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住在富人区的她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3月“形考”国家开放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检验答案平时作业一(答案参考)一.综合考核(共45题)1.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形成的优秀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我们应当确立以天下为己任、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目的)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个人品德修养方面,不符合以上叙述的是()A.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B.品德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的认同和践履的结果C.比起圣人,普通人的品德修养先天不足,一生都难以达到提升道德境界的目标D.“行道”是品德修养的途径和目的参考答案:C4.法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在吸取人类优秀道德文明成果的问题上,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道德文明的一切成果)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6.1982年宪法作了五次修改和补充,形成了五十二条修正案但宪法条文仍然是原来的138条)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7.新时代好青年,“80后”思政教师徐川入党的原因是()A.评优B.晋升C.随大流D.信仰参考答案:D8.坚定理想信念,既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把践行共同理想和坚定远大理想统一起来)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9.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0.“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是对共产党员的根本要求A.根本宗旨B.基本路线C.主要原则D.指导思想参考答案:A11.“迫于规则的约束力,不得已而遵守” 是守规则的第一重境界)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职业道德的特征()A.规范性与纪律性B.多样性与稳定性C.传承性与发展性D.单一性与多变性参考答案:C13.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下列关于“新时代”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B.意味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已经实现C.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D.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参考答案:B14.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对自然界不断变化适应和学会尊重自然的过程)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5.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基本精神,因此是一成不变的)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6.当前,要把爱国与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紧密联系起来)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什么复制品、舶来品,而是有其自身的独特本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就是其中的内核)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8.历史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9.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渐形成,在宪法统帅下形成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部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0.科学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根本认识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完善、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一种观念和态度)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1.《世说新语·德行》记录的《管宁割席》故事中,当士大夫乘坐的华贵车辆从门前经过时,管宁和华歆都像原来一样坐在席子上读书)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2.新时代,广大青年进行职业和人生选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个人的生存需要B.个人的发展需要C.人民的需要D.社会科学文化进步的需要参考答案:C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虽然未能遵循法治普遍规律,却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治国理政基本方式)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4.五四精神,核心内容是爱国、进步、民主、自由)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主线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6.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包括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7.制定和认可是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制定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规范认可是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则予以承认,赋予法律效力。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8.“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是哪经典的名句?()A.孝经B.论语C.弟子规D.三字经参考答案:A29.一些法律、法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同宪法相抵触)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0.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A.李大钊B.陈独秀C.胡适D.毛泽东参考答案:A31.1961年周总理在审议会议结束后和与会人员共同就餐,是因为当时国家还很贫困,无法让总理单独吃饭)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2.()不是选择理想信念的标准A.要看它怎样对待理性和科学B.要看它怎样对待现实生活C.要看它怎样对待道德和精神追求D.要看它怎样对待朋友参考答案:D33.祖国不是我们的生存家园和精神家园)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4.下列说法符合“三不朽”精神旨趣的是()A.出名要趁早B.历史不会忘记对人民、对国家有功的人C.将自己的简介资料发布到网上,可以使得自己的信息长久流传D.“三不朽”与普通人没有关系参考答案:B35.新中国成立后,1954 年宪法首次专章规定了“国旗、国徽、首都”)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6.中国古代舜帝对父母的孝顺感天动地,被经典的二十四孝列为第一个案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7.“为人民服务”最早出自毛主席纪念张思德同志的讲话)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8.程序法是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以及职权与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9.“家国同构”的理念是说家与国休戚与共,在这种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0.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究其深层精神根源,就在于中华民族创新创造这一宝贵的精神传统和民族禀赋)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1.集体主义强调,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尤其是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________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B.必须坚持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D.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在必要时作出牺牲参考答案:A42.下列不属于程序法范畴的是()A.民事程序法B.刑事程序法C.行政程序法D.证据法参考答案:D43.当前,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巅峰)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4.他的后背被母亲刺有“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后来面对金兵入侵祖国,他力挽狂澜,率领兵士们抗击金兵,英勇杀敌,屡建奇功,每战必胜,收复了祖国的大量河山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A.岳飞B.苏武C.于谦D.林则徐参考答案:A45.法与法律完全相同)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