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年级下册疑难问题一、有关“人民币的认识”的教学问题1.人民币的计算要求到什么程度?经常听老师抱怨在“人民币的认识”中,用小数表示的人民币计算,思维步骤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例如一个本子的价格是1.20元,一支铅笔的价格是0.9元,买这两样东西要花多少钱?这一题的思维步骤有(1)将1.20元转化成1元2角,0.9元转化成9角,列出加法算式2)将1元2角变换成12角3)计算12角+9角,等于21角4)将21角变换成2元1角像这样的进位加或退位减的计算要不要学生掌握?如果不把21角换成2元1角答案算不算正确?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商品价钱,而在实际生活中,商品的标价大多是用小数表示的,因此教材出示了用小数表示的人民币但考虑到学生还未学习小数,所以这里出现的商品标价只出到角,并且只要求学生知道几点几元表示几元几角就可以了而相应的小数表示的人民币的计算也主要是为认识人民币服务的像上面那样的计算,如果学生接受起来困难,可以在练习和考试时降低难度,如限定计算范围,只出像0.4元+0.7元这样的计算;如果要出有元和角混合的题目,也不要涉及进位或退位,(如1.2元+0.5元)这样调整后,学生接受起来可能会容易些。
要不要把21角换成2元1角,这个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因为每个学生的层次不一样,所以当一个学困生做到21角没有换算也可以算他对2.有些计算题超出所学范围怎么处理?人民币的计算,有个别题目的计算超出了所学范围如第55页第11题一袋大米20元,一桶油40元,一袋面条2元,问面条比大米便宜多少钱?解决这一问题,要算20-2,李阿姨要买一袋大米一桶油和一袋糖,她带了60元够不够?这样的计算要到下一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才学,计算超出了范围,这样的练习如何处理?这样的习题在“100以内的加减法”之前出现确实不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我认为可选用下面两个办法一是,改变数据使计算限定在所学范围二是将 “人民币的认识”整个单元移到“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之后教学二、认识时间难的问题有很多老师都反应一年级的孩子学认识时间真是难,下册的认识时间更是难,学生对于差几分和过几分分的不清楚,比如10时58分,部分同学都认成了11时58分部分老师认为农村学校一年级的学生认识时间有点早,可以把上册的认识整时和半时放在下学期应该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