2年(24个月),运营期8年项目自投入运营后逐年提高运营能力直至达到预期规划目标,即满负荷运营。

三)营业收入估算本期项目达产年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68300.00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所示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51225.0058055.0068300.002增值税0.002656.633010.853226.302.1销项税0.006659.257547.158879.002.2进项税0.004002.624536.305652.703税金及附加0.00318.79361.31387.163.1城建税0.00185.96210.76225.843.2教育费附加0.0079.7090.3396.793.3地方教育附加0.0053.1360.2264.53(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达产年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3226.30万元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本期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

本期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达产年经营能力计算,本期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51496.39万元,其中:可变成本43658.77万元,固定成本7837.62万元达产年项目经营成本48923.43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所示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原材料、燃料费0.0030789.3534894.5941052.462工资及福利费0.002606.312606.312606.313修理费0.001121.311121.311121.314其他费用0.004143.354143.354143.354.1其他制造费用0.00404.88404.88404.884.2其他管理费用0.00345.49345.49345.494.3其他营业费用0.003392.983392.983392.985经营成本0.0038660.3242765.5648923.436折旧费0.001666.451666.451666.457摊销费0.0019.1119.1119.118利息支出0.00887.40887.40887.409总成本费用0.0041233.2845338.5251496.399.1其中:固定成本0.007837.627837.627837.629.2可变成本0.0033395.6637500.9043658.77(四)税金及附加本期项目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纳税金及附加387.16万元五)利润总额及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利润总额(PFO):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综合总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16416.45(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5.00%计征,根据规定本期项目应缴纳企业所得税,达产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6416.45×25.00%=4104.11(万元)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该项目达产年可实现利润总额16416.45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4104.11万元,其正常经营年份净利润:净利润=达产年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16416.45-4104.11=12312.34(万元)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51225.0058055.0068300.002税金及附加0.00318.79361.31387.163总成本费用0.0041233.2845338.5251496.394利润总额0.009672.9312355.1716416.455应纳所得税额0.009672.9312355.1716416.456所得税0.002418.233088.794104.117净利润0.007254.709266.3812312.348期初未分配利润0.000.006529.2314216.059可供分配的利润0.007254.7015795.6126528.3910法定盈余公积金0.00725.471579.562652.8411可供分配的利润0.006529.2314216.0523875.5512未分配利润0.006529.2314216.0523875.5513息税前利润0.0012978.5616331.3621407.96(四)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系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为零时的折现率,本期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5.42%。

本期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5.42%,高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表明本期项目对所占用资金的回收能力要大于同行业占用资金的平均水平,投资使用效率较高五)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系指项目按设定的折现率,计算项目经营期内各年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财务净现值(FNPV)=19025.21(万元)以上计算结果表明,财务净现值19025.21万元(大于0),说明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在财务上是可以接受的六)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是财务上投资回收能力的主要静态指标;全部投资回收期(Pt)=(累计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现金净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本期项目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Pt)=5.51年本期项目全部投资回收期5.51年,要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说明项目投资回收能力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这表明项目的投资能够及时回收,盈利能力较强,故投资风险性相对较小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现金流入0.000.0051225.0058055.0068300.001.1营业收入0.000.0051225.0058055.0068300.002现金流出15206.9615206.9644844.2443908.8856348.752.1建设投资15206.9615206.96。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