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1、从教育层次来看,高等教育的基础是AA.中等教育;B.初等教育;C.研究生教育;D.学前教育2、university 的本义是 AA.师生行会;B.职业训练机构;C.科研机构;D.牧师养成所3、我国第一所新式高等学堂是B A.北京大学;B.京师同文馆;C.清华大学;D.天津大学4、教育的基本规律涉及到DA.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B.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C.教育与技术发展的关系;D. A和B5、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了 DA.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B.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C.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D.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6、高等教育层次不包括BA.专科教育;B.博士后阶段;C.本科教育;D.研究生教育7、与“赠地学院”的出现有关的院校职能是BA.科研;B.社会服务;C.教学;D.知识创新8、我国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调控力度的方式是CA.间接调控;B.宏观调控;C.间接的和宏观的调控;D.直接的调控9、决定教师学术水平和工作成效的核心要素是BA.沟通能力;B.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C.道德水准;D.组织管理能力10、专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 CA.教育性;B.组织性;C.合法性;D.自主性11、教师的基本能力是BA.沟通能力;B.教学能力;C.研究能力;D.组织管理能力12、根据教学关注阶段论的观点,年轻教师初上讲台一般关注的是AA.自我表现;B.学科内容;C.学生反应;D.物理环境13、终身学习具有3A特点,但一般不包括CA.任何时间(anytime); B.任何地点(anywhere);C.任何材料(anything); D.任何方式(anyway)14、哪一种学习策略会实现在学生看来与高分相关的任何目标? D A、再认策略; B、意义策略;C、目标策略; D、组织策略15、下列哪个方面是影响学习的客体因素? B A、思维力; B、学习目标;C、记忆力; D、兴趣16、主张学习是动物和人在活动中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获得或改变行为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AA、行为主义学习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17、学习差异会导致个体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下列哪一个选项是错误的? C A、认知水平差异; B、学习风格差异;C、学习目标差异; D、学习能力差异18、我国古代学者关于学习过程的五阶段论是AA.学、问、思、辨、行; B.学、辨、问、思、行;C.问、学、思、辨、行;D.学、问、辨、行、思19、高校培养目标的定向作用是指BA、咼校培养目标对教育活动起着支配、调节和控制作用。
B、咼校培养目标对教育的发 展方向和人的发展方向起着一种制约作用C、高校培养目标是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D、高校培养目标 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价值标准20、主张根据个人发展需要来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是AA、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社会本位论 D、兴趣决定论21、下列对于高校培养目标性质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BA.咼校培养目标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 B.咼校培养目标具有抽象性与统一性C.高校培养目标具有稳定性与动态性 D.高校培养目标具有具体性与多样性22、爱因斯坦与爱迪生分别代表了 BA、精英人才与合格人才 B、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C、通才与专才 D、杰出人才与通用人才23、根据工作方式和任务,可以将人才划分为BA、精英人才与合格人才 B、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C、通才与专才 D、杰出人才与通用人才24、改造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BA.布鲁纳; B.布拉梅尔德;C.阿德勒;D.贝格尔25、主张高校课程内容应是经典学科,教材以古典名著为主的课程理论是A A.永恒主义课程观; B.改造主义课程观;C.科学主义课程观;D.结构主义课程观26、主张课程内容应该围绕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来选择,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核心课程的课程理 论是BA.永恒主义课程观; B.改造主义课程观;C.科学主义课程观;D.结构主义课程观27、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D A.教学目的; B.重点难点;C.导入新课;D.讲授新课28、狭义的课程评价是指DA.对课程方案制定过程的评价;B.对课程方案制定结果的评价;C.对课程方案实施过程的评价;D.对课程方案实施结果的评价29、相对于中小学教育,高校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是AA.前沿性和职业倾向性 B.操作性C.系统性 D.历史性30、关于案例教学的优点,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DA、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B、扩大学生的实际知识C、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D、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31、学校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B、上课C、考试 D、毕业论文(设计)32、最能体现学生学习个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是BA、学年制B、学分制C、学年学分制 D、计划学分制33、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是C A、完全学分制 B、学年制C、学年学分制 D、美国学分制34、不属于个案研究发的特征的是BA.研究对象的特殊性;B.研究结果的普适性;C.实施方法的综合性;D.资料来源的多元化35、不属于行动研究类型的是AA.调查研究;B.科学的行动研究;C.实践的行动研究;D.批判的行动研究36、教育的本质决定了高校的基本职能是AA.培养人才;B.科学研究;C.服务社会;D.普及教育37、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肇始于AA.美国;B.德国;C.古希腊;D.英国38、“大学要把知识传播给民众并使其能运用知识解决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问题看作 是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体现了大学的CA.科学研究职能;B.培养人才职能;C.社会服务职能;D.终身学习职能39、高校战略管理的首要问题是DA.办学特色;B.办学目标;C.办学原则;D.办学定位40、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D A.学科综合;B.规模效应;C.经费充裕;D.办学特色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1、可提供高等教育的机构包括ABCDA.大学;B.高等职业技术学院C.民办高校;D.企业内的高等教育培训机构2、与高等教育终身化相关的概念包括ACA.终身教育;B.学会生存;C.终身学习;D.学会生活3、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为ABCA.高等教育的现象;B.高等教育的问题;C.高等教育的矛盾;D.高等教育的规律4、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主要表现在BCA.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水平;B.高等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C.高等教育是科技创新的重镇;D.经济发展速度影响高等教育发展5、在实行市场经济模式的一些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大体上有三种类型ABCA.集中型;B.分散型;C.复合型;D.配置型6、 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ABCDEA.反思日记;B.观摩教学;C.专业发展;D.行动研究;E.接触新知7、 教师“圣者化”阶段的基本特征是ABA.官师合一;B.僧师合一;C.教研合一;D.教管合一8、大学生之所以是特殊群体是因为ABCDA、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B、大学生是有主体意识的人;C、大学生是和谐发展的整体的人;D、大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9、基本的学习过程可以有哪几个阶段? ABCD A、注意定向阶段;B、获得和保持阶段;C、练习和强化阶段;D、迁移阶段10、高校培养目标在性质上具有:ABCD A.主观性 B.客观性C.具体性 D.多样性E.抽象性11、 高校要有效实现培养目标,需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ABCDEA、处理好“五育”之间的关系 B、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C、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D、处理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E、处理好教学工作、科研训练与社会实践的关系12、 当今各国高校课程改革,大致有如下几个共同趋势ABCDEA.课程内容综合化;B.课程实施多样化;C.课程方向人文化;D.课程性质职业化;E.隐性课程愈益重要13、 关于各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共同性背景和动因,正确的说法是BCD A.大学生的不满;B.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C.知识经济与高教大众化的影响;D.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E.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14、 教师命题时,应注意ACDA、命题的指向性B、命题的随意性C、命题的有效性 D、命题的全面性15、关于学年制的缺点叙述,正确的有ABCDA、要求单一、缺乏弹性 B、不利于因材施教C、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D、易于造成学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16、 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应注意ABCDA.解放思想、更新观念;B.科研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意识;C.实行科研任务的承担主体由集体转向个人;D.管理上有层层负责制转为由以个人为主 或以课题组为主的科研新体制;E.应加强行政管理17、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有ABCDEA.学术责任和学术自由相结合的原则;B.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C社会效益和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D.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的原则;E.个体研究和集体协作相结合的原则18、 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一般有以下形式ABCEA.直线组织结构;B.职能制组织结构;C.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D.平衡型组织结构;E.矩阵式组织结构19、 高校战略管理过程一般包括ABCDA、战略分析;B、战略制定;C、战略实施;D、战略评估与控制;E、战略转移20、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普遍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其内涵是ABCDEA、按需设岗;B、公开招聘;C、平等竞争;D、择优聘用;E、合同管理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1、 1901年,书院被统一改为学堂,古代书院制度的终结标志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衰落。
对对错2、 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是我国首部高等教育法对对错3、 国际性是中世纪大学的特征之一对对错4、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规律、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规律构成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对 对错5、 我国需要继续培育和完善高等教育市场对对错6、 教师专业曾是13世纪的中世纪大学令人尊敬的四个传统专业之一对对错7、 对大学教师而言,沟通能力处于基础地位,制约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工作对 对 错8、 在开放的环境中长大的当代大学生,思想十分活跃,他们一反传统的封闭观念和单一的 思维模式,面向社会,面向世界,表现出对新事物的兴趣、极强的接纳能力和灵活性对 对 错9、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对对错10、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唯一依据错 对 错11、 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于从整体 上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它的普遍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门化教育的缺陷对对 错12、 导入新课的目的是顺畅地拓展教学通道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对错13、 高校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中,直线式课程优于螺旋式课程错对错14、 高校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高校实施的是专业教育。
对对错15、 理想的教学计划既反映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又体现科学发展趋势和学生成长规律 对对错16、 实施高校科研组织的管理,关键在于明确等级和自责范围,明确隶属关系错 对 错17、 高校科研经费属于消费性支出错 对 错18、高校组织的二元结构特征决定了其管理的相对简易性错 对 错19、 科学定编定岗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实施教师聘任制的前提对对错20、 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核心是按需设岗、择优聘用和合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