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壤中小动物调查

daj****de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16KB
约3页
文档ID:153317691
土壤中小动物调查_第1页
1/3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实验目的:1、 学会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方法2、 能从种群的组成上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建立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观念,为今后 可能进行的资源调查,生态环境调查打下基础实验原理: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他们对动物遗体的分 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研究突然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操作简便,有助于理解群落的基本 特征与结构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一般不 能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 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目测估计法是指按 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 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采用不同地点的土壤样品2、 实验试剂:70%酒精3、 实验用具:4、 (1)简易采集法:自制取样器(塑料瓶或塑料)、铲子、标签、塑料袋、塑料袋瓷盘、解剖针、放大镜、镊 子(包着纱布或棉花的镊子)、磨砂口试剂瓶、解剖镜(实体镜)、土壤动物分类图谱。

2)诱虫器采集法:自制取样器(塑料瓶或塑料)、铲子、标签、塑料袋、诱虫器(烧杯、装有酒精的试管、 塑料漏斗、塑料花盆或一次性餐盒、金属网、带插头的40w~60w白炽灯、暗色灯罩、铁 架台)、镊子、土壤动物分类图谱实验步骤:1、 提出问题:如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与数量?确定实验题目,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2、 作出假设大多数土壤动物都只能利用枯枝落叶层中的孔隙和土壤颗粒间的空隙作为自己的生存 空间,因此越是靠近土壤表层,动物的种类就越丰富土壤动物中有很多小动物,各种 类个体数大不相同3、 实验预期在土壤中动物的种类是相当丰富的,但只有少数种动物的个体数较多,成为优势种群, 大部分动物种类的个体数较少4、 设计实验(1) 确定调查地点,样方的大小和调查对象(2) 分工合作,捕捉土壤动物(3) 分类统计将动物按种进行分类统计,记录在下表品种数量(等级)品种数量(等级)蚯蚓2蜈蚣1蚂蚁较多(4) 得出结论5、实施操作(1) 准备①制作取样器可选用直径为5cm的塑料罐,在高度为5cm处剪断,这样的取样器容积为10ml提示:自制取样器用塑料罐制成,要选择质地较硬的塑料罐】②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注意:在选择研究地块时,要远离陡坡区和深水区)(2) 取样带齐实验工具,跟随教师到调查地点,明确调查对象为土壤中肉眼可见的所有动 物各组学生于样方内随机选择确切地点,将表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用手来回 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到罐底与地表几乎齐平,用花铲将罐内的土连同 罐子一起挖出将罐子中的土壤倒入塑料袋中注意:取样时尽量不要破坏环 境,并应事先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塑料袋上应该标记取样的地点和时间等)(3) 米集小动物将取到的土壤放于瓷盘内(要注意防止小动物逃走),用解剖针拨找小动物,发 现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以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来,放入到体积分数70%的酒 精中4) 观察和分类可以借助于有关的动物图鉴查清楚小动物的名称,并进行分类有些小动物用肉眼难以识别,可以用镊子或者 吸管吸出放于载玻片上,借助放大镜、显微镜(4倍物镜、5倍目镜)进行观察, 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借助实体镜,观察效果更好观察同时作好记录,如果还是 无法知道小动物的名称,可以记为“待鉴定XX”,并一记录下它们的特征5) 统计和分析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2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根据 这两种方法,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完成一份实验报 告。

6) 得出结论土壤中动物种类相当丰富但只有少数动物的个体数较多,成为优势种以节肢动 物较多,其中最重要的有蚯蚓、螨、马陆、蜈蚣、跳虫、鼠妇、白蚁、蚂蚁和甲 虫等,其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是螨类和弹尾目昆虫大部分动物种类的个体 数较少7) 表达与交流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在班级内交流各自报告,比较研究结果,介绍优点缺点和成 功的经验,就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注意事项:1、 取样时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并事先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2、 取样时应注意随机取样,避免人为心理作用,以避免结果偏差较大、3、从不同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如实记录,取样的塑料袋上应表明取样的地 点和时间等。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