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随堂检测]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电阻R和一根电阻为零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B.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小于并联支路中最小的电阻C.在并联电路中,任意支路电阻增大或减小时,总电阻将随之增大或减小D.电阻R和阻值无穷大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无穷大解析:选ABC.理想导线把电阻R短路,总电阻为零,A正确.在并联电路中,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总电阻小于并联支路中的最小电阻,若一无穷大的电阻和电阻R并联,阻值为R,B正确、D错误.当并联支路的某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时,总电阻也随着增大或减小,C正确.2.(多选)三个阻值都为R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得到的电阻值可能是( )A.0.5R B.3R C.1.5R D.R解析:选BCD.全部串联R1=3R,全部并联R2=;两并一串R3=R+=R=1.5R.两串一并R4==R,综上正确选项为B、C、D.3.电流表的内阻是Rg=200 Ω,满刻度电流值是Ig=500 μA,现欲把此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 V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A.应串联一个0.1 Ω的电阻B.应并联一个0.1 Ω的电阻C.应串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D.应并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解析:选C.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应串联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U′=U-Ug=1 V-200×500×10-6 V=0.9 V,串联的电阻阻值为R==1 800 Ω.4.(2018·福建漳州高二月考)滑动变阻器R′和固定电阻R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R两端电压恰好等于R′两端总电压U的一半,那么变阻器滑动端P的正确位置是在变阻器R′的( )A.中点位置 B.中点偏下C.中点偏上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解析:选C.已知R两端电压恰好等于R′两端总电压的一半,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有=R′上,即有+=(R′上、R′下分别是变阻器上、下两部分的电阻),则R′下>R′上,变阻器滑动端P应在变阻器R′的中点偏上位置,故C正确.5.(2018·河北冀州中学高二月考)如图所示电路,将两个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A1(0~3 A)和A2(0~0.6 A)的电流表,把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B.A1的指针还没有满偏,A2的指针已经满偏 C.A1的读数为1 A时,A2的读数为0.6 AD.A1的读数为1 A时,干路中的电流I为2 A解析:选A.电流表的改装是在原来电流表的基础上并联一个电阻而成的,表头的电阻并没有改变,当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则加在两电流表表头上的电压相等,所以指针偏转的角度也应该相同.只是经过改装后的示数发生变化,因此A正确,B错误;当A1的读数为1 A时,A2的指针应该指到相应位置即表盘的处,为0.2 A,故C错误;干路上电流等于支路上电流之和为1.2 A,故D错误.[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是( )A.I1= B.I1=C.I1= D.I1=解析:选C.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I1===,只有C正确.2.(2018·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月考)如图所示的恒稳电路中, R1=2 Ω,R2=4 Ω,R3=11 Ω,那么通过电阻R1、R2、R3的电流强度之比I1∶I2∶I3为( )A.1∶2∶3 B.3∶2∶1C.2∶1∶3 D.3∶1∶2解析:选C.因为R1∶R2=1∶2,所以I1∶I2=2∶1,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通过R3的电流为I3=I1+I2,那么通过电阻R1、R2、R3的电流强度之比I1∶I2∶I3为2∶1∶3,故选C.3.一电流表(表头)并联一个分流电阻后就改装成一个大量程的电流表,当把它和标准电流表串联后去测某电路中的电流时,发现标准电流表读数为1 A,而改装电流表的读数为1.1 A,稍微偏大一些,为了使它的读数准确,应( )A.在原分流电阻上再并联一个较大的电阻B.在原分流电阻上再串联一个较小的电阻C.在原分流电阻上再串联一个较大的电阻D.在原分流电阻上再并联一个较小的电阻解析:选A.改装表示数偏大,说明改装成电流表时并联的分流电阻偏大.故要使内阻稍微变小一些,需要在原分流电阻上再并联一个较大的电阻,故A正确.4.(2018·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月考)把两个相同的电灯分别接在图中甲、乙两个电路里,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两灯都正常发光,两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分别为P甲和P乙,可以断定( )A.P甲>P乙 B.P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