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各种制度

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50KB
约9页
文档ID:155238759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各种制度_第1页
1/9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应急报告制度桃源县佘家坪乡中学一、为防止学校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办法二、本规定适用于本县内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三、学校食堂、食品商店的场地、设备与环境,食品的采购、贮存与加工,从业人员的身体状况必须达到教育部、卫生部《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或放心店的标准要求,并持有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健康合格证四、学校应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责任制,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总务处负责日常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并指定专人负责学校食品安全及食物中毒预防工作五、学校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和食物中毒预防管理制度学校食堂、食品商店实行承包经营时,必须把食品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内容食堂、食品商店如发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等情形,学校有权中止承包合同六、学校食堂、食品商店应建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相关的卫生管理条款和从业人员照片应在用餐场所公示,接受用餐者的监督七、食堂、食品商店要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销售操作间、食品原料存放间。

食品原料存放间必须由专人负责食品商店营业期间,至少有一名销售人员在位看守,学校食堂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投毒事件发生,确保学生饮食的卫生与安全八、学校应当对学生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劝阻学生不买街头无照商贩出售的食品,不饮用来历不明的食物,发现学校食堂、食品商店出售变质、污染和三无食品,应及时向学校和卫生监督部门报告九、学校要制订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发生食物中毒要及时起动应急机制,并实行紧急报告制度: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学校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报告信息应包括发生单位、地址、时间、疑似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并做好记录 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的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对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得要依法追究责任十一、学校食堂、食品商店发生下列情况,学校应立即责令其整改:1、学校食堂、食品商店的场所、设备与环境卫生达不到规定的要求2、没有实行定点采购,或未按有关规定索证、索票3、出售腐败变质食品、三无食品或过期食品4、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制售冷荤凉菜,食品商店出售自制食品。

5、食堂和食品商店人员未取得健康合格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6、学校食堂未实行食品48小时留样制度7、食堂剩余食品没按规定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十二、学校食堂、食品商店发生下列情况,学校应责令停业整顿或终止承包合同,情节特别严重的,移交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处理1、违反第十一条有关规定,对整改意见置之不理,屡次整改不到位的2、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十三、学校发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按卫生部和教育部《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的通知》对学校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措施一、加强对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尤其是目前尚使用自备水的农村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使用城乡统一的自来水对于目前不具备条件而只能使用自备水的学校,必须建立健全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组织,落实专人负责;建立和完善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开展爱国卫生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用自备水的学校必须保证开水的供应,严禁学生直接饮用自备生水二、 认真做好农村学校的改水工作自备水水质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自备水水源的选择和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县教育列出专项资金,有计划地对农村学校自备水设施进行改造根据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自备水水源尽可能选择深层地下水,凡选择地面水或浅层地下水的必须保证在水源周围30米以内无生活性或工业性污染源;加强水源卫生安全管理,设置警示标志,井水加盖封闭,并及时清洗淤泥;对于经卫生部门监测不合格的自备水,必须限期完成改造工作,并经监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三 、及时清洗消毒供水设施配置高位蓄水池以满足供水需求的学校,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自备水管网及蓄水池的清洗消毒工作,坚持每学期开学之前和开学期间定期进行冲洗和消毒,在夏、秋季节台风或暴风雨过后要及时增加清洗消毒频次,并做好冲洗消毒登记工作四、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卫生部门要定期开展对学校饮用水的水质监测,对水质监测不合格的学校,应以书面形式及时告知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并督促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签订的学校安全责任书,必须有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的内容五 、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监督检查卫生、教育等行政部门每年要对农村学校自备水水源、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管理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在检查中发现的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学校食堂高危食品定点采购制度  一、为严格把好食品的采购关,确保食品原材料安全,根据《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高危食品是指大米、面粉、食用油、酒、酱油、饮料、肉、禽、皮蛋、蔬菜、海鲜、凉菜等对人的身体健康关系重大,易发食源性疾患的食品  三、学校食堂采购高危食品,必须实行定点采购,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以保证其质量  四、蔬菜容易残留有机磷农药,加工前应用清水漂浸两小时以上花菜的残留农药难以清除,四季豆未烧熟容易引起中毒;螃蟹、蛏子、泥螺等海产品大肠菌容易超标,学校食堂应谨慎采购和加工五、冷菜凉菜容易感染细菌,引发肠道传染病,中小学校的食堂不得采购和加工冷荤凉菜六、学校食堂要将定点采购单位(摊位)名单,报学校总务处备案,同类食品的定点采购单位(摊位)原则上为1-2家,蔬菜等食品的定点采购单位(摊位)可适当放宽定点采购单位(摊位)调整时,须及时报学校总务备案七、学校要建立食堂食品定点采购责任制,加强对食品采购的管理如发现食堂未按要求定点采购,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因未定点采购而发生食源性疾患的,追究采购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因定点采购点原因引起不安全后果的,依法追究其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学校食品卫生定期检查制度一、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小组,设立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员二、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小组负责学校食品卫生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对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培训,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的检查等具体工作三、学校必须实行食品安全定期检查制度,检查内容包括食堂食品卫生、食品商店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学生自备菜卫生等四、学校食堂、食品商店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周查由总务处牵头组织,月查由分管校长牵头负责要建立食品安全检查台帐,对发现的问题,要发出整改通知书,由受检单位负责人签字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责令停业整顿或中止承包合同对发现的严重食品卫生隐患问题,学校应及时向当地卫生、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报告五、学校自备饮用水,开学前和学期中各送检一次,由卫生部门负责检测学校不送检由学校负相关责任,卫生部门不予检测,由卫生部门负相关责任检测不合格的自备水要立即整改,未达到饮用标准不得供师生饮用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开水或其他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六、学生自备菜实行定期与平时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自备菜的学生进行造册登记,实行专项管理。

平时检查由班级生活委员负责,学生相互检查,相互监督,劝阻同学不要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定期检查由学校总务处负责,每周三对学生自备菜进行检查七、学校要创造条件,配置冷藏设施(或专用柜)集中保管自备菜,为学生自备菜提供免费热菜服务,一般安排在每周三学生要求学校食堂帮助热菜,学校食堂不得收费,不得拒绝学校应将免费热菜的时间、地点告知学生八、学校要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食堂、食品商店、自备饮用水、学生自备菜的定期检查制度,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拒不实行食品安全定期检查制度的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将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校园商品准入三项制度一、进货验收备查制度:1、学校食堂、食品商店必须采购新鲜、卫生的食品及食品原料,杜绝采购《食品卫生法》等规定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或原料2、须向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食品采购粮油、肉类、酒类、饮料、乳制品、调味品及其他定型包装食品须向供货方索取生产企业的卫生许可证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单复印件3、水产品等高风险食品要实施定点采购制度原则上不得采购卤肉类熟食制品;如需采购使用,需经彻底加热处理后出售4、学校必须指定专门人员作为食品采购验收员,验收人员需对采购的所有食品、原料进行认真清点与查验;验收人员应拒收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和原料入库,并交由学校将其销毁处理。

5、采购与验收人员均需在食品采购登记单上签名,认真进行登记,并将有关资料保存归档6、若因食品采购把关不严而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将严肃追究采购人员和验收人相关责任二、不合格食品下柜制度:1、严把质量关,对“三无产品”、过期变质等不合格食品,主动及时下柜;2、对师生或群众反映大、投诉集中的重要食品,先予下柜,然后提交有关部门组织鉴定,经鉴定合格的商品可重新上柜销售,鉴定为不合格的商品立即停止销售;3、对已销售的不合格商品、假冒伪劣商品,及时予以追回,并将有关情况通报供应商和工商部门三、消费投诉处理制度: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商品售后服务规定,努力提高售后服务规定,努力提高售后服务水平,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积极配合工商、消协处理消费者投诉消费投诉举报号码12315;3、对消费者投诉,严格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消费者先行协商处理的;无法处理的,及时与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联系,妥善处理9 / 9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