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室管理手册

沈***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88.50KB
约24页
文档ID:92975384
实验室管理手册_第1页
1/24

莱阳市传江油脂调味有限公司化验室管理手册( 第二版 )编 号: CJ/HY-I-2-2012分发号:批 准: 王传江受控状态:2014-3-1 发布 2014-3-1 实施 地址:中国山东烟台莱阳市柏林庄工业园 邮编: 265200 /目录1、发布令 ···························· 22、化验室简介 ·························· 33、化验室质量方针声明 ······················ 44、组织 ····························· 55、文件控制 ··························· 66、记录的控制 ·························· 87、人员 ····························· 98、设施与环境条件 ························ 109、10、设备 ····························· 1311、检测样品的处理 ························ 1512、结果报告 ··························· 1613、保证公正性、公平性程序 ···················· 1714、样品管理程序 ························· 1815、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 ······················ 1916、化验室废弃物处理程序 ····················· 2017、无菌间使用管理要求 ······················ 2118、化验室检测计划 ························ 22附录:微生物内部控制标准 ························ 24仪器设备一览表 ·························· 25化验室平面图 ··························· 26人员培训计划 ··························· 27水质微生物检测取样计划 ······················ 28水质余氯取样计划 ························· 29发布令为了保证实验室工作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公正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使实验室按国 际通用标准运行,依据 ISO/IEC 17025 : 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并结 合本化验室的工作实际,编制了质量手册等质量体系文件。

它们是化验室工作质量管理和 质量改进的保证,是进行质量审核,复审和评审的依据,是全体人员的工作指南经审定,本手册符合实验室质量体系实际情况,现予批准发布,自二零一四年三月一 日起实施全体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并认真执行经理:2014年3月1日化验室质量方针声明质量方针: 以事实为依据,以求真为准则,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率 100% 本化验室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对待产品检测活动,对待检测步骤和结果严肃认 真,所有的工作都将积极致力于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及时,保证产品质量质量目标:4.1 确保主要原材料合格率 100%4.2 及时准确地为各部门、各车间提供化验数据,保证产品理化指标合格率4.3 各车间工作环境卫生理化指标合格率 100%4.4 保证产品出厂前漏检率为 0,出厂产品理化指标合格率 100%管理目标:1、按照《检测和 / 或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的要求建立管理体系,并严格按照 体系的要求进行运作,保证管理的科学和有序2、本化验室的所有人员都得认真学习本手册,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3、持续改进本化验室积极致力于对管理体系和技术手段的改进 质量方针支持依据:1、职业规范实验室全体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如下职业规范:1.1 科学的工作态度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工作,真实反映检测数据。

质量管理和关键岗位人员要按照实验室 质量体系文件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人员要按照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检测,并如实记录检 测结果1.2 公正的职业道德 所有人员必须要站在第三方的公正立场上,客观、公正的出具检测报告,自觉维护实 验室的公正地位和信誉1.3 专业的技术水平 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掌握与本实验室范围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和信息,检测人员 必须达到本化验室检测范围相适应的技术水平实验室所有人员都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教育, 并达到相应要求化验室简介本化验室是莱阳市传江油脂调味有限公司下设单位,成立于 2006 年 10 月,于 2007年 11 月正式投入使用,面积 30 平方米,主要检测加工产品的微生物、理化检测项目,为 工厂的微生物、理化管理水平开展监测工作人员情况:本实验室现有检测人员 2名,其中大专 1 名,中专 1 名,受过专业岗前培 训,有较长时间实践经验,能够胜任目前的检测工作设备状况:本化验室现有电热恒温培养箱、灭菌锅、水浴锅、均质器、分析天平、电 光分析天平、比色计、恒温干燥箱等检测设备检测能力:本化验室现在可以开展的检测项目有: 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理化:水分、酸价、过氧化值、余氯组织1 目的 阐明实验室的法律地位、公正立场、诚信度要求、活动准则;确立组织结构;规定从 事影响检测质量的管理、执行或验证工作的人员的责任。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影响检测质量的区域和从事影响检测质量的管理、执行或验证工作的人3 职责3.1 公司经理负责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的分配和资源的配置,任命关键岗位的人员3.2 化验员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具体执行相关职能4 要求4.1 组织机构图 (见附件一)4.2 职责与权限 化验室负责人全权负责本化验室的日常事务,其它各化验人员各司其职4.3 防止不恰当干扰对于任何削弱化验室技术能力、 公正性以及对结果作出独立判断信心和工作品德的活 动,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公正性附件一:组织机构图文件控制1 目的对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 确保各相关场所均能得到和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化验室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修改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包括外来 文件的控制3 职责化验室负责人负责组织 《质量手册》 编制及审核, 批准质量记录格式和批准检验方法 细则,以及技术标准,外来与法规的控制4 要求4.1 文件编制a、《管理手册》的编制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b、其他文件的编制应与 《管理手册》 相协调,不得与本《管理手册》 的要求相抵触;c、文件的文字表达应简明、准确、易懂,所有的符号、代号应符合有关规范,编制 格式应统一。

4.2 文件编号a、管理体系文件以编号作为唯一性标识b、化验室体系文件的编号方法:公司代号 +实验室代号 +文件级别号 +版本号 +发布年度,如 CJ/HY-I-2-2012文件级别号: I 代表管理手册, II 代表程序文件, III 代表作业指导书 版本号:用 A、B、C依次类推4.3 文件审批A、《管理手册》由化验室负责人审核,经公司经理批准; B、检验方法细则、仪器操作规程等作业指导书由化验室负责人审核批准4.4 文件发放a、本文件只作为本化验室内部员工工作依据,不对外发放和借阅b、化验室负责人负责作废文件从所有使用场所收回,因特殊需要所保留的任何已作 废文件,都要进行醒目标记,防止误用4.5 文件修改 a、遇下列情况之一时,文件应予以修改: ·文件不适应管理体系运行要求;·文件与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不相适应; ·本化验室组织机构及职能发生变化时;·其他需要修改的情况 b、文件修改的申请、编制、审核和批准与该文件原编制、审核、批准程序和部门相 同c、文件修改后,应将修改后的文件或文件修改通知书,按规定发放范围及时发放到 位4.6 文件评审 应定期对质量体系文件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改。

5、操作要求 a、本化验室的所有文件由化验室负责人统一管理、发放、回收 b、文件不允许涂改,确需修改的应遵循“划改”原则c、本化验室检测方法、记录文件均为化验室内部机密,不能外借或外送d、所有的文件均需妥善保管,注意防火、防潮、防虫记录的控制是开1 目的 记录是证明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或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客观证据, 展各项工作的必要资料,是必要时为复现检测工作不可缺少的信息因此,所有检测工作 及质量体系运行过程,都必须客观地记录,并妥善保管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质量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存档、借阅、维护、清理等环节的控制3 职责3.1 化验室负责人负责其职责范围内的各类记录、报告书存根的归档保存3.2 相关责任部门负责收集由其形成的记录、档案,归档保存4 操作要求4.1 质量体系和技术运作中形成的各类记录均应有各操作人员随时记录并统一收集、 标识、存档4.2 质量记录包括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等均应及时、准确、 详细填写,一旦产生,不可随意涂改,若改动须遵循“划改”原则4.3 所有记录应清晰明了,并以便于存取的方式保存在具有防止损坏、变质、丢失的 环境中,保存期限视记录的性质确定。

4.4 所有记录应予以安全保护和保密4.5 检测的观察结果、数据应在工作时予以记录,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人员1目的对人员配备、素质要求、适时培训进行控制,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技能以满足规定要 求2 适用范围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涉及到的所有人员的配备、培训和考核3 职责及操作要求3.1 化验室负责人负责编制化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负责编制、组织实施业务人 员资格证的考核计划,并组织实施3.2 人员录用后组织岗前培训和并作上岗鉴定,化验室负责人作上岗资格的监督检 查3.3 根据工作需要和化验室具体情况,可由化验室负责人制定培训计划实施3.4 定期进行人员比对、水平测试和能力验证,并进行人员的考核设施与环境条件1 目的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化验室根据不同的检测要求设置相应的检测 环境并加以控制必要时对可能影响检测工作的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监控设施与环境条 件应满足检测工作正常开展和安全的需要2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设施及环境条件的配置及其控制3 职责3.1 化验室负责人提出设施和环境配置要求、设计和改造方案,并对所配备的设施和 环境进行日常维护3.2 公司经理对实验室提出的方案与要求进行审核并批准。

3.3 化验室负责人对实验室设施和环境的符合性和日常维护状况实施监督并负责各 类设施的定期检修4 操作要求4.1 实验室要将测试区域与办公场所分离,防止对检测工作质量产生不利影响4.2 实验室应布局合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相互影响4.3 实验室的设计或改造, 应根据实验室的功能和用途, 充分考虑能源、 采光、采暖、 通风等要求,并应考虑环境因素对检测工作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而采取有效预防措施4.4 实验室各种辅助设施和环境条件应能满足检测需要及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对环境 的要求无菌间的紫外线灯化验室的灭菌设施等均满足检测条件的要求4.5 检测所用的试剂、药品、耗材等均由实验室专职人员统一采购,保证其质量同 时,保存条件符合要求,能够防止其因条件不足造成的变质4.6 样品的交接在化验室内进行,样品的检测必须在固定的区域和设施内进行,避免 污染4.7 化验室负责人负责对环境设施进行检查,保证其符合检测的要求5 监控与维持5.1 实验室应按相关要求做好各种设施的日常维护, 定期检查设施的完全性和环境条 件的符合性,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6 检测工作安全6.1 对于有爆炸及类似危险的实验,应限定场所进行,并采取有效隔离和 明显警示措施。

6.2 化验室应配备消防设施并放置醒目易取的地点7 实验室内务管理7.1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全的良好受控状态,不得在实验室内进行与检测无 关的活动,存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7.2 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尤其是在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区域,应有 警示标识并严格限制人员的进出,以免影响环境的稳定性和检测工作的安全7.3 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须经化验室负责人许可并由实验室人员陪同,同时要遵守有 关保密等管理制度的要求检测方法1 目的 为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有必要对开展检测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控制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测活动的的各直接环节的方法选用、判定和确认的全过程3 职责3.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对在用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检测方法的批准进行控制4 要求4.1 方法的选择本化验室优先采用国标方法、行标方法,并按照国家检验检疫机构的要求对原料、半 成品、成品采用行业标准方法暂时不使用外来非标准方法进行检测4.2 方法的控制确保使用的标准、规程、技术规范和校准方法是最有效版本首次采用或标准发生变 化时,对使用方法的能力进行确认,确保正确运用标准方法本化验室的方法属于化验室内部资料,有化验室负责人统一受控并负责最新版本的更 新。

设备1 目的正确配备开展检测所需的全部设备, 并对设备进行有效控制, 确保检测工作的所有设 备处于正常完好状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测用仪器设备的配备、使用、维护、标识、档案管理等过程3 职责3.1 实验室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保养、申购计划的提出,满足检测工作的需 要3.2 公司经理负责组织对大型仪器设备申购计划进行论证, 确定大型仪器设备购买计划, 负责设备资源的配置、采购、调拨、报废的批准4 操作要求4.1 仪器设备的配备a、对技术革新、仪器设备更新改造项目需要配备的仪器设备,由化验室负责人对拟购的仪器设备性能和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论证, 提出购置申请, 报检测中心主任批准后订购b、仪器设备到货后,设备科进行验收、安装、调试、标准,确认满足规定技术要求 后,填写验收报告,并存档c 仪器设备在交付使用前, 由化验室列入检定计划并组织实施, 确认符合规定要求后, 方可使用d、使用人员在操作仪器设备前后均应检查其状态e、对检测的仪器设备应用标识表明其受控及校准状态,标识上注明仪器设备编号、 管理人员等信息;f 、化验室负责建立统一管理的仪器设备的明细帐及仪器设备一览表等,并负责建立 仪器设备档案。

5 仪器设备的故障鉴别及其处置a、仪器设备的故障鉴别可采用如下方法:·检测人员使用前对仪器设备的功能和状态检查并进行期间核查, 以鉴别其校准的可 信性·在周期检定管理过程中, 不定期组织抽查是否超出检定周期, 若需进行修正的仪器 设备是否正确更新了修正值,如有调整装置是否有变动等b、仪器设备的故障处理措施 ·一旦发现仪器设备过载、误用、损坏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加设停用标识,并尽 可能给予隔离以防误用;·设备科负责对出现故障的仪器进行检修,若不能自行检修的报经理送外检修检测样品的处理1 目的检测样品的代表性、 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因此必须对抽样 过程、样品以及样品的识别等实施有效的控制2 适用范围适用检测样品的存储、保留和清理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3 职责化验室检测人员负责检测过程中样品的管理、 检毕样品的留存, 化验室负责人负责留 存样品的管理4 要求a.接收样品时应留有记录检毕样品应立即送入库房制定的位置保存b. 样品应按需要进行贮存 , 库存的样品有明确的标识,并按一定的规律摆放,以便于 取出c. 检毕样品保存期不少于报告发出后 2 天,一般不超过 5 天,特殊情况另行议定。

d. 对于测试样品的性质不适宜保存的,化验室检测报告出具 5 天以后直接废弃结果报告1 目的对检测报告进行控制,确保检测结果能在检测报告中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地表达 出来,并能满足客户的要求2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报告的编制、校验、签发、修改等活动3 职责检测人员负责原始记录的填写、 检测结果的录入以及检测报告的编制、 审核、签章和 检测报告副本的保存4 要求a. 实验室完成检测工作后,严格编制检测报告 , 报告内容应详细,能体现样品和检测 的充分信息b.检测报告审核完毕,在指定的位置签名,并由化验室负责人进行复核c. 检测结果出来后应及时上交给车间d. 报告已经出具不允许涂改和作其它任何改动保证公正性、公平性程序1 目的 保证本化验室工作的公正性、公平性,不受不良因素干扰,保证科学公正的为客 户服务2 范围 适用于化验室所有的检测工作3 职责3.1 化验室负责人负责保证公正性和公平性的实施;3.2 全体人员要严格执行化验室关于公正、公平及有关保密工作的制度4 程序4.1 化验室作为独立的检测机构,所有部门均不干预化验室工作,公司其他部门的领导不 得干预化验室检测结果的出具,与化验室有关的部门和领导,不得以任何理由干预检测工 作;4.2 保证检测工作的公正性,本化验室郑重承诺,由本化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保证客观、 公正、准确。

4.3 化验室负责人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方 面的教育,增强法律、法规和公平、公正的意识做到:a)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等,对所有的检验样品进行独立、公正、 准确的检测,对所出具的检测结果、报告和证书负责;b) 不从事任何影响公正地位的活动,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化验室工作纪律和其他规定,不 受任何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因素的干预;c) 本化验室对所有资料、样品以及检测结果与结论有严格保密的义务,充分保证和尊重 客户的专有权,任何人未经相关责任人同意和批准,决不向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d) 未经客户同意,本化验室工作人员决不对客户提供的方法、材料及有损客户秘密的信 息、关键数据或事件等对外提供或发布,不使用有损客户利益的方法4.4 检测结果的出具,不受任何因素影响,严格遵照事实出具;4.5 化验室人员不参加影响公正性的政治、商业等的活动样品管理程序1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化验室各项检测工作中样品的管理2 职责 化验室负责人负责样品的接收、检测、处理及存储工作;3 程序3.1 样品的分类检测样品根据检测项目分理化样品、微生物检测样品、3.2 样品的抽取、接收3.2.1 样品的抽取优先采用检测标准中有关的规定执行,检测标准中没有相关抽样规定时 采用国标 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

3.2.2 各检测人员负责公司样品的接收,接收样品时应检查样品的状态、数量等是否符合 要求,不符合要求时不予接收3.2.3 样品由检验员进行唯一性标识编号,并使样品在化验室的整个期间内予以保留,确 保样品在检测中、在记录或其他文件提及时不致混淆,便于样品的追踪查找3.2.4 检测人员应在检查样品后,在样品抽取单上签字,保存交接单,不再填写样品接收 记录3.3 样品的检测3.3.1 接收后的样品应及时检测, 微生物检测样品如不能及时检测应保存于专用样品箱内, 于 12 小时内给予检测,其他样品不得超过 24 小时3.3.2 化验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检测标准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3.4 样品的处理、存储3.4.1 微生物检测样品及部分成分易损失的理化不予留样,检测完毕后作为废弃物处理 其余样品检测完毕后一律存放于样品箱内保存3.4.2 检测后的样品由化验员负责接收,存放于样品留存箱内,注明日期3.4.3 样品应分类存放,环境干燥、避光,确保样品完整性3.4.4 样品保存时间一般为 12 个月,超过保存期的样品作为废弃物处理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1 范围 适用于本化验室检测工作所涉及的设施与环境条件的控制。

2 职责 化验室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设施环境卫生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3 程序3.1 检测区根据有关规范、方法和检测程序的要求(如生物无菌、灰尘、温湿度振动等) 控制检测环境,合理设置设施3.2 检测设施和环境条件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时,对环境条件必须进行监测、控制和记录3.3 对不相容的检测区域进行隔离,控制交叉污染3.4 设施和环境条件出现偏离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同时对偏离可能造成的对检测结果 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验证3.5 检测过程中如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如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等)时,应有相应的排 放措施,废弃物不得随意乱扔,微生物废弃物必须经过高温杀菌后废弃3.6 非化验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检测区域3.7 全体工作人员在下班前应清理环境卫生,确保水、电、气等处于安全状态 化验室废弃物处理程序1 范围 适用于本化验室检测废弃物的处理2 职责2.1 检测人员负责检测工作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2.2 化验室负责人负责废弃物处理过程的监督3 程序3.1 废弃物分为无毒无害废弃物、有毒有害废弃物3.2 无毒无害废弃物如检测样品、包装物、培养基等由检测人员交由垃圾清理工即可3.3 有毒有害废弃物须经过必要的处理。

3.3.1 微生物检测产生的带有有害菌种的培养基、溶液、样品等应放入灭菌锅中在 121℃的温度下灭菌 15 分钟后处理3.3.2 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化学废弃物须经过化学处理、转化、反应处理使之转 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后处理3.4 化验室负责人负责废弃物处理的监督工作无菌间使用管理要求一、使用范围: 无菌间是为微生物检验及相关活动提供的场所,严禁在无菌间从事与微生物检验无关的活 动二、使用要求:1、无菌间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清理、紫外线消毒时间不小于 30 分钟;2、与检测无关的物品、人员严禁进入无菌间;3、检测使用的器皿、样品等物品的进出,通过缓冲窗进行传递;4、检测人员进入缓冲间后,先更换拖鞋和工作服,再佩带无菌帽和口罩后,方可进 入无菌间;5、进入无菌室过程中,依次打开和关闭各缓冲间的门,以避免空气流通带入外界的杂 菌;6、无菌操作前必须使用 75%酒精对手部进行消毒,接种有害菌种时必须戴胶皮手套7、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严格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 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 95%酒精点燃烧灼后使用8、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 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9、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 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10、接种环或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11、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12、检验结束后,所有带菌的培养基、试剂、稀释液和器皿必须尽快清理出无菌间灭菌洗 刷;13、检验结束后,人员离开无菌间前,须将无菌间的卫生彻底清理、并采用紫外线灯进行 灭菌,时间不小于 30 分钟14、无菌间所用工器具 (剪刀、镊子、胶头、涂布棒、托盘盒等) 每天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三、监控要求:1、各无菌间每天利用琼脂平板在工作台上暴露 15min,进行环境菌落检测,并对检测结果 作好微生物空气沉降检测记录;2、检测结果大于 15 个时,应立即查找原因进行改进化验室检测计划一、产品微生物检测样品:1、取样频率:a、半成品:每天抽取一个样品b、成品:每批次抽取一个样品,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按客户要求进行取样2、取样数量:样品量约 500g;3、产品检测项目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4、检测方法:使用行业标准检测方法进行5. 微生物标准:见成品微生物内控标准,详见附件。

二、产品理化检测样品:1、取样频率:a、半成品:每天抽取一个样品b、成品:每批次抽取一个样品,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按客户要求进行取样2、取样数量:每个样品量应大于 300g;3、产品检测项目 水分、酸价、过氧化值三、水质检测样品的抽取:1、检测频率: a. 微生物:每周一次,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b. 余氯:每天一次2、取样数量: 500ml3、水质检测判定标准菌落总数(CFU/ml)大肠菌群( MPN/100m)l余氯≦100<2车间内部管网末梢水不低于0.05mg/L四、表面样品涂抹检测1、频率:每月两次2、涂抹检测项目: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3、涂抹检查部位: 加工人员手部、工作服、套袖、各种筐具、计量器具、案面、工作台、不锈 钢槽、去核机、烤盘、烘烤炉、剪刀等4、抽样方法: 工作台、器具:在被检测物体表面,用涂抹棉球在其内横向、纵向、斜向来 回涂抹,然后放入含 10ml 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中送检 (采样面积 100cm2) 工人手: 被检人五指并拢, 用一浸在生理盐水的涂涂抹棉球手的掌面, 来回涂擦 10 次,然后放入含 10ml 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中送检 (手背面不取)5、检测判定标准:状态菌落总数2( CFU/100cm2)大肠菌群2(CFU/100cm2)备注消毒后<50(-)工作中3<1.0 × 103(-)五、空气沉降检测1、频率:每个车间每月两次。

2、检测项目:菌落总数、霉菌3、采 样:设置采样点时, 应根据车间加工区的大小, 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作为空 气细菌检测的采样点 室内面积不超过 30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 里、外点距墙 1m以上,室内面积超过 30m2,设东、西、南、北、中 5 点,周围 四点距墙 1m以上,采样高度为 1.2~ 1.5m为宜,并应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 流通处4、检测判定标准:细菌菌落数: <15CFU/平皿霉菌: <10 CFU/ 平皿附录:检测内部控制标准名称微生物检验项目检测频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霉菌酵母菌内包装物≤10CFU/2100cm2阴性2 /100cm2---∕∕每批抽检3个样手100CFU/手阴性/手阴性/手阴性/手-∕∕每月 2 次食品接触表面1000CFU/100cm2阴性2 /100cm2阴性2 /100cm2阴性2 /100cm2-∕∕每月 2 次空气<15CFU/平皿----<10 CFU/ 平皿∕每月 2 次酱成品≤750CFU/g<3(MPN/g)<3(MPN/g)<3(MPN/g)(-)(-)(-)每批次水<100CFU/ml大肠菌群< 2每周 1次理化标准名称水份,%酸价(mgKOH/g)蛋白质,%过氧化值,( mmol/kg)脂肪, %黄曲霉 毒素 B1 ( ug/kg)频率芝麻≤8.0∕≥19.0∕∕∕每批花生仁≤9.0∕∕∕∕∕每批芝麻酱≤1.0≤4.0∕∕≥50.0∕每批香油≤0.10≤2.0∕≤6.0∕∕每批花生酱≤1.5≤3.0(以脂肪计)≥25.0≤0.25(以脂肪计)≥40.0≤20每批仪器设备一览表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存放地点电热恒温培养箱303-1A龙口市电炉制造厂微生物实验电热恒温干燥箱202-1A龙口市电炉制造厂理化实验室电热压力蒸汽消毒YXQG02山东安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微生物实验分析天平TG328A上天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理化化验室净化工作台JHT-TS济南洁康空气净化设备微生物实验仪表恒温水浴锅721E龙口市电炉制造厂理化实验室比较测色仪WSL-2上海昕瑞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理化实验室生物显微镜XSP- 6Z泰安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微生物实验药物架盘天平JPT-5Q慈溪市田冬衡器厂理化实验室化验室平面图检测仪器设备微生物检测室检 测 仪 器测化验室仪器员培训计划月份培备训内容培训人员1-23-4无菌间SN标准常1、了解几 学习 2、水份检测、酸价、过氧化值检测方法学习。

种常见微生办物公的间基本特性,水质微生物、余氯的检测规五项全体化验员全体化验员5-6车间空气微生物的检测全体化验员7-8ISO/IEC 17025: 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 求》学习全体化验员9-10车间表面物品的微生物检测全体化验员11-12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全体化验员备注1、根据实际检验需求,可增加培训内容;2、培训效果采用实验操作考、笔试、提问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对培 训效果不理想的适当时进行重新培训水质余氯取样计划日期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08111003070506040111050520107060408110210030707073030802100107090604080808404010906030805021001010151003050204011109060303036060411091003070502040404702100705060408110910101080906081102100107050606069050201070906030811020202101109030805020401070909091107050401110910030805050512081110030705060401110707130107060408110210030708081403080210010709060408010115040109060308050210010303161003050204011109060304041706041109100307050204101018021007050604081109100606190906081102100107050602022005020107090603081102090921110903080502040107090505220705040111091003080507072308111003070506040107080824010706040811021003080101250308021001070906040103032604010906030805021003040427100305020401110906041010280604110910030705021006062902070506040811090602023009081102100107050209093105010903080905月份周期水管编号月份周期水管编号月份周期水管编号基 准1、每天按以上计划表格取一次水样进行余氯检测。

2、若检出水质余氯超标现象,立即通知生产车间停止使用水质微生物检测取样计划1月第一周095月第一周039月第一周11第二周02第二周06第二周09第三周07第三周01第三周02第四周05第四周10第四周072月第一周086月第一周0410月第一周05第二周03第二周11第二周08第三周06第三周09第三周03第四周01第四周02第四周063月第一周107月第一周0711 月第一周01第二周04第二周05第二周10第三周11第三周08第三周04第四周09第四周03第四周114月第一周028月第一周0612月第一周09第二周07第二周01第二周02第三周05第三周10第三周07第四周08第四周04第四周05基准1. 每周按以上计划表格取水样进行微生物检测,作到所有水管一年内都检测到2. 若检出水质超标现象,立即通知停止使用3. 特殊情况(如:雨季水质不稳定)可适当增加水质检测次数。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